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李三從炕洞裡爬出來,拍打拍打身上的土,順手抄起放在桌上的酒壺,“咕嘟嘟”喝了一大口。他倚著門框,嘻嘻笑道:“張三爺,人家可擠兌你了呢?”張三搖晃著腿,漫不經心地問:“說我什麼來著?”“我一邊路一邊說:“姓白的,我跟‘醉鬼’張三是拜把子,我回去把他叫來,他身懷絕技,能把你給撅了!”你猜他怎麼說,他說:“‘醉鬼’張三!不就是那個酒葫蘆嗎?他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他要來,我就讓他這輩子喝不上酒了!”
張三聽到這裡,把長菸袋一摜,站起來氣呼呼地道:“這個無名小輩,竟然口出生言,看我教訓教訓他。”
李三見激交法成功,喜得蹦了起來。晚上,月明星稀,張三隨李三來到東城趙堂子胡同。白鷺還沒有來,那婦人滿臉是淚,穿著一身雪白的布衫,手裡攥著丈夫的遺物,正趴在屋內炕頭哭泣。
李三在房上對張三道:“這個女人就是白鷺的嫂子。”張三點點頭,找到一個合適的藏身之處,等侯白鷺到來。
一忽兒,只見那婦人解下腰帶,掛在屋樑上,又搬來一個木凳,站了上去。張三見她要尋短見,一張嘴,吐出一口長氣,把那放在桌上的蠟燭撲滅,趁著黑間,一貓腰溜了下去,鑽到屋內,伏在地上,拽住了那個木凳。
那婦人接連踢了幾下木凳,木凳未動分毫,十分詫異。就在這時,一陣風卷了進來,白鷺疾步走了進來。白鷺叫道:“你想好沒有?”他一腳踩在張三背上,唬了一跳,跳起來叫道:“你怎麼尋了短見?”那婦人見他問得奇怪,心一慌,腳一軟,跌了下來,正倒在張三身上。張三一滾,站了起來,叫道:“白鷺,天網恢恢,你難逃公道!”
白鷺一聽,飛身來到院內,叫道:“你是何人?”張三也跟了出來,說道:“我是張三,找你算帳來了!”白鷺笑道:“都說你‘醉鬼’張三功夫高,我可沒見過,今天我倒要領教一番。”張三說:“那很好,咱倆兒走吧!”
屋內那婦人不知所措,李三溜了下來,對她說:“張三爺要教訓教訓你這小叔,你不要害怕,以後你那小叔子恐怕不會再打擾你了,你不要尋短見,還是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吧。”那婦人一聽,“噗通”跪地道:“你們可不要殺他啊,殺了他,我在九泉之下可沒臉見他哥哥,我公公婆婆死得早,無人教養他,才養成了他這個德性。
李三聽了,心時一陣不是滋味,心想:這女人也太菩薩心腸,你都叫他逼到這個份上,還存這個心思,真是樹林子大,什麼鳥都有。他氣呼呼衝出門去追張三。
張三和白鷺躍過東城牆,來到一片小樹林裡。白鷺說:“咱們兩個人互相在對方頭一擊三掌,哪個功夫不成,哪個算倒霉。”說著撿起一塊石頭,劃了個道兒,說:“你要哪面。”
------------
盜錢財李三遇不平 欺小嫂老道目失明(2)
------------
張三笑道:“不用這麼麻煩,你贊出手吧。”白鷺也不客氣,運足了氣,伸出左掌,使勁朝張三頭上擊去。張三的腦袋一動未動,眼睛未眨一眨。白鷺有點慌了,心想:我這掌非常厲害,擊在一般人頭上都要腦漿迸裂,可是張三卻沒事,他難道是鐵頭?白鷺又使出祖傳絕技,暗暗運氣,眼見那左掌漸漸泛紅,繼而變紫,竟變得如同炭火一般,他又朝張三頭上擊來。這次張三的眼睛眨了一眨,可是依舊無事。白鷺悄悄把剛才的那塊石頭握在手心,又朝張三頭上擊去。張三的頭微微顫了一顫,頭上連個包也沒起。
