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博川董家收藏豐富,也留有當年苗族尚存時,和中原王朝來往文書的抄寫副本,那文書自然是有兩國文字版本,除此之外,董家也有對於苗族語言文字的記錄。苗族被滅,蠻族出現後,這種文字被蠻族繼承,後來和中原王朝交往中也像苗族一樣行事。大胤朝自然也有人懂得這些語言文字。姚容希博聞強記,知識量堪稱恐怖,便學習過這種文字。

  “上面寫了什麼”張清妍好奇問道。

  第五百零八章 天山(六)

  中原王朝將更為西邊的國家統一稱為西域,因為有崇山峻岭阻隔,兩邊的人要互通有無,一般都是選擇從漠北繞行。漠北胡族的領地緊鄰西域諸國,也有過對西域諸國的征戰。但因為有胡族這麼一道坎在,兩邊的往來並不多。

  苗族最初的先祖是中原人,在天河水勢平緩後,進駐到了西南,並且不斷遷移,上了西南山嶺。

  西南是中原王朝的流放之地,西南山嶺同樣是西域諸國的流放之地。有西域人被趕入山嶺中,遇到了苗族,兩族人混居在一起,血脈和文化相融。經過許多年的繁衍後,苗族和中原爆發了多次戰爭,結下仇怨,就逐漸拋棄了中原的語言文字和文化,使用西域的文字,創造自己的文化。

  苗族蠱術是被西域人帶來的。那一開始並非有著神奇功效的蠱術,而是馭蟲術,就像養蜂人養殖蜜蜂、生產蜂蜜,養蠶人培養蠶蛾、抽絲剝繭一樣,被趕入山嶺的西域人中有人會飼養繁殖昆蟲,為己所用。苗族人中則有一個陰陽師,看到這馭蟲術大為驚異,並且將陰陽之術融入到馭蟲術中,煉製出了蠱蟲。

  苗族人由此開始了精心設計的百年大計,卻被陳朝提前識破,遭到滅族之災,心中怨念可想而知。時隔數百年,張清妍依舊可以在山間看到那清晰可辨的怨氣,也由此找到了這處石室。

  石板上所記錄的內容就是苗族自己的歷史,寫了他們先祖如何飽受中原王朝迫害,如何被逼入山林,如何艱難求生,如何遇到了西域人,接受他們入了族,又如何在野心勃勃時被徹底消滅,內容洋洋灑灑,寫了不少苗族自己的英雄人物和事跡。當然,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都和與中原為敵有關。

  姚容希簡單說了石板上的大意,這些內容記錄了好幾十塊石板。那高高一堆石板被姚容希一目十行地看過,最終只剩下了最後一塊。

  姚容希看到最後一塊時,眼神變了起來,輕笑了一聲,“原來如此。”

  “怎麼了”

  “苗族不是被陳朝滅族的。”姚容希的手指划過那塊石板,“他們在受到陳朝兇猛進攻的時候就覺察到不,歷經千難萬險上了天山,想要暫避風頭,沒想到誤入了天山上的一處秘境。”姚容希的眸子亮了起來,“那處秘境的人自稱那地方是邙山。”

  張清妍沒有多少驚訝,只是想到邙山所修的鬼道,心有所感,“接下來呢”

  “苗族的人和邙山交涉,打聽到了邙山的事情。”

  天山原名就是邙山,邙山派修鬼道,又將門派健在鬼門關邊上,有道行高的老祖死後成為鬼差,從鬼門關出入,有門派新弟子還未學習理解邙山的那一套天道秩序知識,看到後以為師門老祖復活,大感敬畏,最後以訛傳訛,有了這山河是神仙軀體所化,能讓人起死回生的傳說來,凡人就將這山河稱為天山、天河。

  邙山既然修鬼道,少不了派弟子去塵世歷練,和凡人接觸。他們以進入天庭為修道之路的終點,秉持的是純正的捉鬼驅邪、除魔衛道的理念,比張家和陵淵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苗族蠱術不能算是完全的邪祟,但因為苗族和中原的戰爭,讓那些苗族人身上都沾染了殺孽。

  邙山那些粗淺的新弟子不知,當苗族是誤入邙山的普通人,就像往常一樣接待他們,讓他們歇息夠了就速速離去。但苗族看到邙山道士的能耐,心思一動,就想要拜入邙山學習。這事情稟告上去,邙山有點道行的道長一看到他們,就發現了蠱術的事情,自然就沒放過他們。

  雖然當時邙山已經氣數下滑,歸隱閉山以求自保,但邙山的實力依舊深不可測。苗族的蠱術對上邙山的道術,不堪一擊。苗族慘敗潰逃,一邊被邙山道士追擊,一邊又對上了搜山的陳朝士兵。陳朝士兵不難對付,難的是那些邙山道術讓他們束手無策,最終被逼得逃進了這山洞中。

  “他們決定煉一隻蠱王來報仇,以自身血肉和怨念餵養蠱王,等到蠱王成熟,統領萬蠱消滅邙山和陳朝。”姚容希看到了石板的最後一句話。

  苗族自知要滅族,毀掉了蠱術秘笈,只留下自己的歷史、一隻正在成長的蠱王和無數蠱蟲,心懷怨恨而死。

  那些蠱蟲自然是被蠻族得到了。

  張清妍聽姚容希說完,往四周打量一圈。

  石室內其他空著的地方有著很明顯的痕跡,原本應該擺放著罈罈罐罐,還擺放在這裡許多年頭,這才會留有痕跡。

  張清妍指了一面牆,道:“那裡。”

  那面牆並非嚴絲合縫,但角落裡原本應該堆積了東西,不會讓人注意到牆體的奇怪之處。現在東西沒了,倒是容易發現。張清妍卻不是靠這一點進行推理的。她看到了那面牆後滲透出來的黑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