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道耶。”醫生回答的態度還是很隨意:“好像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實際情形到底如何,就不知道了。”

  他的答案很模糊。

  4

  “聽說今年的送火有六山。”

  上個星期從深泥丘醫院回家後,我這麼告訴了妻子。

  她說:“真的嗎?”又說:“好幾年沒有六山送火了,一定很有趣。”

  我對她的反應感到十分困惑。

  “餵……你知道?你知道有六山之年的事?”

  “你不知道嗎?”妻子馬上反問我,我卻語塞了。

  “你也真是的!連這麼重要的事情忘記了嗎?還是你原本就不知道?”

  妻子一臉莫可奈何地接著說:“明明住在這個城市的時間比我還要久,卻……”

  這兩、三年來,我已經有好幾次被她這麼說了,最近我好像已經習慣她這麼說我,所以偶爾我會對自己說:“嗯,也會有那種情況吧!”卻不去深入地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

  “聽說直到江戶時代都還是十山送火,是哪一座山恢復送火的活動嗎?”

  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但妻子卻露出更加無法理解我的表情。

  “不是啦。”她說:“第六座山是保知谷的無無山。”

  “唔?有那樣的山嗎?”

  “無無山是紅叡山的前峰之一。”

  妻子很無奈似的,簡單地為我做講解:

  “城市東北邊的郊外有一個地方叫保知谷,那裡是連公共汽車也沒有行駛到的偏僻地方。”

  “哦?第六座送火的山就在那裡嗎?”

  “那座山好幾年才有一次送火的活動,有時候是四年,有時候是六年,到底間隔幾年舉行一次,並沒有固定的規定。該年要舉行‘送火’的活動時,也不會發布‘今年要舉行’這類的消息……總是靠著大家的口耳相傳。不過,口耳相傳這種事有時是正確的,有時卻不一定是正確的。”

  雖然妻子如此說明著,但我還是一點印象也沒有,只好曖昧地一邊點頭,一邊又問道:

  “那,第六座山的山上寫的是什麼字?”

  “這也不一定了。”

  “什麼?”

  “有的時候是文字,有的時候是記號,也有的時候是圖案,沒有一定。每一次都有變化,只有地方的保存會的人知道那一年會出現什麼樣的送火,而且在送火當天以前都要保密,不能讓外人知道當天會出現什麼樣的送火。所以可以說,在還沒有點燃送火以前,人們都不知道第六座山會出現什麼樣的送火。”

  “……”

  “說實在的,我一次也沒有看過六山送火,總是因為時機不對而錯過了,所以對六山送火很感興趣,今年應該可以看到六山送火了吧?”

  “嗯。”我低聲應著,手掌輕輕拍著自己的臉頰。

  記憶還是很模糊。

  我應該只是不記得,以前一定曾經看過“那個”吧?從小孩子的時候開始算起的話,應該不只一次或兩次遇到“六山送火之年”……我努力地想要回想起來,可是……不行,還是……

  “唉,你沒事吧?”妻子問我,把我叫回到現實。

  “你暈眩的症狀已經好了嗎?”

  “啊,是……嗯。”

  因為這樣——

  妻子當下興致高昂地決定十六日的晚上要和我一起去深泥丘醫院看送火的活動,但是前天下午,妻子貓目島的娘家那邊突然傳來惡耗,讓妻子臨時又錯過了這次的六山送火。

  妻子家一直住在貓目島的大伯母過世了,雖然是我沒有見過面的人,但是妻子說她小的時候曾經受到那位伯母非常多的照顧。

  “我一個人去就好了。”她這麼說著,便開始為了出遠門做準備。

  “很遺憾這次我又看不到送火了,你要好好看,除了你自己那一份外,我的那一份也要看。”

  5

  點燃龍見山上的“乆”後不久,北邊的“Θ”和“蟲蟲”的火炬剛剛點著時,聚集在屋頂上的人數比我剛到時多了一倍。

  住院病患人數與外來人數的比例如何呢?因為不是可以好好觀察的場合,所以無法正確地判斷。不過,靠著放眼看過去的感覺,像和我一起搭電梯上來的那三個人一樣的傷患相當多,手臂吊著三角巾、拄著拐杖、脖子上纏繞著紗布的……坐在輪椅上的人數也增加了。

  避開混亂的人群,我走到屋頂的南端。從這裡看,“人”字的火勢已經衰微、變暗了。即使靠著圍欄看,因為水塔的阻礙,只能看到“蟲蟲”的一半,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Θ”的全貌。遠離了聚在屋頂上人群的腳步聲與說話聲後,我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很想抽支煙。但是,我也知道這裡不是可以抽菸的場所,只好忍耐下來。

  “那裡——不要靠近那裡喲!”

  突然,我聽到有人這樣告訴我。說話的人是穿著紅色襯衫的年輕女護士。

  “你說這裡嗎?”原本背部倚著圍欄的我,立刻挺直背,離開圍欄,並且歪著頭不解地問:“為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