白鷺無奈,對張三道:“該你打我了。”張三伸手朝他頭上一按;白鷺登時覺得眼昌金星,踉蹌了幾步,其實張三隻是使了三分氣力。張三又使出五分氣力,一掌朝白鷺擊來;白鷺頭一縮,脖子有點錯位;張三又一掌,白鷺只覺頭上一麻。張三道:“你的功夫不錯,練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我只給你留點記號,希望你今後一定改惡從善,千萬不要做喪盡天良的事情了,如果再不改過,我就叫你下肢癱瘓。”
此時,李三也趕了來,他見張三輕易的放了白鷺,心中不解。張三道:“我對他的懲罰已經夠重的了。至少他不會再去賭博和糾纏他嫂子的。”李三仍是不解。張三又對白鷺說:“以後你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好了,我住在洋溢胡同。”說完,飄然而去。
直到第三天,白鷺過明白過來,這一天早晨,他剛剛從睡夢中驚醒,睜眼一瞧,一切都是昏蒙蒙的,伸手不見五指,原來他雙目失明。他想起三天前張三說的那一番話,明白張三對他的懲處,心裡懊悔萬分。
不久,北京城裡出現了一個盲道士,這道士衣衫襤褸,左手托著一個缽,右手拄著根馬杆,身穿藍道袍,沿街乞討,他就是白鷺。他無臉去找張三要錢,更沒臉去找嫂子要飯。他在風中乞討,在雨中呻吟,有時伸出長長的掛著虱子的手臂朝半空中舉著,嘴裡說著含糊不清的話;他在祈禱自己的過錯,在向世人訴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諦;有時他就畏縮在別人家的門洞裡,睡上一覺,象一條斷了脊梁骨的病狗,每逢人家倒出垃圾雜物,他就撲將上去,拒出可吃的東西,胡亂塞在胸間。張三每當在街上見到他,總是摸出一把碎銀子扔給他,白鷺也不知他是張三,因為他再也見不到世間萬物了,他只是象狗一樣半跪著,嘴裡吐出不清不楚的字眼,只有張三能聽得懂那幾個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南巡欽差談虎色變 北上白衣妙手回春(1)
------------
這天上午,張三正在洋溢胡同家裡餵鳥,就聽胡同西口傳來一陣吹吹打打聲。張三走出門口,張氏喜孜孜地從外頭回來了:“長楨,有個大官人接你來了。”張三抹了抹手上的鳥食,不以為然地說:“我跟那些戴頂帶花翎的官人無親無故,哪裡來的什麼大官人?”這時,幾個差役走進院裡,一位差役在門口喊道:“欽差大人到。”緊接著,一頂官轎停在了門口,轎里走下一位官人。那官人身著黑色官袍,戴著頂帶花翎,面寵清瘦,兩目熠熠泛光。“張三爺,還認得我嗎?”他的聲音渾厚、響亮。
張三一看,此人正是王媛文的父親刑部侍朗王金亭,因他出面救過張三的朋友‘小辮梁’梁振圃,張三對他頗有好感。張三笑道:“王大人肯屈大駕,來此寒舍,我實感榮幸。”王金亭走進屋門,不客氣地坐在一張木凳上,張氏趕忙端上一杯清茶。王金亭道:“我說話不願繞彎子,此次來是想請張三爺出一趟公差。”張三道:“想必是王大人高升了。”王金亭道:“浙江巡撫洪升私設公堂,欺壓百姓,強搶民女,霸市欺行,有不少人投書朝延揭發他的罪行。又因他挪用修繕西湖園林的經費,為自己的行宮木大興土木,惹惱了太后,朝延派我為欽差,去杭州視情查辦。”張三道:“洪升之事我在京都也有耳聞,他是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的領官。”
