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土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百二十九章 土地

  作者:

  一聲雞鳴,要天亮了啊!

  王老太爺鬍子顫了顫,看向裴宗之:「她還沒回來,所以……」

  裴宗之轉頭看他,唇角彎起,眼底有些笑意:「所以我們去尋她吧!」

  要尋你去尋!王老太爺氣道,若說原先他不知道裴宗之是個這樣的人也就罷了,但有些人,一個晚上,足以看清這是個什麼人了。

  王老太爺捏著鬍子一顫一顫的:以貌取人不可取啊!臭丫頭比他要講道理多了。

  好在兩人大眼瞪小眼並未僵持多久,她已經帶著一身寒氣,臉色蒼白的回來了,手裡還抱著個盒子。

  這是去地府坐了個客,還帶了些禮物回來?王老太爺撇著嘴,好奇的看著她。

  「東西收了吧!」少女似乎心情不大好,「今晚麻煩您二位了。」

  「不麻煩。」王老太爺乾笑了兩聲,確實不麻煩,卻真真被裴宗之這傢伙嚇了個夠嗆。大概是有了對比,他對衛瑤卿和顏悅色了起來。

  衛瑤卿狐疑的看了王老太爺一眼:「那我先走了,下次再來尋老太爺就是來找老太爺拜年了。」

  「過了年再來吧!」著實每回見她都要找點事情做做,有好事,但更多的是壞事,王老太爺輕舒了一口氣,他還想過個好年呢!

  從琅琊王氏的宅子裡走了出來,天已大亮,陽光落到她的身上,有些刺痛跟不適。長安街上熱鬧了起來,大水退去的長安城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正軌。

  春聯、福字已經開始叫賣了起來,年節需要的大魚大肉也隨處可見,到處是提著年貨的民眾,眾人臉上喜氣洋洋。

  要過年了啊!

  她在陽光下行走,o 的皮膚初時的不適之後,已經慢慢適應了,她是衛瑤卿,長安城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女,從一個奇怪的半人半鬼的女孩子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普通人。

  她停下腳步,抱著盒子裡的東西,看著來往的行人,眼神茫然。

  有路過的民眾時不時的往這邊看一眼,一個生的清麗可愛的女孩子,臉色有些蒼白,雙唇緊抿,眼睛很好看,目光堅毅。

  有路過的民眾抬著布帛供奉之物從她面前經過。

  「讓開讓開!」指揮著這一隊抬貢品民眾的管事在一旁凶神惡煞的嚷著:「廟會要用的東西,誰敢攔,不怕倒霉啊!」

  隨著他的話,眾人紛紛避讓,生怕唐突了土地公。

  這是大年夜土地廟會要用的東西。大年夜是小廟會,正月初一大廟會,民眾多前往祭拜,期望新的一年生活和睦,安居樂業。

  街邊嘴碎的婦人們早閒聊開了。

  「這城北土地廟可靈了,聽說啊,前年有個人在街上衝撞了這抬貢品的隊伍,回去沒兩三天就死了。」

  「對啊,還有叫花子想要在土地廟借宿一晚,結果第二天被人發現死在土地廟裡。」

  「都說這城北土地廟凶的很,不能不敬哦,不然要倒霉的。」

  ……

  婦人們遇到這等事情早來了勁,聚成一堆訴起了見聞。

  無一例外就是衝撞了城北土地廟的都倒霉了。

  「哎呀,太靈了,改日去祭拜祭拜。」有人摸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說道,「免得被土地公嫉恨。」

  「只罰衝撞之人,卻不賞敬畏之人,這城北土地公還真是小氣,只吃不吐,我看吶,怕是個凶神。」一道女聲在一旁突然響起。

  聽著聲音,似乎年紀不大。

  眾人紛紛轉頭向那出聲的人望去,見是個十三四歲模樣的少女。

  婦人們連忙向旁避了避,自覺地離她遠了些。

  有經過採辦年貨的百姓往這裡看了一眼,只覺的場面有些滑稽。一邊是個小姑娘,一邊是一堆婦人,而且瞧著婦人們那樣子,似乎還有些懼怕。

  有婦人嚇得口中一會兒念著「阿彌陀佛」一會兒念著「無量天尊」,也不知道到底信的是哪個。

  細碎的聲音傳來。

  「這個人可能要倒霉了。」

  「對啊,這般當街辱罵城北土地公。」

  「反正不管誰衝撞了土地公好像都要出什麼事的。」

  「離她遠一些,免得被波及到。」婦人們推推搡搡的向旁避讓。

  城北土地公?她看是一群借著土地公名頭的惡霸才對!衛瑤卿冷笑了兩聲。

  有婦人忍不住出聲:「小姑娘,你別亂說,侮辱城北土地公可是要倒霉的。」看這小姑娘,生的挺好看的,身上穿的雖然簡單,卻亦有精緻之處,想來應當是哪家官宦之後吧!從小被寵的無法無天了,連土地公的不是都敢說。

  「沒事,我欽天監的人習陰陽十三科,本就與鬼神打交道,他若是敢來,儘管來吧!」少女笑了。

  這般……這般狂妄!婦人們睜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女孩子,似乎在努力記下女孩子的樣貌,且看看這個狂妄的小姑娘會不會一樣倒了霉。

  有快馬揮鞭而來,來人馬術倒是不錯,在這般亂糟糟的鬧市里穿行沒有碰到人,但帶起的風卻讓一旁賣紙紮的小販筐里的紙錢幣吹得滿天飛。

  這祭拜死人的紙錢幣吹得滿天飛?

  有人喊叫了起來:「天煞的,哪個混蛋把這觸霉頭的東西亂扔!」

  「就是啊,大過年的!」

  「不吉利啊!」

  ……

  那賣紙紮的小販叫道:「老子整理了一早上的東西,都被那在這裡亂騎馬的人撞飛了!」

  「騎那麼快,見鬼了不成!」抱怨聲不絕於耳。

  這時候有人出聲了:「你們不要亂說話了,剛過去的那人帶著綠帽子呢,來的是特使,可能有急事。」

  這也是大楚朝初建時留下的規矩,當年太宗皇帝打天下之時有九路兵馬,各自稱王,今天結盟明天生死相搏或者今天對敵明日結盟,這等事情多的不得了。俗話說兩方交兵不斬來使,但怎麼區分來使呢,後來就有人根據每一支起義兵所占區域不同給來使帶上了帽子。

  後來大楚打下天下,這個戴帽子的傳統便保留了下來,有所變更。根據地域不同,各地特使帽子也不一樣。如長安這邊關中關東陝地的帽子是紅色的,再如江南大片區域是紫色的,蜀地是黃色的等等。

  而這不太吉利的綠帽子特使是西南淮南等地的。

  綠帽子特使進京了呀,這是發生什麼事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