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阿鸞……”
“阿鸞……”唐怡和景生同時驚呼出聲,又都靜默不言,唐怡凝望著明霄,眼帶激賞,景生也注視著明霄,滿含憐惜與沉痛。
“阿鸞,我絕不會讓衛恆的一兵一卒跨過夏江!我絕不能讓你和孩子再次涉險!”景生說得極其平緩,說完便又低頭忙碌。唐怡和明霄卻都被他的誓言所震懾。
就在這時,廊道里忽然傳來紛亂的腳步聲,隨即艙房的門便被嘩地推開,“陛……陛下……王上……王上……”雙喜和愁眉站在大開的門前,雙喜上氣不接下氣地報告著。
“父王!父王怎麼了?”明霄騰地跳起身,衝到門前,將手邊的小竹籃打翻在地,紫紅的楊梅滾滾而落。
“王上剛和左右相大人談完,讓他們去安頓各位大人,就……就忽發腹痛……此時已……已疼得暈了過去……”雙喜勉強喘上口氣兒,匆忙地回答。
景生和唐怡迅速對望了一眼,“小七,你和愁眉在此消毒準備手術,我和阿鸞去看看情況,情況允許的話就立刻將陛下送過來手術,雙喜……”景生鎮定地吩咐著,一邊盯視著雙喜,“雙喜,你回坤泰號帶著宮侍們照常行事,不要引起任何驚慌紛亂,特別是不要引起那些大人們的注意!”
雙喜也是個一點即透的聰明人,立刻就明白了景生的意思,他努力平抑著驚惶回答著:“宮侍們就交給我和師傅了,至於那些大人們,此時已將午時,他們都去永建的官衙用飯了,飯後還要安頓住處等等,王上已經頒旨讓他們每日清晨只在碼頭上問安即可,有事再傳。所以此時船下除了陳行大人帶的宿衛再無其它大臣了。”
雙喜說話間景生已帶攜著他和明霄飛奔回坤泰號上,才一進入武王的艙房,就見武王面色煞白的躺在榻上,雙壽跪在榻前肩膀抽動,聽到動靜,雙壽猛地回頭,眼中滾下熱淚,“殿下……王上……”
明霄撲至榻邊,卻被景生輕輕攔住,“雙壽總管,此時是關鍵時刻,你和殿下退後靜等,不要妨礙我為王上檢查。”說著景生就拉開武王的錦袍及內衣,右手觸診他舊傷所在的左下腹,左手扣住他的腕脈,片刻後,景生回頭望向明霄,堅定地說道:“遺留在武王陛下體內的箭勾發生了移位,這是引起陛下腹痛昏厥的主因,但卻並非壞事,原來我根本觸診不到那個遺留物,如今我已能在皮下摸到那個包塊,這反而有利於手術了,阿鸞,我們必須立刻為陛下取出箭勾,你可同意?”