王金亭呷了一口茶,又接著說下去:“洪升這個人不僅有武功,而且詭計多端。他有三個部屬非常厲害,都是武林高手。一個喚做‘鐵扇子’洞庭先生,他的扇子功自稱天下第一;一個喚做‘鐵辮子’盤龍,他的辮子很有功力,辮子纏滿了鋼絲,一甩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有一位稱做‘江南第一妙手’解鐵夫,他的夜行術、飛檐走壁法、壁虎游牆術、泅水術等都很有名。他身輕如燕,江湖人稱‘南解北燕’,‘北燕’李三,‘南解’指的就是解鐵夫。”
張三道:“洞庭、盤龍、解鐵夫這三個人我都聽說過,當年我在四川、雲貴走鏢時,就有耳聞,但從未見過面。”
王金亭道:“如今朝延任我為欽差的消息已傳遍江南,洪升自然非常嫉恨,聽說他派了大批刺客、武士在途中殺我,又有人說解鐵夫已經到了北京。”
張三道:“那個解鐵夫長相如何?”王金亭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只知他喜歡白日睡覺,夜間活動。對了,洪升那老賊還有一個美妾武功非凡,那個妾叫玉蟬翼,原是天姥山上一個修煉極深的道姑,以後被洪升為小妾。玉蟬翼使的一件短兵器非常獨特,稱為‘王母梳’,那兵器呈月牙鏟形,四角有棱刺,梳法有刺、拉、扎、撩、劈、勾,還有十二根梳齒,非常厲害。”
張三問道:“王欽差何日動身?”王金亭道:“朝延聖旨催我明日一早動身,經天津、濟南、南京到杭州,我此次不聲張,喬裝前往,只挑了五名精悍心腹做護衛,也是便裝。我此次來想請張三爺做我的保鏢,不知你意下如何?”張三道:“我對王欽差一向敬佩,上回又有幫助之恩,願意前往,只是王文韶大學士那裡我還擔任護院之職……”王金亭笑道:“我已經為你辭掉了那份差事。”張三道:“那我收拾一下便隨你去。”
當下張三收拾了行裝,帶了柄寶刀,告辭了家人,隨王金亭回府。到了王府,王金亭吩咐家人挑選了一乾淨房間安頓張三歇息;這房間在後花園的西側,張三剛坐定,王金亭的女兒王媛文就笑吟吟走了進來。王媛文說:“張三爺好自在呀,如今住在我家了。”張三朝她一瞥眼,把二郎腿一翹,說道:“我可是你家老爺用八抬大轎子抬來的。”王媛文道:“喲,既然是這樣,那我給您請安了。”說著鞠了一躬。張三道:“你在白衣庵告訴我去找賽金花,可是後來你到哪裡去了?”王媛文嫣然一笑:“我還在庵里念經呀!”張三用手指頭狠狠戳了一下她的腦門:“你這鬼丫頭,跟我裝蒜,那洋鬼子大開殺戒那陣子,你在哪裡?”一聽這話,王媛文眼圈一紅,眼淚奪眶而出,默不作聲了。張三又問:“儀鑾殿那把火是不是你燒的?”王媛文急忙申辯道:“那可不是我放的火,那是一個宮女放的……”張三聽了,一怔,忙問:“是宮女?”王媛文連忙道了緣由。
原來那日張三離開白衣庵後,王媛文放心不下,便也化裝跟隨張三進入中南海。張三躲在儀鑾殿偷聽瓦德西和賽金花說話,王媛文也躲在旁邊的一個暗處偷窺動靜,並為他望風。一忽兒,王媛文轉到旁邊的神廚,正見一個宮女放火。那宮女看見她扔下燭燈就跑,王媛文追上那宮女,對她說道:“小妹妹,我也是來報仇的。”那宮女見她是漢人,又慈眉善目,放下心來。王媛文說:“我掩護你趕快逃出中南海,大火一起,大批洋鬼子就要來了。”那宮女眼淚汪汪道:“我不想活了,咱們堂堂正正的一個中國,可是泥捏的?洋鬼子一來,給糟蹋成這個樣子,我還有什麼臉活在世上!我是服侍賽金花和瓦德西的宮女,我恨死了他們,不願為她們賣命,再有,我……”宮女臉羞得通紅,一會兒又接著說道:“瓦德西侮辱了我,我已有了……三個月身孕了……”這時,只見儀鑾殿燃起了熊熊大火,許多洋兵吶喊著撲去救火,王媛文正往儀鑾殿那邊瞧,但聽“噗通”一聲,急忙回頭,那宮女已經跳進了太液池。
