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村田接著答道。
“我在夢中聽到有人喊,一睜眼,發現佐多先生和村田先生正圍著城久子小姐呢。”
北越最後說道。
如果相信北越的話,那麼他就是最後一個睜開眼的。由於高階是聽到城久子的喊叫聲馬上跑回來的,連一分鐘都沒有耽擱,所以這三個人從時間上講幾乎可以說是同時“睜開眼”的。
因此究競是誰先睜眼的就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城久子的喊叫聲可不是“表演”。
這個洞裡只有這三個人,兇手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人。
“這麼說,你們三個人在睜開眼時誰也沒有看到兇手?!”
高階的話當然是不必回答的。然而幾個人擠在這麼狹窄的洞裡,又是同時聽到喊叫聲睜開了眼,誰也沒有看到兇手,這不是很奇怪嗎?
高階只能認為這三個人是同謀犯。理由還說不準。但這正好被木屋的“遺言”說中了:這幾個人當中有想要殺死城久子的兇手。
“是不是說我們三個人都是兇手?”
佐多似乎看出了高階的意思,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道。
“有人要殺害城久子小姐,就你們三個人在這裡,兇手肯定在你們當中!”
“幹嗎這麼說?高階,你也不能排除在外!”
“我?我怎麼會成兇手?我當然要排除在外!”
“你幹嗎要出去?一定是你掐城久子小姐後逃到外邊去的!然後你再返回來!你裝得很像嘛!”
佐多的話讓高階無話可說。因為這三個人都沒有看到高階外出,所以無法證明城久子喊叫前他在幹什麼。所以高階也被“列入”了嫌疑人中。
村田和北越也像讚同佐多的話一樣點了點頭。說起來也是,他從外面跑回來的事情也太可疑了一些。
“我認為不是高階先生。”
城久子勇敢地和那三個人唱起了反調。
“你為什麼這麼講?”
佐多像剛才高階的口氣一樣問道。他的話中明顯地流露出了不滿,因為減少一名嫌疑人就等於“濃縮”了自己的嫌疑成分。
“我認為從我喊到睜開眼睛,他根本沒有時間。這麼短的時間裡他不可能逃出去又跑進來。”
“可那是你的感受,實際上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呢。”佐多固執地說道。
“不對,洞口有好多草叢,他要跑出去再跑進來要用不少時間呢!再說我還沒到判斷不了時間的地步呢!”
城久子的話也有道理。洞口的草叢有被高階出入時踩倒了的跡象。如果他是兇手的話,他從草叢中穿過的聲音任何人都會聽到的。
雖然高階不能說一點可疑沒有,但根據被害者的話,高階不應在嫌疑人當中。
“高階先生,我好害怕!”
城久子想要得到保護一樣看著高階。當高階看到了城久子那膽怯的目光時,心中又迴響起了木屋的“臨終囑咐”。高階決心就是犧牲自己也要好好保護城久子。但兇手無法確定。三個人都極力否認自己與此“案”有關,然而他也無法看出這三個人誰最有嫌疑。由於這三個人也都同時“指控”了自己,這樣一來即使為了“自衛”,高階也要設法找出兇手。於是無法得出結論。
城久子向高階身邊靠了靠。她的全身在顫抖著,目前她唯一可以信賴和依靠的人只有高階了。
城久子醒過來時,三個男人都圍在她的身邊看著她。剎那間她甚至懷疑這三個男人會不會要同時殺死自己?
三個人就只有高階不在,僅僅這一條自己就可以信賴高階。城久子知道這次的“逃生”之旅是高階打頭,為大家尋找出路的。為了大家的安全,高階拼盡了全力,這一點讓城久子非常感動。這種感動加上這次的“事件”使城久子越發傾心於高階了。
一種互相懷疑的沉默籠罩在僅存的這五個人當中,其中肯定有那名兇手,卻又無法找到。
―旦自己或大家(兇手除外)都睡著了的話,那麼說不定就會死於兇手之手。天寒地凍,再加上對兇手的恐怖,令城久子不寒而慄。
“快到天亮了,你還是再睡一會兒吧,我在一旁值班。”
高階對城久子說道。她點了點頭便閉上了眼睛,但怎麼也睡不著。
(到底是誰要殺害她呢?)
如果木屋的話是正確的,那麼城久子就是第二次受到襲擊了。這次襲擊的失敗,大家和兇手的警惕性都會加強,估計不會馬上再下手吧?
