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你終於說了.”
“我說什麼了?”
“你說現在沒在豆我,言外之意不就表示你平常都在逗我嗎?”
“沒那回事.”
“真的?”
“博雅,再這樣說下去會沒完沒了...”晴明道.
“那有什麼關係?”
“你打算整夜都繞在這個話題上轉?”
“如果我說正打算如此,你要怎樣?”
“那我就跟你討論有關咒的問題.”
“不行.”
“為什麼?”
“反而會令我越聽越莫名其妙.”博雅邊把笛子收入懷中邊說.
他伸手舉起擱在窄廊的酒杯,一口氣喝光剩下的酒.
把杯子擱回原處,蜜蟲立即往杯內斟酒.
晴明微笑著觀看蜜蟲的舉動.
“任何事都會結束...”晴明低語.
“恩.”博雅點頭.
“花和生命也一樣.”
“是啊.”
“當一件事結束,表示另一件事正開始.”
“即便今年的花謝了,明年不是還會再開嗎?庭院那棵楓樹也一樣.”
“恩.”
“就算現在觀看的紅葉凋謝了,明年也會長出新的嫩芽,再度染上紅色.”“正是如此,博雅.可是,偶爾也有不知道自己已經該謝了,卻仍繼續綻開的花...”“晴明,是什麼花?”
“是誦經的花.”
“誦經?”
“恩.”
“什麼意思?”
“中午,雞鳴寺遣人來過一趟.”晴明說出位於西京的某寺院名.
“雞鳴寺?”
“恩.聽說,每夜都會出現.”
“出現什麼?”
“鬼.”
“鬼?”
“博雅,你先聽我說...”
晴明開始講述中午發生的事.
二
當天中午——
前來造訪晴明的人是西京雞鳴寺的安德和尚.
年六十八歲.
安德和尚和晴明相對而坐後,立即說:“出現了.”
“出現?”
“是.”
“出現什麼?”晴明問.
“鬼.”安德以大陸國家用詞回答.
鬼,亦即幽靈.唐朝人稱呼死者幽魂為{鬼}.
“鬼出現在哪裡?”
“觀音堂.”
“觀音堂是前些日子剛竣工的那座...”
“是.”安德點頭.
一個月前,雞鳴寺才在經堂西邊建了一座觀音堂.
是為了安置佛像工匠雕刻的主祀千手觀音像而建立.
晴明也聽說過此風聲.
“是什麼樣的鬼?”
“是個會誦經的鬼.”
“是嗎?”
“我先說明事情.”
安德和尚講述起事情的來龍去脈.
三
事情是如此.
那天夜晚——
眾人將千手觀音菩薩安置在觀音堂,大致結束了一切法事.
夜晚負責巡邏寺院的和尚名叫明珍.
按雞鳴寺的規矩,在眾人入睡前,必須由一個值勤和尚舉著蠟燭巡視寺內一圈.
那天晚上,輪值者正是明珍.
他巡視了正殿、居室、經閣後,走向剛竣工不久的觀音堂.
觀音堂是獨立建築,要先到室外才能前往.
明珍舉著燈火挨近觀音堂,聽到不知自何處傳來的聲音.
爾時無盡意菩薩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合掌向佛
而作是言
原來是有人在誦經.
傾耳靜聽之下,對方誦的是《觀音經》.
意思是:{那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位站起,袒露出右肩,合掌向佛陀請問,說出如下的話.}
這是《法華經》第二十五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通稱{觀音經}.
世尊
觀世音菩薩
以何因緣
名觀世音
誦經聲依然持續.是明珍沒聽過的聲音.
“奇怪...”
在這種時刻,到底是誰.又在哪裡念誦《觀音經》.
聽起來似乎傳自明珍正打算前往的觀音堂.
明珍舉高燈火挨近觀音堂.
那聲音果然傳自觀音堂.
是年輕人的聲音.
“寺院裡有嗓音那麼年輕的和尚嗎?”
明珍跨上觀音堂,推開門扉.
百千萬億眾生
受諸苦惱
聲音大了起來.有人在黑暗中誦經.
“是誰?”明珍問.
沒人回答.
聞是觀世音菩薩
一心稱名
只傳來誦經聲.
“有人在那兒嗎?”明珍前進舉高燈火,照亮裡邊.結果發現千手觀音菩薩像前,有個朦朧人影坐在地上.“是誰?”你在做什麼?”明珍大聲呼喊.
對方不可能聽不見,然而,依舊沒有回應.
仔細觀看那人的背影,果然如聲音一樣,是個年少和尚.年約十三、四歲.
明珍覺得有點恐怖.問對方:“喂,你叫什麼名字?”
