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是今天早晨六點左右有澤發現的。”
“那死者是誰?”
“是你認識的人,他叫海原正司,是不動產會社的社員。”
“啊!是海原先生!”
“有件事要問問你。海原先生有你別墅的鑰匙。這鑰匙怎麼能到他的手裡?”
“海原說,他要招攬新的客戶,讓客戶看看已經建好的別墅,有助於再賣土地。所以我就把鑰匙借給他了。”
“那是什麼時候?”
“昨天。我正要準備去參加同窗會,他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說是馬上要帶領客人去輕井澤。我們就在O旅館裡見了面,我把鑰匙借給了他。準確地說,大約是在晚上五點前後。”
“他來向你借鑰匙的時候,就他一個人來的嗎?沒帶其他什麼人嗎?”
“沒有。我記得就他一個人。”
“可是,你把鑰匙借給了海原先生,另外還有鑰匙嗎?”荒木這時候又想到一種可能性:高根澤夫人是在撒謊。她會不會是先讓海原服毒後,又用鑰匙鎖上了別墅,然後又回到了東京的家?
警方推斷的大致死亡時間,是從早晨零時到三點。因為屍體還未全涼,判斷不會有大的出入。
這麼說,海原的死亡時間即使是在判斷的最遲限度三點鐘,到現在已經過了九點,在這個時間內回到東京是有充分可能的。
高根澤夫人如果另有別墅的鑰匙,這就大大增強了對她的嫌疑性。再說她作為別墅的所有者,有把備用鑰匙也是理所當然的。
“是的,我另有一把鑰匙。不過……”她那流利的語調突然語塞起來。
“不過什麼?”
“實際上是這樣,三四天前我急著想到別墅去,走到池袋時,突然想起有本書忘帶了,這本書我特別想讀,沒有辦法,我就把行李寄存在車站的存放櫃裡,回家去拿書。”
“那?”
“可是,在回家的途中,我聽到了淺間山火山爆發的新聞,我就打消了去別墅的念頭,我想,寄存在車站的行李,等明天去取也可以。可我後來要去取的時候,一時找不到存放櫃的鑰匙了,結果就造成了麻煩。行李在存放櫃裡一直存放到現在。”
“那和別墅的鑰匙有什麼關係?”
“別墅的鑰匙放在那行李里。”
“什麼?”荒木警部也終於提高了嗓門。假如她說的是事實的話,那她的鑰匙是和行李一起被鎖在車站的存放櫃裡。同時,她又說是把存放櫃的鑰匙丟失了。
“存放櫃,請求存放櫃會社配把鑰匙不就打開了嗎?”本來是追查別墅的鑰匙,可是不知不覺間查問起存放櫃的鑰匙來了。
“鑰匙號碼我記得,如果交上賠償費,他們是會給打開的。不過我沒去,一直存放到今天。假如中途去開的話,存放天數在存放櫃的表示窗上有表示,一看天數,就知道應該付多少存放費。”
她的說話聽起來仿佛若無其事,但實際上是在明確地為自己表白。存放櫃的表示窗上指示著存放天數,一看那數字,就知道行李存放了多少天數,這可以證明在這期間內,沒有動過行李。夫人說,她是在三四天前把行李存放在存放櫃裡,並且,別墅的鑰匙也在那行李中,這是為了證明高根澤夫人沒有拿著別墅的鑰匙。沒有鑰匙,海原死了之後,當然也就不能把別墅從外面鎖起來了。
“你另外還有沒有鑰匙?”
“沒有了。”對方的回答很乾脆,語氣里可以說是充滿著自信。
“再問一個問題作參考。昨天夜裡的同窗會之後,你是從旅館直接回家的嗎?”
“不。出旅館時已經過了九點。我們都是好久沒見面的好朋友。我們從旅館出來後,又去了銀座的茶館和夜總會。由於時間太晚了,結果沒能回去,就到四谷公寓的朋友家裡住了一宿。”
“住在朋友的公寓裡?”
“是的。反正回家丈夫也不在家,我覺得倒不如和久別的朋友盡情地玩上一宿。”
假如這是真的,很明顯,她不在現場的證明是充分的。首先,她的鑰匙存放在車站的存放櫃裡,這證明她不可能把別墅鎖上後逃出來;現在,她又有了不在現場的證明,說明她不能往復現場一趟。
難道她就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了嗎?她提供的對象,一是車站寄存行李的存放櫃,二是她的同學,如果向這兩方面作調查,馬上就可證實她沒有撒謊。
可是,她和有澤金吾說的不一致,這又怎麼解釋呢?讓兩人對質當然是可以的,但這種作法應該放在以後。不管怎麼說,有澤更值得懷疑。
“存放櫃裡的行李就那樣放在那裡可以嗎?我們也要求存放櫃會社不要開。裡面沒有目前必須用的物品嗎?”荒木的語調中含有讓對方不要發牢騷的意思,因為行李已經存放到現在沒動了。如果對她再有什麼打算的話,不能預先讓她有準備的餘地,否則的話,她還能製造出更多自己無罪的證據。
“可以。可是那怎麼……”她的話聽起來很象是在裝胡塗。這也許是因為已經在以懷疑的心理對待她。可不能抱著過於先入為主的觀點不放呀!荒木一邊警告著自己,一邊說:“這是搜查的必要。你的行李就交給我們吧,請你一定協助。一會兒,為了把屍體搬出來,不得不把你別墅的窗戶打碎。夫人,也希望你儘早到這裡來。”
“那死者是誰?”
