第46頁
在一旁的哥哥說:“那是賣到台北的價錢,在產地賣給收購的人,一斤三五塊就不錯了。”哥哥在鄉下職校教書,白天教的學生都是農民子弟,夜裡教的是農民,對農業有很獨到的了解。
“正好今天我的一位同學問我:‘你認為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是什麼人?’我毫不考慮地說:‘是農人。’”
“農人為什麼最可憐呢?”哥哥繼續發表高見,“因為農作物最好的時候,他們賺的不過是多一、兩塊,農作物最差的時候,卻悽慘落魄,有時不但賺不到一毛錢,還會賠得傾家蕩產。農會呢?大賣小賣的商人呢?好的時候賺死了,壞的時候雙腳縮起來,一毛錢也賠不到。”
問哥哥“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是什麼人?”的那位先生正好是老師兼農民,今年種三甲地的芒果,採收以後結算一共賺了三千元,一甲地才賺一千,他為此而到處訴苦。
哥哥說:“一甲地賺一千已經不錯,在台灣做農民如果不賠錢,就應該謝天謝地拜祖先了呀。”
不採摘的木瓜很快就會腐爛,多麼可惜。也是黃昏時分,我帶孩子去采木瓜,想把最熟的做木瓜牛奶,正好熟的切片,青木瓜拿來泡茶。
采木瓜給我帶來心情的矛盾,當青菜水果很便宜,多到沒人要的時候,我們雖然用很少的錢可以買很多,往往這時候,也表示我們的農民處在生活黑暗的深淵,使生長在農家的我,忍不住有一種悲情。
正這樣想著,孩子突然對我說:“爸爸,你覺不覺得住在旗山很好?”
“怎麼說?”
“因為像木瓜、芒果、蓮霧、山櫻桃都是免費的呀。”孩子的這句話有如撞鐘,使我的心嗡嗡作響。
夜裡,把青木瓜頭切開,去籽,塞進上好的凍頂烏龍茶,沖了茶,倒出來,烏龍茶中有木瓜的甜味與芳香,這是在鄉下新學會的泡茶法,聽說可以治百病,百病不知能不能治,但今天黃昏時的熱惱倒是治好了。
生命中雖有許多苦難,我們也要學會好好活在眼前,止息熱惱的心,不做無謂的心靈投射,喝木瓜茶,我覺得茶也很好,木瓜也很好。
燠熱的夏日其實也很好,每一朵紫茉莉開放時,都有夏天夕陽的芳香。
空白筆記簿 在急速流過的每一天
我們為生活
留下什麼呢
到一家非常精緻、講究品味的書店買書,順道繞到文具部去,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這家書局裡的書售價都在一百到兩百元之間,可是一本普通的筆記簿售價都在兩百元以上,稍微精緻一點的則都在五百元以上。由於我平常都使用廉價的筆記來記事,使我對現今筆記本的售價感到有點吃驚。
站在作者的角度,一本書通常所使用的紙張都比筆記本要多要好,而一本書的成本有印刷、排版、校對、版稅等費用,理論上成本比筆記本高得多。再加上書籍的流通有特定對象,範圍比筆記本小得多,銷路比不上筆記本。因此,一本筆記售價在五百、一千元,感覺上價格是不太合理的。
我問店員小姐說:“為什麼這些筆記本這麼貴呢?比一本書貴太多了!”
她給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答覆,她說:“哎呀!書都是別人寫的,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思想,筆記是給自己寫的,自己的想法當然比別人的想法賣得貴了。”
說得真好!
走出書店,我沿著種滿香樟樹的敦南大道散步,想到筆記本賣得昂貴其實是好現象,表示這個社會的人生活比從前富裕了,大家也更講究質量了,有能力花更多的金錢來購買進口的文具。
但是我立刻想到,從前的作家鍾理和在寫作的時候,甚至沒有錢買稿紙,很多文章是寫在破舊的紙片上。今年春天我特別到美濃去看鐘理和紀念館,看到作家工整的筆跡寫在泛黃的紙片上,心中感慨良深。
接著我想到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用昂貴的筆記本,但真正拿來寫筆記的又有幾人呢?記得我在離開書局的時候,店員小姐說:“現在很多人花錢買筆記不是用來寫的,他們只是收藏筆記簿,有的人一次買很多本呢!”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專門收藏筆記本,他們可能從來不寫筆記,但他們不斷地買筆記,使得筆記的設計日益精美,售價也一天比一天昂貴了。
比較起來,我自己是有點實用主義的傾向,再美麗精緻的筆記本拿到手裡總是要寫的,有時候,一年要寫掉很多筆記,由於消耗量大,反而不會太在乎筆記的質量。
但是一本寫滿自己的生活、感受,與思想的筆記,雖然形式簡單、紙張粗糙,總比那些永遠空白的昂貴筆記有價值得多。在這一點,我覺得店員小姐說得好極了,筆記是為了記錄自己思想而存在的,如果我們只是欣賞而不用它,那不是辜負了那棵因做筆記而被犧牲的樹嗎?