高階想在這之前“封鎖”兇手的謀殺意圖。為此,他首先要査明誰是兇手。
(首先是這樣的:3月21日星期五,這架飛機墜毀於北阿爾卑斯山中,四名乘坐人員中只有北越和城久子生還,)
為了救出他們,佐多、內川、高階和島岡、村田、木屋共計六個人先後進山。
(內川第一個死於雪崩;接著島岡被滾石砸死;後來木屋也為了掩護城久子被落石砸中身亡。)
高階回憶起了這一起起重大事故,其中北越也遭受過暗算。而且島岡有明顯的他殺可疑。這一點不應當忘記或是混淆,但城久子是連續兩次在自己的“眼前”受到謀殺的。
北越也應列入殺人嫌疑之中,然而謀殺北越的人又是誰?島岡被害和城久子被害未遂是不是出自同一個兇手之手?
如果分別是兩個兇手,那麼這個事件就太複雜了;如果是三件不同的謀殺事件,那就是說有三名兇手。
進到峽谷的八名男女中,已經有三名男子死亡了,兩個男女被兇手盯上。除了其中的內川是死於雪崩,另外兩個男人的死都十分可疑。
加上飛行員和真知子,這次事件先後已經死了五個人了,另外與此次事件沒有直接關係的死亡人數也因後來來救援的兩架飛機的墜毀而有所增加了。
(到底是誰?又想幹什麼?)
高階越來越不明白,他感到在這前途未卜的峽谷中充滿了兇險的殺氣。
(要麼從每一個人各自的背景來分析這一系列事件的理由或動機?)
從整體上來看,這一系列事件錯綜複雜,完全找不到因果關係。高階只好一個人一個人地分別進行分析、歸納。
第一個是北越被害的未遂事件。最有可能要謀殺他的人是誰?木屋和自己是被雇來的嚮導,所以應當被排除在外。
對城久子來說——她和北越同乘一架飛機,而又只有他們兩個人活了下來。從這一點上看城久子不可能是兇手。
而且當時那把冰鎬的“頭”打在了北越的頭的左側。那麼當時躺在北越右側的人揮動冰鎬要打死北越是可以解釋得通的。這樣一來,也可以把城久子排除在外。
那麼最可疑的人就是那把冰鎬的主人島岡。他和北越是同一公司的人,也許他們之間有著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複雜關係吧。
就像佐多說的那樣,島岡的確有很大的嫌疑,不過佐多和島岡意見不合,這點誰也看得出來。所以佐多的指責有很大的感情色彩。
“我在夢中聽到有人喊,一睜眼,發現佐多先生和村田先生正圍著城久子小姐呢。”
北越最後說道。
如果相信北越的話,那麼他就是最後一個睜開眼的。由於高階是聽到城久子的喊叫聲馬上跑回來的,連一分鐘都沒有耽擱,所以這三個人從時間上講幾乎可以說是同時“睜開眼”的。
因此究競是誰先睜眼的就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城久子的喊叫聲可不是“表演”。
這個洞裡只有這三個人,兇手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人。
“這麼說,你們三個人在睜開眼時誰也沒有看到兇手?!”
高階的話當然是不必回答的。然而幾個人擠在這麼狹窄的洞裡,又是同時聽到喊叫聲睜開了眼,誰也沒有看到兇手,這不是很奇怪嗎?
高階只能認為這三個人是同謀犯。理由還說不準。但這正好被木屋的“遺言”說中了:這幾個人當中有想要殺死城久子的兇手。
“是不是說我們三個人都是兇手?”
佐多似乎看出了高階的意思,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道。
“有人要殺害城久子小姐,就你們三個人在這裡,兇手肯定在你們當中!”
“幹嗎這麼說?高階,你也不能排除在外!”
“我?我怎麼會成兇手?我當然要排除在外!”
“你幹嗎要出去?一定是你掐城久子小姐後逃到外邊去的!然後你再返回來!你裝得很像嘛!”
佐多的話讓高階無話可說。因為這三個人都沒有看到高階外出,所以無法證明城久子喊叫前他在幹什麼。所以高階也被“列入”了嫌疑人中。
村田和北越也像讚同佐多的話一樣點了點頭。說起來也是,他從外面跑回來的事情也太可疑了一些。
“我認為不是高階先生。”
城久子勇敢地和那三個人唱起了反調。
“你為什麼這麼講?”
佐多像剛才高階的口氣一樣問道。他的話中明顯地流露出了不滿,因為減少一名嫌疑人就等於“濃縮”了自己的嫌疑成分。
“我認為從我喊到睜開眼睛,他根本沒有時間。這麼短的時間裡他不可能逃出去又跑進來。”
“可那是你的感受,實際上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呢。”佐多固執地說道。
“不對,洞口有好多草叢,他要跑出去再跑進來要用不少時間呢!再說我還沒到判斷不了時間的地步呢!”
