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他急急忙忙跑回辦公室,把時間表翻到最後一頁。這是“日本航空公司”時間表。
為了慎重起見,特別翻到一月份的飛行時間表。
福岡八·零零->東京一二·零零(三零二號班機)東京一三·零零->札幌一大·零零(五零三號班機)“有了。”三原深深吸了一口氣。耳鳴還未停止。
照這樣看,安田是早晨八點鐘離開九州博多的,下午四點鐘到達札幌。過去為什麼一直沒有注意到飛機的問題呢?由於始終認為他一定坐火車,固定了觀念,便認為他無論如何也要搭乘七點二十四分自博多車站開出的“薩摩號”快車,因此也就到不了北海道。自己的頭腦真是太笨了。
三原打電話給日本航空公司辦事處,詢問長途汽車從札幌的千歲飛機場到市內所需要的時間。
“大約需要一點二十分鐘。從那裡徒步到車站還要十分鐘左右。”那邊回答說。
十六點加一點零三十分鐘,那是十七點三十分。這個時候,安田辰郎就能夠在札幌車站上出現了。“球藻號”是二十點三十四分到站,他還有三小時的富裕時間,他在這時間到哪裡去了呢?
三原的手指在火車時間表函館鐵路線上搜索。
十七點四十分有一列慢車從札幌開出。手指再向下移,該車是在十八點四十四分到達小樽。
然後再往下看。十四點五十分從函館開出的“球藻號”快車,不是在十九點五十一分到達小搏嗎?這其間還有一點零七分的時間。安田在小樽車站穩如泰山般等待“球藻號”入站,成為它的乘客。他上了火車,重新回頭,折返札幌。果然不錯,稻村就是在此之後看到他的。
安田辰郎直到火車過了小樽車站之後才出現在稻村面前,理由也不解自明了。他並沒有在札幌浪費三小時的時間。從飛機場出來的長途汽車到了終點,他立刻大踏步趕往車站,趕上了十分鐘後離站開往小樽的慢車。
在札幌十分鐘,在小樽一個鐘頭,他把僅有的一點點時間作了最大的利用。這也可以聯想到他曾在東京車站上利用了四分鐘的時間,啊呀,安田辰郎這個人真是時間上的天才啊……三原驚嘆!
三原走到笠併科長的辦公桌邊,把時間表拿給他看。說話時,聲音充滿了興奮。
“真行啊,你。”科長聽完,直望著三原的面龐,雙眼光芒照耀,興奮已極。“好,做得好!”喉嚨里不自覺地再度流露出讚美聲。
“這樣一來,安田不在現場的證據就完全崩潰了。可不是,硬說不在現場,多怪!”
科長停了一陣,又說道。
“不,並不奇怪。有了這個證據,我們就消除了安田在情死時間並不在現場的條件。”
三原這樣主張,其實也是他的信念。
“不在現場,這個條件不存在?”科長的指尖敲打著桌子。“你是說,有在現場的條件?”
“對的。”三原昂然答道。
“這一次,須要你來證明這理論了。”科長說著,重新凝視三原。
“現在還說不上來。請你給我一些時間吧。”三原苦著臉說。
“不了解的地方,還有很多嗎?”
“是的。”
“例如,安田不在現場的崩潰,也可以說還沒有十分把握吧。”
科長表情微妙,二原立刻了解了含意。
“你是指石田司長的事?”
“嗯!”
科長的眼睛與三原的目光相接觸。兩方對望了好一陣。還是科長先把視線移開了。
“石田司長那方面好辦。交給我去辦。”科長說。這兩句話包括著重大而複雜的意思。三原很容易知道用意何在。
提到這方面的事,現在最好是盡在不言中,等將來再談。兩人間的氣氛傳達了這樣的想法。
“在其他方面,還有好幾處不能推翻的證據呢!旅客表怎麼辦?這不比一般人們的證言可以修改。這是絕對有力的物證啊!”
這話不錯。聽他這話,他分明知道三原在函館車站的調查曾遭大敗。可是,三原現在並沒有敗北感。面前的堅固牆壁雖然還未崩塌,但絕不像過去那樣,使人覺得威壓過甚了。
“我也要把它推翻!”
聽了三原這句話,科長笑了起來。
“有勇氣!同你到北海道出差後回來的時候,完全不同了。好極了,就拜託你!”
三原剛要離開辦公桌,科長稍一伸手,把他攔住,說道:
“喂,石田司長過於關注這件事,豈不是反而露出破綻來了!”
