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一說,高棟原本心中僅存的那幾絲為王修邦翻案,抓真兇徐策的想法,徹底蕩然無蹤了。

  又過了些時間,屋子的搜查情況已經完成,所有人員拉了警戒線,逐漸從屋裡退出。

  陳法醫走上前,笑著向兩位領導匯報:“查得差不多了,這次證據鏈空前強大,犯罪動機,林嘯的錄音中有。物證方面,王修邦家中搜出了李愛國的手槍和子彈;橫幅所用的顏料在他家裡放著;現場的腳印與王修邦鞋子一致;張相平指甲中纖維初步目測與王修邦的一件米黃色衣服一致;王修邦當過兵,所以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王修邦陽痿,對林嘯實施性侵犯,從他病曆本中得到證實,也有那根香蕉證明;使用的兇器,有王修邦的指紋;兇器電擊棒,也已找到。人證方面,雖沒有直接目擊證人,但最重要有被害者林嘯的生前錄音,錄音確認過是林嘯本人。另外,張相平案發前目擊者口供的兇手大致身高體型以及目測的年齡程度,也完全和王修邦相符。這絕對是完美到沒法更完美的證據鏈了,我從警幾十年,從沒見過一個案件有這麼強大的證據鏈,更沒見過被害者的生前錄音。現在人證物證俱全,犯罪動機清晰,只差王修邦自己的犯罪口供了。但這不是問題,就算他死不承認,現有的證據已經足以判他死刑了!”陳法醫顯然語氣都有些激動。

  高棟想起了徐策給他的那封信,那封信寫的,就是犯罪經過。

  最後留一句話:“只要進了局裡,想要什麼口供就有什麼口供。”顯然,這是提醒高棟,王修邦與案子根本毫無瓜葛,當然不知道該怎麼交代問題了。這是讓高棟按照那封信上的所說,給王修邦錄口供。

  一定會錄到一份完全合情合理的口供的。

  因為王修邦“進了局裡”。

  當然了,如果不是高棟當督辦,徐策連寫這封信的功夫都省了,因為是像郭鴻恩這樣的人當督辦,就算王修邦交代不出犯罪過程,郭鴻恩也早已發揮出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替王修邦寫好口供了。

  他同時也想明白了,為什麼徐策在殺害胡生楚時,拖進了農田遲遲不動手,而是足足等了四個多小時才下手。

  因為徐策會擔心,早點動手,萬一王修邦還沒回家,豈不是有了不在場證明?

  而按照王修邦習慣,晚上十一點多,他必然是在家中的。這個時候胡生楚被害,他當然沒了不在場證明。

  另外的受害者,都是在半夜,不存在這種顧慮。

  難怪徐策殺了三個副局長後,直接出國了,沒有殺這位舊改辦的主任。因為他對王修邦的仇恨更大,他不願直接讓王修邦輕而易舉就死了。

  他導演出這場戲,目的是讓王修邦被判死刑,而且判死刑前,還被人說成是老變態,用工具強姦男人的陽痿老變態。王修邦的兒子,這位官二代的少爺,再也不能在學校橫行了。他爸遭受了滅頂之罪,而且把全縣主要單位,大小領導,包括市里,省里的領導全部得罪了,王修邦判死刑,他們沒辦法。受害者家屬,豈不會找他那個愛畫畫,愛打架的兒子麻煩?

  這龜兒子的一輩子,也就此毀了。

  此外,高棟也明白過來,徐策挖坑埋林嘯,他是故意挖這麼淺的,目的就是讓警方發現。如果他再挖深二十公分,林嘯屍體若遲遲未被發現呢?

  同時,他還把林嘯屍體和物證,又小心地用塑膠袋層層包裹,就是怕損壞了屍體和物證,就起不到陷害王修邦的作用了。

  雨水,對了,雨水,徐策挖了這個淺洞埋屍體,接著第二天就下起了雨,過後被人發現,大家都會以為是雨水把埋屍袋沖帶出來的,而不會再過度懷疑為什麼洞挖得這麼淺。

  徐策啊徐策,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可你連天氣因素都考慮在內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張一昂補充道:“前面王修邦還故意報假案,又是求救簡訊,又是求救電話的,真是頭畜生。我還記起來了,當時那輛電瓶車遺失的地點,以及拋棄破輪胎的地點,都在建設路上,也就是王修邦家到單位的路中間。”

  大局已定,徐策徹底完成了他那個完美的計劃。

  高棟找不出徐策計劃的任何破綻,人證物證俱在,證據鏈強大到超過他從警十年遇過的任何一起命案,沒人會相信這案子不是王修邦做的,省委領導下指示誰求情王修邦處理誰。

  這將是絕對會被寫進公安偵破教科書的案例!

  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高棟露出了一個會心的微笑:“這案子總算辦妥了,咱們晚上先小型慶祝一下。接下來快速審出王修邦吧,對他的犯罪經過,我已經大致想明白了,不怕他不招,我親自審。”

  眾人臉上洋溢著久違的喜悅笑容。

  高棟緩緩背過身,點起一支煙,心裡哀嘆著:“早知對手是你,我又怎敢接這個案子?徐策,你贏了。”

  他這回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完美犯罪。

  真正的完美犯罪,不是讓警察抓不到兇手,而是警察明明知道了誰是兇手,卻偏偏不能抓他。

  他又轉念一想:如果每個縣城都出現上百個徐策,這個國度,恐怕無官敢作惡了吧。

  他臉上再次浮現了微笑。

  後記

  這是我這麼些年寫作里,第一部推理小說,也是正宗的本格推理,作為向東野大神的致敬之作。

  這部整體架構我自信非常獨特,構思也非常精妙。

  傳統推理小說,總是給你幾個選項,讓你猜誰是兇手,怎麼殺的,為什麼殺。

  我開篇把傳統手法里的三個懸念全部告訴讀者了,那我要用什麼懸念把讀者吸引下去呢?

