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朱青當上副總經理後,主要也是在為籌集資金而忙碌。
以前,劉公達並沒有太強烈的危機感,有老頭子為他撐腰,不愁找不到投資方。就是收不回成本,投資方看在老頭子面子上,也不好和劉公達撕破臉皮。他們甚至不指望收回成本了。
每次古都影視公司籌拍一部片子,都要打出老頭子這杆大旗,老頭子會給幾個業績比較好的公司老總通氣:
小馬呀,給古城的文化事業鼓把勁吧,別盡顧你一家,還要顧全大局嘛。小張呀,你們是大單位,業績也不錯,為古城的文化事業搖旗吶喊一下吧。老頭子開口了,誰能不給他這點面子呢。於是,每家每戶,多少都拿出一些,往高里說是投資文化產業,往低里說也算是做一回GG。電視新聞里,他們都有頭有臉地露上幾秒鐘,公司的名字也在播音員嘴裡過一遍。就這樣,古都影視公司幾十萬上百萬的錢就到手了。
如果古都影視公司經營好了,收回成本,又給投資方帶來一些GG效益,這是一件大好事。可偏偏由劉公達抓的幾部片子都砸在了手裡,錢都打了水漂。
老頭子當上書記之後,有許多大事需要他去忙,文化方面的事,有專職副書記管,他不好多問,也沒有時間多問了。朱青取得老頭子信任,老頭子已經沒有閒情去和劉公達談論古都影視公司的事情了,劉公達受到了冷落。他擔心朱青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最後取代自己。
自己只有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番業績,才有可能重新獲得老頭子的信任。
那天,他去田園路甲五號找康阿姨商量為公司拉贊助的事,康阿姨突然問:小劉哇,聽說你和一個教授關係不錯,那個教授研究一輩子《易經》,說話很靈驗,有這回事嗎?
劉公達知道康阿姨說的是大師,上次老頭子去見大師,分手的時候大師說的話,不久就得到了應驗。康阿姨一定是從老頭子那裡知道的。
康阿姨要見大師,他不能不安排,憑著和大師多年的交情,他相信大師會給他這個面子的,康阿姨畢竟是老頭子的夫人。大師的小院,就是老頭子親自批示才保留下來的,這一點,大師不會忘記。所以康阿姨一說,他馬上就答應了。但他還是說:教授這個人是好人,就是脾氣有點怪,到時候他說什麼,您都不要往心裡去。
劉公達帶著康阿姨出現在大師那個孤零零小院的時候,大師正坐在院子裡看書,他的兩個耳朵里都塞著棉球。看見他們進來,大師才把兩個耳朵里的棉球取出來。
小院已今非昔比了,小院還是那個小院,嘈雜之聲卻不絕於耳,以前小院在一條七折八拐小巷深處,安靜得如同世外桃源。現在,院外就是那條新修的馬路,晝夜車水馬龍,難怪大師要用棉球堵上耳朵。
大師看了一眼劉公達身後的康阿姨,便帶他們走進了客廳。大師不僅關上門,還關上了窗子。
劉公達主人似的為大師續上水,又為康阿姨和自己沏上茶。
劉公達說:教授,這是康阿姨,王書記的夫人,剛從美國回來,特意來看您。
大師答非所問地說:小劉畦,這裡吵得很,難得清靜了。
大師很躁的樣子,多次從沙發上站起來,背著手在客廳里走來走去。以前大師可不是這個樣子,他總是從容不迫,看破紅塵的樣子,閉著眼睛在那裡養神。
大師說:外面那麼多車,一天到晚沒有個停歇的時候,總有一天,我會在這種吵鬧中死去的。
康阿姨說:教授,您沒想過要搬搬家,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養老?您是古城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只要您提出來,領導會考慮的。
劉公達對康阿姨說:當初是教授不肯搬,還是王書記特批的,保留了教授這個小院。
大師仍在那裡踱著,半晌,他停下來,望了望窗外,那櫻桃樹還在,大師卻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感覺和意境了,他就那麼茫然地望著窗外。
大師說:吵死人了,真的要吵死了。
劉公達和康阿姨在大師那裡坐了一會,康阿姨說:
教授,您休息吧,我和小劉沒什麼事,就是過來看看,打擾您了。
劉公達就陪康阿姨走出來,大師也不挽留,他把兩人送到門外,分手的時候,仍是那句話:吵死人了。
在回來的路上,康阿姨說:這個教授也不像你說得那麼神嘛。
劉公達說:教授是有點不一樣了,以前,他可不是這個樣子。
第66章
那天,石丹對李明說:總有一天,我要去流浪。
自從石丹停筆不再寫小說,也許是感情上的空虛感使她更走近李明。她心裡也愛著李明。和李明接觸這麼長時間,她慢慢地感覺到,李明是重感情的男人,他讓她感到踏實。來到古城,她無親無故,只有那些漂泊的朋友,李明可以說是她古城唯一可以信賴的人。他們之間從友誼到愛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石丹和李明的故事發展到現在,是在一種不由自主的慣性下進行的。
經歷過一段新婚的激情後,石丹慢慢冷靜下來,她早就預感到自己和李明不會有什麼結果。他愛她,她也愛他,但石丹知道,自己不會這麼甘於平庸地生活下去。
從愛好上文學那一天開始,她就被自己骨子裡那股瘋勁嚇著了。她可以捨棄一切去愛好文學,人生一開始就要走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她不知道這條路的結果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未來仿佛施展了一種魔力,吸引著她走下去。
