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窗戶?”
我不期然——與書稿中的“我”一樣——感到吃驚。
書稿中寫明是半地下室構造,‘作為採光和換氣之用,開了幾個這樣的窗戶。”
他忠實地引用書稿中的文字,拋在我的面前。
“這些窗戶的大小,雖然‘約莫可通過一個人的樣子’,但從內側都上了鎖。”
是的,書稿中確實提到地下室有窗戶,大小可供一個人出入。
“……啊!”
我用手輕敲額頭,喃喃說道:“難道是這樣嗎?”
“就是這樣!”
他接下話頭,面露滿意的笑容。
“或許你會想到,無需花九牛二虎之力從屍體中取出鑰匙,只要設法打開窗戶,不也可以逃出地下室嗎?而且後者不花力氣,是最自然不過的做法。兇手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那是因為他無法做到後一種方法。”
“答得好!J. M之所以吞下房門鑰匙,顯然他也明白兇手是無法從窗戶逃脫的。”
為什麼這樣簡單的道理我到現在還弄不明白?我懷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已經壞掉了。
“書稿中寫道,可供出入的窗戶,都被設置在‘靠近天花板位置’。而且我們已經知道,這地下室里‘沒有一件家具’。這就意味著,找不到一樣可以踏腳的東西。以斧頭或鏈鋸一類的物品代替踏腳是不可能的。——由此,我們就可以做‘簡單的浦去法’了。”
他興致勃勃地繼續說道:
“四名疑兇中的‘獨眼’,他具有‘男中學生一般的高度’,應該說有充分可能從窗戶爬出去。“三隻手’呢,他‘比第一位獨眼少年的個子略高’。至於‘蛇皮男’,他‘是四人中最高的’。這麼看來,“三隻手’和‘蛇皮男’也可輕易從窗戶爬出去。
“那麼,最後剩下來的就是‘駝子’了。他‘個子很矮,大概只有一公尺的高度’。如果沒有用來彌補高度的踏腳,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從窗戶爬出的。所以……”
此刻,用怨恨眼光仰視手構不著的窗戶的異形身影在我眼前浮現,接著又出現二十五年前的某個夏日跌落井底無法爬出的我本人的身影,沒多久,兩者自然而然地重疊在一起了。
不想回憶,難以忘記——我的手臂無論如何攀援不到那石砌井壁的凸出部。如果手臂再長些,如果個子再高些……
仰望仲夏的天空。
沒有一朵流雲,天好高,又好藍。轉眼間,切成四角的天空變成黑沉沉的夜晚,在淡灰色水泥牆的上方開著四方形的窗戶。我束手無策,他也束手無策。哭過了,叫喊了,疲累了。然後木然地仰望……
我嗟然長嘆。他閉著雙眼,仍靠在白牆邊。似乎要追隨他的動作,我也閉上雙眼。——周圍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
◇
突然傳來敲門聲,我回過神來。
張開眼睛,被從窗戶射入的強烈陽光照得眩目。我拉攏窗簾,迅速跑向房門口。
“有貴客了。”他說道。嘴角浮現一抹譏諷的微笑。
“是桑山女士來訪嗎?”
是呀,多半是她了。關於五六四室患者寫的書稿,她準是來徵求做為“職業推理作家”的我的意見。
當我握住房門把手時,我轉頭回望朋友,只見他還是站在原處一動都不動地盯視著我。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把交往不淺的這位“偵探”朋友介紹給桑山女士。我用眼神向他示意,但他沒有反應。
那就拉倒算了,我想。
關於他的事,暫時對誰都別說。
後記——在六〇五室
早春的下午。
窗外下著傾盆大雨。街道濡成灰色。
……很討厭自己屬於人類這種物種,雖然我期盼能永遠沉浸在愛惜人類這物種的情緒裡面,不離不棄。
人這個東西堪稱為真正的異常生物,是在地球這個行星上完成了討厭的進化而形成的畸形物種。
對於畸形這回事,我們一方面予以大力讚美和祝福,努力地去享受它;但在另一方面,卻對同樣的事實深感驚恐,詛咒它,嫌惡它。之所以陷於這種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說明我們無法擺脫人類這物種的局限。
我被人祝福,也被人詛咒。我愛我自己,也恨我自己。我是正常人,也是異常人。我有漂亮的地方,也有醜陋的地方。我充滿正義感,有時又會小奸小惡。我有時賢明,有時愚鈍。有時正氣凜然,有時猥瑣變態。
我就是你,你就是他或她。我們就是他們……啊!又是老一套的不知何時才能完成的思考。
……早春的下午。
窗外下著傾盆大雨。街道濡成灰色。
收入本書的三個中篇小說,最早都在推理專門雜誌《EQ》上發表。
其中的《我是誰?》一文,此後會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予以單行本化。其餘兩部作品——《夢魔之手》與《怪胎》,也對登載在雜誌上的原稿做了若干修改後收錄於此。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寫一本“患者系列”作品集的計劃,早在《EQ》上發表《我是誰?》的一九八九年那時就已訂立,此後差不多過了七年,才實現這個夙願。
我不期然——與書稿中的“我”一樣——感到吃驚。
書稿中寫明是半地下室構造,‘作為採光和換氣之用,開了幾個這樣的窗戶。”
他忠實地引用書稿中的文字,拋在我的面前。
“這些窗戶的大小,雖然‘約莫可通過一個人的樣子’,但從內側都上了鎖。”
是的,書稿中確實提到地下室有窗戶,大小可供一個人出入。
“……啊!”
