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自從那次李明和黑子一夥打架之後,他們真的沒有再到外面去瘋玩了。他們並不是怕打架,而是沒有時間出去瘋玩。他一進家門,石丹就像一隻小鳥似的撲進他的懷裡,兩人纏綿不已,有說不完的話,有說不完的愛。
有一次石丹半開玩笑地說:咱們現在是新婚呢。
他就說:我做夢都想當新郎。
她就刮他鼻子笑他沒羞。
石丹越愛李明,越留戀她和李明在一起的生活,就越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
她又在寫小說了,她想以此讓自己沉靜下來,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她對李明的情感已經使她的內心沸騰了。
李明上班走了之後,她坐在電腦前,怎麼也靜不下心來。電腦屏幕靜靜地亮著,仿佛在召喚她。以前,不管遇到什麼事,只要一坐在電腦前,她的心情很快便能平靜下來。現在卻不行了,睜眼閉眼的,眼前總是浮現出李明的身影。
這些日子,仍有不少雜誌社給她寫信,確切地說是給那個叫“彤彤”的女孩寫信,希望她賜稿,並參加他們專門為女作家組織的筆會。她看了這樣的信,只感到噁心和難過。
很長一段時間了,各種媒體上都在宣傳一批青年女作家,說她們的小說如何如何先鋒和前衛,屬於另類文學。她也好奇地在小書攤上買了幾本正暢銷的這些女作家的書,卻沒有看出先鋒在哪裡,前衛在哪裡,無非是寫一寫她們自己瑣碎的生活,或者是她們臆想的生活。
這類書很好賣,一版就能印上幾萬,十幾萬。她想不出這類書的讀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態在閱讀,難道他們是想窺視女作家的私生活,或者是這些女人想像出來的私生活嗎?這樣的小說里,主人公不斷地更換情人,用各種方式方法去做愛,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難道她們的生活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她們(書中的主人公,寫作者往往把主人公寫成“我”)一律不工作,卻不停地出入酒吧,進高檔飯店,帶著許多浪漫的想法去旅行,旅行中還要有一兩個情人相伴。石丹不相信,那會是她們真實的生活。
一些不負責任的評論家和編輯,大都是中年以上的男人,他們在這群女作家臆想的生活中衝動著,寫出的評論文章也像是囈語,雲山霧罩,不知所云。
石丹感到難受和悲涼,為自己,也為那些同齡人寫手們。她不把她們看成是作家。
那天,一個風塵僕僕的男人敲開了她的門,自我介紹是某出版社的編輯,打聽彤彤是否在家。
石丹冷冷地說:我不認識彤彤便想把門關上。男編輯卻沒走的意思,擠進門來說:我是從外地來的,一下車就找到這裡,小姐請你賞我口水喝吧。
石丹給他倒了杯白水,他噓噓哈哈地喝起來,一邊喝一邊說:小姐一看你就是個聰明人,大白天在家裡,你是不是自由撰稿人?
石丹一副隨時開門讓他走的意思,見他這麼問,便沒好氣地說:我不是撰稿人,我是個文盲。
男編輯大度地笑著說:小姐,你真會開玩笑,你看你那電腦,明明是白領嘛。我跟你說小姐,現在像你們這樣的女孩子寫的小說,不,寫什麼都可以,只要經過我們一包裝,一炒作,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只要你肯寫,一定能出名,不僅出名,還能有可觀的收入,比你上班強多了。這年頭,誰怕錢咬手哇,你說是不是?
石丹已經沒有耐心聽這位男人臭氣熏天胡說八道了,她打開門。指著男人說:你請出去,出去!
男編輯被石丹的神情嚇著了,他一口氣喝光了杯子中的水,夾起包,慌張地跑了,一邊往外走,還一邊回頭看。他一定把石丹當成了神經不正常的女人。
石丹想,文壇上這些亂七八糟的現象,肯定是暫時的。是市場把文學姦污了,遲早有一天會還文學一個真實的面目。她還相信,有良知的作家和刊物,不會被這種虛假迷亂的現象所淹沒。
只要她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天,她就要寫下去。也許有一天,她會為寫作而精神崩潰,再也寫不出什麼了。
她知道海明威是死在自己的獵槍下,還有大畫家梵谷,因為藝術而苦悶,最後割掉自己的耳朵。他們太愛這個世界,太愛他們所追求的藝術了,為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活。
她敬仰這些真正的藝術家,在他們面前她覺得自己連一粒塵埃都不是。
她剛到古城的時候,她也曾為了生計給那雜七雜八的雜誌寫過稿,她是為了掙錢,養活自己。後來,也是為了掙錢,她又寫電視劇。也許以後,她的寫作有一部分是為了生存,但她決不會去迎合那種低級市場的需要。
從一開始她和李明接觸,她就清楚,她和李明不是一路人,但她愛上了李明。其實李明還不真正了解她,她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這註定了她命運的悲劇。她知道自己不會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也許她不會像三毛、余純順那樣真的去流浪,但她的心和靈魂,永遠是流浪的。
她暫時地陶醉在和李明的幸福生活之中,但她明白,這只是暫時的,遲早有一天,她會厭倦這種平穩安逸的生活。
