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這個我確認過了。”
鳴若無其事地說道。
“我也很在意,所以那一晚——在找小想的途中,想了起來就打了個電話。”
“你是說?”
“放在大廳里的電話母機里,留言消息和對方的電話號碼都留了下來。我試著打給了那個號碼。說,請問是ARAI 先生家嗎'。”
原來如此,不必考慮得太複雜,這才是最直截了當的確認方法。
“——然後呢?”
“接電話的是年紀相當大的男人,好像不是本人,我一問,請問是ARAI 先生家嗎',他告訴我,不是啊'。我重新問道,那請問你們那邊有ARAI 先生嗎',他粗魯地說道,沒有啊'。”
在我考慮著這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鳴拿起了夾在速寫本中的信封,從裡面抽出了什麼東西。
“看。這個。”
她交給我的是一張照片。我看了看,不禁漏出了“啊……”的一聲。
“這難道說。”
“是十一年前暑假的,賢木先生的,留念照片'。”
“這就是……”
我張大眼睛看著照片。
畫面右下角確實印有“1987/8/3”這一拍攝日期。
以湖為背景並排而站的五名男女。站在右端的就是賢木晃也嗎。年齡和外貌與鳴最初給我看的前年的照片不一樣,但確實是同一個人物。其他四個人是當時夜見北三年三班的學生們……。
“然後那張便箋就是這個,你看。”
說著,我收下她繼續交給我的便箋,確認了他們的姓。
從右開始“賢木”“矢木澤”“樋口”“御手洗”“新居”。
就如鳴提到的一樣,其中“矢木澤”和“新居”下面有個×記號,並且還備註有“死亡”這兩個字。
“我在電話里裝糊塗地問了一下。我說,請問你們是誰家'。我這麼一問,對方回給我的答案是——”
鳴將視線投向我手中的照片。
“他說,我們是MITARAI 家'。”
“MITARAI?”
“那張照片從左數來第二個。藍色T 恤的,微胖眼鏡男。好像是他家。御手洗先生。”
“但是,留言裡說的是ARAI……”
我說到一半察覺到了。
“難道說ARAI 是。”
“大概是御手洗先生的外號,不如說,是朋友間的稱呼吧。
把,御手洗'的,洗'字念成,ARAI'的讀音。”
“那麼這邊這個帶有×號的呢?”
“要是這個人也是ARAI 的話就會搞混的吧。所以我覺得那應該是不同的念法。比如說不是,ARAI'而是,NII'。”
“——這樣哦。”
“ 以前死亡的是那個新居先生。御手洗先生還活著,在那之後也繼續和賢木先生有所來往。偶然會聯繫一下……估計就是想要借錢之類的事情吧。”
這樣搞明白以後,這真相簡直像笑話一樣。沒有ARAI=御手洗這一知識的“賢木的幽靈” 想,想必一定嚇了一跳陷入混亂了吧。
——話說回來。
為什麼現在,這張照片會在這裡呢。是鳴擅自從“湖畔公館”
的書房帶出來的嗎。或者說……。
我窺視著鳴的手邊。
能放進照片的大型的,淡藍色的信封。隱約可見寫有寫收件人信息並貼有郵票。
是從誰那裡寄過來的嗎。這麼說的話,是誰寄來的?
在我問這問題之前。
“對了……你看看,榊原同學。”
鳴說道。
“看完這照片,你有感覺到什麼嗎?”
7
“什麼,是指?”
被她這麼一說,我將視線重新轉向十一年前的照片。
一九八七屆的夜見山北中學三年三班的學生們。他們受賢木晃也邀請,暑假期間在緋波町的“湖畔公館”共享了不受“災禍”影響的一段和平時間。但是在那之後,回到夜見山的除賢木以外的四人之中,矢木澤和新居兩人丟了性命……。
“……是什麼呢。”
我看了看鳴的臉。她於是乎尖銳地眯起右眼。
“你不覺得有不自然的空間嗎?”
......“啊?”
我重新看了看照片。
不自然的空間?不自然的……。
“……啊。”
這裡嗎?
..右端的賢木晃也,與位於他左側的叫矢木澤的女生。存在於這兩人之間,這……。
“他們隔開一段距離地站著對吧。賢木先生和他旁邊的矢木澤小姐。”
鳴說道。
“你不覺得間隔方式實在是很不自然嗎?簡直就好像……”
“對。簡直就好像……”
一邊回應著,我想了起來。八月份那次班級合宿時,在“咲谷紀念館”門前拍的兩張照片。
被照者兩張里都是五個人。
鳴若無其事地說道。
“我也很在意,所以那一晚——在找小想的途中,想了起來就打了個電話。”
“你是說?”
