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棟點點頭。

  張相平接著道:“按我不成熟的看法,現在也沒法判斷林嘯的失蹤案跟李局的案子是同個人幹的。而且就算是同個人幹的,殺李局的犯罪動機是報復社會,那麼他又搞了林嘯,這純粹是隨便挑個目標,未必就有關係。”

  高棟閒言幾句,站起身離開,他並不想跟張相平過多解釋,就算報復社會,也不會殺毫無關係的兩個人。如果真是同個人幹的,兇手挑中林嘯,此間定有關聯。

  第二十五章

  “老大,真被你說中了,林嘯失蹤前也被那輛電瓶車跟蹤過!”張一昂道。

  “是嗎。”高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苦惱。

  這條線索直接證明了李愛國案子和林嘯失蹤案是同個兇手乾的,同時,這條信息也說明了,下一個被害對象已經發生了。

  什麼時候是第三個?

  高棟背對著他吸了口煙思索著,就算確認了是同個兇手乾的,現在還沒找到林嘯的屍體,此事需要先當跟李愛國案子無關的失蹤案登記在冊。

  李愛國案發到現在兩個多星期過去了,毫無進展,現在要是被上級知道兇手又害了一個,豈不是更頭大如斗。

  高棟轉過身,道:“什麼時候跟蹤的?”

  張一昂道:“11月27日到29日這三天,連續三天跟蹤。”

  11月23日到26日,連續跟蹤了李愛國四天,摸清李愛國行蹤後,兇手並沒直接動手,而是先去跟蹤了林嘯。看來兇手的這盤棋下得很大,而且很有耐心。

  他又問:“兇手12月10日晚上在文峰公寓搬弄垃圾桶這個時間點後,有哪些車出了小區?”

  張一昂道:“兇手把垃圾桶再次弄進電梯的時間是12月11日的凌晨1點半,我們查了門口的監控,凌晨1點半以後,一直沒有車出過小區,最早的一輛是將近凌晨4點時才出小區的,但那輛車我們查了,是停在後面排屋區的車,此後的時間點,車子逐漸車多了起來,我們查了排在前面的幾輛,都排除了懷疑。兇手的車到底什麼時候離開小區的,我們沒辦法查。”

  看來兇手果然是一直等到了早上,混在其他車子裡出了小區。因為這個大型小區的車子實在太多,沒法一輛輛去核對是否有作案可能。這塊的偵察工作,看樣子很難展開了。

  高棟道:“市局的圖像專家對電動車的畫面處理有結果嗎?”

  張一昂打開電腦,道:“你看。他們弄圖像的,通過數字手段,把其中幾幀較為清晰的畫面做了處理。兇手的面目是查不出的,只知道兇手大約身高在170到175之間,體重應該在120到140斤之間。這輛綠色的電動車,前頭是個黑色的車籃,車籃的左角缺了個口,車上尾巴左側通過幾幅圖片對比,確認那有個凹坑,車尾的紅色燈框的塑料玻璃應該是有破損。這是他們最後經過處理的圖片,能很清楚顯示這輛電動車的特徵。”

  高棟仔細看著圖片,這張處理後的效果圖,把車的顏色,破損特徵都很清楚地表現出來了。但是在一個縣這麼大的區域裡,能否找得到這輛電動車呢?

  無論如何,還是要找一找的,最後能否找得到,只能看運氣了。

  他電話叫來陳隊,給他看了電動車的效果圖,讓他馬上下令,發動全縣各個地方派出所和聯防隊的人,一起想方設法,挨家挨戶,拿著這張圖,找出這輛電動車。同時,也要注意找可疑的車輛,因為這輛電動車有可能已經被兇手改裝過了。

  只要找到這輛車,哼哼,兇手還逃得了嗎?

  他們倆走後,高棟重新陷入思索,現在證據已經證明,林嘯和李愛國兩個案子的兇手是同一個。

  即便兇手的犯罪動機是報復社會,也沒有道理第二個下手的對象挑林嘯,而且到現在為止,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沒有任何消息。

  看來一定如徐策所說,林嘯和李愛國是有關係的。

  可他們兩個無論從哪個人口中的問話,都表示兩人從不相識,也從沒交集。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這兩個人根本沒有共同點。

  而且這兩個的社會關係中,幾乎也沒有交集。

  和李愛國接觸的要麼是官員,要麼是社會上的大老闆。林嘯主要做點國土執法,管理舊城改造的工作,平時接觸的人和李愛國完全不是一個階級。

  他們倆是誰的共同仇人?

  而且仇到要殺之而後快?

  就拿林嘯來說,他舊城改造得罪的都是些沒錢沒勢的老城區居民,大都是中老年人,而且普通的小糾紛,就算老百姓吃了虧,賠償少了,往往也是忍一忍算了,誰都知道民不與官斗。就算有人氣不過,也該先跑上級告狀,如果告狀不行,再走極端吧。沒有誰會不試過其他維權途徑,直接玩陰的,把人給做了,這麼做,也不會多拿補償款,對自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唯一鬧出點事的,只有徐策他們家了,可他家跟李愛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看來無關拆遷的事,是不是林嘯在其他進行國土執法時得罪了人,而此人又偏偏跟李愛國結仇?

  但從多方面渠道了解,國土執法包括舊城改造在內,這幾年都沒出過大事。

  不是大事,小糾紛,維權者只想多弄點錢,不會鋌而走險,設計個連環殺人的鬧劇,對他有什麼好處?

  最讓他想不通的是,兇手對付李愛國,是直截了當地殺在了路上。對付這林嘯,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若兇手真和林嘯有仇,既然進了林嘯的家門,並且制服了他,直接殺死在家不就結了?和李愛國案子一樣,把現場處理一遍,不留下任何線索,他們警察還是拿兇手沒辦法。

  可兇手把林嘯運走了,又是什麼道理?

