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蕭九是個雷厲風行的,帶王琳琅回了軍城後,轉天一早就要拜見王風。不過他考慮到如今兩人的身份地位不匹配,王家也可能不願意與已廢的皇子結親,怕萬一親事不成,損了王琳琅的名聲,就沒有正式拜見西南將軍,而是打算先私下見一面。
王琳琅看起來是冷傲型美女,其實性情溫順,如今一顆心繫在蕭九身上,自然什麼都聽他的,就悄悄把他帶進將軍府里。雖說書房重地有守衛,但誰不知道王大小姐是將軍最心愛的侄女?自打小姐來西南,將軍的書房也一直是小姐在整理的,所以她很輕鬆就能通過。還順帶著和門口守衛找個由頭說話,掩護蕭九翻牆而入。
只是兩人還沒商量好要怎麼和王風說,外頭就來了人,而且不止王風一個。蕭九怕人家看到他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會有不好的看法,緊急之下,就拉著王琳琅躲在大屏風後頭的淨房裡。因為王風公務忙的時候,日夜待在書房裡,所以此地的設置是很完善的。
然後,他們兩個就聽到了不該聽的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謀反、逼宮,西南軍是重要的一環。三十年前蕭左為了強娶崔淑妃,在戰場上於背後she死了付小將軍,令王付兩家早就心生二意。朝堂上,威遠侯王岳是蕭十一的劍。西南邊陲,將軍王風是蕭十一的刀。此時,王風是和幾員心腹大將商量,當臨山王揭杆而起,他們要和其它幾路人馬,如何策應。而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另外,其他人說起對蕭九的處置,都主張要殺。畢竟他是當皇上的親子,若臨山王成功登位,就必須要斬糙除根,免得留下後患。若讓人以蕭九為藉口,扯起反旗,極可能會導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的局面。當今皇上長年針對十王餘孽,就是同樣的道理。
聽到這話,王琳琅幾乎要暈過去。她好不容易愛上的人,心愛的男人,難道要死於叔父之手嗎?而蕭九震驚的卻是蕭十一謀反,而且看起來大事將成。好在接下來王風說:臨山王有嚴令,蕭九郎要看管起來,不讓他出西南一步,卻絕不能傷害半分。
商量完正事,恰好有小兵來報,說軍營有情況,以王風為首的西南軍首領們,就都匆匆走了,自始自終,沒有人發現淨房內有人偷聽。畢竟,院外有守衛。可守衛覺得大小姐出入是常事,也沒有報告。於是兩下里誤會,就出了岔子。
王琳琅要與蕭九私奔,雖說臨山王要保九郎的命,叔父也很欣賞九郎,並不是殘暴好殺之人,可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局勢有什麼不好的變化,九郎還是隨時處於危險的境地。但蕭九卻冷靜的表示,要好好想想。
若思一夜,王琳琅偷偷找到蕭九時,蕭九卻給王琳琅跪下了。
“蕭九此生註定欠你,已經償還不了。即如此,索性多欠些,只求你再幫個忙。如果有來生,我願為牛為馬,供你鞭打驅策。”說著,一個頭重重磕在地上。
看著心裡那麼喜歡的男人跪在自己面前,王琳琅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但她明白,他是要永遠離開她了,不禁淚流滿面。
“你讓我幫你什麼呢?”無論什麼,她都會幫的,就算全了這一世兩人的情義。
蕭九也哭了,“求你給我偷一張西南軍信使的文書,蓋上大印。軍服和軍馬,我會自己想辦法。之後我會裝病在床,求你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別讓人知道我從流放地逃了。”
這時候,王琳琅倒猶豫了。她是喜歡蕭九,掏心掏肺的喜歡,可是她也不能對不起他們王家。她是從小受到世家教育的貴女,不是凡事不懂的花痴。從偷聽到事實中分析,如今王家已經和臨山王綁到了一起,若謀反事敗,他們王家也將萬劫不復。她對蕭九再有情有義,也不能拋棄自己的娘家不管。
蕭九看出她的糾結,賭咒發誓說,“我此去,不為了扭轉乾坤。這麼說吧,放眼整個大趙國,大約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蕭十一。世人只道他紈絝、花心、貪財好色,就是個混世魔王,只有我知道他有多智慧和隱忍。我只是沒想到,他謀的是天下,而並非自由自在的活著。”他不明白,蕭十一正是為了要徹底的自由,才要站在最高的位置。
“他既然決定出手,那已然就有十全的把握,任是大羅金仙也沒辦法挽回。所以,我不是去破壞他們的大計,那樣自然傷害不到全局,我區區一個庶民,也沒本事左右不了政避,更傷害不到王家。我只是想……至少把我的母親偷偷接出來,別讓她狂傲了一輩子,結果卻死在爛泥里。”一個男人,卻哭得失聲,“所以琳琅我才求你,只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我向你發誓,絕對不會傷害王家的任何一個人!事成之後,我會回西南來給你、給王將軍一個交待。那時要殺要剮,我沒半字怨言。”
字字誅心,聲聲泣血,王琳琅從沒有見過那麼絕望的蕭九郎,心驀然就軟了。她猶豫掙扎了好久,終於點頭答應了。
她順利的拿到了蕭九所要的東西,還給他包了一大包的吃食和銀子,只告訴他,“我不要你來生償還我,只要你今生好好活著。此一去,你不用再回來了,只心裡能記得我就好。”說完還大膽的撲上去,使勁親了蕭九一回,就此永別。
蕭九隻覺得心被撕成兩半似的,一邊是心上人,一邊是生身之母,一邊是愛意,一邊是恩情,他痛苦萬分,雖然最終還是趁夜悄悄離開西南,心中的痛卻化為了對蕭十一的恨意。
曾經是兄弟,為什麼搶了他的女人,還要殺了他的父母?