李明對她愛得越深,她的心裡就越不踏實,甚至恐懼,她怕傷害李明。李明要的是另外一種生活,需要的是一個安穩的家庭。她雖然也如痴如癲地愛著李明,但她的理智告訴她,要儘快結束這種沒有結局的愛,否則會害了李明,也害了自己。她不忍心。也不能去傷害她所愛著的人。
有一次石丹半開玩笑地說:咱們現在是新婚呢。
他就說:我做夢都想當新郎。
她就刮他鼻子笑他沒羞。
石丹越愛李明,越留戀她和李明在一起的生活,就越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
她又在寫小說了,她想以此讓自己沉靜下來,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她對李明的情感已經使她的內心沸騰了。
李明上班走了之後,她坐在電腦前,怎麼也靜不下心來。電腦屏幕靜靜地亮著,仿佛在召喚她。以前,不管遇到什麼事,只要一坐在電腦前,她的心情很快便能平靜下來。現在卻不行了,睜眼閉眼的,眼前總是浮現出李明的身影。
這些日子,仍有不少雜誌社給她寫信,確切地說是給那個叫“彤彤”的女孩寫信,希望她賜稿,並參加他們專門為女作家組織的筆會。她看了這樣的信,只感到噁心和難過。
很長一段時間了,各種媒體上都在宣傳一批青年女作家,說她們的小說如何如何先鋒和前衛,屬於另類文學。她也好奇地在小書攤上買了幾本正暢銷的這些女作家的書,卻沒有看出先鋒在哪裡,前衛在哪裡,無非是寫一寫她們自己瑣碎的生活,或者是她們臆想的生活。
這類書很好賣,一版就能印上幾萬,十幾萬。她想不出這類書的讀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態在閱讀,難道他們是想窺視女作家的私生活,或者是這些女人想像出來的私生活嗎?這樣的小說里,主人公不斷地更換情人,用各種方式方法去做愛,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難道她們的生活真的是這個樣子嗎?她們(書中的主人公,寫作者往往把主人公寫成“我”)一律不工作,卻不停地出入酒吧,進高檔飯店,帶著許多浪漫的想法去旅行,旅行中還要有一兩個情人相伴。石丹不相信,那會是她們真實的生活。
一些不負責任的評論家和編輯,大都是中年以上的男人,他們在這群女作家臆想的生活中衝動著,寫出的評論文章也像是囈語,雲山霧罩,不知所云。
石丹感到難受和悲涼,為自己,也為那些同齡人寫手們。她不把她們看成是作家。
那天,一個風塵僕僕的男人敲開了她的門,自我介紹是某出版社的編輯,打聽彤彤是否在家。
石丹冷冷地說:我不認識彤彤便想把門關上。男編輯卻沒走的意思,擠進門來說:我是從外地來的,一下車就找到這裡,小姐請你賞我口水喝吧。
石丹給他倒了杯白水,他噓噓哈哈地喝起來,一邊喝一邊說:小姐一看你就是個聰明人,大白天在家裡,你是不是自由撰稿人?
石丹一副隨時開門讓他走的意思,見他這麼問,便沒好氣地說:我不是撰稿人,我是個文盲。
男編輯大度地笑著說:小姐,你真會開玩笑,你看你那電腦,明明是白領嘛。我跟你說小姐,現在像你們這樣的女孩子寫的小說,不,寫什麼都可以,只要經過我們一包裝,一炒作,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只要你肯寫,一定能出名,不僅出名,還能有可觀的收入,比你上班強多了。這年頭,誰怕錢咬手哇,你說是不是?
石丹已經沒有耐心聽這位男人臭氣熏天胡說八道了,她打開門。指著男人說:你請出去,出去!
男編輯被石丹的神情嚇著了,他一口氣喝光了杯子中的水,夾起包,慌張地跑了,一邊往外走,還一邊回頭看。他一定把石丹當成了神經不正常的女人。
石丹想,文壇上這些亂七八糟的現象,肯定是暫時的。是市場把文學姦污了,遲早有一天會還文學一個真實的面目。她還相信,有良知的作家和刊物,不會被這種虛假迷亂的現象所淹沒。
只要她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天,她就要寫下去。也許有一天,她會為寫作而精神崩潰,再也寫不出什麼了。
她知道海明威是死在自己的獵槍下,還有大畫家梵谷,因為藝術而苦悶,最後割掉自己的耳朵。他們太愛這個世界,太愛他們所追求的藝術了,為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活。
她敬仰這些真正的藝術家,在他們面前她覺得自己連一粒塵埃都不是。
她剛到古城的時候,她也曾為了生計給那雜七雜八的雜誌寫過稿,她是為了掙錢,養活自己。後來,也是為了掙錢,她又寫電視劇。也許以後,她的寫作有一部分是為了生存,但她決不會去迎合那種低級市場的需要。
從一開始她和李明接觸,她就清楚,她和李明不是一路人,但她愛上了李明。其實李明還不真正了解她,她有一顆不安分的心,這註定了她命運的悲劇。她知道自己不會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也許她不會像三毛、余純順那樣真的去流浪,但她的心和靈魂,永遠是流浪的。
她暫時地陶醉在和李明的幸福生活之中,但她明白,這只是暫時的,遲早有一天,她會厭倦這種平穩安逸的生活。
李明對她愛得越深,她的心裡就越不踏實,甚至恐懼,她怕傷害李明。李明要的是另外一種生活,需要的是一個安穩的家庭。她雖然也如痴如癲地愛著李明,但她的理智告訴她,要儘快結束這種沒有結局的愛,否則會害了李明,也害了自己。她不忍心。也不能去傷害她所愛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