“是你認識的人,他叫海原正司,是不動產會社的社員。”
“啊!是海原先生!”
“有件事要問問你。海原先生有你別墅的鑰匙。這鑰匙怎麼能到他的手裡?”
“海原說,他要招攬新的客戶,讓客戶看看已經建好的別墅,有助於再賣土地。所以我就把鑰匙借給他了。”
“那是什麼時候?”
“昨天。我正要準備去參加同窗會,他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說是馬上要帶領客人去輕井澤。我們就在O旅館裡見了面,我把鑰匙借給了他。準確地說,大約是在晚上五點前後。”
“他來向你借鑰匙的時候,就他一個人來的嗎?沒帶其他什麼人嗎?”
“沒有。我記得就他一個人。”
“可是,你把鑰匙借給了海原先生,另外還有鑰匙嗎?”荒木這時候又想到一種可能性:高根澤夫人是在撒謊。她會不會是先讓海原服毒後,又用鑰匙鎖上了別墅,然後又回到了東京的家?
警方推斷的大致死亡時間,是從早晨零時到三點。因為屍體還未全涼,判斷不會有大的出入。
這麼說,海原的死亡時間即使是在判斷的最遲限度三點鐘,到現在已經過了九點,在這個時間內回到東京是有充分可能的。
高根澤夫人如果另有別墅的鑰匙,這就大大增強了對她的嫌疑性。再說她作為別墅的所有者,有把備用鑰匙也是理所當然的。
“是的,我另有一把鑰匙。不過……”她那流利的語調突然語塞起來。
“不過什麼?”
“實際上是這樣,三四天前我急著想到別墅去,走到池袋時,突然想起有本書忘帶了,這本書我特別想讀,沒有辦法,我就把行李寄存在車站的存放櫃裡,回家去拿書。”
“那?”
“可是,在回家的途中,我聽到了淺間山火山爆發的新聞,我就打消了去別墅的念頭,我想,寄存在車站的行李,等明天去取也可以。可我後來要去取的時候,一時找不到存放櫃的鑰匙了,結果就造成了麻煩。行李在存放櫃裡一直存放到現在。”
“那和別墅的鑰匙有什麼關係?”
“別墅的鑰匙放在那行李里。”
“什麼?”荒木警部也終於提高了嗓門。假如她說的是事實的話,那她的鑰匙是和行李一起被鎖在車站的存放櫃裡。同時,她又說是把存放櫃的鑰匙丟失了。
“存放櫃,請求存放櫃會社配把鑰匙不就打開了嗎?”本來是追查別墅的鑰匙,可是不知不覺間查問起存放櫃的鑰匙來了。
“鑰匙號碼我記得,如果交上賠償費,他們是會給打開的。不過我沒去,一直存放到今天。假如中途去開的話,存放天數在存放櫃的表示窗上有表示,一看天數,就知道應該付多少存放費。”
她的說話聽起來仿佛若無其事,但實際上是在明確地為自己表白。存放櫃的表示窗上指示著存放天數,一看那數字,就知道行李存放了多少天數,這可以證明在這期間內,沒有動過行李。夫人說,她是在三四天前把行李存放在存放櫃裡,並且,別墅的鑰匙也在那行李中,這是為了證明高根澤夫人沒有拿著別墅的鑰匙。沒有鑰匙,海原死了之後,當然也就不能把別墅從外面鎖起來了。
“你另外還有沒有鑰匙?”
“沒有了。”對方的回答很乾脆,語氣里可以說是充滿著自信。
“再問一個問題作參考。昨天夜裡的同窗會之後,你是從旅館直接回家的嗎?”
“不。出旅館時已經過了九點。我們都是好久沒見面的好朋友。我們從旅館出來後,又去了銀座的茶館和夜總會。由於時間太晚了,結果沒能回去,就到四谷公寓的朋友家裡住了一宿。”
“住在朋友的公寓裡?”
“是的。反正回家丈夫也不在家,我覺得倒不如和久別的朋友盡情地玩上一宿。”
假如這是真的,很明顯,她不在現場的證明是充分的。首先,她的鑰匙存放在車站的存放櫃裡,這證明她不可能把別墅鎖上後逃出來;現在,她又有了不在現場的證明,說明她不能往復現場一趟。
難道她就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了嗎?她提供的對象,一是車站寄存行李的存放櫃,二是她的同學,如果向這兩方面作調查,馬上就可證實她沒有撒謊。
可是,她和有澤金吾說的不一致,這又怎麼解釋呢?讓兩人對質當然是可以的,但這種作法應該放在以後。不管怎麼說,有澤更值得懷疑。
“存放櫃裡的行李就那樣放在那裡可以嗎?我們也要求存放櫃會社不要開。裡面沒有目前必須用的物品嗎?”荒木的語調中含有讓對方不要發牢騷的意思,因為行李已經存放到現在沒動了。如果對她再有什麼打算的話,不能預先讓她有準備的餘地,否則的話,她還能製造出更多自己無罪的證據。
“可以。可是那怎麼……”她的話聽起來很象是在裝胡塗。這也許是因為已經在以懷疑的心理對待她。可不能抱著過於先入為主的觀點不放呀!荒木一邊警告著自己,一邊說:“這是搜查的必要。你的行李就交給我們吧,請你一定協助。一會兒,為了把屍體搬出來,不得不把你別墅的窗戶打碎。夫人,也希望你儘早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