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花家的宅子因此幾經易手,保存了下來,而會買下這宅子的都不是漠北人,漠北人的記憶中,花家消失了,從未有過一個制瓷器的花家,也沒有麒麟騰雲駕霧的祥雲紋。那些買下宅子並住進來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了漠北人,他們也開始遺忘花家。

  但花家真是太出名了,那時候又是花家剛出事,不斷的有外鄉人慕名前來找尋花家,還有想要撿漏,看看能否在花家的祖籍淘到一些他家的瓷器。那些外鄉人都發現了漠北的蹊蹺,當他們找去花家之後,發現住在花家的人都不知道祥雲紋,便高價下宅子。然後就是事情重演。

  最初派人去漠北的幾大商賈很鬱悶。他們以為漠北當地的官員私吞了這宅子,所以屢次派人去,卻屢次莫名其地失了宅子。

  直到凌瀟肅調任來漠北。凌瀟肅知道有花家的存在,也發現了這個蹊蹺。他原本只當漠北百姓疲於應付時常來犯的胡人,不關注這種閒事。他僥倖得到花家宅邸,大喜過望,寫信給家人提過此事。等他同胡人同歸於盡,凌家搬來漠北,就住進了花家宅邸。凌瀟肅那時名聲正盛,誰都不會認為凌瀟肅強占他人宅邸,那些商賈轉而懷疑起自己的手下,上門詢問凌家,這事情才被凌家知道。

  後來沈家也因為種種原因搬遷來了漠北,同凌家有了來往,成了世交,也知道了這舊事。

  “凌家一直記著花家”張清妍聽出了其中關鍵。

  老書生點頭,“凌家記著,我們家也記著。因為凌瀟肅大人放火燒城的時候,燒掉了忻城內的城隍廟。”

  眾人聽後愣了愣,恍然大悟。

  “忻城毀於一旦,重建的時候先緊著百姓的住處,城隍廟是後來重建的,遲了好多年。”

  就在那個時間差內,凌家、沈家有族人外放為官,離了漠北,這段奇怪經歷被他們記下,並且當做對漠北風土人情的描述,頻頻對子孫談起。

  當然,兩家對子孫說這事情是處於完全不同的考量。凌家希望子孫記得漠北艱苦,善待漠北百姓,沈家卻是為了讓子孫記得漠北艱苦,努力離開漠北。兩家世交,年輕子弟來往頻繁,說起此事,語氣有微的不同。也是因為此,兩家雖然交情仍在,還常有聯姻,但都刻意避開了朝堂之事,在人前也不是那麼親密。世交的關係一直不為人所知。

  “我雖然沒親眼所見,但也能想像得到你們在凌家,也是花家看到了什麼。”老書生說道,“因為我就親眼見過這樣的事情。”

  他在漠北重新娶妻生子,妻子是漠北人,在漠北土生土長,從未離開過漠北。成婚後,他因為心中異樣,對妻子敬重,卻沒有多少感情。妻子也發現了這一點。按照漠北人的傳統,這時候該去城隍廟拜拜,祈求五臟神保佑。但既然他的妻子能嫁進曾經對五臟神不敬的沈家,可想而知她對五臟神的信仰不是那麼虔誠,也從未想過靠五臟神的力量來讓婚姻美滿。

  兩人這樣相處了幾年,孩子都有,妻子也放棄了。但沈家人短命,她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兒子。於是,她還是進了城隍廟,向五臟神許願。

  “那個孩子還活著,活得好好的。”老書生苦笑,“其他人都沒發現,但我知道,他不是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在那天落了井,他就從我面前衝出房門,跑到井邊跳了下去,等我把人撈起來,發現是另外一個孩子,井裡面沒有其他人。我一問,他說自己叫章俊。但他剛說完這話,就暈了過去。其他人也蒙了,四處尋找我兒子,可慢慢的,他們就不找了。我問他們,他們還說我兒子不是就躺在屋內嗎那個章俊醒了過來,叫我父親,好像從一開始我兒子就是他,他就是我兒子,從來沒有說過章俊。”

  第三百八十四章 變化(二)

  老書生捂住了臉,“除了我,沒人發現我兒子變了個人。我想要找回我兒子,但我知道我對付不了五臟神。我想著,既然這個孩子出現了,我兒子可能是和他互換了。他說過他叫章俊,我便去他家找找看好了。我知道我是病急亂投醫,可我不能放棄任何可能性。但我打聽下來,沒人知道有這麼個人。再問姓章的人家,倒是讓我問出來一點事情。”

  沈家在那會兒還記得自己遭五臟神報應的事情,雖然因為遺忘、因為死亡,那個沒有還願的人從他們的曾祖變成了其他家人,但總歸是記得要還願。他們在漠北顛沛流離,不可能一大家子一起行動,所以女眷們都留在了費左城內,男人們則四處拜訪五臟廟,像是一群行腳商人,走遍漠北。

  那時候是老書生又一次無功而返,他回到了這間宅子,然後目睹了自己兒子的變化。

  這間宅子是沈家自己買下的,原來的主人就姓章,給人做中人,因為他給大戶人家的奴僕出了差錯,需要錢財打點,就將宅子了。

  “我去找那個姓章的打聽。那時候離我家買下宅子也有好多年了,姓章的又出了事,這次沒逃過,被關進了牢房內,我使了錢進了牢房才見到他。可他也不認識什麼叫章俊的孩子。聽到我說水井,他才變了神色。我答應替他打點,他只好把事情同我說了。”

  那間宅子原來是那個章姓中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屋子。最早的房子主人是他祖父的族叔,那個族叔是個老鰥夫,妻子投井自盡,他也沒有子嗣,死了之後,最親近的血脈就是章姓中人的祖父了,所以屋子才落到了他家的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