從那天偷聽的隻字片語中,他還推測出一個事實:琉璃是霍紅蓮的妹妹,她是為了復仇而來。她對他,從來沒有過喜歡,只是利用。現在她嫁給蕭十一,漕幫與反賊之力聯手,所以父皇的江山才會塌倒。那麼琉璃,也是他的敵人!
蕭九懷著這樣激烈的情緒遠去,而在西南,王風忙於軍務政務,蕭九消失的消息,真的讓王琳琅瞞得密不透風。
第六十九章眾叛親離(上)
人的預感,是非常神奇的。很多根本還沒有發生的事,你就已經感到了不對勁。
最近蕭左就是這樣,明明他仍然威嚴地端坐在宣政殿議政,明明下頭的朝臣也都恭恭敬敬的,雖然那諸多謠言並沒有壓下去,可明明也沒有動搖國本。但是,為什麼他就感覺氣氛都不對了呢?臣子們的眼神遊離不定,一件政事扔出來,連平時最喜歡爭執的大臣也似乎沒什麼興趣。似乎四面有看不見、摸不到的牆,冷冰冰的壓了過來,讓他透不過氣。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不是大臣們陽奉陰違,心底到底覺得他得位不正?那麼,他就應該根本不理,以行動讓群臣、讓百姓、讓天下人明白,他仍然是大趙天子!
可是,儘管不斷鼓勵自己做出強硬的姿態以及對謠言毫不理會的樣子,心中卻仍然是忐忑不安的。一連好多天,他終於坐不住了,跑到金雲宮去。他可能喜愛各色美人,但心裡真正裝著的,卻仍然是崔淑妃。也唯有對她,才能說說心理話。
沒想到崔淑妃卻給他甩了臉子,眼淚汪汪地道,“哼,皇上這麼狠心,就是不肯讓九郎回來。既然如此,臣妾就是要再恃寵而嬌一點,乾脆讓皇上厭棄了臣妾,也把臣妾趕出宮去。那時,自有新美人在皇上身邊侍候,臣妾自己去找我那苦命的九郎。”
蕭左正煩惱,聽這撒嬌賭氣的話,心中的火氣就升了起來,可是看到崔淑妃那用脂粉也遮蓋不住的老態,忽然想起她十五、六歲的時候。他愛的,不就是她即潑辣又不懂事。卻又真性真情的樣子嗎?現如今他有一種奇異的感覺,似乎身處水波的中心,在靜時。歲月安穩。若動了,他身邊的一切就如漣漪。漸漸盪開,然後就都消失不見了。
鏡花水月,不外如此。
“你可聽過一句話嗎?”他緩緩地坐在窗邊的短塌上,與崔淑妃隔著炕幾相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朕沒讓九郎回來,雖是對他還不信任,卻說不定能保他一命。”
崔淑妃怔了怔,見蕭左的眉目不穩。似有些心慌意亂,不禁吃了一驚。這個男人多疑又好大喜功,卻從登位的那天就格外自信。現在看樣子,似乎有什麼事是不確定的。她到底是真愛蕭左的,當下收斂了情緒,問道,“皇上何出此言?可是朝堂上有什麼事?”
