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似乎是一個不可捉摸的龐然大物。

  在河灘上玩耍的人們也發現了,立即喊叫起來。

  “是個人!”龜井喊了一聲。

  兩個人立即跑下河堤。

  從河底漂浮上來的屍體,立刻被歪歪扭扭地捲入旋渦,沖往下游。

  龜井和日下來到河灘上,立即向下游跑去。他們的眼睛盯著那具時隱時現的屍體。這是個穿西裝的男人。

  大約衝下去五六十米遠以後,似乎掛在淺灘上,停在那裡。

  這具屍體,臉朝下,趴在那裡一動不動。身體的一半泡在水中。

  兩個警察穿著鞋就撲通撲通地跳進河裡。河岸上圍了許多人。

  兩個人抓住水津津的沉重屍體,給他翻了個身。

  “是川島史郎!”龜井嘆息道。

  7

  這雖是預料之中的事,但是龜井看到川島的屍體,仍然感到黯然。他想道:他到底死了!

  你才僅僅24歲呀!7年前,你究竟為了什麼要從青森到東京來呢?

  日下去打電話時,龜井一直蹲在死者身旁,儘管河水已經濕透了他的兩隻褲腳,他也毫不在意。

  屍體沉到河底,又浮上來,被急流捲走時,西裝鼓了起來,褲子也快衝掉了。龜井掏了掏他的西裝上衣口袋,裡面的口袋裡裝著錢包,外面的口袋裡裝著一個折著的信封和一張車票。

  由於長時間浸泡在水裡,似乎稍微一碰,車票和信封就要破成碎片。龜井輕輕攤在手掌上,在岸邊找了一塊平石頭,放在上面。

  放好以後,龜井首先看了看車票。一點也不錯,就是“夕鶴7次”列車的車票。日期是4月1日21點53分發車,一等臥鋪的字樣依稀可見。而且,車票上還有水戶車站中途下車的剪痕。

  有3輛警車開到了河堤上,縣警察署的警察們紛紛跑下大堤。

  屍體立即用繩子圍了起來。

  死者身上好像沒有外傷。當然,不脫下衣服看,很難搞清詳細情況,而且只有通過解剖才能了解真正的死因。

  勘查警察正緊張地拍照。

  龜井和日下在曬著紙片和車票的石頭旁邊坐了下來。

  “大概案件要以犯人自殺結案吧!”日下聳了聳肩膀。

  “我曾希望他不要死。”龜井說。

  信封已經幹了。收信人是“川島史郎”,寄信人的名字是宮本孝。

  龜井怕它破了,小心翼翼地拿起這封信,抽出了信箋,輕輕展開。

  墨水已涸成一片,不過還能勉強辨認。

  “按照7年前制定的計劃,今寄去這封信和臥鋪車票。我們大家7年期間一起攢了路費,現在回鄉旅行。乘4月1日星期(五)上野始發的夕鶴7次列車(晚上9點53分發車)返回家鄉。我也許有些獨斷專行,按照我的考慮制定了一個兩天三宿的旅行計劃。現寄上夕鶴7次列車一等臥鋪車票1張。請你務必參加!

  得知你僅24歲就已經當了運輸公司的經理,擁有3輛卡車,非常高興。祝賀你!盼望著4月1日在上野車站與你重逢。其他夥伴當然也是如此。大家都幹得不錯。務請撥冗光臨!

  青森F高中7人小組 宮本”

  和在上野車站被殺害的安田章帶的信相比,句子雖稍有不同,但筆跡完全相同。

  “宮本這個人是個極其認真的人!”日下佩服地說。

  “你說什麼?”

  “要是我的話,我就寫一封信,複製幾份寄出去。我可沒工夫給每個人都寫信,太麻煩了,干不來。”

  “宮本有文才,再加上是7年之後邀集舊友重逢,寫信時對每個人都很斟酌。”

  “假定人犯是川島,從收到這封信和車票的時候起,他就想殺掉朋友安田章嗎?”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這封信的郵戳是3月26日。安田章帶的那封信,郵戳大概也是同一天。這樣,信第二天就可以送到,所以川島和安田都應該在3月27日收到信和車票。”

  “也就是說,是從上野車站出發的前5天。這一點很重要嗎?”

  “如果川島早就憎恨安田,為什麼不在這5天時間裡殺掉他呢?”

  “因為他們到了東京以後早已各奔東西。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裡生活,即使想殺死他,也很難弄清他的住址。所以,他很有可能要等到在上野車站見面時再說。或者也可能在他接到這封信時並未打算殺人,但在上野車站見面後發生了口角,勃然大怒,就把他殺了。”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個送川島到車站來的酒吧間的老闆娘又使人不可理解。如果他一直和川島在一起,他在上野車站就沒有機會殺死安田章。”

  “也許那個女人是同謀,專門為川島作假證。”

  日下歪著頭疑惑地這麼說。龜井笑著說:

  “一般不會有這種可能性。她會對我們講實話。”

  “你怎麼能夠如此肯定?”

  “她如果是同謀,川島就沒必要死在這裡了。他們可以訂好攻守同盟,有她給作證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兩個人談論時,川島史郎的屍體已經被送往大學醫院解剖。

  解剖的結果,最早也要明天早晨才能知道。

  龜井和日下決定暫且回東京,乘上了“常陸16次”列車,到達上野的時間是下午6點20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