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頁
“西亞,你怎麼了?”
就在里格爾斯問道的同時,有另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那是自天空彼端開始響起的、低沉而漫長的鐘聲——
剛開始極為微弱,然後音量漸漸增強。
那震撼大氣、覆蓋大地的聲音,也是讓這片大地豐饒的音色。
在周圍的人們都一起歡聲祝賀。
在紅色夕陽的天空橫過一道光帶,那是跟這個季節響起的鐘聲同時出現的、御柱正常運作的證據。
在那淡淡的光帶中,藍色的歪斜月亮俯視著地面。
這僅僅持續數秒的迷幻光景,令西亞看得呆了,孩子們也歡欣鼓舞。
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一起望向高空。
剛才的魔術師也——一定也在這城鎮的某處仰望這副光景。
仰望自己所保護的這惑星的光景——
西亞這麼想。
“……西亞?”
雅絲狄娜不解地仰望她的臉。
里格爾斯也握緊了牽著西亞的手。
從她仰望天空的眼眸中,滴下幾滴閃亮而透明的淚水。
後記
——結束了。
總算結束了。
總覺得這一集有著不知在心情上、外觀上是否可以分辨的厚度變化,使得頁數看起來比平常多那麼一點、稍微多一點,這大概是我的錯覺吧!至少現在請讓我這麼想。
……大約從第八集起,我就一直有這種預感。哎呀!
那麼,我寫這篇“後記”的現在,是二○○六年八月十四日。
今天早上東京都內正好大停電,起因是貨船勾到配電線——
儘管這附近並未受到影響,但我畢竟是使用電腦工作,實在很怕發生這種事。我現在用的是攜帶型電腦sigmarion,因此若是暫時停電,還是可以繼續進行作業——
仔細想想,這台小小的機器還真幫了我大忙,不管是在電車裡、咖啡廳或是卡拉OK包廂,都可以用來記事,如果你的工作就是寫東西,那真的非常方便。它陪伴了我很久,當寫《天空之鐘》第一集時,我還在使用早期的sigmarion,而那一台現在也還陪在我身邊。
正好在三年前的此時,我以這台初期機種寫了《天空之鐘響徹惑星》的第一集——
從那之後已經過了一千個日子,如果是一千零一夜應該早就說完好多故事,而我總算也說完了一個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的份量很多,所以總共把它分為十二集,但從頭到尾也只說這一個故事。真的很感謝各位讀者讓我用這麼長的篇幅來講這個故事,而我也平安地把故事說完了——現在真的是鬆了口氣。
寫這個系列真的很開心。
當然,因為這畢竟是工作,所以也有很辛苦的時候,更常陷入趕不上截稿時間的窘境,不過連那截稿地獄也算在內,我大多數時候還是覺得“真的很開心”。
我本來就喜歡寫故事,就算有時覺得很辛苦,但“開心”是理所當然的——而這個作品有其獨特樂趣,跟單純能寫故事的開心又有所不同。
那並不是我個人對出場人物和作品世界的喜好,而只是單純對“故事能進展下去”這件事本身感到開心。
實際上,我並不常有機會寫長達十幾冊的“長篇作品”,雖然一開始便有意寫長篇,但也偶爾會在中途產生“差不多該結束了吧……”的想法。
在這樣的意義下——能將這個故事寫到完結篇,真的很幸福。
在此讓我藉這個篇幅簡短地感謝一下以各種形式支持我的人。
首先感謝從作品一開始到第六集擔任編輯的峰先生。
這個系列是從摸索階段開始的。現在我才能這麼說,當初出版社說“打算出十集以上!”時,對於奇幻小說僅知皮毛的我在心底深處想:“還真是魯莽啊!”不過最後真的超過了十集,就這樣迎向完結篇——讓我心中有很深的感觸。我這個人優柔寡斷、像是只膽怯的小動物,峰先生卻堅毅不拔地在背後鞭策我。在此再次致上謝意。
而從第六集以後到完結篇,接著當催生父母的便是江原先生。
當作者還是老樣子,像被施以混亂咒語的影魔般不知所措時(註:出自知名角色扮演遊戲“勇者斗惡龍”),他明確地點出稿子裡的矛盾之處,繼續專心地挑選封面和插畫,實在教人仰慕。若以玩家角色來比喻,江原先生便是裝備燦爛流星“手環”的武鬥家,而作者則是受到攻擊便變成虛弱體質的遊人,但不知為什麼不能轉為賢者,現實世界可沒有達馬神殿啊!
特別是在最後一集,從草稿到初校、二校之間,我不斷隨意修改,而他也一一做確認——我實在是非常感謝出版社派來這位救星。《天空之鐘》能像這樣順利地出版到完結篇,真的都要歸功於江原先生。
讀者也許沒有機會了解這個部分,但其實有這兩位在背後支持我,我才總算能堅持到最後。
再來就是一手創作視覺部分的插畫家岩崎美奈子老師。
岩崎老師畫中的魅力,是《天空之鐘》可以持續至今的重要原因。老師為菲立歐、麗莎琳娜和烏路可等人和每個配角都注入了個性和活力,讓我總是只有驚嘆連連的份。“想再多寫些有關這些人物的故事!”這是作者千真萬確的想法。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如此,在岩崎老師筆下所塑造出來的人物們,一定會留在各位讀者心中。當然,作者也會牢牢記住,甚至還想做個南瓜頭來玩呢!
