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那須警長發出繼續偵查的命令。會議雖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可為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各自獲得的信息和看法的機會,從而對本案展開了綜合的討論和詳細的分析。
會議結束了,許多警官在離開會議室的時候,猶如船在大霧瀰漫的海上航行,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白白耗費了許多時間,卻沒有絲毫進展。此時此刻,兇手一定在黑暗中發出得意的獰笑,譏諷在迷途上徘徊的警官們。複雜的兇殺案,預示著警官們將艱難地走過漫長的偵破道路。
------------------
--------------------------------------------------------------------------------上一頁 下一頁
東京空港殺人案
第七章 涉嫌對象
--------------------------------------------------------------------------------baidu
1
“大竹專務不是自殺?”
山路警官和渡邊警官,從調查組成員——航空部公務員吉村君那裡,打聽到極其富有價值的情況。
“大竹專務對於飛機失事,抱有懷疑態度。對於委員會有關第四引擎檢查後提出的報告,持不同意見。他要求與我見面,聽取我的觀點。在事故原因還沒有弄清楚之前,他不可能自殺。他的死,肯定是他殺!”
吉村君的觀點,旗幟鮮明,從他充滿自信的口吻里,似乎知道兇手是誰。渡邊警官接著問道。
“大竹專務被殺,你事先想到過嗎?”
“沒有,可是……”
猛然間,吉村君吞吞吐吐起來,與剛才說話時的口吻判若兩人,好像有什麼顧慮。
兩名警官敏感地意識到,吉村君一定遇到過什麼。
“請大膽說!哪怕芝麻綠豆的事情,也沒關係。”
渡邊警官一個勁地追問。遇到這種場合,如果性急,證人就有可能縮手縮腳,一聲不吭。可年輕的渡邊警官,生來就是一個急性子。
“其實……”
吉村君支支吾吾。可最終,他還是下了決心。
“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怎麼?同樣的經歷?你的意思是說……”
正在一旁記錄的山路警官,用眼睛瞪著看他。
“我也差點遭人暗算!大約一個月前的一個早晨,我去上班,在地鐵站台上等車。
就在電車呼嘯駛入車站的時候,有人在我背後猛推了一下,我被推落在站台下邊的電車軌道上。幸虧我的命大,掉落在停車區域的前邊,才沒有被電車壓死。”
吉村君說到這裡,也許想起當時那可怕一幕,臉部肌肉不由得抽搐起來。
“你是不是與別人有過怨仇呢?”
“根本沒有那回事。打那以後,我時常提心弔膽的。我仔細回憶過,也實在想像不出究竟是誰想暗害我?”
吉村君環視一下周圍,仿佛那個暗害他的殺手就在附近。公務員在常人眼裡,高人一等,目空一切。可吉村君的目光里,卻全然沒有驕橫,而是充滿了懼怕。這種誠惶誠恐的模樣,無疑是真情的流露。
“會不會因為人群的相互間擁擠,不小心將你推下去的?”
上班族擔心遲到,往往爭先恐後地朝站台涌去。潮水般的乘客人流,在各地鐵站台司空見慣,屢見不鮮。
“絕對不是那回事!這與相互推搡和擁擠的力量完全不同,是決意要殺害我。雖然兇手害我未遂,但當時的情景,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
從外表看上去,性格內向的吉村君,態度非常認真。
“請問,你那被害未遂與大竹被害,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正在記錄的山路警官,突然發問吉村君,以致吉村君嚇了一跳。
“那,那……”
吉村君說話,再度磨磨蹭蹭起來。兩名警官的視線,不約而同地一起射向他,似乎在大喝一聲,快說!
