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勸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百二十二章 勸言

  作者:

  任他心裡如何猜測,之後那個女孩子都老老實實的坐在馬車上,沒有什麼多餘的動作。當晚,人便進了總兵府。而直到此時,方唯才第一次見到了幾個貴人。

  也不知是因為趕路太急還是因為那麼多年在南疆的日子不好過,再如何貴人,到了那裡都是階下囚,會好的起來才怪。總之三個人的精神容色都不太好。

  安樂公主躺在馬車壁上假寐,太子閉著眼,似是陷入了昏迷。

  不過也只來得及看一眼,因為那個女孩子在一旁催促,口口聲聲說貴人們身體不適,見不得風,便匆匆忙忙的把人抬了進去,關上了門。

  這樣子,看的方唯一愣,心道:看臉色,豈止是不適,簡直是油盡燈枯的樣子了。

  侍婢小心翼翼的托著東西在外候著,一切都由那個女孩子幫忙傳遞,根本沒有給人任何可以近身的理由。方唯在外看著那邊的動靜,來回走動掩飾內心的焦慮不安。

  這時,有侍從匆匆而來,走到他身邊,附耳說了幾句,方唯想了想,吩咐道:「你們在這裡好好伺候著貴人。」說罷便跟著侍從轉身離去。

  ……

  ……

  從肅州府到長安統共八百里,四五日的功夫,普通人或許很難日行八百里,但對於權貴來說,快馬晝夜不停的傳遞消息不過是小事一樁。

  早朝的時間很短,不單單是今日的早朝,而是這些時日的早朝時間都很短,下朝之後,百官下跪,送天子離朝,而後便轉身向金鑾殿外走去。

  「同知。」右相喬環出聲喊住了正要轉身離朝的中書令衛同知。

  這位正值盛年的中書令大人聞言腳下一頓,轉身走過去,抄手朝喬環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老師。」

  喬環看著他,目露複雜之色,怔了半晌之後,搖頭苦笑:「看來我當真是老了。」

  「老師精神矍鑠,怎能言老?」衛同知說道,自始至終都弓著身,對於自己的老師,他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

  「在我眼皮子底下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我居然絲毫不知!不是老了又是什麼?」喬環搖頭,看著他,「同知,你也幫著瞞我?」

  「老師,我當真是……」

  「不要再尋那些藉口搪塞!」喬環聲音拔高了一些,「眼下京城,除了那些混日子的官員,還有幾人不知?她獨行千里遠赴南疆,將延禧太后、太子和安樂公主從南疆帶走了!眼下都已經走到五度關了,望月樓上那些擺設放在那裡還有什麼意思?」

  看來老師是當真生氣了,衛同知嘆了口氣,低嘆道:「老師,此事我並不比您早知道多少。你知道雖然那孩子是我的侄女,但到底侄女不是女兒,隔了房,平素里性子又野,還是個小姑娘,我平時也未見她幾次。是我那二弟幫著混了過去。」

  衛同知仿佛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說來慚愧,我平素自視甚高,也沒將二弟的事情放在眼裡,此事我也是昨日方才接到的消息,全然都被蒙在鼓裡……」

  「同知啊,」喬環閉上眼,嘆道,「你知道麼?你平素話不多,但一旦緊張起來,話便要比尋常多得多……」

  頓了一頓,不等衛同知接話,他又道:「你那二弟是真糊塗,你那所謂的侄女卻不是什麼普通的小姑娘……」

  衛同知神情略有些尷尬:「老師,我家小侄女今年還不到十五歲,確實還是個小姑娘……」

  喬環冷著臉看著他:「你見過哪家的小姑娘一個人孤身千里獨行南疆?你又見過哪家的小姑娘從南疆前朝餘孽的手中救的出延禧太后、太子和安樂公主?你還見過哪家的小姑娘能帶著三位貴人安全離開西南府,讓肅州總兵林蕭和言聽計從的?眼下人都離開肅州府快到五度關了,我這個老糊塗才知道!」

  他神情有些說不出的失望與無奈:「你們真是……瞞的……好深啊!」

  衛同知臉上露出幾分內疚之色,默了半晌,才開口道:「老師,我……」

  話還未說完就被喬環打斷了:「此事……說起來也是好事,」他臉上露出了幾分遲疑,「此事我若知道,也不會阻止。」

  「同知,你……是不信我麼?你是覺得我是個老糊塗麼?」

  衛同知當即變了臉色,連忙跪了下來:「老師,並非如此。此事由陛下下令,不得對外透露半分,聖旨之言,同知不敢違背。」

  「聖旨啊,」喬環神情怔忪,「說起來,陛下還當真挺信任她的。」待到反應過來,連忙把衛同知拉起來,「起來,你看看你堂堂三品大員,跪著像什麼樣子!」

  「聖人有雲,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衛同知順勢站了起來,再次施禮,「跪一跪老師,沒什麼。這一次,是學生錯了。」

  「好了,」喬環擺了擺手,看著他嘆了口氣,「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一貫如此,膽大,好險中取勝,她做的事,對了你的胃口,所以你很喜歡,也很看好她。但我提醒你,她的膽子遠比你想的要大的多,你以為你能馴服的住她?仔細她將你玩的團團轉。」

  「老師,瑤卿這孩子……」

  喬環又道:「你且聽我說完。這件事確實是好事,她肯如此……」喬環臉上的神情有些複雜,「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這個孩子是把兩面開鋒的利刃,用的好了,於天下都是一件益事,用錯了地方,必將生靈塗炭。」喬環嘆道,「我與昌明相識多年,沒有人比我更清楚這個孩子有多厲害。她年紀雖小,但不論見識所聞、計劃謀略、武藝手段都遠超常人。也正是因為太好了,才被昌明視若瑰寶。她的心性委實有些難以捉摸,還是要小心……」

  「老師」衛同知聞言卻笑了,「那等空穴來風的話,何況又是出自程厲勝之口,怎能相信?瑤卿這孩子是個人,不是個鬼怪,活生生的人,可以站在陽光下的人,這毋庸置疑啊!難道就因為那些沒有根據的話就要懷疑她麼?這可不像老師的作風。」

  「君子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不是老師教我的麼?為什麼老師的明辨是非,到了瑤卿這孩子身上就變樣了呢?」

  「算了,」喬環擺了擺手,「我說的話你們都不信,陛下也好,你也好都是如此。那就算了,不提了。眼下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你看看有沒有什麼得用的人,速速趕往五度關接應她。五度關內,說不準會起波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