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喻鷹有些心不在焉,一看就知他在想那個和他有緣的女子。原本想到那個女子,喻鷹又是氣,又是甜,現在心中五味雜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走了一個月,一行人到了文州。

  文州地處中部平原,農田千頃,歷來都是中原王朝的糧倉。文州若是發生了難事,整個大胤朝都會受到影響。但據說這文州有仙人保佑,向來是遇難成祥,少有災禍。

  “大仙可不要破了這傳說啊。”經過一個月的功夫,喻鷹心情已經轉好,這時候不忘調侃張清妍的霉運。

  張清妍搖頭,“這裡不會有事。運勢平穩,無大富大貴,但相對的,也就不可能有大災大難。”

  喻鷹挑眉,“還有這種說法”

  “運勢就是如此。所謂風水輪流轉,盛極而衰,衰極後自有回升。這裡一直平穩,起伏不大,中正平和,當糧倉倒正合適。”張清妍評價道。

  “那這裡就沒有張大仙的生意了。”喻鷹搖晃扇子。

  “我不做生意。”張清妍指正。

  兩人說話的功夫,馬車進了城,找了客棧停下。

  客棧內坐了不少人,熱鬧非常。

  喻鷹好奇問道:“他們在說什麼”

  店小二熱情地說道:“哦,是在說祈雨的事情呢。”

  “祈雨春雨的時候已經過了吧”喻鷹大感意外。

  “春雨是過了,這不是要入夏了嘛入夏之後若是沒有雨,那可就要乾旱了。”店小二說道,“咱們這兒沒有大河,只能靠雨水和井水,到了夏季,井水就不夠用了,沒有雨,農田裡頭可要糟了。”

  “倒是沒聽說過文州有大旱過。”喻鷹敲打著扇子。

  “文州沒有大旱過,但文州一些縣城還是有過大旱的。”店小二搖頭感慨,“大旱之後,農田顆粒無收,那些農戶真叫一個慘。”

  喻鷹看了張清妍一眼,“沒有大災大難”

  “你管這個叫大災大難”張清妍回視。

  “這位姑娘說的是,這也不算大災大難,衙門的官老爺會賑災發糧,餓不死,就是存不了錢罷了。”店小二又笑了起來,看得出來,他方才的感慨也就是應景,並不真心。對於他這樣在城裡做活的人來說,旱災影響不大,由此也可看出在文州發生的旱災都只是小範圍的災禍。

  “祈雨怎麼這麼熱鬧”喻鷹又問道。

  “哦,這次請了一位高僧來祈雨。這位公子一口官話,可是京城來的”

  “是啊。”

  “那您肯定聽說過天靈寺吧這次祈雨的高僧就是天靈寺的呢”店小二興奮地說道。

  張清妍和喻鷹的腳步都是一頓。

  “天靈寺高僧莫非是慧能”喻鷹驚訝地問道。

  “正是、正是”店小二連連點頭。

  “他怎麼跑文州來了不是在信州嗎”喻鷹眉毛揚得更高了,“他現在在何處”

  “在城郊的法能寺。”店小二崇敬地說道,“原來公子認識慧能大師啊。”

  喻鷹不在意地點點頭,給身後侍從使了個眼色,那侍從就急匆匆往外走去。

  領著人進了廂房,店小二也不久留,很有眼力見地退了出去。

  “信州”張清妍這才問道。

  “譚念瑋被外放到了信州。他兒子譚永忻也跟著去了。”喻鷹邊說著,邊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他閉關之後會有變化,沒想到還是老樣子。”

  原本纏著瞭然要拜師,現在纏著譚永忻要收徒弟,倒真是本性不改。

  “怎麼突然到文州來了呢”喻鷹搖著扇子。

  文州和信州相鄰,但張清妍既然說了文州無大事,慧能也不可能為了小小的祈雨跑來文州。

  “他會祈雨”喻鷹饒有興致地問張清妍。

  “不知道。應該不會吧。”張清妍蹙眉。

  呼風喚雨,那是遠古洪荒的修士所擁有的神通,即使在這個適合修士發展的世界,南溟可以辟出陵淵小世界,卻無法左右天地風雲。召天雷,或是用符籙吹風、弄水,那還好說,但要下雨那應該不是慧能能夠做到的事情。

  不多時,慧能就被喻鷹派的人請進了城。

  慧能一進來,客棧里的人都行注目禮,臉皮厚的紛紛上前打招呼,一陣喧鬧,樓上廂房都能聽到動靜。

  喻鷹等慧能推門進來,似笑非笑地說道:“慧能大師,您現在可是越來越氣派了。”

  慧能已經剃度,年歲上已經三十左右,可模樣看起來才二十出頭,還是那張娃娃臉,穿著僧袍,沒有小和尚的稚氣,而是多了七年前所沒有的淡定從容。被喻鷹調侃,慧能從容不迫,對著喻鷹念了一聲佛號,雙手合十。

  喻鷹笑得手中扇子亂顫。

  慧能轉身把門關上,三兩步走到了桌前一屁股坐下,不客氣地倒了一杯茶,一飲而盡,大大地吐出口氣來。他看向張清妍,一開口,還是當初那個慧能,“大仙啊,沒想到您竟然回來這裡,可真是救了我一條性命啊”

  張清妍詫異,“怎麼了”

  “祈雨啊,那個譚念瑋哦,不對,是他那個夫人”慧能咬牙切齒,“真不愧是姚容希的妹妹,和姚容希一樣不是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