“如果你們再深入調查下去,一切自然會明白的。按我現在所處的位置,不能隨意地說三道四。其他,我也確實提供不出什麼證據。你們說的那個情況嗎,可能有疑點。”
語無倫次的吉村君,說完立即站起身來,滿不在乎地望著二位警官朝他射去的威嚴目光。
此後,兩名警官無論怎麼好說歹說,吉村君就是一言不發。他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為了明哲保身,而是擔心自己的輕率發言有可能給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兩位警官在找吉村君談話之前,曾向有關部門打聽過他的人品、工作表現以及其他情況。通過今天與他的交談,吉村君還是可以信賴的。
警官的職業特點,就是對事物的敏感性,比常人要強得多。與人接觸時,只要對方在談話中間稍出現前後內容不一致,就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尤其是善於捕捉說話破綻的山路警官,已經察覺到眼前的吉村君為明哲保身隱瞞了一些重要情況。
倘若這推測是真的,那又是什麼原因使他保持沉默的呢?吉村君斷定大竹專務之死是他殺,其理由是他也遭到過暗算,只不過是暗殺未遂。就憑這一點,他與被害人之間肯定有什麼特定關係。再則,他說話時的表情,似乎有什麼難言之處。
專案組全體警官得知這一情況後,才開始感到大竹專務被害的背後籠罩一團巨大的黑霧。
2
在從霞關的國家航空部回來的路上,渡邊警官說。
“吉村君說了,如果深入調查下去就會一清二楚的。他還說,有些事是不能隨便說三道四的。”
距離航空部不遠的地方,就是東京警視廳。他們打算順便到那裡休息一會兒,正逢午間休息。從周圍的國家機關大樓里三三兩兩齣來的男女公務員,為呼吸新鮮空氣,朝日比谷方向走去。男的穿長袖襯衫,女的穿短袖襯衫。正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高掛在天空。兩個警官沒有穿外套,襯衫的袖子早已卷到肘部。
“嗯。”
山路警官點點頭,鼻子下面又是汗涔涔的。這大概是熱的緣故吧?
“作為全日航公司的首腦之一,在追查飛機失事原因最關鍵的時刻自殺,確實難以令人置信!八月十一日,距離大竹專務懷疑飛機失事原因與吉村君會面,沒有幾天。”
山路警官連連點頭。他沒有插話,擔心打斷渡邊警官的思路。
渡邊警官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突然,他睜大眼睛。
“據說大竹專務是不滿委員會提出的檢查報告,而要求與吉村君見面的。這大概是吉村君能夠給予大竹滿意回答的唯一人物?至少吉村君也不同意那份檢查報告,而且其手裡還有可能掌握著什麼補充說明的內容。因此,大竹專務要求與吉村君見面。”
“……”
“可他們見面後沒過幾天,大竹專務就死了。因此,古村君斷定大竹專務的死是他殺。其理由是,自己有被害未遂的經歷。A被害,B被害未遂。以此為由,B斷言A死是他殺。既然如此,刺殺A與B的兇手應該是同一個人。或者說,兩名兇手之間至少應該有什麼聯繫。殺害A與B動機應該是相同的。也就是說,A與日有共同點。”
會議結束了,許多警官在離開會議室的時候,猶如船在大霧瀰漫的海上航行,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白白耗費了許多時間,卻沒有絲毫進展。此時此刻,兇手一定在黑暗中發出得意的獰笑,譏諷在迷途上徘徊的警官們。複雜的兇殺案,預示著警官們將艱難地走過漫長的偵破道路。
------------------
--------------------------------------------------------------------------------上一頁 下一頁
東京空港殺人案
第七章 涉嫌對象
--------------------------------------------------------------------------------baidu
1
“大竹專務不是自殺?”
山路警官和渡邊警官,從調查組成員——航空部公務員吉村君那裡,打聽到極其富有價值的情況。
“大竹專務對於飛機失事,抱有懷疑態度。對於委員會有關第四引擎檢查後提出的報告,持不同意見。他要求與我見面,聽取我的觀點。在事故原因還沒有弄清楚之前,他不可能自殺。他的死,肯定是他殺!”
吉村君的觀點,旗幟鮮明,從他充滿自信的口吻里,似乎知道兇手是誰。渡邊警官接著問道。
“大竹專務被殺,你事先想到過嗎?”
“沒有,可是……”
猛然間,吉村君吞吞吐吐起來,與剛才說話時的口吻判若兩人,好像有什麼顧慮。
兩名警官敏感地意識到,吉村君一定遇到過什麼。
“請大膽說!哪怕芝麻綠豆的事情,也沒關係。”
渡邊警官一個勁地追問。遇到這種場合,如果性急,證人就有可能縮手縮腳,一聲不吭。可年輕的渡邊警官,生來就是一個急性子。
“其實……”
吉村君支支吾吾。可最終,他還是下了決心。
“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怎麼?同樣的經歷?你的意思是說……”
正在一旁記錄的山路警官,用眼睛瞪著看他。
“我也差點遭人暗算!大約一個月前的一個早晨,我去上班,在地鐵站台上等車。
就在電車呼嘯駛入車站的時候,有人在我背後猛推了一下,我被推落在站台下邊的電車軌道上。幸虧我的命大,掉落在停車區域的前邊,才沒有被電車壓死。”
吉村君說到這裡,也許想起當時那可怕一幕,臉部肌肉不由得抽搐起來。
“你是不是與別人有過怨仇呢?”