一個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然後什麼都沒留下就離開了塵世,因此我常鼓勵別人寫筆記,把生活、感受、思想記錄下來,這樣,一則可以時時檢視自己生命的痕跡;二則透過靜心寫筆記的動作可以“吾日三省吾身”;三則逐漸使自己的思想清明有體系。
一天寫幾頁筆記不嫌多,一天寫一句感言不嫌少,深刻的生命、思維就是這樣成熟的,如果我們不能在急速流過的每一天,為生活留下一些什麼,生活就會如海上的浮漚,一粒粒破滅,終至消失。
“正好今天我的一位同學問我:‘你認為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是什麼人?’我毫不考慮地說:‘是農人。’”
“農人為什麼最可憐呢?”哥哥繼續發表高見,“因為農作物最好的時候,他們賺的不過是多一、兩塊,農作物最差的時候,卻悽慘落魄,有時不但賺不到一毛錢,還會賠得傾家蕩產。農會呢?大賣小賣的商人呢?好的時候賺死了,壞的時候雙腳縮起來,一毛錢也賠不到。”
問哥哥“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是什麼人?”的那位先生正好是老師兼農民,今年種三甲地的芒果,採收以後結算一共賺了三千元,一甲地才賺一千,他為此而到處訴苦。
哥哥說:“一甲地賺一千已經不錯,在台灣做農民如果不賠錢,就應該謝天謝地拜祖先了呀。”
不採摘的木瓜很快就會腐爛,多麼可惜。也是黃昏時分,我帶孩子去采木瓜,想把最熟的做木瓜牛奶,正好熟的切片,青木瓜拿來泡茶。
采木瓜給我帶來心情的矛盾,當青菜水果很便宜,多到沒人要的時候,我們雖然用很少的錢可以買很多,往往這時候,也表示我們的農民處在生活黑暗的深淵,使生長在農家的我,忍不住有一種悲情。
正這樣想著,孩子突然對我說:“爸爸,你覺不覺得住在旗山很好?”
“怎麼說?”
“因為像木瓜、芒果、蓮霧、山櫻桃都是免費的呀。”孩子的這句話有如撞鐘,使我的心嗡嗡作響。
夜裡,把青木瓜頭切開,去籽,塞進上好的凍頂烏龍茶,沖了茶,倒出來,烏龍茶中有木瓜的甜味與芳香,這是在鄉下新學會的泡茶法,聽說可以治百病,百病不知能不能治,但今天黃昏時的熱惱倒是治好了。
生命中雖有許多苦難,我們也要學會好好活在眼前,止息熱惱的心,不做無謂的心靈投射,喝木瓜茶,我覺得茶也很好,木瓜也很好。
燠熱的夏日其實也很好,每一朵紫茉莉開放時,都有夏天夕陽的芳香。
空白筆記簿 在急速流過的每一天
我們為生活
留下什麼呢
到一家非常精緻、講究品味的書店買書,順道繞到文具部去,發現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這家書局裡的書售價都在一百到兩百元之間,可是一本普通的筆記簿售價都在兩百元以上,稍微精緻一點的則都在五百元以上。由於我平常都使用廉價的筆記來記事,使我對現今筆記本的售價感到有點吃驚。
站在作者的角度,一本書通常所使用的紙張都比筆記本要多要好,而一本書的成本有印刷、排版、校對、版稅等費用,理論上成本比筆記本高得多。再加上書籍的流通有特定對象,範圍比筆記本小得多,銷路比不上筆記本。因此,一本筆記售價在五百、一千元,感覺上價格是不太合理的。
我問店員小姐說:“為什麼這些筆記本這麼貴呢?比一本書貴太多了!”
她給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答覆,她說:“哎呀!書都是別人寫的,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思想,筆記是給自己寫的,自己的想法當然比別人的想法賣得貴了。”
說得真好!
走出書店,我沿著種滿香樟樹的敦南大道散步,想到筆記本賣得昂貴其實是好現象,表示這個社會的人生活比從前富裕了,大家也更講究質量了,有能力花更多的金錢來購買進口的文具。
但是我立刻想到,從前的作家鍾理和在寫作的時候,甚至沒有錢買稿紙,很多文章是寫在破舊的紙片上。今年春天我特別到美濃去看鐘理和紀念館,看到作家工整的筆跡寫在泛黃的紙片上,心中感慨良深。
接著我想到了,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用昂貴的筆記本,但真正拿來寫筆記的又有幾人呢?記得我在離開書局的時候,店員小姐說:“現在很多人花錢買筆記不是用來寫的,他們只是收藏筆記簿,有的人一次買很多本呢!”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專門收藏筆記本,他們可能從來不寫筆記,但他們不斷地買筆記,使得筆記的設計日益精美,售價也一天比一天昂貴了。
比較起來,我自己是有點實用主義的傾向,再美麗精緻的筆記本拿到手裡總是要寫的,有時候,一年要寫掉很多筆記,由於消耗量大,反而不會太在乎筆記的質量。
但是一本寫滿自己的生活、感受,與思想的筆記,雖然形式簡單、紙張粗糙,總比那些永遠空白的昂貴筆記有價值得多。在這一點,我覺得店員小姐說得好極了,筆記是為了記錄自己思想而存在的,如果我們只是欣賞而不用它,那不是辜負了那棵因做筆記而被犧牲的樹嗎?
一個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然後什麼都沒留下就離開了塵世,因此我常鼓勵別人寫筆記,把生活、感受、思想記錄下來,這樣,一則可以時時檢視自己生命的痕跡;二則透過靜心寫筆記的動作可以“吾日三省吾身”;三則逐漸使自己的思想清明有體系。
一天寫幾頁筆記不嫌多,一天寫一句感言不嫌少,深刻的生命、思維就是這樣成熟的,如果我們不能在急速流過的每一天,為生活留下一些什麼,生活就會如海上的浮漚,一粒粒破滅,終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