城久子的話也有道理。洞口的草叢有被高階出入時踩倒了的跡象。如果他是兇手的話,他從草叢中穿過的聲音任何人都會聽到的。
雖然高階不能說一點可疑沒有,但根據被害者的話,高階不應在嫌疑人當中。
“高階先生,我好害怕!”
城久子想要得到保護一樣看著高階。當高階看到了城久子那膽怯的目光時,心中又迴響起了木屋的“臨終囑咐”。高階決心就是犧牲自己也要好好保護城久子。但兇手無法確定。三個人都極力否認自己與此“案”有關,然而他也無法看出這三個人誰最有嫌疑。由於這三個人也都同時“指控”了自己,這樣一來即使為了“自衛”,高階也要設法找出兇手。於是無法得出結論。
城久子向高階身邊靠了靠。她的全身在顫抖著,目前她唯一可以信賴和依靠的人只有高階了。
城久子醒過來時,三個男人都圍在她的身邊看著她。剎那間她甚至懷疑這三個男人會不會要同時殺死自己?
三個人就只有高階不在,僅僅這一條自己就可以信賴高階。城久子知道這次的“逃生”之旅是高階打頭,為大家尋找出路的。為了大家的安全,高階拼盡了全力,這一點讓城久子非常感動。這種感動加上這次的“事件”使城久子越發傾心於高階了。
一種互相懷疑的沉默籠罩在僅存的這五個人當中,其中肯定有那名兇手,卻又無法找到。
―旦自己或大家(兇手除外)都睡著了的話,那麼說不定就會死於兇手之手。天寒地凍,再加上對兇手的恐怖,令城久子不寒而慄。
“快到天亮了,你還是再睡一會兒吧,我在一旁值班。”
高階對城久子說道。她點了點頭便閉上了眼睛,但怎麼也睡不著。
(到底是誰要殺害她呢?)
如果木屋的話是正確的,那麼城久子就是第二次受到襲擊了。這次襲擊的失敗,大家和兇手的警惕性都會加強,估計不會馬上再下手吧?
高階想在這之前“封鎖”兇手的謀殺意圖。為此,他首先要査明誰是兇手。
(首先是這樣的:3月21日星期五,這架飛機墜毀於北阿爾卑斯山中,四名乘坐人員中只有北越和城久子生還,)
為了救出他們,佐多、內川、高階和島岡、村田、木屋共計六個人先後進山。
(內川第一個死於雪崩;接著島岡被滾石砸死;後來木屋也為了掩護城久子被落石砸中身亡。)
高階回憶起了這一起起重大事故,其中北越也遭受過暗算。而且島岡有明顯的他殺可疑。這一點不應當忘記或是混淆,但城久子是連續兩次在自己的“眼前”受到謀殺的。
北越也應列入殺人嫌疑之中,然而謀殺北越的人又是誰?島岡被害和城久子被害未遂是不是出自同一個兇手之手?
如果分別是兩個兇手,那麼這個事件就太複雜了;如果是三件不同的謀殺事件,那就是說有三名兇手。
進到峽谷的八名男女中,已經有三名男子死亡了,兩個男女被兇手盯上。除了其中的內川是死於雪崩,另外兩個男人的死都十分可疑。
加上飛行員和真知子,這次事件先後已經死了五個人了,另外與此次事件沒有直接關係的死亡人數也因後來來救援的兩架飛機的墜毀而有所增加了。
(到底是誰?又想幹什麼?)
高階越來越不明白,他感到在這前途未卜的峽谷中充滿了兇險的殺氣。
(要麼從每一個人各自的背景來分析這一系列事件的理由或動機?)
從整體上來看,這一系列事件錯綜複雜,完全找不到因果關係。高階只好一個人一個人地分別進行分析、歸納。
第一個是北越被害的未遂事件。最有可能要謀殺他的人是誰?木屋和自己是被雇來的嚮導,所以應當被排除在外。
對城久子來說——她和北越同乘一架飛機,而又只有他們兩個人活了下來。從這一點上看城久子不可能是兇手。
而且當時那把冰鎬的“頭”打在了北越的頭的左側。那麼當時躺在北越右側的人揮動冰鎬要打死北越是可以解釋得通的。這樣一來,也可以把城久子排除在外。
那麼最可疑的人就是那把冰鎬的主人島岡。他和北越是同一公司的人,也許他們之間有著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複雜關係吧。
就像佐多說的那樣,島岡的確有很大的嫌疑,不過佐多和島岡意見不合,這點誰也看得出來。所以佐多的指責有很大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