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劉公達說:王書記我還不了解嗎,他可是個好領導。
說別的領導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相信,要說王書記有什麼問題,我絕對不相信。
康阿姨拉著劉公達的手說:小劉哇,一晃都這麼多年了,我一直把你當成自家人,在外面要是聽到什麼關於老王的風言風語什麼的,你可得站在老王的立場上多說幾句話呀。
劉公達說:阿姨您放心,現在,王書記威信很高,我還沒有聽到什麼。
康阿姨又想起什麼似的說:怪了,以前我在家時,老頭子總提到你,小劉長,小劉短的。可最近不知為啥,他倒很少提起你了。
劉公達就苦澀地笑一笑說:王書記忙,他顧不過來了。
康阿姨說:哪天,趁老頭子在,你來家裡吃頓飯,有什麼心裡話當著老頭子面念叨念叨。
劉公達感激地答應了。
他告別康阿姨時還在想,老頭子不是以前的老頭子了,我劉公達在老頭子眼裡也不是以前的劉公達了。想到這,他有了一種要哭的感覺。
他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大師家門前,他在門前停下來,竟愣了好一會神,仿佛不認識了。不久前他還帶著康阿姨到這裡來過,還是那個門臉,卻讓他恍恍惚惚,找不到昔日那種寧靜踏實的感覺了。
以前每當走進大師的小院,他都會有一種踏實感,不知是因為小院的氛圍,還是大師超乎常人的境界,可這次卻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他走進小院時,發現房間的門窗緊閉著,他懷疑大師不在家,他推開虛掩的門,客廳里是空的,因為緊閉著門窗,有一絲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屋裡光線很暗,半晌,他才適應過來。他叫了兩聲:教授,教授。沒有回音。他發現臥室的門也是虛掩著的,他過去推開了臥室門。
大師正躺在床上,身上壓了好幾床被子,只有頭露在外面,耳朵里依舊塞著棉花球。
他以為大師病了,於是來到床前,摸了摸大師的頭,大師的身體並沒有什麼異樣。這時,他才發現大師的眼睛是睜著的,正茫然地望著天花板,目光空洞而茫然。
他就大聲地問:教授,您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大師答非所問地說:變了,一切都變了。
他坐在大師床前的椅子上望著大師,他曾無數次和大師這麼對望過,那時,他尋找到的是安詳和自信,現在他的心情和大師的目光一樣,迷惘而又空洞。
他望著天花板說:教授,您這是怎麼了?
大師望著天花板說:吵死了,吵死了。
大師變了,不再是以前的大師了。劉公達一時沒了主意,呆呆地望著大師。
劉公達上前把大師耳朵里的棉球拿出來,沖大師的耳朵說:教授您那裡不舒服,我送您去醫院!
劉公達又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師昏倒在火車站,他把大師送回這裡的往事。
大師望了他一眼,用一種很陌生很蒼老的聲音說:
你是誰?
劉公達徹底失望了,大師已經認不出他來了。他手裡捏著大師耳朵里拿出的兩個棉球,他心裡空洞得無依無靠。
他逃也似的離開大師,離開了那個他曾經看成聖殿一般的小院。智慧、淡泊的大師離他而去了。糊塗了的大師,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老死在這個小院裡,在胡言亂語中死去,以前那個聰明絕頂,對《易經》對未來有著很深研究的大師沒有了。
明晃晃的太陽下,劉公達流出了兩滴眼淚,他的心就亂了。
他回到辦公室,呆怔著坐在辦公桌前,電話鈴響了好幾次,他也沒有去接。
後來,李明走了進來,他望著劉公達問:劉哥,你怎麼了?
上次李明在酒吧里打架,被派出所的人帶走,劉公達在外面為他擺平,這份感激深深地在他心裡裝著。他把友情看得很重,自從他當兵走進部隊那一天開始,他就對友情有自己的理解,身為男人如果失去仗義,那就不是男人了。這麼多年,他一直生活在他所理解的友情之中,戰友情,和劉公達的友情,和石丹的愛情。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這是他的處世哲學。他迷戀仗義疏財的豪氣和情義,在現實生活中,也為這種情感深深地感動。水泊梁山好漢,活的就是個“義”字,為友誼出生入死,生得光明,去得磊落,一想起古人的豪情,他就熱血沸騰,情不能抑。
這段時間,他覺得劉公達有什麼心事,公司現在的狀況,他也清楚,他知道,劉公達在公司里很被動,他也在背地裡聽人說李明是劉公達的一條狗。
他不想多說什麼,現在公司許多人都背離了劉公達,他不能。劉公達對他不錯,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對待他,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他要幫助劉公達,可又不知怎麼去幫。
他站在劉公達面前說:劉哥,需要我幹什麼,你儘管說,我知道你現在的難處。
劉公達聽了這話,望了望李明,苦笑著說:李明,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條心,現在的人,都是忘恩負義,唯利是圖的小人。
這段時間,劉公達想清楚了,朱青就是他的克星,自從把朱青弄到公司後,他便一直走背字。他以為通過那種手段,能把朱青控制在自己手中,沒料到的是,投入的心思和血本全都落了空,不僅沒有制約住朱青,反而被她咬了一口。當初,他太小瞧這個女人了。現在朱青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的位置,別說以後,就是眼下,朱青已經在取而代之了。