明霄咬咬牙,心裡如掀起巨浪般動盪不安,萬一手術失敗,他將真的變為弒父之人。
“五年來王上一直被舊傷折磨糾纏,王上曾多次表示此傷乃是他最深惡痛絕之隱患,極欲除之而後快!”雙壽的聲音忽然響起,冷靜而寧定,伴著正午燦爛的陽光在艙房中跳蕩。
“好!手術!”明霄眸光微凝,倏地轉頭望向景生,“別緊張,盡力而為。”
“放心吧。”景生拍拍明霄的肩膀,彎腰托起武王,“雙壽總管,你在此留守,不要讓任何人進入這間艙房,只說陛下在午休。”說著,景生便托抱著武王走出艙房,在明霄和苦臉的掩護下從船尾側舷躍上華晨號。
“花兒,一切都已消毒準備完畢。”當景生抱著武王進入那間實驗艙房時,發現唐怡和愁眉已套上過膝的布袍,艙房正中擺著一張摺疊高架木床,其上鋪著本色布單。
“小怡,準備開始。箭勾就嵌在腹直肌里,我能夠明顯觸診到那個包塊。”景生邊說邊將武王放到木床上,順手接過唐怡遞過來的布袍,轉身看著明霄,“阿鸞,你在隔壁艙房等候吧,你……在這裡會影響我手術。”
明霄看看緊閉雙目躺在木床上的武王,再不多言,只伸手緊緊地握住景生的手,隨即便鬆開轉身走出艙房。他非常清楚景生讓他離開是怕他聞了血腥味身體不適。
“苦臉,你在門外守著,立春應該也在附近巡守。”
門,在苦臉的背後慢慢闔攏,將與死神搏鬥的人們隔絕在了另一個空間。
“殿下,您還未用午膳吧?我讓他們給您準備午膳去。”苦臉看著站在廊道中的明霄,發現他的面色異常蒼白。
明霄一聽午膳二字又聯想到眼前房門內正在進行的搶救,突的渾身冷汗淋漓,胃裡翻江倒海,他顧不上說話衝到廊道外的船舷邊吐了個昏天黑地,把早上勉強吃下去的粥和剛才吃的楊梅吐了個精光,明霄扶著船舷直不起身,只覺眼前金星亂舞,“喝口茶漱漱口吧。”身後忽地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明霄渾身一震,剛要回身,一個雪瓷杯子已經遞到面前,“再過兩個月就好了,當年娘娘懷皇上那陣兒反應還要大些,連喝水都反胃。”那個略顯沙啞的聲音繼續說著,明霄猛地回頭,卻驚駭的發現背後空無一人,“我是清平閣的立春,相貌丑怪,不欲見人,也怕驚著殿下。”帆索後傳出他的聲音,既平板也滄桑。
明霄早聽說了他和端午的故事,心裡唏噓,不覺脫口而出:“大太陽下有多少面貌俊秀而內心醜陋的人招搖炫耀,你幼年時為了救人才導致不幸,有何一直耿耿於懷?只要那個你最愛的人不嫌棄,走遍天下也再無人能傷你絲毫!”
帆索後發出一陣窸窸簌簌之聲,轉瞬,明霄眼前一暗,一個瘦小的身影出現在眼前,“這船上有間書齋,我帶殿下過去等待吧,外面的太陽太過炙烈。”
立春不等明霄回答就率先走下舷梯,明霄喝了口清茶,感覺胃部變得舒慡便也跟上前去。
“殿下,就是這裡了。”立春熟門熟路地推開一扇艙門,明霄走入一看,心中頓覺喜悅,只見明亮的艙房裡書架環列,書籍琳琅,在艙室一角還安放著一個西夷式的美人榻,“殿下可以在此休憩閱讀,立春就在外守候,有什麼吩咐搖鈴即可。”
——
噹啷一聲,景生將小剪子和fèng合針放入瓷盤,瓷盤的一邊躺著一枚血污的箭勾,就是這個看似細小的東西將鷹王明澗意折磨得死去活來。
“手術成功!祝賀你,陛下。”唐怡摘下口罩,烏眸燦亮地望著景生,愁眉也是第一次見識這種開腔破腹之術,在最初的震驚過後此時他只感到心cháo澎湃。
“是祝賀我們!沒有你和愁眉的協助,我也不可能完成得這麼順利。”景生繼續為武王包紮好傷口,“安全度過今晚就是真正的手術成功了!好在武王體質好,應該沒有大礙。”
“今晚就留在這裡觀察嗎?”唐怡協助愁眉整理善後,一邊問著。
景生點點頭,“今晚我們幾個輪流看護吧,只要不發燒就萬事大吉了。”說著,景生就脫下口罩布袍,“小怡,你先去吃點東西吧,早過了午餐時間了,我也得趕緊去看看阿鸞。”
景生走出艙房,剛向前走了幾步就聽身後傳來立春的聲音:“殿下在書齋。”
景生一頓,慢慢回身,非常意外地發現立春並沒有消失在某個角落,而是坦然地站在他的面前,“殿下又吐過,還沒吃飯,需格外當心。”
景生雖心內焦急,但難得能和立春相對而言,他仔細查看著立春的體貌,不待立春反應就閃電般地出手扣住他的腕脈,立春凝立不動,好像早已料到了景生的舉動,片刻後,景生吁出口氣,“雖毒入骨血,但假以時日仍能盡除,以後每天傍晚我們過血行功半個時辰,直到餘毒根除。”
立春沒有出聲感謝,他愣了一瞬便深深俯首,轉瞬又急撤身縱退而去,晃眼間景生見他臉上水光微閃,那是立春在心中藏了二十幾年的淚嗎?