張三聽到這裡,把長菸袋一摜,站起來氣呼呼地道:“這個無名小輩,竟然口出生言,看我教訓教訓他。”
李三見激交法成功,喜得蹦了起來。晚上,月明星稀,張三隨李三來到東城趙堂子胡同。白鷺還沒有來,那婦人滿臉是淚,穿著一身雪白的布衫,手裡攥著丈夫的遺物,正趴在屋內炕頭哭泣。
李三在房上對張三道:“這個女人就是白鷺的嫂子。”張三點點頭,找到一個合適的藏身之處,等侯白鷺到來。
一忽兒,只見那婦人解下腰帶,掛在屋樑上,又搬來一個木凳,站了上去。張三見她要尋短見,一張嘴,吐出一口長氣,把那放在桌上的蠟燭撲滅,趁著黑間,一貓腰溜了下去,鑽到屋內,伏在地上,拽住了那個木凳。
那婦人接連踢了幾下木凳,木凳未動分毫,十分詫異。就在這時,一陣風卷了進來,白鷺疾步走了進來。白鷺叫道:“你想好沒有?”他一腳踩在張三背上,唬了一跳,跳起來叫道:“你怎麼尋了短見?”那婦人見他問得奇怪,心一慌,腳一軟,跌了下來,正倒在張三身上。張三一滾,站了起來,叫道:“白鷺,天網恢恢,你難逃公道!”
白鷺一聽,飛身來到院內,叫道:“你是何人?”張三也跟了出來,說道:“我是張三,找你算帳來了!”白鷺笑道:“都說你‘醉鬼’張三功夫高,我可沒見過,今天我倒要領教一番。”張三說:“那很好,咱倆兒走吧!”
屋內那婦人不知所措,李三溜了下來,對她說:“張三爺要教訓教訓你這小叔,你不要害怕,以後你那小叔子恐怕不會再打擾你了,你不要尋短見,還是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吧。”那婦人一聽,“噗通”跪地道:“你們可不要殺他啊,殺了他,我在九泉之下可沒臉見他哥哥,我公公婆婆死得早,無人教養他,才養成了他這個德性。
李三聽了,心時一陣不是滋味,心想:這女人也太菩薩心腸,你都叫他逼到這個份上,還存這個心思,真是樹林子大,什麼鳥都有。他氣呼呼衝出門去追張三。
張三和白鷺躍過東城牆,來到一片小樹林裡。白鷺說:“咱們兩個人互相在對方頭一擊三掌,哪個功夫不成,哪個算倒霉。”說著撿起一塊石頭,劃了個道兒,說:“你要哪面。”
------------
盜錢財李三遇不平 欺小嫂老道目失明(2)
------------
張三笑道:“不用這麼麻煩,你贊出手吧。”白鷺也不客氣,運足了氣,伸出左掌,使勁朝張三頭上擊去。張三的腦袋一動未動,眼睛未眨一眨。白鷺有點慌了,心想:我這掌非常厲害,擊在一般人頭上都要腦漿迸裂,可是張三卻沒事,他難道是鐵頭?白鷺又使出祖傳絕技,暗暗運氣,眼見那左掌漸漸泛紅,繼而變紫,竟變得如同炭火一般,他又朝張三頭上擊來。這次張三的眼睛眨了一眨,可是依舊無事。白鷺悄悄把剛才的那塊石頭握在手心,又朝張三頭上擊去。張三的頭微微顫了一顫,頭上連個包也沒起。
白鷺無奈,對張三道:“該你打我了。”張三伸手朝他頭上一按;白鷺登時覺得眼昌金星,踉蹌了幾步,其實張三隻是使了三分氣力。張三又使出五分氣力,一掌朝白鷺擊來;白鷺頭一縮,脖子有點錯位;張三又一掌,白鷺只覺頭上一麻。張三道:“你的功夫不錯,練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我只給你留點記號,希望你今後一定改惡從善,千萬不要做喪盡天良的事情了,如果再不改過,我就叫你下肢癱瘓。”
