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這就是綠色圓盤的奧秘啊。這個秘密的暗門,只有在鐘聲響起時才會開啟。明白了,明白了,咒語中說的“等待鐘鳴綠動”,指的就是它。
第三十八章 機械室中的囚徒
綠色圓盤漸漸開啟,黑縫在一寸寸增大,上面的布片也跟著一起動。湊過去一看,原來圓盤裡面是無數釘子般尖銳的突起,布片就掛在上頭。布片是完全從衣服上撕扯下來的,裡面沒有我原來想像的秋子的屍體。
看來她是安全地通過了這道暗門,向著機械室的更深處走去了。
這時,時鐘敲完了八下,綠色圓盤也不再動了,留出一條八寸寬的縫隙。可這麼窄,人是無法通過的。於是我用兩手去掰,但它卻紋絲不動。就這樣我和厚達一寸的鐵板較上了勁,沒想到綠色圓盤突然往口關,我趕快把手抽出來,一眨眼工夫它又恢復了原位,差一點我的手指就被擠在鐵板之中。
奇怪,不知道秋子是怎樣通過這麼狹窄的縫隙的,就算女人的腰身再細,也不可能通過這最寬處才八寸的半月形縫隙。
會不會是這樣。這個縫隙可能是一個小時增加一寸,現在是8點,縫的寬度也是八寸左右。照這樣下去,10點的時候就會增大到一尺,12點的時候就是一尺二寸。秋子鑽過去的時候,剛好是昨晚11點之後,也許就是12點的鐘聲響過以後。那樣,一尺二寸的大縫,就算我這個大個子男人也能過去。
如果我要是知道大鐘的轉動方法,那麼現在立刻就會把它撥到12點鐘,讓它敲十二下,綠色圓盤就會露出足夠的寬縫,但遺憾的是,我對時鐘的事情不熱心,所以現在不知所措。看來只能等到12點的鐘聲響過以後再說了。
不過,幽靈塔的迷路既然能把它的建造者都困死在裡面,可見其恐怖,所以為防萬一,我必須在進去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離中午12點還有四個小時,這段時間不能白白浪費。
我從鐘樓上下來,先去舅舅的病榻前看他。同他告別之後,我就一個人躲在房間裡,開始起草遺囑。在遺囑里,我詳細講明秋子的身世是清白的,為了救她,我鑽進迷宮,如果出不來,就讓人拆毀幽靈塔救我們出來。
但這些都是以假設秋子還活著為前提的。要是她的身體早已冰涼的話,我也不打算活著出來了。按照同黑川的約定,就算我們兩人都活著出來,我也不能再愛她,所以我更盼望死,期望在不尋常的迷路中殉情。
寫完遺囑,我又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快到時間了,我提前飽餐了一頓午飯,又準備了一些麵包和冷肉等食物,並把香菸、火柴、水壺、蠟燭等帶在身上。當我再次回到綠色圓盤前的時候,已經是差五分12點了。
如果我的命運和渡海屋市郎兵衛相同,那麼現在就是我與人世的最後訣別了。想到這裡,我心裡有些發怵。然而一想到秋子還在迷路中不知死活,就把一切恐怖都拋在了腦後。
很快,又傳來了“咯吱、咯吱”齒輪轉動的聲音,緊接著鐘聲也響了起來,眼前的圓盤又開始一點一點向旁邊移開。鐘聲響過12下以後,果然如我所料,敞開的縫隙有一尺二寸左右寬,我縱身鑽了進去,就像被吞進了一個巨人的大嘴中。
裡面很黑又很窄,看不清楚,而且到處都是突起物,讓我很難挪動身子。伸手四下一摸,好像沒有通道。可這裡不可能就是盡頭,因為秋子已經鑽出去了。
我正在黑暗中納悶,忽然從身後傳來“咣當”一聲,原來綠色圓盤又關上了。光線被擋住了,機械室中變得更加昏暗,而且現在已經和外面徹底隔絕了。不過,這些我都料到了,就沉住氣,點上準備好的蠟燭,借著燭光四處查看。