“我說什麼了?”
“你說現在沒在豆我,言外之意不就表示你平常都在逗我嗎?”
“沒那回事.”
“真的?”
“博雅,再這樣說下去會沒完沒了...”晴明道.
“那有什麼關係?”
“你打算整夜都繞在這個話題上轉?”
“如果我說正打算如此,你要怎樣?”
“那我就跟你討論有關咒的問題.”
“不行.”
“為什麼?”
“反而會令我越聽越莫名其妙.”博雅邊把笛子收入懷中邊說.
他伸手舉起擱在窄廊的酒杯,一口氣喝光剩下的酒.
把杯子擱回原處,蜜蟲立即往杯內斟酒.
晴明微笑著觀看蜜蟲的舉動.
“任何事都會結束...”晴明低語.
“恩.”博雅點頭.
“花和生命也一樣.”
“是啊.”
“當一件事結束,表示另一件事正開始.”
“即便今年的花謝了,明年不是還會再開嗎?庭院那棵楓樹也一樣.”
“恩.”
“就算現在觀看的紅葉凋謝了,明年也會長出新的嫩芽,再度染上紅色.”“正是如此,博雅.可是,偶爾也有不知道自己已經該謝了,卻仍繼續綻開的花...”“晴明,是什麼花?”
“是誦經的花.”
“誦經?”
“恩.”
“什麼意思?”
“中午,雞鳴寺遣人來過一趟.”晴明說出位於西京的某寺院名.
“雞鳴寺?”
“恩.聽說,每夜都會出現.”
“出現什麼?”
“鬼.”
“鬼?”
“博雅,你先聽我說...”
晴明開始講述中午發生的事.
二
當天中午——
前來造訪晴明的人是西京雞鳴寺的安德和尚.
年六十八歲.
安德和尚和晴明相對而坐後,立即說:“出現了.”
“出現?”
“是.”
“出現什麼?”晴明問.
“鬼.”安德以大陸國家用詞回答.
鬼,亦即幽靈.唐朝人稱呼死者幽魂為{鬼}.
“鬼出現在哪裡?”
“觀音堂.”
“觀音堂是前些日子剛竣工的那座...”
“是.”安德點頭.
一個月前,雞鳴寺才在經堂西邊建了一座觀音堂.
是為了安置佛像工匠雕刻的主祀千手觀音像而建立.
晴明也聽說過此風聲.
“是什麼樣的鬼?”
“是個會誦經的鬼.”
“是嗎?”
“我先說明事情.”
安德和尚講述起事情的來龍去脈.
三
事情是如此.
那天夜晚——
眾人將千手觀音菩薩安置在觀音堂,大致結束了一切法事.
夜晚負責巡邏寺院的和尚名叫明珍.
按雞鳴寺的規矩,在眾人入睡前,必須由一個值勤和尚舉著蠟燭巡視寺內一圈.
那天晚上,輪值者正是明珍.
他巡視了正殿、居室、經閣後,走向剛竣工不久的觀音堂.
觀音堂是獨立建築,要先到室外才能前往.
明珍舉著燈火挨近觀音堂,聽到不知自何處傳來的聲音.
爾時無盡意菩薩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合掌向佛
而作是言
原來是有人在誦經.
傾耳靜聽之下,對方誦的是《觀音經》.
意思是:{那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位站起,袒露出右肩,合掌向佛陀請問,說出如下的話.}
這是《法華經》第二十五品——{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通稱{觀音經}.
世尊
觀世音菩薩
以何因緣
名觀世音
誦經聲依然持續.是明珍沒聽過的聲音.
“奇怪...”
在這種時刻,到底是誰.又在哪裡念誦《觀音經》.
聽起來似乎傳自明珍正打算前往的觀音堂.
明珍舉高燈火挨近觀音堂.
那聲音果然傳自觀音堂.
是年輕人的聲音.
“寺院裡有嗓音那麼年輕的和尚嗎?”
明珍跨上觀音堂,推開門扉.
百千萬億眾生
受諸苦惱
聲音大了起來.有人在黑暗中誦經.
“是誰?”明珍問.
沒人回答.
聞是觀世音菩薩
一心稱名
只傳來誦經聲.
“有人在那兒嗎?”明珍前進舉高燈火,照亮裡邊.結果發現千手觀音菩薩像前,有個朦朧人影坐在地上.“是誰?”你在做什麼?”明珍大聲呼喊.
對方不可能聽不見,然而,依舊沒有回應.
仔細觀看那人的背影,果然如聲音一樣,是個年少和尚.年約十三、四歲.
明珍覺得有點恐怖.問對方:“喂,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