景生推開書室的艙門,才一張望便猛地愣住——
第152章
艙房裡陽光充沛,濕潤溫暖的海風穿窗而入,帶起一股淡淡的書香,書架旁的矮榻上躺著明霄,他未穿外袍,雪絹內袍的襟口大敞,露出一片玉色肌膚,胸前原本淡緋的櫻顆顏色已變得濃艷,在薄薄綾絹的映襯下更添魅惑,籠著修長雙腿的袍裾在風中輕擺,勾勒出他秀逸至極的身姿,明霄的手裡還袖著本書,正睡得安詳。
七彩大鳳花鈴鐺不知何時飛進了艙房,窩在明霄的臂彎兒里沉醉不已地咕咕輕鳴,它晃著冠羽燦燦的頭正往明霄的衣襟兒里鑽!
景生嘩地笑了,悄悄走過去拎起鈴鐺兒丟到窗外,景生俯身為明霄蓋上一張薄衾,這鸞兒自從有了小娃就格外嗜睡,胃口又壞,真是辛苦了他。
景生正要在他身旁坐下,就聽明霄低哼一聲睜開了雙眼,“嗯……景生,父王怎麼樣了?”他倏地坐起身,沒等景生回答就急著下榻,“哎喲……”明霄的雙腳還沒粘地就又頭暈目眩地坐倒回榻上。
“阿鸞……”唐怡和景生同時驚呼出聲,又都靜默不言,唐怡凝望著明霄,眼帶激賞,景生也注視著明霄,滿含憐惜與沉痛。
“阿鸞,我絕不會讓衛恆的一兵一卒跨過夏江!我絕不能讓你和孩子再次涉險!”景生說得極其平緩,說完便又低頭忙碌。唐怡和明霄卻都被他的誓言所震懾。
就在這時,廊道里忽然傳來紛亂的腳步聲,隨即艙房的門便被嘩地推開,“陛……陛下……王上……王上……”雙喜和愁眉站在大開的門前,雙喜上氣不接下氣地報告著。
“父王!父王怎麼了?”明霄騰地跳起身,衝到門前,將手邊的小竹籃打翻在地,紫紅的楊梅滾滾而落。
“王上剛和左右相大人談完,讓他們去安頓各位大人,就……就忽發腹痛……此時已……已疼得暈了過去……”雙喜勉強喘上口氣兒,匆忙地回答。
景生和唐怡迅速對望了一眼,“小七,你和愁眉在此消毒準備手術,我和阿鸞去看看情況,情況允許的話就立刻將陛下送過來手術,雙喜……”景生鎮定地吩咐著,一邊盯視著雙喜,“雙喜,你回坤泰號帶著宮侍們照常行事,不要引起任何驚慌紛亂,特別是不要引起那些大人們的注意!”
