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海默然。

  黃南說的也不算是錯。

  陳海因此就想到了張清妍曾經平靜地說自己做事心想事成,順昌逆亡。

  張清妍頭一回顯神威,在李家當眾說的是自己“八字命硬,氣運旺”,後來經過城西人的口口相傳,再加上肅城的事情傳了回來,一來一去的,這傳言變成了謠言,張清妍在謠言中威武霸氣,讓人膽寒。陳海回宣城打聽的時候,聽說的就是“心想事成,順昌逆亡”這句不知道出自誰人之口的話了。

  這會兒聽黃南這麼一回顧張清妍在肅城所作所為,陳海心念起伏,轉瞬又是歇下了這念頭,“大仙只是道法高深,身負神通,但真要像你說的那樣大仙何必那麼煩惱”

  “大概是大仙自己都習慣了,所以沒有發現”黃南猜測。

  陳海白了黃南一眼,懶得搭腔了。

  譚念瑧聽兩人的對話,心情跟著上上下下,情感上想要相信黃南的推測,但理智上又明白陳海說的才是實話,轉念又想到肅城的慘狀,覺得過去那麼久,那村子裡面也有不少無辜者,即使有欺辱醜人的,也是罪不至死,因此矛盾不已。

  “那我們來打賭吧等大仙到汝鄉了,你就知道我說的沒錯了”黃南拍胸脯。

  陳海不搭理,黃南只好自己嘟嘟囔囔去了。

  新買的馬匹比彭真送給陳海的那匹要差勁一些。彭真雖然窩囊膽怯,但這方面卻是沒得說。譚念瑧想著此時正擔憂著自己的姐姐,重金相酬,陳海就手下不留情,馬鞭揮舞,帶起風聲陣陣,一時間,速度倒也不錯。譚念瑧咬牙堅持,一路上忍受顛簸,只啃了兩口乾糧,沒讓兩人停車休息。譚念瑧這位閨大小姐都是如此表現,陳海和黃南兩人也是提著一股勁。在傍晚時分,馬車就到了汝鄉,那匹馬則差不多是廢了,要再趕路,是不行了。

  汝鄉是座小縣城,不過地理位置優越,在利州府和天水城中間,倒也熱鬧非凡。

  進城之後,馬車不能飛馳,那匹馬也是累得快要脫力,只能慢悠悠地走著。

  陳海打聽了官府衙門的所在,將馬車趕到了衙門前,衙門都已經散了,只留了一個衙差值守。張清妍不在,他們怕招惹禍事,陳海就將那些詭異的事情隱去,只說在那片樹林裡面發現了屍體數具,又打聽譚家的事情。

  衙差聽得瞪大了眼睛,“屍體”

  “是啊是啊。”陳海說道,瞄到馬車晃動的車簾,忙再次問道,“我們路上還遇到了一位姓譚的小姐,和家人走失,不知道有沒有人來”

  “哦是京城帝師譚家三房的二小姐吧”衙差眼睛一亮,把屍體拋到了腦後。

  “正是。”陳海心頭一喜,“她的長姐是不是”

  “譚二小姐在車上快請她進來歇歇,我這就去找知縣老爺”衙差激動地說道。

  “呃,譚小姐的家人是不是在衙門內”陳海覺得不對勁。

  衙差回過神,遺憾地說道:“沒有,譚二小姐在黃坡村那塊兒走失的,譚大小姐派了人來我們這兒打聽消息,外加求助,知縣老爺已經派了不少人去那附近尋找,但一直沒消息回來。”說到這兒,衙差嫉妒地瞪了眼陳海。找到譚二小姐,這就是和譚家能搭上話了。知縣渴求這個機會,所以下了血本,把衙門裡的衙差幾乎都派了出去,沒想人被這兩個小子截了,難怪一直沒找到人呢。

  面前是衙差異樣的眼神,身後則如芒刺在背。陳海知道,這是譚念瑧在催促自己,可這又不是他的錯。他幾次詢問都是關鍵所在,反倒是這個衙差老是跑題,這麼沒眼力見,難怪被留在這兒守空衙門。

  陳海無奈,再次問道:“那譚大小姐此時正在何處”

  “就在黃坡村呢。”衙差隨口說道。

  陳海三人頓時驚住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真人(一)

  那些孩子看陳海等人駕車離開,只留下了張清妍和姚容希兩人,不由鬱悶。儘管他們比不上成年人的思維,但也知道來他們村子的人是越多越好,因為飯錢是按人頭算的,人少了,錢就少了。

  張清妍和姚容希不需要引路人。他們是來察看那顆巨樹的,對其他的事情渾不在意。

  看張清妍和姚容希兩個自顧自地往村子裡走,都沒招呼他們一聲,那幾個孩子心中的鬱悶變成了怒意。

  “哎你們怎麼能這樣直接往裡走”為首的那個孩子十歲出頭,家中排行老二,就被叫二娃。他年紀最大,又最壯碩,在這群孩子中間像是個小大人,當著孩子王。

  二娃頭一回被外來的旅人這樣無視,非常生氣。

  那些來黃坡村歇腳的車隊,哪個不是被他二娃招呼進去的這差事原本是他大哥在做,他大哥長大後跟著爹爹下地幹活,這差事就落他頭上了。

  一群孩子在這兒玩,代表的就是黃坡村的各戶人家。二娃當了孩子王,他就有資格在那些過往旅人中挑挑揀揀,照他爹吩咐,專揀人多的隊伍往家裡帶,剩下的才輪到其他孩子。這訣竅是他爹教他的,他爹也這樣教過大哥,據說他爹當年就是這樣做的,讓他家成了村里最富庶的人家。

  二娃看不上張清妍和姚容希兩個人,但也不容兩人這樣忽視自己,跑到了兩人面前,叉腰往村口一擋,趾高氣揚地說道:“你們要進村,得我帶著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