就在里格爾斯問道的同時,有另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那是自天空彼端開始響起的、低沉而漫長的鐘聲——
剛開始極為微弱,然後音量漸漸增強。
那震撼大氣、覆蓋大地的聲音,也是讓這片大地豐饒的音色。
在周圍的人們都一起歡聲祝賀。
在紅色夕陽的天空橫過一道光帶,那是跟這個季節響起的鐘聲同時出現的、御柱正常運作的證據。
在那淡淡的光帶中,藍色的歪斜月亮俯視著地面。
這僅僅持續數秒的迷幻光景,令西亞看得呆了,孩子們也歡欣鼓舞。
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一起望向高空。
剛才的魔術師也——一定也在這城鎮的某處仰望這副光景。
仰望自己所保護的這惑星的光景——
西亞這麼想。
“……西亞?”
雅絲狄娜不解地仰望她的臉。
里格爾斯也握緊了牽著西亞的手。
從她仰望天空的眼眸中,滴下幾滴閃亮而透明的淚水。
後記
——結束了。
總算結束了。
總覺得這一集有著不知在心情上、外觀上是否可以分辨的厚度變化,使得頁數看起來比平常多那麼一點、稍微多一點,這大概是我的錯覺吧!至少現在請讓我這麼想。
……大約從第八集起,我就一直有這種預感。哎呀!
那麼,我寫這篇“後記”的現在,是二○○六年八月十四日。
今天早上東京都內正好大停電,起因是貨船勾到配電線——
儘管這附近並未受到影響,但我畢竟是使用電腦工作,實在很怕發生這種事。我現在用的是攜帶型電腦sigmarion,因此若是暫時停電,還是可以繼續進行作業——
仔細想想,這台小小的機器還真幫了我大忙,不管是在電車裡、咖啡廳或是卡拉OK包廂,都可以用來記事,如果你的工作就是寫東西,那真的非常方便。它陪伴了我很久,當寫《天空之鐘》第一集時,我還在使用早期的sigmarion,而那一台現在也還陪在我身邊。
正好在三年前的此時,我以這台初期機種寫了《天空之鐘響徹惑星》的第一集——
從那之後已經過了一千個日子,如果是一千零一夜應該早就說完好多故事,而我總算也說完了一個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的份量很多,所以總共把它分為十二集,但從頭到尾也只說這一個故事。真的很感謝各位讀者讓我用這麼長的篇幅來講這個故事,而我也平安地把故事說完了——現在真的是鬆了口氣。
寫這個系列真的很開心。
當然,因為這畢竟是工作,所以也有很辛苦的時候,更常陷入趕不上截稿時間的窘境,不過連那截稿地獄也算在內,我大多數時候還是覺得“真的很開心”。
我本來就喜歡寫故事,就算有時覺得很辛苦,但“開心”是理所當然的——而這個作品有其獨特樂趣,跟單純能寫故事的開心又有所不同。
那並不是我個人對出場人物和作品世界的喜好,而只是單純對“故事能進展下去”這件事本身感到開心。
實際上,我並不常有機會寫長達十幾冊的“長篇作品”,雖然一開始便有意寫長篇,但也偶爾會在中途產生“差不多該結束了吧……”的想法。
在這樣的意義下——能將這個故事寫到完結篇,真的很幸福。
在此讓我藉這個篇幅簡短地感謝一下以各種形式支持我的人。
首先感謝從作品一開始到第六集擔任編輯的峰先生。
這個系列是從摸索階段開始的。現在我才能這麼說,當初出版社說“打算出十集以上!”時,對於奇幻小說僅知皮毛的我在心底深處想:“還真是魯莽啊!”不過最後真的超過了十集,就這樣迎向完結篇——讓我心中有很深的感觸。我這個人優柔寡斷、像是只膽怯的小動物,峰先生卻堅毅不拔地在背後鞭策我。在此再次致上謝意。
而從第六集以後到完結篇,接著當催生父母的便是江原先生。
當作者還是老樣子,像被施以混亂咒語的影魔般不知所措時(註:出自知名角色扮演遊戲“勇者斗惡龍”),他明確地點出稿子裡的矛盾之處,繼續專心地挑選封面和插畫,實在教人仰慕。若以玩家角色來比喻,江原先生便是裝備燦爛流星“手環”的武鬥家,而作者則是受到攻擊便變成虛弱體質的遊人,但不知為什麼不能轉為賢者,現實世界可沒有達馬神殿啊!
特別是在最後一集,從草稿到初校、二校之間,我不斷隨意修改,而他也一一做確認——我實在是非常感謝出版社派來這位救星。《天空之鐘》能像這樣順利地出版到完結篇,真的都要歸功於江原先生。
讀者也許沒有機會了解這個部分,但其實有這兩位在背後支持我,我才總算能堅持到最後。
再來就是一手創作視覺部分的插畫家岩崎美奈子老師。
岩崎老師畫中的魅力,是《天空之鐘》可以持續至今的重要原因。老師為菲立歐、麗莎琳娜和烏路可等人和每個配角都注入了個性和活力,讓我總是只有驚嘆連連的份。“想再多寫些有關這些人物的故事!”這是作者千真萬確的想法。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如此,在岩崎老師筆下所塑造出來的人物們,一定會留在各位讀者心中。當然,作者也會牢牢記住,甚至還想做個南瓜頭來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