雙喜也是個一點即透的聰明人,立刻就明白了景生的意思,他努力平抑著驚惶回答著:“宮侍們就交給我和師傅了,至於那些大人們,此時已將午時,他們都去永建的官衙用飯了,飯後還要安頓住處等等,王上已經頒旨讓他們每日清晨只在碼頭上問安即可,有事再傳。所以此時船下除了陳行大人帶的宿衛再無其它大臣了。”
雙喜說話間景生已帶攜著他和明霄飛奔回坤泰號上,才一進入武王的艙房,就見武王面色煞白的躺在榻上,雙壽跪在榻前肩膀抽動,聽到動靜,雙壽猛地回頭,眼中滾下熱淚,“殿下……王上……”
明霄撲至榻邊,卻被景生輕輕攔住,“雙壽總管,此時是關鍵時刻,你和殿下退後靜等,不要妨礙我為王上檢查。”說著景生就拉開武王的錦袍及內衣,右手觸診他舊傷所在的左下腹,左手扣住他的腕脈,片刻後,景生回頭望向明霄,堅定地說道:“遺留在武王陛下體內的箭勾發生了移位,這是引起陛下腹痛昏厥的主因,但卻並非壞事,原來我根本觸診不到那個遺留物,如今我已能在皮下摸到那個包塊,這反而有利於手術了,阿鸞,我們必須立刻為陛下取出箭勾,你可同意?”
明霄咬咬牙,心裡如掀起巨浪般動盪不安,萬一手術失敗,他將真的變為弒父之人。
“五年來王上一直被舊傷折磨糾纏,王上曾多次表示此傷乃是他最深惡痛絕之隱患,極欲除之而後快!”雙壽的聲音忽然響起,冷靜而寧定,伴著正午燦爛的陽光在艙房中跳蕩。
“好!手術!”明霄眸光微凝,倏地轉頭望向景生,“別緊張,盡力而為。”
“放心吧。”景生拍拍明霄的肩膀,彎腰托起武王,“雙壽總管,你在此留守,不要讓任何人進入這間艙房,只說陛下在午休。”說著,景生便托抱著武王走出艙房,在明霄和苦臉的掩護下從船尾側舷躍上華晨號。
“花兒,一切都已消毒準備完畢。”當景生抱著武王進入那間實驗艙房時,發現唐怡和愁眉已套上過膝的布袍,艙房正中擺著一張摺疊高架木床,其上鋪著本色布單。
“小怡,準備開始。箭勾就嵌在腹直肌里,我能夠明顯觸診到那個包塊。”景生邊說邊將武王放到木床上,順手接過唐怡遞過來的布袍,轉身看著明霄,“阿鸞,你在隔壁艙房等候吧,你……在這裡會影響我手術。”
明霄看看緊閉雙目躺在木床上的武王,再不多言,只伸手緊緊地握住景生的手,隨即便鬆開轉身走出艙房。他非常清楚景生讓他離開是怕他聞了血腥味身體不適。
“苦臉,你在門外守著,立春應該也在附近巡守。”
門,在苦臉的背後慢慢闔攏,將與死神搏鬥的人們隔絕在了另一個空間。
“殿下,您還未用午膳吧?我讓他們給您準備午膳去。”苦臉看著站在廊道中的明霄,發現他的面色異常蒼白。
明霄一聽午膳二字又聯想到眼前房門內正在進行的搶救,突的渾身冷汗淋漓,胃裡翻江倒海,他顧不上說話衝到廊道外的船舷邊吐了個昏天黑地,把早上勉強吃下去的粥和剛才吃的楊梅吐了個精光,明霄扶著船舷直不起身,只覺眼前金星亂舞,“喝口茶漱漱口吧。”身後忽地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明霄渾身一震,剛要回身,一個雪瓷杯子已經遞到面前,“再過兩個月就好了,當年娘娘懷皇上那陣兒反應還要大些,連喝水都反胃。”那個略顯沙啞的聲音繼續說著,明霄猛地回頭,卻驚駭的發現背後空無一人,“我是清平閣的立春,相貌丑怪,不欲見人,也怕驚著殿下。”帆索後傳出他的聲音,既平板也滄桑。
明霄早聽說了他和端午的故事,心裡唏噓,不覺脫口而出:“大太陽下有多少面貌俊秀而內心醜陋的人招搖炫耀,你幼年時為了救人才導致不幸,有何一直耿耿於懷?只要那個你最愛的人不嫌棄,走遍天下也再無人能傷你絲毫!”