  也不是綁架,至今沒有接到兇手的綁架電話。

  真是莫名其妙!

  兇手先跟蹤了李愛國,再跟蹤林嘯,顯然是有計劃地要做掉這兩人。為什麼要挑這兩人呢?他實在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物證科的老陳進了辦公室,道:“老大,那個垃圾桶全部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高棟抿抿嘴,垃圾桶沒有任何線索。

  他當時看到垃圾桶時,腦中浮現出的奇怪感覺再次籠罩上來。

  到底遺漏了什麼細節?

  他咬牙思索了片刻,頓時靈光一閃,道:“垃圾桶底下有沒有找到毛髮纖維?”

  第二十六章

  高棟問道:“垃圾桶底下有沒有找到毛髮纖維?”

  老陳道:“有幾條,確認後都是垃圾桶里的衣物的纖維碎片。”

  高棟微微皺眉:“如果兇手把林嘯塞進了垃圾桶,怎麼著林嘯的頭髮絲,總該掉幾根在桶里吧?”

  老陳道:“按理說是這樣的,我猜想兇手可能先用什麼東西把林嘯包起來了,再放進垃圾桶里,這樣就不會留下毛髮了。”

  高棟眼睛盯著自己的面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過半晌,搖頭道:“不對,你說的不對。”

  “老大,你的意思?”老陳不明所以,他雖然年紀比高棟大了近十歲,但還是從來都習慣叫他老大。

  高棟道:“垃圾桶現在在哪?”

  “樓下我們實驗室里。”

  高棟站起身,拍了拍老陳,道:“咱們下去一起做個實驗。”

  老陳跟在高棟身後,來到樓下的走廊盡頭,那裡的辦公室是最大的一間,這其實不是辦公室,是法醫的實驗室,準確說是物證科的實驗室,驗屍的實驗室不在這棟辦公樓里,即便是公安系統的領導,也忌諱自己辦公室旁邊,經常躺著噁心的屍體。而一般的物證查驗工作,都是放在這間屋子裡的,裡面有各種實驗儀器,小縣城裡本沒這麼多設備,其中不少是高棟從市局帶過來的。

  高棟推開門,門口不遠處一名年輕的物證科工作人員正在玩網路遊戲。

  他是高棟從市局帶來的人之一,深知高棟很忌諱手下工作期間不干正經事,他沒料到他們老大會在這個時間裡突然來到他們實驗室,慌忙關了顯示屏,搓著手站起身。

  他的直接上司是老陳,此時老陳站在高棟背後,皺皺眉瞪了眼這年輕人,意思是說:“這下你玩大了吧?”

  年輕人惶恐不安,不敢看向高棟。另外幾位物證科的工作人員站在一旁,暗暗替他捏把汗。

  高棟進來時,已然瞥見了遊戲畫面,最近他壓力大,脾氣自然不好,手下的人還撞到槍口上,這個時候找不自在,他正要發火,想了想,還是算了,和氣道:“最近大家壓力大,精神緊張,適當放鬆下也沒關係,只要齊心協力,一起加油把案子辦了,就是大成績。”

  聽他突然這麼一說,大家頓時如釋重負。

  那小青年更是如獲大赦,倘若高棟此時不在場,他定會連拍胸口,呼著“伴君如伴虎吶”。

  這是高棟高明的地方,想著現在辦案壓力日益加重,需要激勵全員的努力,才能想辦法,早日找出案件的突破口。

  這在領導崗位上叫一張一弛。平時高棟見到這種情況,大可以罵他一通。現在辦案關鍵時期,激勵人比批評人的效果要好,否則容易讓大家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工作效率。

  他看了眼那個年輕人,道:“小王,你幾斤?”

  “幾……幾斤?”這位叫小王的傢伙不明白他的意思。

  “你的體重有幾斤?”

  小王結巴地說:“一百,一百二十斤左右吧。”

  高棟揮了揮手,道:“你過來。”

  小王順從地走到他面前。

  高棟指了指前面的垃圾桶:“你進去。”

  “進……進去?”小王不明所以,其他人更是面面相覷,想著老大要用什麼方法教訓他。

  高棟和顏悅色地笑了笑:“我讓你進去,我們做個實驗,看看兇手到底是怎麼把林嘯帶出去的。”

  小王只好照做,他想爬進去,但他一撐起身體,垃圾桶底下有滑輪,輪子一滑,垃圾桶差點翻倒,搞了幾回,他怎麼都爬不進去。

  大家都笑了起來,高棟指著其他幾人,道:“你們幫忙,把他抱起來塞進去。”

  幾個男人一起抬起小王,放進了垃圾桶里。

  高棟把蓋子一合,拉過垃圾桶的把手,感覺很沉重。他用力推了一把,垃圾桶只前行了很小的一段,而且方向也開歪了,他試了幾次,果然如此。

  他轉向對老陳道:“兇手用垃圾桶只是個幌子,兇手並不是用垃圾桶把林嘯運走的。小王只有一百二十斤,裝在這裡面,已經使垃圾桶底下的滑輪不順暢了,林嘯體重一百二十六斤,比小王更重一些,裝在這裡面,垃圾桶推行更顯困難。而我們在電梯裡的監控看到,兇手每一次把垃圾桶推進電梯,垃圾桶的推行速度幾乎是一樣的,而且動作很輕巧,他在電梯門外一推,能夠順利地把垃圾桶推到最裡面。如果垃圾桶里真裝了人,這是辦不到的。正因為垃圾桶從頭到尾都沒裝過人,所以垃圾桶里才找不到林嘯的任何毛髮纖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