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鴻眼中精光一閃,“好吧。那容我拜見一下譚三老爺,說不定去了宣城,還要到他家叨擾。”

  尤思然皺眉,可看鄭鴻面色如常,還是那副凝重擔憂的模樣,看不出端倪,再想到譚家的身份背景,故而沒有深思,做了個請的手勢,又讓李鐵牛夫妻離開。

  李鐵牛夫妻鬆了口氣。他們本來要跟著村里人一塊兒走,去宣城投靠李大郎夫妻,沒想到被鄭鴻耽誤了這麼些功夫。原是忐忑不安,生怕鄭鴻逼著他們上楓葉坡,又怕這一耽擱就遭遇不測,後來被鄭鴻的目中無人給氣到,忘了擔憂。眼下就要離開了,他們夫妻二人都是鬆了口氣。

  尤思然帶著鄭鴻去見譚三老爺,就看到了譚家的下人快馬加鞭疾馳而來,衝到譚三老爺面前就手忙腳亂地翻下馬,差點兒摔個狗吃屎。

  譚三老爺嚇了一跳,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

  那下人顧不得行禮,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將黑貓的事情一說,著重強調了“危險”二字。

  聽到這話,附近的人都變了臉色。

  “有多危險?”尤思然趕緊問道。

  下人看了他一眼,見自家老爺沒阻止,就搖頭說道:“黑貓通靈,但不通人言,只是在二少爺詢問是否有危險的時候點了頭。”

  尤思然心中焦急,略一思索,就命人將疏散的範圍又擴大了一圈。他命令好衙差,轉身對譚三老爺一拜,“還望譚老爺施以援手,這麼多人需要疏散,還有這麼大一塊地方需要封鎖,請譚老爺助我一臂之力。”

  尤思然邀請譚三老爺來李家村,就是為了商議此事解決辦法。譚家在宣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又和其他權貴交好,尤思然這個父母官要在宣城做些大事,少不得要有譚三老爺的支持。再加上譚家和瞭然、張大仙交好,更成了他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譚三老爺也知道唇寒齒亡的道理,外加上譚家人風骨,能夠幫得上忙的,那就義不容辭。

  他點頭應下,吩咐了幾個下人各去辦事,對尤思然提議道:“這範圍太大,光靠宣城的衙差怕是無法應付,還是要讓大戶人家出些護衛,幫著一塊兒看守,再和鄰近的城鎮聯繫一番,最好能得到他們派遣的援手。”

  尤思然一一應下。論在利州的人脈,他當然比不上譚三老爺,少不得要譚三老爺幫著說話。

  鄭鴻一直聽著兩人說話,等兩人安排好了差事,才清了清嗓子,提醒兩人自己的存在。

  尤思然向譚三老爺引見了鄭鴻。

  鄭鴻彬彬有禮,全然沒有之前的霸道。

  譚三老爺眸光一閃,看了眼尤思然,和鄭鴻言談間也極為客氣,卻沒有多少親近之意。

  鄭鴻即使高升無望,現在也是三品大員,權傾一方,名聲顯赫,更別說他做出了那麼件驚世駭俗的事情,自毀前程,又奇蹟般地爬到了三品的位置。

  譚三老爺自然不喜歡鄭鴻的做法,但和旁人一樣,對待鄭鴻的能力是認可的。

  “不知鄭大人有何事找譚某?”譚三老爺尚且不知鄭鴻那位有名的夫人已經來過李家村,還上了楓葉坡了。

  鄭鴻換上了悽苦之色,將他夫人的事一說,但沒有強求上楓葉坡去尋人,只說要在宣城等待消息,會去拜訪譚家,又請譚三老爺在張大仙回來後代為引見,能夠完成夫人的心愿。

  前者還好說,後者譚三老爺可不會答應,誰知道張清妍有沒有這本事,又願不願意用這本事?

  鄭鴻也沒多加糾纏,反倒是拱手要告辭了,向譚三老爺要個下人帶路,又對尤思然說道:“我到了宣城就寫書信一封,你拿著去安州打點。”

  尤思然聽到這話不禁詫異地看了眼鄭鴻。

  安州就是鄭鴻管轄的範圍,鄭鴻在安州可謂一手遮天。但這也是因為他把柄太大,隨時可以擼掉他的官職,鄭鴻為人又乖覺,才讓上頭的顯貴們放任了他。安州和利州相連,但距離宣城有一段距離,要讓安州的人趕過來幫忙,不過是儘儘心意。但若是真出了大事,不光是安州,與利州相連淮州等地也會被牽連,少不得要他們幫助。

  尤思然面上感激謝過,心知鄭鴻肯幫忙,也不過是為了儘快找到他那位夫人,並非關心宣城人的生死,說不定這封信就是要調集人手來強闖楓葉坡的。

  利州的知州許溯正從博川趕回來,尤思然這個宣城知府擔了全責,即使鄭鴻釋放了好意,尤思然也不敢接。

  鄭鴻笑著推辭,帶著譚家的下人和自己帶來的人手一騎絕塵,去了宣城。

  譚三老爺等他走後,提醒尤思然道:“你可要小心些。”

  尤思然不解。

  “鄭鴻愛慘了他那位夫人,真要出了什麼事情,怕是要遷怒於你我。我還好說,可你還年輕,總要在仕途上繼續走下去。再者,他要真發起瘋來,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情,你也要小心自己的安危。”譚三老爺誠懇地說道。

  “這……不會吧?”尤思然聽到前半段話連連點頭,可聽到最後一句,不免狐疑。

  再怎麼樣他也是朝廷命官,鄭鴻或許會從他的仕途下手打擊報復,但要說直接攻擊他,要他的性命,怎麼想都有點兒不可思議。

  “他前頭那位夫人可是死得不明不白的。”譚三老爺坦然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