“根本沒有那回事。打那以後,我時常提心弔膽的。我仔細回憶過,也實在想像不出究竟是誰想暗害我?”
吉村君環視一下周圍,仿佛那個暗害他的殺手就在附近。公務員在常人眼裡,高人一等,目空一切。可吉村君的目光里,卻全然沒有驕橫,而是充滿了懼怕。這種誠惶誠恐的模樣,無疑是真情的流露。
“會不會因為人群的相互間擁擠,不小心將你推下去的?”
上班族擔心遲到,往往爭先恐後地朝站台涌去。潮水般的乘客人流,在各地鐵站台司空見慣,屢見不鮮。
“絕對不是那回事!這與相互推搡和擁擠的力量完全不同,是決意要殺害我。雖然兇手害我未遂,但當時的情景,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
從外表看上去,性格內向的吉村君,態度非常認真。
“請問,你那被害未遂與大竹被害,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正在記錄的山路警官,突然發問吉村君,以致吉村君嚇了一跳。
“那,那……”
吉村君說話,再度磨磨蹭蹭起來。兩名警官的視線,不約而同地一起射向他,似乎在大喝一聲,快說!
“如果你們再深入調查下去,一切自然會明白的。按我現在所處的位置,不能隨意地說三道四。其他,我也確實提供不出什麼證據。你們說的那個情況嗎,可能有疑點。”
語無倫次的吉村君,說完立即站起身來,滿不在乎地望著二位警官朝他射去的威嚴目光。
此後,兩名警官無論怎麼好說歹說,吉村君就是一言不發。他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為了明哲保身,而是擔心自己的輕率發言有可能給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兩位警官在找吉村君談話之前,曾向有關部門打聽過他的人品、工作表現以及其他情況。通過今天與他的交談,吉村君還是可以信賴的。
警官的職業特點,就是對事物的敏感性,比常人要強得多。與人接觸時,只要對方在談話中間稍出現前後內容不一致,就會引起他們的懷疑。尤其是善於捕捉說話破綻的山路警官,已經察覺到眼前的吉村君為明哲保身隱瞞了一些重要情況。
倘若這推測是真的,那又是什麼原因使他保持沉默的呢?吉村君斷定大竹專務之死是他殺,其理由是他也遭到過暗算,只不過是暗殺未遂。就憑這一點,他與被害人之間肯定有什麼特定關係。再則,他說話時的表情,似乎有什麼難言之處。
專案組全體警官得知這一情況後,才開始感到大竹專務被害的背後籠罩一團巨大的黑霧。
2
在從霞關的國家航空部回來的路上,渡邊警官說。
“吉村君說了,如果深入調查下去就會一清二楚的。他還說,有些事是不能隨便說三道四的。”
距離航空部不遠的地方,就是東京警視廳。他們打算順便到那裡休息一會兒,正逢午間休息。從周圍的國家機關大樓里三三兩兩齣來的男女公務員,為呼吸新鮮空氣,朝日比谷方向走去。男的穿長袖襯衫,女的穿短袖襯衫。正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高掛在天空。兩個警官沒有穿外套,襯衫的袖子早已卷到肘部。
“嗯。”
山路警官點點頭,鼻子下面又是汗涔涔的。這大概是熱的緣故吧?
“作為全日航公司的首腦之一,在追查飛機失事原因最關鍵的時刻自殺,確實難以令人置信!八月十一日,距離大竹專務懷疑飛機失事原因與吉村君會面,沒有幾天。”
山路警官連連點頭。他沒有插話,擔心打斷渡邊警官的思路。
渡邊警官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突然,他睜大眼睛。
“據說大竹專務是不滿委員會提出的檢查報告,而要求與吉村君見面的。這大概是吉村君能夠給予大竹滿意回答的唯一人物?至少吉村君也不同意那份檢查報告,而且其手裡還有可能掌握著什麼補充說明的內容。因此,大竹專務要求與吉村君見面。”
“……”
“可他們見面後沒過幾天,大竹專務就死了。因此,古村君斷定大竹專務的死是他殺。其理由是,自己有被害未遂的經歷。A被害,B被害未遂。以此為由,B斷言A死是他殺。既然如此,刺殺A與B的兇手應該是同一個人。或者說,兩名兇手之間至少應該有什麼聯繫。殺害A與B動機應該是相同的。也就是說,A與日有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