說別的領導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相信,要說王書記有什麼問題,我絕對不相信。
康阿姨拉著劉公達的手說:小劉哇,一晃都這麼多年了,我一直把你當成自家人,在外面要是聽到什麼關於老王的風言風語什麼的,你可得站在老王的立場上多說幾句話呀。
劉公達說:阿姨您放心,現在,王書記威信很高,我還沒有聽到什麼。
康阿姨又想起什麼似的說:怪了,以前我在家時,老頭子總提到你,小劉長,小劉短的。可最近不知為啥,他倒很少提起你了。
劉公達就苦澀地笑一笑說:王書記忙,他顧不過來了。
康阿姨說:哪天,趁老頭子在,你來家裡吃頓飯,有什麼心裡話當著老頭子面念叨念叨。
劉公達感激地答應了。
他告別康阿姨時還在想,老頭子不是以前的老頭子了,我劉公達在老頭子眼裡也不是以前的劉公達了。想到這,他有了一種要哭的感覺。
他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大師家門前,他在門前停下來,竟愣了好一會神,仿佛不認識了。不久前他還帶著康阿姨到這裡來過,還是那個門臉,卻讓他恍恍惚惚,找不到昔日那種寧靜踏實的感覺了。
以前每當走進大師的小院,他都會有一種踏實感,不知是因為小院的氛圍,還是大師超乎常人的境界,可這次卻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他走進小院時,發現房間的門窗緊閉著,他懷疑大師不在家,他推開虛掩的門,客廳里是空的,因為緊閉著門窗,有一絲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屋裡光線很暗,半晌,他才適應過來。他叫了兩聲:教授,教授。沒有回音。他發現臥室的門也是虛掩著的,他過去推開了臥室門。
大師正躺在床上,身上壓了好幾床被子,只有頭露在外面,耳朵里依舊塞著棉花球。
他以為大師病了,於是來到床前,摸了摸大師的頭,大師的身體並沒有什麼異樣。這時,他才發現大師的眼睛是睜著的,正茫然地望著天花板,目光空洞而茫然。
他就大聲地問:教授,您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大師答非所問地說:變了,一切都變了。
他坐在大師床前的椅子上望著大師,他曾無數次和大師這麼對望過,那時,他尋找到的是安詳和自信,現在他的心情和大師的目光一樣,迷惘而又空洞。
他望著天花板說:教授,您這是怎麼了?
大師望著天花板說:吵死了,吵死了。
大師變了,不再是以前的大師了。劉公達一時沒了主意,呆呆地望著大師。
劉公達上前把大師耳朵里的棉球拿出來,沖大師的耳朵說:教授您那裡不舒服,我送您去醫院!
劉公達又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師昏倒在火車站,他把大師送回這裡的往事。
大師望了他一眼,用一種很陌生很蒼老的聲音說:
你是誰?
劉公達徹底失望了,大師已經認不出他來了。他手裡捏著大師耳朵里拿出的兩個棉球,他心裡空洞得無依無靠。
他逃也似的離開大師,離開了那個他曾經看成聖殿一般的小院。智慧、淡泊的大師離他而去了。糊塗了的大師,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老死在這個小院裡,在胡言亂語中死去,以前那個聰明絕頂,對《易經》對未來有著很深研究的大師沒有了。
明晃晃的太陽下,劉公達流出了兩滴眼淚,他的心就亂了。
他回到辦公室,呆怔著坐在辦公桌前,電話鈴響了好幾次,他也沒有去接。
後來,李明走了進來,他望著劉公達問:劉哥,你怎麼了?
上次李明在酒吧里打架,被派出所的人帶走,劉公達在外面為他擺平,這份感激深深地在他心裡裝著。他把友情看得很重,自從他當兵走進部隊那一天開始,他就對友情有自己的理解,身為男人如果失去仗義,那就不是男人了。這麼多年,他一直生活在他所理解的友情之中,戰友情,和劉公達的友情,和石丹的愛情。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這是他的處世哲學。他迷戀仗義疏財的豪氣和情義,在現實生活中,也為這種情感深深地感動。水泊梁山好漢,活的就是個“義”字,為友誼出生入死,生得光明,去得磊落,一想起古人的豪情,他就熱血沸騰,情不能抑。
這段時間,他覺得劉公達有什麼心事,公司現在的狀況,他也清楚,他知道,劉公達在公司里很被動,他也在背地裡聽人說李明是劉公達的一條狗。
他不想多說什麼,現在公司許多人都背離了劉公達,他不能。劉公達對他不錯,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對待他,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他要幫助劉公達,可又不知怎麼去幫。
他站在劉公達面前說:劉哥,需要我幹什麼,你儘管說,我知道你現在的難處。
劉公達聽了這話,望了望李明,苦笑著說:李明,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條心,現在的人,都是忘恩負義,唯利是圖的小人。
這段時間,劉公達想清楚了,朱青就是他的克星,自從把朱青弄到公司後,他便一直走背字。他以為通過那種手段,能把朱青控制在自己手中,沒料到的是,投入的心思和血本全都落了空,不僅沒有制約住朱青,反而被她咬了一口。當初,他太小瞧這個女人了。現在朱青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的位置,別說以後,就是眼下,朱青已經在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