  怎麼破案。

  這種手法寫推理小說,應該很少。我不想用傳統手法寫推理,太落俗套,所以嘗試一下,看看效果。歡迎大家點評。

  這部連載到完成,天涯版主始終不肯加紅,把那些知名度高些的人寫的什麼破爛文,沒更幾章就加紅了。——抱歉,偶爾忍不住吐個糟。我這部作品質量比那些加紅的只好不弱。網絡跟現實一樣,有點小權利,就會用到人情上。

  我跟版主沒交情,所以小說不會被推薦。(當初一個月點擊破千萬的《浙大夜驚魂》版主也是到最後看到每天人氣絕對的第一時,才給加的,再不加就說不過去了吧,呵呵。)

  所以這部小說雖已連載完,我還是希望能更多人看到,推廣的工作只有交大家了。

  我上過五年班,換種生活,所以辭職專職寫,雖然知道寫小說收入肯定沒我上班高,但生活嘛,不能只為了錢吧。

  《謀殺官員》是作為一個系列出的,不出版不收費不斷更,只為積攢人氣,方便我以後另出幾部可以出版的推理小說的收益。

  近期我都只寫《謀殺官員》系列,很快2會和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捧場。

  番外篇結局之惡搞版

  那天發現胡生楚死亡後,高棟就懷疑到了徐策,來到他家被告知他已坐飛機回美國後,悶悶不樂回到縣局。

  張一昂跑來告訴他:“老大,徐策還沒走,飛機場起大霧,到現在還不能起飛。”

  “他不是昨天早上的飛機嗎,什麼大霧能困一天半?”

  “不知道呀,編劇紫金陳說為了劇情的需要,劇組資金有限,買不起美國機票,只好讓神奇的大霧登場啦。”

  高棟無奈撇撇嘴:“好吧,小徐策,我可憐的好基友,你總算落入我手掌心了。”

  來到機場,徐策抱怨道:“這麼久才來,說好的盒飯呢?你知不知道我餓了一天一夜了?”

  高棟很無辜:“我不知道啊,編劇沒給我帶呀。”

  “好吧,戲到此為止,咱們都別演了。”

  “就這麼走了?”

  “那還怎麼辦?”

  “你覺得這場戲你演的怎麼樣?”

  徐策很得意:“當然出色,這是我的一場完美犯罪。”

  “你認為劇情在邏輯上毫無破綻嗎?”

  “當然,除了抱怨編劇常不給盒飯外,這部劇本我還算比較滿意。”

  “也許讀者沒注意,可我發現了這裡面有一個巨大的邏輯漏洞。”

  徐策很驚訝:“是什麼?”

  “你當初殺李愛國,為什麼留下一幅字?”

  “情節需要,顏料不是指向王修邦了嗎?”

  “不,我不是問這個。我是說,為什麼字幅上要寫‘殺夠局長一十五,局長不夠科長補?’寫點別的不也能嫁禍王修邦嗎?”

  “你說寫什麼?”

  “既然是完美犯罪,比如寫上‘欠債還錢’,從邏輯上,不是更能洗脫你的嫌疑,讓警察更聯想不到你,而當成其他仇殺處理了?”

  徐策想了想,道:“可是那樣一來,案子就不夠轟動性,公安就不會這麼重視,也不會派你這樣的大專家來辦案啦。”

  高棟點點頭:“那倒是,如此我就出演不了男一號了。”

  這時,鏡頭中走來了編劇紫金陳,他抱怨道:“沒辦法,現在讀者很挑剔,如果開頭不能鎮住他們,小說內容再棒,也不一定有人看呢。所以只能寫這句了。你看這句多好,又押韻,又有氣勢,雖然如你所說,這是整本小說最大的邏輯漏洞,可是讀者不也沒發現嗎?”

  高棟理解道:“現在當個作者可不太容易。”

  “是呀,要熬夜,冥思苦想,很辛苦。”

  徐策道:“不過你這部總算創造了經典,可以說是向東野圭吾大叔的致敬之作了,我相信國內推理小說不會有比你這部更出色的出現了。”

  紫金陳搖頭:“一定會有的,我現在正處於黃金創作期的年紀,04年寫作至今的五部作品每部的質量都在提高,所以下一部《謀殺官員2》會更好的。”

  “還是以我們為主角嗎?”

  “當然不,你們化個妝跑龍套吧。”

  高棟大叫:“太悲劇了,沒我們兩位影帝飆對手戲,讀者一定不愛看。你下回準備請誰?”

  “浙大化學系的傢伙。”

  徐策哈哈大笑:“之前你又寫浙大的恐怖故事,這部是數學系的犯罪故事,下部是化學系,你在黑浙大嗎?”

  紫金陳很驚訝:“呀,這都被你發現了。”

  高棟自信道:“我猜猜你的動機,你大學時一定是成績很差,長相猥瑣,總是被女生拒絕,遭受過很多打擊,心懷不滿吧,哈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