此時,李三也趕了來,他見張三輕易的放了白鷺,心中不解。張三道:“我對他的懲罰已經夠重的了。至少他不會再去賭博和糾纏他嫂子的。”李三仍是不解。張三又對白鷺說:“以後你有什麼困難,儘管來找我好了,我住在洋溢胡同。”說完,飄然而去。
直到第三天,白鷺過明白過來,這一天早晨,他剛剛從睡夢中驚醒,睜眼一瞧,一切都是昏蒙蒙的,伸手不見五指,原來他雙目失明。他想起三天前張三說的那一番話,明白張三對他的懲處,心裡懊悔萬分。
不久,北京城裡出現了一個盲道士,這道士衣衫襤褸,左手托著一個缽,右手拄著根馬杆,身穿藍道袍,沿街乞討,他就是白鷺。他無臉去找張三要錢,更沒臉去找嫂子要飯。他在風中乞討,在雨中呻吟,有時伸出長長的掛著虱子的手臂朝半空中舉著,嘴裡說著含糊不清的話;他在祈禱自己的過錯,在向世人訴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諦;有時他就畏縮在別人家的門洞裡,睡上一覺,象一條斷了脊梁骨的病狗,每逢人家倒出垃圾雜物,他就撲將上去,拒出可吃的東西,胡亂塞在胸間。張三每當在街上見到他,總是摸出一把碎銀子扔給他,白鷺也不知他是張三,因為他再也見不到世間萬物了,他只是象狗一樣半跪著,嘴裡吐出不清不楚的字眼,只有張三能聽得懂那幾個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南巡欽差談虎色變 北上白衣妙手回春(1)
------------
這天上午,張三正在洋溢胡同家裡餵鳥,就聽胡同西口傳來一陣吹吹打打聲。張三走出門口,張氏喜孜孜地從外頭回來了:“長楨,有個大官人接你來了。”張三抹了抹手上的鳥食,不以為然地說:“我跟那些戴頂帶花翎的官人無親無故,哪裡來的什麼大官人?”這時,幾個差役走進院裡,一位差役在門口喊道:“欽差大人到。”緊接著,一頂官轎停在了門口,轎里走下一位官人。那官人身著黑色官袍,戴著頂帶花翎,面寵清瘦,兩目熠熠泛光。“張三爺,還認得我嗎?”他的聲音渾厚、響亮。
張三一看,此人正是王媛文的父親刑部侍朗王金亭,因他出面救過張三的朋友‘小辮梁’梁振圃,張三對他頗有好感。張三笑道:“王大人肯屈大駕,來此寒舍,我實感榮幸。”王金亭走進屋門,不客氣地坐在一張木凳上,張氏趕忙端上一杯清茶。王金亭道:“我說話不願繞彎子,此次來是想請張三爺出一趟公差。”張三道:“想必是王大人高升了。”王金亭道:“浙江巡撫洪升私設公堂,欺壓百姓,強搶民女,霸市欺行,有不少人投書朝延揭發他的罪行。又因他挪用修繕西湖園林的經費,為自己的行宮木大興土木,惹惱了太后,朝延派我為欽差,去杭州視情查辦。”張三道:“洪升之事我在京都也有耳聞,他是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的領官。”
王金亭呷了一口茶,又接著說下去:“洪升這個人不僅有武功,而且詭計多端。他有三個部屬非常厲害,都是武林高手。一個喚做‘鐵扇子’洞庭先生,他的扇子功自稱天下第一;一個喚做‘鐵辮子’盤龍,他的辮子很有功力,辮子纏滿了鋼絲,一甩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有一位稱做‘江南第一妙手’解鐵夫,他的夜行術、飛檐走壁法、壁虎游牆術、泅水術等都很有名。他身輕如燕,江湖人稱‘南解北燕’,‘北燕’李三,‘南解’指的就是解鐵夫。”