在昏黃的燭光下,機械室的內部構造顯得非常奇怪。這是明治時代以前建造的時鐘,所以裡面的裝置和現代的機械裝置有些區別,很多齒輪還是木製的,看上去粗糙陳舊,就像是置身於一個放大了千百倍的大鬧鐘內部。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齒輪互相咬合,粗粗的鐵鏈互相交錯,支撐在齒輪中心的很多鐵橫木伸出來,全都沾滿了油污,散發出一股機械加工廠中的味道。
轉動這些大齒輪的發條在哪裡呢?或者即使沒有發條,也該有利用砝碼原理讓它運轉的裝置。但現在不是研究鐘錶結構的時候,我必須儘快發現迷路的入口,去找秋子,這才是我的惟一目的。
我舉著蠟燭四處查找有無通道,然而除了我剛才鑽進來的那個綠圓盤,再沒有可容一人通過的縫隙。每個地方我都用手推、拉、按過,可沒發現一處可以活動的地方。
我的心情越來越急躁了,這樣耽擱下去,就算晚一分鐘,說不定秋子就沒命了。我快急瘋了,明知無用,可還是拼命拍打,直拍得我兩手是血。
就在我茫然亂轉的時候,耳邊又傳來齒輪轉動的聲音,接著是一聲鐘鳴。原來不知不覺間又過了一個鐘頭,現在已經是一點了。不過這回我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右側的石壁動了起來。這是一面用花崗石板堆砌成的厚厚的牆壁,沒想到這麼厚的牆居然也能動。仔細一看,原來石壁上方鑲嵌著一個粗鐵環,鐵環上拴著長長的鐵鏈,通過屋頂的滑輪拴在綠色圓盤那邊的一個角上。
靠著這條鐵鎖的力量,當鐘鳴綠動時,這個裝置就把石壁向上吊起,露出了下面的縫隙。現在的時刻是1點鐘,所以石壁的縫隙和綠色圓盤一樣,也只有一寸寬。我試著用雙手使勁去抬,卻抬不動。
第三十八章 機械室中的囚徒
綠色圓盤漸漸開啟,黑縫在一寸寸增大,上面的布片也跟著一起動。湊過去一看,原來圓盤裡面是無數釘子般尖銳的突起,布片就掛在上頭。布片是完全從衣服上撕扯下來的,裡面沒有我原來想像的秋子的屍體。
看來她是安全地通過了這道暗門,向著機械室的更深處走去了。
這時,時鐘敲完了八下,綠色圓盤也不再動了,留出一條八寸寬的縫隙。可這麼窄,人是無法通過的。於是我用兩手去掰,但它卻紋絲不動。就這樣我和厚達一寸的鐵板較上了勁,沒想到綠色圓盤突然往口關,我趕快把手抽出來,一眨眼工夫它又恢復了原位,差一點我的手指就被擠在鐵板之中。
奇怪,不知道秋子是怎樣通過這麼狹窄的縫隙的,就算女人的腰身再細,也不可能通過這最寬處才八寸的半月形縫隙。
會不會是這樣。這個縫隙可能是一個小時增加一寸,現在是8點,縫的寬度也是八寸左右。照這樣下去,10點的時候就會增大到一尺,12點的時候就是一尺二寸。秋子鑽過去的時候,剛好是昨晚11點之後,也許就是12點的鐘聲響過以後。那樣,一尺二寸的大縫,就算我這個大個子男人也能過去。
如果我要是知道大鐘的轉動方法,那麼現在立刻就會把它撥到12點鐘,讓它敲十二下,綠色圓盤就會露出足夠的寬縫,但遺憾的是,我對時鐘的事情不熱心,所以現在不知所措。看來只能等到12點的鐘聲響過以後再說了。
不過,幽靈塔的迷路既然能把它的建造者都困死在裡面,可見其恐怖,所以為防萬一,我必須在進去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離中午12點還有四個小時,這段時間不能白白浪費。