以前,劉公達並沒有太強烈的危機感,有老頭子為他撐腰,不愁找不到投資方。就是收不回成本,投資方看在老頭子面子上,也不好和劉公達撕破臉皮。他們甚至不指望收回成本了。
每次古都影視公司籌拍一部片子,都要打出老頭子這杆大旗,老頭子會給幾個業績比較好的公司老總通氣:
小馬呀,給古城的文化事業鼓把勁吧,別盡顧你一家,還要顧全大局嘛。小張呀,你們是大單位,業績也不錯,為古城的文化事業搖旗吶喊一下吧。老頭子開口了,誰能不給他這點面子呢。於是,每家每戶,多少都拿出一些,往高里說是投資文化產業,往低里說也算是做一回GG。電視新聞里,他們都有頭有臉地露上幾秒鐘,公司的名字也在播音員嘴裡過一遍。就這樣,古都影視公司幾十萬上百萬的錢就到手了。
如果古都影視公司經營好了,收回成本,又給投資方帶來一些GG效益,這是一件大好事。可偏偏由劉公達抓的幾部片子都砸在了手裡,錢都打了水漂。
老頭子當上書記之後,有許多大事需要他去忙,文化方面的事,有專職副書記管,他不好多問,也沒有時間多問了。朱青取得老頭子信任,老頭子已經沒有閒情去和劉公達談論古都影視公司的事情了,劉公達受到了冷落。他擔心朱青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最後取代自己。
自己只有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番業績,才有可能重新獲得老頭子的信任。
那天,他去田園路甲五號找康阿姨商量為公司拉贊助的事,康阿姨突然問:小劉哇,聽說你和一個教授關係不錯,那個教授研究一輩子《易經》,說話很靈驗,有這回事嗎?
劉公達知道康阿姨說的是大師,上次老頭子去見大師,分手的時候大師說的話,不久就得到了應驗。康阿姨一定是從老頭子那裡知道的。
康阿姨要見大師,他不能不安排,憑著和大師多年的交情,他相信大師會給他這個面子的,康阿姨畢竟是老頭子的夫人。大師的小院,就是老頭子親自批示才保留下來的,這一點,大師不會忘記。所以康阿姨一說,他馬上就答應了。但他還是說:教授這個人是好人,就是脾氣有點怪,到時候他說什麼,您都不要往心裡去。
劉公達帶著康阿姨出現在大師那個孤零零小院的時候,大師正坐在院子裡看書,他的兩個耳朵里都塞著棉球。看見他們進來,大師才把兩個耳朵里的棉球取出來。
小院已今非昔比了,小院還是那個小院,嘈雜之聲卻不絕於耳,以前小院在一條七折八拐小巷深處,安靜得如同世外桃源。現在,院外就是那條新修的馬路,晝夜車水馬龍,難怪大師要用棉球堵上耳朵。
大師看了一眼劉公達身後的康阿姨,便帶他們走進了客廳。大師不僅關上門,還關上了窗子。
劉公達主人似的為大師續上水,又為康阿姨和自己沏上茶。
劉公達說:教授,這是康阿姨,王書記的夫人,剛從美國回來,特意來看您。
大師答非所問地說:小劉畦,這裡吵得很,難得清靜了。
大師很躁的樣子,多次從沙發上站起來,背著手在客廳里走來走去。以前大師可不是這個樣子,他總是從容不迫,看破紅塵的樣子,閉著眼睛在那裡養神。
大師說:外面那麼多車,一天到晚沒有個停歇的時候,總有一天,我會在這種吵鬧中死去的。
康阿姨說:教授,您沒想過要搬搬家,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去養老?您是古城的財富,也是國家的財富,只要您提出來,領導會考慮的。
劉公達對康阿姨說:當初是教授不肯搬,還是王書記特批的,保留了教授這個小院。
大師仍在那裡踱著,半晌,他停下來,望了望窗外,那櫻桃樹還在,大師卻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感覺和意境了,他就那麼茫然地望著窗外。
大師說:吵死人了,真的要吵死了。
劉公達和康阿姨在大師那裡坐了一會,康阿姨說:
教授,您休息吧,我和小劉沒什麼事,就是過來看看,打擾您了。
劉公達就陪康阿姨走出來,大師也不挽留,他把兩人送到門外,分手的時候,仍是那句話:吵死人了。
在回來的路上,康阿姨說:這個教授也不像你說得那麼神嘛。
劉公達說:教授是有點不一樣了,以前,他可不是這個樣子。
第66章
那天,石丹對李明說:總有一天,我要去流浪。
自從石丹停筆不再寫小說,也許是感情上的空虛感使她更走近李明。她心裡也愛著李明。和李明接觸這麼長時間,她慢慢地感覺到,李明是重感情的男人,他讓她感到踏實。來到古城,她無親無故,只有那些漂泊的朋友,李明可以說是她古城唯一可以信賴的人。他們之間從友誼到愛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石丹和李明的故事發展到現在,是在一種不由自主的慣性下進行的。
經歷過一段新婚的激情後,石丹慢慢冷靜下來,她早就預感到自己和李明不會有什麼結果。他愛她,她也愛他,但石丹知道,自己不會這麼甘於平庸地生活下去。
從愛好上文學那一天開始,她就被自己骨子裡那股瘋勁嚇著了。她可以捨棄一切去愛好文學,人生一開始就要走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她不知道這條路的結果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未來仿佛施展了一種魔力,吸引著她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