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大郎似有所悟,欣慰地翹起了唇。

  張清妍笑了,“多謝譚老爺美意,只是譚老爺完全不必如此。”

  譚老爺見張清妍目光清澈,不似在說客氣話,暗嘆一聲,“大仙說的是,是在下做多餘的事情了。”譚老爺吩咐下人把東西給張清妍,和張清妍告別,臨行前感謝再三。

  這次不是做戲,而是真心實意。

  張清妍對古人那一套禮節知之甚少,只是點點頭,就拿著東西和李大郎夫婦回院子了。

  兩人這一番對話,或許只有李大郎能明白醒悟其中深意,城西人聽不懂,只是看見了一個大老爺對張清妍那麼尊敬,就有些懵了。

  譚老爺一走,竊竊私語就變成了大聲議論。有人跑到張清妍面前鞍前馬後要幫著拎東西,還有人直接圍著張清妍溜須拍馬。張清妍身邊的位置被擠了個水泄不通,沒占著空的人則暗自咒罵。

  “哎喲,吳花她婆婆,怎麼沒瞧見吳花呢”

  吳花的婆婆也是個標準的城西人,這樣的熱鬧怎麼會不來看這會兒拉著孫子孫女的手,有些惴惴不安,聽人這麼一問,臉上的忐忑變成了怨懟。

  “誰知道她跑哪兒去了整天不著家,就知道去看她那鬼老娘”

  吳花婆婆對吳花的態度很是糾結。

  吳花帶著大嫁妝嫁進來,看在錢的份上她很是鍾意這個媳婦,再加上依靠著吳花,她家兒子搭上了王府那條線,在林曉曉的陪嫁鋪子上找了個差事,日子過得不錯,她也跟著樂呵。可從另一方面來說,她又左看右看,都看吳花不順眼。

  吳花嫁進來才三日,頭上戴著那隻珍珠簪子在城西巷子晃了一圈,她就變成了“吳花她婆婆”,她家成了“吳花家”,弄得她兒子像是入贅的一般。這讓她怎麼咽得下去礙於吳花背後的王家,她不能明目張胆地欺負吳花,少不得要找點由頭說說,發泄發泄心中的憋屈。

  原本的由頭是李芳,一個能幹勤快又孝順老實的媳婦,拿來擠兌吳花再好不過了。

  現在的由頭則是王府鬧鬼,吳媽媽中邪。這倒不是藉口,而是真的不滿。吳花不怕死,一門心思要救她娘,但吳花婆婆她怕啊好不容易巷子裡來了個大仙,吳花不去給人家做小伏低、拉攏人家就罷了,還一個勁地和人家作對

  吳花婆婆心中怨氣難平,罵罵咧咧了幾句。

  她不高興,城西的其他人更不高興了。

  “吳花那沒眼力見的,還說大仙沒本事要不是她胡說,我早就請了大仙到我家去看看了”有媳婦瞥了眼吳花婆婆,沒好氣地說道。

  這說辭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一時間,吳花家成了眾矢之的,好似大家之前對張清妍的非議都是吳花的錯。

  吳花婆婆一張嘴皮子哪說得過那麼多人很快就被說得呆不住了,拉著兩個孩子匆匆跑了,卻有人不放過吳花婆婆,拉著要她賠償損失的。

  這當真是無理取鬧,但城西人無理取鬧慣了,只要是“民心所向”總能被他們理直氣壯地提出來。

  現在的民心所向就是吳花要賠償他們。

  吳花婆婆只能揮手,拉著兩個嚇哭的孩子大聲說道:“我沒錢你們要錢找吳花去,她有錢”

  這話也藏了吳花婆婆的小心思。吳花的錢就是自家的錢,怎能給外人吳花婆婆恨吳花多事,卻又覺得以吳花的能耐,肯定都賴掉這些,所以毫不猶豫地將吳花推了出來。

  吳花不知道在何處,這事情只能先記下。城西人放了兩句狠話,就怏怏散去。

  李大郎不去管那些狗咬狗的事情,一回院子就閉門謝客。他是不想再和城西任何人打交道了。這會兒對譚老爺的做法又是高興,又是埋怨。

  第二十七章 慕名

  張清妍的本事能被人正名自然是好事,但要是沒有譚老爺那一出,他們家和張清妍能安安靜靜地呆到從城西搬走。眼下看來是不行了,這段時日肯定會有不少人上門。

  李大郎關照李芳:“別搭理他們,我們過段時日就搬走,誰說話你都別答應。”

  李芳認真地點頭。看張清妍興致勃勃地拆了那些匣子,一件件翻看譚老爺的擺件,她捏緊了手中的吃食,有些擔憂地問李大郎,“這次的東西”她是被王府的事情給嚇到了。

  李大郎失笑,“譚老爺一片好心,東西你安心收下。這些雞鴨魚肉就做給大仙吃吧。大仙來了之後,我們都沒做頓好吃的的。”李大郎唏噓。

  若是放在往常,李家頓頓吃肉喝酒都沒問題,可惜因為李招弟的事情,家產十去其九,又要搬家,大魚大肉是吃不上了,只能每日吃些清粥小菜。

  “大仙能吃這些嗎”李芳疑惑。

  李大郎一拍腦門,忙去詢問張清妍:“大仙,您看這譚府送的吃食”

  張清妍把玩著手裡的小香爐,不解地望向李大郎,又看看李芳手上拎著的雞鴨魚肉,“有什麼不對嗎”

  雞鴨魚都是活的,肉和菜都看著很新鮮,古代又是純天然、無污染,吃的東西倒是比現代要健康。

  李大郎無奈地直接問道:“大仙,這都是大葷,您能吃嗎”

  張清妍恍然大悟。她下意識地摸了摸身上的道袍。

  這是趙嫂子給做的新道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