帆索後發出一陣窸窸簌簌之聲,轉瞬,明霄眼前一暗,一個瘦小的身影出現在眼前,“這船上有間書齋,我帶殿下過去等待吧,外面的太陽太過炙烈。”
立春不等明霄回答就率先走下舷梯,明霄喝了口清茶,感覺胃部變得舒慡便也跟上前去。
“殿下,就是這裡了。”立春熟門熟路地推開一扇艙門,明霄走入一看,心中頓覺喜悅,只見明亮的艙房裡書架環列,書籍琳琅,在艙室一角還安放著一個西夷式的美人榻,“殿下可以在此休憩閱讀,立春就在外守候,有什麼吩咐搖鈴即可。”
——
噹啷一聲,景生將小剪子和fèng合針放入瓷盤,瓷盤的一邊躺著一枚血污的箭勾,就是這個看似細小的東西將鷹王明澗意折磨得死去活來。
“手術成功!祝賀你,陛下。”唐怡摘下口罩,烏眸燦亮地望著景生,愁眉也是第一次見識這種開腔破腹之術,在最初的震驚過後此時他只感到心cháo澎湃。
“是祝賀我們!沒有你和愁眉的協助,我也不可能完成得這麼順利。”景生繼續為武王包紮好傷口,“安全度過今晚就是真正的手術成功了!好在武王體質好,應該沒有大礙。”
“今晚就留在這裡觀察嗎?”唐怡協助愁眉整理善後,一邊問著。
景生點點頭,“今晚我們幾個輪流看護吧,只要不發燒就萬事大吉了。”說著,景生就脫下口罩布袍,“小怡,你先去吃點東西吧,早過了午餐時間了,我也得趕緊去看看阿鸞。”
景生走出艙房,剛向前走了幾步就聽身後傳來立春的聲音:“殿下在書齋。”
景生一頓,慢慢回身,非常意外地發現立春並沒有消失在某個角落,而是坦然地站在他的面前,“殿下又吐過,還沒吃飯,需格外當心。”
景生雖心內焦急,但難得能和立春相對而言,他仔細查看著立春的體貌,不待立春反應就閃電般地出手扣住他的腕脈,立春凝立不動,好像早已料到了景生的舉動,片刻後,景生吁出口氣,“雖毒入骨血,但假以時日仍能盡除,以後每天傍晚我們過血行功半個時辰,直到餘毒根除。”
立春沒有出聲感謝,他愣了一瞬便深深俯首,轉瞬又急撤身縱退而去,晃眼間景生見他臉上水光微閃,那是立春在心中藏了二十幾年的淚嗎?
景生推開書室的艙門,才一張望便猛地愣住——
第152章
艙房裡陽光充沛,濕潤溫暖的海風穿窗而入,帶起一股淡淡的書香,書架旁的矮榻上躺著明霄,他未穿外袍,雪絹內袍的襟口大敞,露出一片玉色肌膚,胸前原本淡緋的櫻顆顏色已變得濃艷,在薄薄綾絹的映襯下更添魅惑,籠著修長雙腿的袍裾在風中輕擺,勾勒出他秀逸至極的身姿,明霄的手裡還袖著本書,正睡得安詳。
七彩大鳳花鈴鐺不知何時飛進了艙房,窩在明霄的臂彎兒里沉醉不已地咕咕輕鳴,它晃著冠羽燦燦的頭正往明霄的衣襟兒里鑽!
景生嘩地笑了,悄悄走過去拎起鈴鐺兒丟到窗外,景生俯身為明霄蓋上一張薄衾,這鸞兒自從有了小娃就格外嗜睡,胃口又壞,真是辛苦了他。
景生正要在他身旁坐下,就聽明霄低哼一聲睜開了雙眼,“嗯……景生,父王怎麼樣了?”他倏地坐起身,沒等景生回答就急著下榻,“哎喲……”明霄的雙腳還沒粘地就又頭暈目眩地坐倒回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