我用手輕敲額頭,喃喃說道:“難道是這樣嗎?”
“就是這樣!”
他接下話頭,面露滿意的笑容。
“或許你會想到,無需花九牛二虎之力從屍體中取出鑰匙,只要設法打開窗戶,不也可以逃出地下室嗎?而且後者不花力氣,是最自然不過的做法。兇手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那是因為他無法做到後一種方法。”
“答得好!J. M之所以吞下房門鑰匙,顯然他也明白兇手是無法從窗戶逃脫的。”
為什麼這樣簡單的道理我到現在還弄不明白?我懷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已經壞掉了。
“書稿中寫道,可供出入的窗戶,都被設置在‘靠近天花板位置’。而且我們已經知道,這地下室里‘沒有一件家具’。這就意味著,找不到一樣可以踏腳的東西。以斧頭或鏈鋸一類的物品代替踏腳是不可能的。——由此,我們就可以做‘簡單的浦去法’了。”
他興致勃勃地繼續說道:
“四名疑兇中的‘獨眼’,他具有‘男中學生一般的高度’,應該說有充分可能從窗戶爬出去。“三隻手’呢,他‘比第一位獨眼少年的個子略高’。至於‘蛇皮男’,他‘是四人中最高的’。這麼看來,“三隻手’和‘蛇皮男’也可輕易從窗戶爬出去。
“那麼,最後剩下來的就是‘駝子’了。他‘個子很矮,大概只有一公尺的高度’。如果沒有用來彌補高度的踏腳,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從窗戶爬出的。所以……”
此刻,用怨恨眼光仰視手構不著的窗戶的異形身影在我眼前浮現,接著又出現二十五年前的某個夏日跌落井底無法爬出的我本人的身影,沒多久,兩者自然而然地重疊在一起了。
不想回憶,難以忘記——我的手臂無論如何攀援不到那石砌井壁的凸出部。如果手臂再長些,如果個子再高些……
仰望仲夏的天空。
沒有一朵流雲,天好高,又好藍。轉眼間,切成四角的天空變成黑沉沉的夜晚,在淡灰色水泥牆的上方開著四方形的窗戶。我束手無策,他也束手無策。哭過了,叫喊了,疲累了。然後木然地仰望……
我嗟然長嘆。他閉著雙眼,仍靠在白牆邊。似乎要追隨他的動作,我也閉上雙眼。——周圍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
◇
突然傳來敲門聲,我回過神來。
張開眼睛,被從窗戶射入的強烈陽光照得眩目。我拉攏窗簾,迅速跑向房門口。
“有貴客了。”他說道。嘴角浮現一抹譏諷的微笑。
“是桑山女士來訪嗎?”
是呀,多半是她了。關於五六四室患者寫的書稿,她準是來徵求做為“職業推理作家”的我的意見。
當我握住房門把手時,我轉頭回望朋友,只見他還是站在原處一動都不動地盯視著我。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把交往不淺的這位“偵探”朋友介紹給桑山女士。我用眼神向他示意,但他沒有反應。
那就拉倒算了,我想。
關於他的事,暫時對誰都別說。
後記——在六〇五室
早春的下午。
窗外下著傾盆大雨。街道濡成灰色。
……很討厭自己屬於人類這種物種,雖然我期盼能永遠沉浸在愛惜人類這物種的情緒裡面,不離不棄。
人這個東西堪稱為真正的異常生物,是在地球這個行星上完成了討厭的進化而形成的畸形物種。
對於畸形這回事,我們一方面予以大力讚美和祝福,努力地去享受它;但在另一方面,卻對同樣的事實深感驚恐,詛咒它,嫌惡它。之所以陷於這種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說明我們無法擺脫人類這物種的局限。
我被人祝福,也被人詛咒。我愛我自己,也恨我自己。我是正常人,也是異常人。我有漂亮的地方,也有醜陋的地方。我充滿正義感,有時又會小奸小惡。我有時賢明,有時愚鈍。有時正氣凜然,有時猥瑣變態。
我就是你,你就是他或她。我們就是他們……啊!又是老一套的不知何時才能完成的思考。
……早春的下午。
窗外下著傾盆大雨。街道濡成灰色。
收入本書的三個中篇小說,最早都在推理專門雜誌《EQ》上發表。
其中的《我是誰?》一文,此後會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予以單行本化。其餘兩部作品——《夢魔之手》與《怪胎》,也對登載在雜誌上的原稿做了若干修改後收錄於此。
以精神病院為舞台寫一本“患者系列”作品集的計劃,早在《EQ》上發表《我是誰?》的一九八九年那時就已訂立,此後差不多過了七年,才實現這個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