張三道:“洞庭、盤龍、解鐵夫這三個人我都聽說過,當年我在四川、雲貴走鏢時,就有耳聞,但從未見過面。”
王金亭道:“如今朝延任我為欽差的消息已傳遍江南,洪升自然非常嫉恨,聽說他派了大批刺客、武士在途中殺我,又有人說解鐵夫已經到了北京。”
張三道:“那個解鐵夫長相如何?”王金亭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只知他喜歡白日睡覺,夜間活動。對了,洪升那老賊還有一個美妾武功非凡,那個妾叫玉蟬翼,原是天姥山上一個修煉極深的道姑,以後被洪升為小妾。玉蟬翼使的一件短兵器非常獨特,稱為‘王母梳’,那兵器呈月牙鏟形,四角有棱刺,梳法有刺、拉、扎、撩、劈、勾,還有十二根梳齒,非常厲害。”
張三問道:“王欽差何日動身?”王金亭道:“朝延聖旨催我明日一早動身,經天津、濟南、南京到杭州,我此次不聲張,喬裝前往,只挑了五名精悍心腹做護衛,也是便裝。我此次來想請張三爺做我的保鏢,不知你意下如何?”張三道:“我對王欽差一向敬佩,上回又有幫助之恩,願意前往,只是王文韶大學士那裡我還擔任護院之職……”王金亭笑道:“我已經為你辭掉了那份差事。”張三道:“那我收拾一下便隨你去。”
當下張三收拾了行裝,帶了柄寶刀,告辭了家人,隨王金亭回府。到了王府,王金亭吩咐家人挑選了一乾淨房間安頓張三歇息;這房間在後花園的西側,張三剛坐定,王金亭的女兒王媛文就笑吟吟走了進來。王媛文說:“張三爺好自在呀,如今住在我家了。”張三朝她一瞥眼,把二郎腿一翹,說道:“我可是你家老爺用八抬大轎子抬來的。”王媛文道:“喲,既然是這樣,那我給您請安了。”說著鞠了一躬。張三道:“你在白衣庵告訴我去找賽金花,可是後來你到哪裡去了?”王媛文嫣然一笑:“我還在庵里念經呀!”張三用手指頭狠狠戳了一下她的腦門:“你這鬼丫頭,跟我裝蒜,那洋鬼子大開殺戒那陣子,你在哪裡?”一聽這話,王媛文眼圈一紅,眼淚奪眶而出,默不作聲了。張三又問:“儀鑾殿那把火是不是你燒的?”王媛文急忙申辯道:“那可不是我放的火,那是一個宮女放的……”張三聽了,一怔,忙問:“是宮女?”王媛文連忙道了緣由。
原來那日張三離開白衣庵後,王媛文放心不下,便也化裝跟隨張三進入中南海。張三躲在儀鑾殿偷聽瓦德西和賽金花說話,王媛文也躲在旁邊的一個暗處偷窺動靜,並為他望風。一忽兒,王媛文轉到旁邊的神廚,正見一個宮女放火。那宮女看見她扔下燭燈就跑,王媛文追上那宮女,對她說道:“小妹妹,我也是來報仇的。”那宮女見她是漢人,又慈眉善目,放下心來。王媛文說:“我掩護你趕快逃出中南海,大火一起,大批洋鬼子就要來了。”那宮女眼淚汪汪道:“我不想活了,咱們堂堂正正的一個中國,可是泥捏的?洋鬼子一來,給糟蹋成這個樣子,我還有什麼臉活在世上!我是服侍賽金花和瓦德西的宮女,我恨死了他們,不願為她們賣命,再有,我……”宮女臉羞得通紅,一會兒又接著說道:“瓦德西侮辱了我,我已有了……三個月身孕了……”這時,只見儀鑾殿燃起了熊熊大火,許多洋兵吶喊著撲去救火,王媛文正往儀鑾殿那邊瞧,但聽“噗通”一聲,急忙回頭,那宮女已經跳進了太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