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低調的後果就是沒人知道沈、凌兩家其實是世交,凌家的長房嫡長女和風頭正勁的沈小狀元還定了娃娃親。

  外人看來,這事情算不上誰對誰錯,先皇、沈家、凌家都不知道對方的心思,歪打正著,聖旨都給下了,凌家只能打落了牙往肚裡吞。但依照先皇的為人,當時的文武百官都認為先皇該給凌家一些補償。

  補償很快就來了。

  先皇下了聖旨,封已經致仕正準備回漠北安度晚年的凌家老太爺為安樂侯,世襲五代。

  凌家老太爺、“安樂”、世襲五代,這三條一出,眾人瞠目結舌。

  更讓人眾人譁然的是,宣旨的不是哪位官員、哪位大太監,而是當時的七皇子。七皇子宣讀完聖旨,沒看凌老太爺,而是當著凌家上上下下的面,對凌家大老爺說:“父皇本想依你的意思,封你一個定文伯,後來想到太祖爺爺沒有追封凌瀟肅大人的遺憾,決定把這爵位提一提,這就不適合封給凌大人了,所以改封令尊,希望凌大人不要失望。”

  他說完這些,不理凌家眾人的臉色,又是拿出另一卷聖旨,話鋒一轉,將與沈長風有婚約的凌家長房嫡長女賜給沈長風當平妻。

  兩巴掌打完,七皇子昂首闊步地離開凌家,又去沈家宣讀聖旨,等沈長風茫然惶恐地接過聖旨後,一拳頭就打偏了他的臉,當眾罵道:“皇姐善良,為父皇、為大義,不與你這畜生計較,寧願自己受委屈,我可不是她那樣心慈的人”罵完了,還招呼自己帶來的那些太監衝進了沈家,一通翻找,從沈長風的屋子裡面搜出個荷包來,當著沈家人的面,點燃了燒成灰,還碾了幾腳,又罵沈長風:“皇姐親手做的東西你也配用”

  七皇子風風火火地鬧了兩家,風風火火地回了皇宮,然後就被先皇斥責了一番,罰去守皇陵了,走之前還去了沈家一趟,又打了沈長風一頓,將他打得一個月下不了,還警告了他一番。

  先皇的聖旨和七皇子的發作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眾人驚詫莫名之時,皇宮內的消息被人打探了出來。

  原來先皇知道沈、凌二家的親事之後,沈、凌兩家已是先一步誠惶誠恐地偷偷去向先皇請罪,後來如眾人所料,先皇準備補償凌家,聖旨已是擬好,準備封凌大老爺為定文伯。誰都沒想到,一向循規蹈矩的賢悅長公主知道此事之後居然借七皇子幫助偷溜出宮,想要向沈長風親口問明此事。更沒人能想到的是,她撞見了沈長風和凌家長女在一起時的場景。她想要求個明白,但這一行,她沒同沈長風說話,而是聽到沈長風勸慰凌家女,聽文采斐然的他當場賦詩一首,表明自己的一片愛慕真心和不能有終成眷屬的遺憾。陪伴賢悅長公主的七皇子當場就想要上前暴打沈長風,被賢悅長公主勸住。哀嘆著的沈長風和眼眶含淚的凌家女沒發現兩人,等兩人回宮之後,賢悅長公主跪求先皇同意讓凌家女當沈長風的平妻,她另闢公主府獨住。賢悅長公主覺得是自己會錯了沈長風的意,拆散了有,但礙於先皇聖旨已出,不能更改,決定自我犧牲。先皇差點兒被氣得吐血,隨後被七皇子添油加醋的一說,哪還不明白沈、凌兩家心思的

  賢悅長公主連親手繡的荷包都送了,這麼明顯的暗示,沈長風那個被稱為天才的少年郎會不明白明擺著是沈家看賢悅長公主有下嫁之意,攀龍附鳳,決定毀了和凌家的親,而凌家也不是個善茬,直接和沈家沆瀣一氣,藉機坑先皇一個爵位。

  木已成舟,賢悅長公主溫婉善良但又非常固執,認定了死理不會更改,先皇拗不過她,只好下旨。不過,這肚子氣總是要出出來的,不能讓沈、凌兩家把自己和自己的寶貝明珠當傻瓜一樣哄騙。

  先皇兩道聖旨的反擊還沒完,之後更是在大朝之時定下了新的律法:駙馬都尉一職不可兼任。也即是說,從今往後,娶了公主就等於是和仕途斷絕了。一勞永逸,讓沈長風這個狀元郎永遠都沒有翻身的機會。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沈、凌兩家的前途完了。先皇肯定是不會放過兩家,當時坐穩太子之位的大皇子和賢悅長公主兄妹情深,除了大皇子這個獨一無二的嫡出,名義上占了半個嫡字的只有生母早逝、被先皇后養在膝下的七皇子,從他傳旨時的表現就可知道他對兩家的態度了。比起面上風光霽月的先皇和太子,七皇子可要激烈許多。

  沈家的衰敗可以預見。漠北凌家卻是壯士斷腕,被那張聖旨氣得真吐了血的凌家老太爺,也是新任的安樂侯,拖著病體,被抬回了漠北,第一件事就是開宗祠,將長房除名。先帝有件事情是看錯了,他認為是凌家和沈家兩家勾連,沒想到是凌家長房和沈家勾連,凌老太爺完全不知情,但受了牽連,被先皇擠兌得羞憤欲死。做出的事,潑出的水,先皇也不可能收回聖旨,凌老太爺更是在除名的事情辦完沒多久,就鬱鬱而終,死前還在痛哭對不起先祖凌瀟肅,先皇完全沒有補救的機會。也是因此,凌家比沈家的境遇好一些,他們龜縮在漠北,沒有臉面上京,先皇和當今聖上都沒找他們麻煩。

  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

  姚容希說完這段往事,所有人都怔怔出神。

  先開口的是譚念瑧,感慨唏噓了一番後,又很是佩服地看向姚容希,“沒想到姚公子知道得如此清楚。我只知道漠北凌家被封了安樂侯,這些事情倒是不知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