五
三原自忖,安田陰謀策劃的“球藻號”假說,這次可以打破了。下一項行動,必須是求得證實。他把心裡的計劃寫在紙上。
——到日本航空公司打探,一月二十一日八時從福岡起飛的預約旅客姓名,同日十三時從東京飛往札幌的預約旅客姓名。
想到此處,三原心中不覺暗叫一聲“等一等”。安田自稱,他在二十日十九時十五分在東京上野車站搭乘“十和田號”列車,前往青森,那麼,他在二十日下午之前,一定還留在東京。為了免幹事後追查,他必然儘量在東京活動,或是在公司,或是在別的地方,讓人家看到他的蹤影。既然要這樣做,再在二十日下午乘火車前往博多趕到香椎現場,那是無論如何也不夠時間了,因此,他一定也是坐飛機去的。——三原再翻閱日本航空公司的時間表,果然有一班末班機,十五時從東京起飛,十九時二十分到福岡。
去東京羽田機場的汽車,如果開得飛快,半小時可以到達。安田可以矮稱要到上野車站去乘火車,在下午兩點鐘稍過的時候,離開公司,別人也就不會引以為異了。
推想到這裡,他將安田所能利用的飛機和火車都一一排列出來,寫在紙上。
二十日 一五·零零 自東京羽田機場起飛->一九·二零到達福岡板付機場。
(然後,大概前往香椎,又回到福岡市住了一夜)二十一日 八·零零 自板付機場起飛->一二·零零到達東京羽田機場。
一三·零零 自羽田機場起飛->一六·零零
到達北海道札幌千歲機場。
一七·四零乘普通慢車離札幌火車站->一八·
四四 到達小樽火車站。
一九·五七 乘“球藻號”列車離小樽火車站
->二零·三四 到達札幌火車站。
(在札幌火車站候車室,與河西會面)
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宿札幌市內丸物旅館,回東京。
“搞出來了,”三原心想。前前後後把這份表研究了幾十次,突然又發現一處疑點。
“安田為什麼打電報要河西在札幌火車站候車室見面呢?”
安田既然在小樽火車站上了“球藻號”列車,如果命令河西到月台迎接,讓他親眼看到自己從火車下來,效果豈非更加有力。但是,他計不出此,卻特地指定要在候車室見面,道理何在呢?
為了慎重起見,特別翻到一月份的飛行時間表。
福岡八·零零->東京一二·零零(三零二號班機)東京一三·零零->札幌一大·零零(五零三號班機)“有了。”三原深深吸了一口氣。耳鳴還未停止。
照這樣看,安田是早晨八點鐘離開九州博多的,下午四點鐘到達札幌。過去為什麼一直沒有注意到飛機的問題呢?由於始終認為他一定坐火車,固定了觀念,便認為他無論如何也要搭乘七點二十四分自博多車站開出的“薩摩號”快車,因此也就到不了北海道。自己的頭腦真是太笨了。
三原打電話給日本航空公司辦事處,詢問長途汽車從札幌的千歲飛機場到市內所需要的時間。
“大約需要一點二十分鐘。從那裡徒步到車站還要十分鐘左右。”那邊回答說。
十六點加一點零三十分鐘,那是十七點三十分。這個時候,安田辰郎就能夠在札幌車站上出現了。“球藻號”是二十點三十四分到站,他還有三小時的富裕時間,他在這時間到哪裡去了呢?
三原的手指在火車時間表函館鐵路線上搜索。
十七點四十分有一列慢車從札幌開出。手指再向下移,該車是在十八點四十四分到達小樽。
然後再往下看。十四點五十分從函館開出的“球藻號”快車,不是在十九點五十一分到達小搏嗎?這其間還有一點零七分的時間。安田在小樽車站穩如泰山般等待“球藻號”入站,成為它的乘客。他上了火車,重新回頭,折返札幌。果然不錯,稻村就是在此之後看到他的。
安田辰郎直到火車過了小樽車站之後才出現在稻村面前,理由也不解自明了。他並沒有在札幌浪費三小時的時間。從飛機場出來的長途汽車到了終點,他立刻大踏步趕往車站,趕上了十分鐘後離站開往小樽的慢車。
在札幌十分鐘,在小樽一個鐘頭,他把僅有的一點點時間作了最大的利用。這也可以聯想到他曾在東京車站上利用了四分鐘的時間,啊呀,安田辰郎這個人真是時間上的天才啊……三原驚嘆!