我從鐘樓上下來,先去舅舅的病榻前看他。同他告別之後,我就一個人躲在房間裡,開始起草遺囑。在遺囑里,我詳細講明秋子的身世是清白的,為了救她,我鑽進迷宮,如果出不來,就讓人拆毀幽靈塔救我們出來。
但這些都是以假設秋子還活著為前提的。要是她的身體早已冰涼的話,我也不打算活著出來了。按照同黑川的約定,就算我們兩人都活著出來,我也不能再愛她,所以我更盼望死,期望在不尋常的迷路中殉情。
寫完遺囑,我又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快到時間了,我提前飽餐了一頓午飯,又準備了一些麵包和冷肉等食物,並把香菸、火柴、水壺、蠟燭等帶在身上。當我再次回到綠色圓盤前的時候,已經是差五分12點了。
如果我的命運和渡海屋市郎兵衛相同,那麼現在就是我與人世的最後訣別了。想到這裡,我心裡有些發怵。然而一想到秋子還在迷路中不知死活,就把一切恐怖都拋在了腦後。
很快,又傳來了“咯吱、咯吱”齒輪轉動的聲音,緊接著鐘聲也響了起來,眼前的圓盤又開始一點一點向旁邊移開。鐘聲響過12下以後,果然如我所料,敞開的縫隙有一尺二寸左右寬,我縱身鑽了進去,就像被吞進了一個巨人的大嘴中。
裡面很黑又很窄,看不清楚,而且到處都是突起物,讓我很難挪動身子。伸手四下一摸,好像沒有通道。可這裡不可能就是盡頭,因為秋子已經鑽出去了。
我正在黑暗中納悶,忽然從身後傳來“咣當”一聲,原來綠色圓盤又關上了。光線被擋住了,機械室中變得更加昏暗,而且現在已經和外面徹底隔絕了。不過,這些我都料到了,就沉住氣,點上準備好的蠟燭,借著燭光四處查看。
在昏黃的燭光下,機械室的內部構造顯得非常奇怪。這是明治時代以前建造的時鐘,所以裡面的裝置和現代的機械裝置有些區別,很多齒輪還是木製的,看上去粗糙陳舊,就像是置身於一個放大了千百倍的大鬧鐘內部。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齒輪互相咬合,粗粗的鐵鏈互相交錯,支撐在齒輪中心的很多鐵橫木伸出來,全都沾滿了油污,散發出一股機械加工廠中的味道。
轉動這些大齒輪的發條在哪裡呢?或者即使沒有發條,也該有利用砝碼原理讓它運轉的裝置。但現在不是研究鐘錶結構的時候,我必須儘快發現迷路的入口,去找秋子,這才是我的惟一目的。
我舉著蠟燭四處查找有無通道,然而除了我剛才鑽進來的那個綠圓盤,再沒有可容一人通過的縫隙。每個地方我都用手推、拉、按過,可沒發現一處可以活動的地方。
我的心情越來越急躁了,這樣耽擱下去,就算晚一分鐘,說不定秋子就沒命了。我快急瘋了,明知無用,可還是拼命拍打,直拍得我兩手是血。
就在我茫然亂轉的時候,耳邊又傳來齒輪轉動的聲音,接著是一聲鐘鳴。原來不知不覺間又過了一個鐘頭,現在已經是一點了。不過這回我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右側的石壁動了起來。這是一面用花崗石板堆砌成的厚厚的牆壁,沒想到這麼厚的牆居然也能動。仔細一看,原來石壁上方鑲嵌著一個粗鐵環,鐵環上拴著長長的鐵鏈,通過屋頂的滑輪拴在綠色圓盤那邊的一個角上。
靠著這條鐵鎖的力量,當鐘鳴綠動時,這個裝置就把石壁向上吊起,露出了下面的縫隙。現在的時刻是1點鐘,所以石壁的縫隙和綠色圓盤一樣,也只有一寸寬。我試著用雙手使勁去抬,卻抬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