“放在大廳里的電話母機里,留言消息和對方的電話號碼都留了下來。我試著打給了那個號碼。說,請問是ARAI 先生家嗎'。”
原來如此,不必考慮得太複雜,這才是最直截了當的確認方法。
“——然後呢?”
“接電話的是年紀相當大的男人,好像不是本人,我一問,請問是ARAI 先生家嗎',他告訴我,不是啊'。我重新問道,那請問你們那邊有ARAI 先生嗎',他粗魯地說道,沒有啊'。”
在我考慮著這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鳴拿起了夾在速寫本中的信封,從裡面抽出了什麼東西。
“看。這個。”
她交給我的是一張照片。我看了看,不禁漏出了“啊……”的一聲。
“這難道說。”
“是十一年前暑假的,賢木先生的,留念照片'。”
“這就是……”
我張大眼睛看著照片。
畫面右下角確實印有“1987/8/3”這一拍攝日期。
以湖為背景並排而站的五名男女。站在右端的就是賢木晃也嗎。年齡和外貌與鳴最初給我看的前年的照片不一樣,但確實是同一個人物。其他四個人是當時夜見北三年三班的學生們……。
“然後那張便箋就是這個,你看。”
說著,我收下她繼續交給我的便箋,確認了他們的姓。
從右開始“賢木”“矢木澤”“樋口”“御手洗”“新居”。
就如鳴提到的一樣,其中“矢木澤”和“新居”下面有個×記號,並且還備註有“死亡”這兩個字。
“我在電話里裝糊塗地問了一下。我說,請問你們是誰家'。我這麼一問,對方回給我的答案是——”
鳴將視線投向我手中的照片。
“他說,我們是MITARAI 家'。”
“MITARAI?”
“那張照片從左數來第二個。藍色T 恤的,微胖眼鏡男。好像是他家。御手洗先生。”
“但是,留言裡說的是ARAI……”
我說到一半察覺到了。
“難道說ARAI 是。”
“大概是御手洗先生的外號,不如說,是朋友間的稱呼吧。
把,御手洗'的,洗'字念成,ARAI'的讀音。”
“那麼這邊這個帶有×號的呢?”
“要是這個人也是ARAI 的話就會搞混的吧。所以我覺得那應該是不同的念法。比如說不是,ARAI'而是,NII'。”
“——這樣哦。”
“ 以前死亡的是那個新居先生。御手洗先生還活著,在那之後也繼續和賢木先生有所來往。偶然會聯繫一下……估計就是想要借錢之類的事情吧。”
這樣搞明白以後,這真相簡直像笑話一樣。沒有ARAI=御手洗這一知識的“賢木的幽靈” 想,想必一定嚇了一跳陷入混亂了吧。
——話說回來。
為什麼現在,這張照片會在這裡呢。是鳴擅自從“湖畔公館”
的書房帶出來的嗎。或者說……。
我窺視著鳴的手邊。
能放進照片的大型的,淡藍色的信封。隱約可見寫有寫收件人信息並貼有郵票。
是從誰那裡寄過來的嗎。這麼說的話,是誰寄來的?
在我問這問題之前。
“對了……你看看,榊原同學。”
鳴說道。
“看完這照片,你有感覺到什麼嗎?”
7
“什麼,是指?”
被她這麼一說,我將視線重新轉向十一年前的照片。
一九八七屆的夜見山北中學三年三班的學生們。他們受賢木晃也邀請,暑假期間在緋波町的“湖畔公館”共享了不受“災禍”影響的一段和平時間。但是在那之後,回到夜見山的除賢木以外的四人之中,矢木澤和新居兩人丟了性命……。
“……是什麼呢。”
我看了看鳴的臉。她於是乎尖銳地眯起右眼。
“你不覺得有不自然的空間嗎?”
......“啊?”
我重新看了看照片。
不自然的空間?不自然的……。
“……啊。”
這裡嗎?
..右端的賢木晃也,與位於他左側的叫矢木澤的女生。存在於這兩人之間,這……。
“他們隔開一段距離地站著對吧。賢木先生和他旁邊的矢木澤小姐。”
鳴說道。
“你不覺得間隔方式實在是很不自然嗎?簡直就好像……”
“對。簡直就好像……”
一邊回應著,我想了起來。八月份那次班級合宿時,在“咲谷紀念館”門前拍的兩張照片。
被照者兩張里都是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