三原走到笠併科長的辦公桌邊,把時間表拿給他看。說話時,聲音充滿了興奮。
“真行啊,你。”科長聽完,直望著三原的面龐,雙眼光芒照耀,興奮已極。“好,做得好!”喉嚨里不自覺地再度流露出讚美聲。
“這樣一來,安田不在現場的證據就完全崩潰了。可不是,硬說不在現場,多怪!”
科長停了一陣,又說道。
“不,並不奇怪。有了這個證據,我們就消除了安田在情死時間並不在現場的條件。”
三原這樣主張,其實也是他的信念。
“不在現場,這個條件不存在?”科長的指尖敲打著桌子。“你是說,有在現場的條件?”
“對的。”三原昂然答道。
“這一次,須要你來證明這理論了。”科長說著,重新凝視三原。
“現在還說不上來。請你給我一些時間吧。”三原苦著臉說。
“不了解的地方,還有很多嗎?”
“是的。”
“例如,安田不在現場的崩潰,也可以說還沒有十分把握吧。”
科長表情微妙,二原立刻了解了含意。
“你是指石田司長的事?”
“嗯!”
科長的眼睛與三原的目光相接觸。兩方對望了好一陣。還是科長先把視線移開了。
“石田司長那方面好辦。交給我去辦。”科長說。這兩句話包括著重大而複雜的意思。三原很容易知道用意何在。
提到這方面的事,現在最好是盡在不言中,等將來再談。兩人間的氣氛傳達了這樣的想法。
“在其他方面,還有好幾處不能推翻的證據呢!旅客表怎麼辦?這不比一般人們的證言可以修改。這是絕對有力的物證啊!”
這話不錯。聽他這話,他分明知道三原在函館車站的調查曾遭大敗。可是,三原現在並沒有敗北感。面前的堅固牆壁雖然還未崩塌,但絕不像過去那樣,使人覺得威壓過甚了。
“我也要把它推翻!”
聽了三原這句話,科長笑了起來。
“有勇氣!同你到北海道出差後回來的時候,完全不同了。好極了,就拜託你!”
三原剛要離開辦公桌,科長稍一伸手,把他攔住,說道:
“喂,石田司長過於關注這件事,豈不是反而露出破綻來了!”
五
三原自忖,安田陰謀策劃的“球藻號”假說,這次可以打破了。下一項行動,必須是求得證實。他把心裡的計劃寫在紙上。
——到日本航空公司打探,一月二十一日八時從福岡起飛的預約旅客姓名,同日十三時從東京飛往札幌的預約旅客姓名。
想到此處,三原心中不覺暗叫一聲“等一等”。安田自稱,他在二十日十九時十五分在東京上野車站搭乘“十和田號”列車,前往青森,那麼,他在二十日下午之前,一定還留在東京。為了免幹事後追查,他必然儘量在東京活動,或是在公司,或是在別的地方,讓人家看到他的蹤影。既然要這樣做,再在二十日下午乘火車前往博多趕到香椎現場,那是無論如何也不夠時間了,因此,他一定也是坐飛機去的。——三原再翻閱日本航空公司的時間表,果然有一班末班機,十五時從東京起飛,十九時二十分到福岡。
去東京羽田機場的汽車,如果開得飛快,半小時可以到達。安田可以矮稱要到上野車站去乘火車,在下午兩點鐘稍過的時候,離開公司,別人也就不會引以為異了。
推想到這裡,他將安田所能利用的飛機和火車都一一排列出來,寫在紙上。
二十日 一五·零零 自東京羽田機場起飛->一九·二零到達福岡板付機場。
(然後,大概前往香椎,又回到福岡市住了一夜)二十一日 八·零零 自板付機場起飛->一二·零零到達東京羽田機場。
一三·零零 自羽田機場起飛->一六·零零
到達北海道札幌千歲機場。
一七·四零乘普通慢車離札幌火車站->一八·
四四 到達小樽火車站。
一九·五七 乘“球藻號”列車離小樽火車站
->二零·三四 到達札幌火車站。
(在札幌火車站候車室,與河西會面)
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宿札幌市內丸物旅館,回東京。
“搞出來了,”三原心想。前前後後把這份表研究了幾十次,突然又發現一處疑點。
“安田為什麼打電報要河西在札幌火車站候車室見面呢?”
安田既然在小樽火車站上了“球藻號”列車,如果命令河西到月台迎接,讓他親眼看到自己從火車下來,效果豈非更加有力。但是,他計不出此,卻特地指定要在候車室見面,道理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