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也已經基本跟球場持有方達成一致,拿下這座球場後,我們將翻建,而這裡有一橫一豎兩條規劃在建的地鐵線,分別是三號線和十七號線,這兩條地鐵線路就在球場交匯,到時候我們新球場就根據這一點來規劃和設計,力爭打造成北京核心地段的地標性建築的同時,還要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商圈。」

  也是到了這一刻,高寒才突然間想起,向天鳴家可是干房地產的,只是他這個太子爺不務正業,放著暴利的房地產事業不干,偏偏跑來跟自己混足球圈罷了。

  而當向天鳴這麼一說,高寒頓時心下大喜。

  目前主場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不便利,地鐵沒從這裡通過,可既然有兩條地鐵線路在規劃建設,那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尤其這裡還將成為中轉站點,那商業價值就更大了。

  要是再結合球場的特性,打造出一塊全新的商圈,那對北京中國城來說,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不過,三號線和十七號線怕是還要好些年,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利好的消息。

  「對了,那具體的外援方面,怎麼樣了?」高寒關心問道。

  不管商業如何開發,職業球隊還是要在球場上見真章。

  第1178章 這次我們撿到寶了!

  隨著近幾年來,中超聯賽的火爆,各大俱樂部都開啟了瘋狂燒錢模式。

  作為中超聯賽的核心競爭力,外援無疑就成為了俱樂部燒錢的重點區域。

  引進的球星越來越大牌,身價也是節節攀升,以前也只是從南美洲聯賽挖人,可現在卻是轉頭跟歐洲頂級聯賽,甚至是豪門球隊搶人,中超聯賽的魄力可見一斑。

  有不少球迷將中超球隊的瘋狂投入形容為無腦燒錢,可殊不知,這在歐洲聯賽根本就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早已是習以為常了。

  遠古時代就不說了,近一些,高寒當初執教切爾西的時候,就是開啟了瘋狂燒錢模式,結果一舉幫助切爾西奠定了英超豪門地位,隨後曼城和巴黎聖日耳曼等球隊的崛起,也同樣來自於瘋狂的燒錢引援,這本身就是職業聯賽的市場規律。

  球員本身並不傻,他們也懂得分析利弊得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他們也算得很清楚,就算他們年輕,自己不懂算計,可身邊的父母親人,背後的經紀人,沒有誰是省油的燈,他們會算不清楚?

  同樣的條件待遇,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豪門,甚至寧願條件待遇差些,都願意去豪門。

  作為後發俱樂部,想要趕超豪門,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就是燒錢,瘋狂引援,用更高的轉會費更高的薪酬去吸引球員,用利益來彌補地位和影響力上的差距;要麼就是堅持青訓,但在博斯曼法案已經過去二十年的現在,一味靠青訓根本很難行得通。

  就好像中國城,這是二十多年來唯一一支依靠著強大青訓實力,在歐洲足壇站穩腳跟,從最低級別聯賽一步步爬上來,並走到歐洲之巔的活傳奇。

  可所有人都清楚,中國城走到今時今日,最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高寒。

  正是因為有高寒的火眼金睛,所以中國城才能夠一次又一次地送走核心球員,卻一次又一次地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球星,整體實力不減反增。

  可高寒只有一個,中國城的奇蹟是不可複製的。

  所以,其他後發俱樂部想要趕超,瘋狂燒錢就是最好的捷徑。

  俱樂部是如此,大到一國聯賽也同樣是如此。

  曾幾何時,土耳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聯賽也都紛紛開啟了燒錢模式,大肆跟五大聯賽搶人,這頓時讓他們的影響力在歐洲聯賽中水漲船高,俄羅斯聯賽目前在歐足聯的排名第六,只稍稍落後於法甲聯賽,身後的葡萄牙和烏克蘭也都是緊追不捨。

  反倒是傳統的荷蘭、比利時、捷克等曾經在歐洲足壇名震一時的老牌聯賽,這些年來反而逐漸銷聲匿跡,究其原因就在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等聯賽的突飛猛進。

  在歐洲足壇是如此,在亞洲足壇也同樣如此。

  中超聯賽這幾年來變得無比火爆,隱隱已經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聯賽,中超球隊在亞洲地區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這些都仰賴於瘋狂的燒錢投入。

  很多人提出中超球隊虧損很嚴重,覺得中超球隊的老闆都是傻瓜,是為了迎合政府和領導,可殊不知,砍頭生意有人做,賠本買賣誰願意干?

  目前的中超球隊的整體思路很清晰,就是寧願虧本,都要先把市場搞起來,只要市場起來了,國內民眾的足球熱情高漲了,那賺錢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不信?

  看看國內綜藝和真人秀節目,全部都是吸金巨獸,隨便一個贊助都是動輒幾個億,還特別搶手,供不應求,而除了贊助外,各大電視台和網際網路平台都搶得不亦樂乎,擠破頭去送錢。

  相比之下,中超聯賽是中國獨一無二的頂級聯賽,這就是天然的金字招牌,跟國內那些綜藝節目和電視劇比起來,賽程很長,比賽又多,這簡直不要太吸引人好不好?

  只要能把這塊金字招牌經營起來,只要能做熱國內的足球市場,不說超過,只要中超聯賽的贊助收入能夠達到綜藝節目和電視節目的檔次,那都是現在的多少倍?

  這裡面有多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