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扭頭跟我媽說:“你看,他不是不等你,只是覺得不好意思而已,所以你別再抱怨他不愛你了啊。”

  我媽看都沒看我一眼,一邊看電視,一邊嗑瓜子說:“我知道。”

  後來

  我媽對我說:“你小時候,我和你二姨在外婆家聽見外面很多小孩在吵架,有個小女孩口才特別好,三四個小孩圍著她吵都沒贏,二姨怕你吃虧,就出去找你。然後發現你就是那個小女孩。”

  我媽問:“你那個秒殺你家小狗劉同喜的視頻為什麼會有一百多萬人看?好可怕。”我一聽就懵了,誰秒殺了劉同喜???沒有人秒殺它啊!爭執一會兒才明白,我媽說的是“秒拍”。

  雙十一,我媽早早投入到了血拼的戰鬥中。其實家裡還有去年買的洗滌劑、前年買的洗髮水、各種大促買的好多好多捲筒紙……我跟她說:“媽,因為便宜買沒問題,但因為占便宜而買就虧大發了。”我媽沉默了片刻,說:“我們占了便宜,可以送給別人啊”。

  我媽去張家界的玻璃棧道,回來後告訴我:真是很輕鬆,一會兒就過去了,一點兒都不害怕。我問她:你不是恐高嗎?她回答:哎呀,大霧,根本看不清下面。然後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電話里大笑了一分鐘。

  我跟我媽說:“這一趟出差好久啊,感覺一個人,總是漂著,好不踏實。”我媽說:“你在我這兒已經出差十五年了,我這十五年和你一樣的感覺。”

  我爸很少給我打電話。昨天他終於給我打電話了。接電話之前,我暗自竊喜了一下,醞釀了要跟他說的一些話題。電話接通我搶著說:“爸爸,你終於想起我了呀。”就聽見我爸在電話那邊說:“喂,喂喂,喂喂餵。你聽得到嗎?我這個電話好像老是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壞了,你給我買個新手機吧,沒事了。”

  看到火車,總是想起離家的那年。

  看到窗外,總是想起困在家裡的日子。

  我們以為只是出去看看,

  沒想到踏上列車,就是好多好多好多年,

  才恍悟距離的另一個單位,是想念。

  “我喜歡在家裡養一些綠色小植物,覺得很有生氣。”

  “但你常常忘記澆水,我就會很生氣。”

  “那我們養仙人掌吧,不用澆水。”

  “我怎麼那麼想給你一耳光啊……”

  理解

  “一個人總是善待他毫不在乎的人,卻對最親近的人過於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則天下太平。

  我們心中有太多的自我,言必稱我。當我們學會共情,便可以理解之前不能理解的人,包容之前不能包容的事。”

  為什麼最親近的人反而離得最遠

  看過《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的讀者在微博里給我留言:“我喜歡你寫媽媽節約的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全世界的媽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都是一樣的。以前,我也特別不能理解,後來看了那篇文章,我突然覺得如果有一天我們也為人父母了,也許會變成跟媽媽一樣的人吧。”

  與讀者的會心一笑相反,我媽看到這篇文章的第一反應是生氣。

  她對我說:“我哪裡有你寫得那麼吝嗇,我還不是為了你好。”接著又啪啦啪啦把家庭的苦難史重複了一遍。

  以前的我會生氣,現在不會了。

  很多事接受不了,也許不是事情本身不合理,而是你沒想明白。

  關於媽媽節約的事情,我算是想明白了,無論她如何表現,我都知道她的目的是什麼,只是她的表達方式出了問題,而不是故意為難我。

  所以我才會記錄下我媽那些令我哭笑不得的話。

  比如某天一大早,我媽給我打電話,說過年的時候家裡用了好多好多電,我沉默了一會兒,做好了報銷電費的準備。她卻緊接著說:“家裡那些電器我都不打算用了。”

  再比如有一次,我給她和爸爸買新床墊,為了找到新的床墊,我研究了好久,然後撥通了她的電話。

  “媽,新床墊是需要偏硬的,還是偏軟的?是需要棕的,還是乳膠的?薄一點兒還是厚一點兒的?一米八還是兩米的?”

  “要那個最便宜的。”

  ……

  ……

  朋友說:“好羨慕你和媽媽的關係,什麼都能聊,什麼都能寫,你和媽媽之間應該沒有死角了吧。”

  朋友說的“死角”這個詞,我理解的大致意思是:人與人的關係里,那些不能觸碰、無法交流、百思不得其解的部分。

  看過一個電影,一群老年人住在印度的破爛酒店裡安度晚年,其中一對老夫妻七十多歲了,雖然生兒育女相依為命了幾十年,可兩個人不了解對方的習性,不謙讓對方,心裡的秘密也不讓對方知道。

  所幸的是他們都知道這是他們最大的遺憾,在影片尾聲,妻子終於說出了這些感受,然後和平分手。雖然傷人,但只有受傷才有癒合,總比一直隱隱作痛好得多。最後編劇借電影人物之口說:如果兩個人之間彼此真的相愛,那麼關係里就不應該有死角的部分。

  可真能做到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

  回到我和我媽,如果說還有什麼事讓我無能為力的話,或許就是她對我的理解。

  我有預感,當我把以下的事情寫出來,她一定會沖我大發雷霆,恨不得從來就沒有把我生下來過。但是我想對媽媽說:因為我們已經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我才能把這些過程寫下來。想一想曾經的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彼此埋怨了多少,相互忍了多少才走到今天。如果我們的故事能給更多的人一些啟發,也是好事。

  我和我媽的相互不理解涉及很多方面,歸結起來就是——她完全不能認真聽我在說什麼。

  過去的很多年,當我無法準確總結這個道理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解決我和她的各種問題,常常以她和我吵架,我撂狠話收尾。

  現在想起來,好在我們是母子,好在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好在我和她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所以我們再一次見面能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可是,當我在她的世界裡一次又一次遭遇挫折的時候,我再如何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心裡還是會難過——我們是如此親近的關係,為什麼還會有問題無法解決和交流呢?

  最容易發生衝突的事情之一:買衣服。

  我爸說她年輕的時候穿什麼都好看,但我沒有出生看不到。後來我出生了,我媽就開始變成家庭婦女,不打扮,不買貴重的東西,一切從儉。現在她年紀大了,我想,如果再不好好打扮的話,我就沒有機會看到她漂亮的樣子了。

  於是我就會帶她去商場買衣服。

  那麼問題就來了。

  我覺得好看的衣服,剛拿出來給她看,她看都不看就會說:“不要穿,不好看。”

  我就只好放回去,繼續看,每拿出一件,她都立刻說不好看。我耐著性子,繼續挑,她卻說:“走吧走吧,不好看,不適合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