“就是太平靜了才奇怪。”蕭左皺眉,“朕登位這麼久,哪天沒點大事小情?不吵得朕頭疼是不罷休的。可是這幾日,倒是少有的祥和啊。”就像暴風雨前。天空上鋪滿美麗又靜謐的雲層。就像波濤洶湧前,那疏鬆而輕搖的安寧海面。
“可是因為前些日子,正大光明匾掉下來的事?”這話。在皇宮裡成了禁忌,也只有崔淑妃敢這麼肆無忌憚。之前好一陣宮中徹查,不知死了多少人,結果卻沒查出什麼來,也難怪皇上會不安心。
蕭左的雙手無意識的鬆開攥緊,攥緊又鬆開,顯示他內心的不平靜,“說不上是具體什麼事,朕就是覺得有反賊暗中盯著朕。可他狡猾得很,朕就是抓不到他。現在。他已經慢慢潛伏到朕的身邊,拿刀子架在朕的喉嚨上。可朕卻還沒有發覺。”
“怎麼會?皇上是真龍天子,邪祟不侵的。”崔淑妃真的對蕭左盲目信任,倒不是假意吹捧,“是不是在政務或者軍務上,有什麼異樣啊。”
“什麼都沒有!”蕭左突然煩躁地站起來,“所以別再提讓九郎回來的事,至少暫時別打主意。萬一朕有什麼,這宮裡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好下場。好歹九郎在外,還能留朕一線血脈。”
崔淑妃只覺得眼皮子猛跳了下,心下突然有些害怕起來,“皇上您別這樣說,真的嚇到臣妾了。皇上最近一定是太累了,又被那些討厭的謠言鬧得心情不好,這才想得多了。都是臣妾的不好,不體諒皇上治國辛苦,還要跟皇上鬧彆扭。不然,臣妾給皇上踩踩背吧?”說著就下了塌,拉住蕭左的手。
蕭左沒什麼興致,反拿著崔淑妃的手,按住自己的胸口,“也不知怎麼,這幾日總是有些心驚肉跳的。難道,國生妖孽?”
崔淑妃見蕭左如此,有些心疼,不禁恨恨地道,“哼,什麼妖孽?要臣妾說,有的人命格奇差,克夫克父克子的,想必是天生的晦氣,什麼都克。誰沾上了,就全沒什麼好事。就說那個水琉璃,不是臣妾埋怨皇上,您遇到水家兄妹時,正遭了水匪,指不定就是被她衰的。自從把她訂給九郎為妻,九郎就沒遇到過好事。最後,生生被貶為庶民。她認了寧安侯為義父,如今連整個寧安侯府都敗了。她那兄長,娶個老婆卻死得那樣慘。她嫁了小十一,結果呢,小十一的礦山經營權獻給了朝廷,前些日子因為溫凝之一案,他好心幫著修侯府,卻還被皇上懷疑是他做的手……啊……”
王琳琅看起來是冷傲型美女,其實性情溫順,如今一顆心繫在蕭九身上,自然什麼都聽他的,就悄悄把他帶進將軍府里。雖說書房重地有守衛,但誰不知道王大小姐是將軍最心愛的侄女?自打小姐來西南,將軍的書房也一直是小姐在整理的,所以她很輕鬆就能通過。還順帶著和門口守衛找個由頭說話,掩護蕭九翻牆而入。
只是兩人還沒商量好要怎麼和王風說,外頭就來了人,而且不止王風一個。蕭九怕人家看到他們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會有不好的看法,緊急之下,就拉著王琳琅躲在大屏風後頭的淨房裡。因為王風公務忙的時候,日夜待在書房裡,所以此地的設置是很完善的。
然後,他們兩個就聽到了不該聽的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謀反、逼宮,西南軍是重要的一環。三十年前蕭左為了強娶崔淑妃,在戰場上於背後she死了付小將軍,令王付兩家早就心生二意。朝堂上,威遠侯王岳是蕭十一的劍。西南邊陲,將軍王風是蕭十一的刀。此時,王風是和幾員心腹大將商量,當臨山王揭杆而起,他們要和其它幾路人馬,如何策應。而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另外,其他人說起對蕭九的處置,都主張要殺。畢竟他是當皇上的親子,若臨山王成功登位,就必須要斬糙除根,免得留下後患。若讓人以蕭九為藉口,扯起反旗,極可能會導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的局面。當今皇上長年針對十王餘孽,就是同樣的道理。
聽到這話,王琳琅幾乎要暈過去。她好不容易愛上的人,心愛的男人,難道要死於叔父之手嗎?而蕭九震驚的卻是蕭十一謀反,而且看起來大事將成。好在接下來王風說:臨山王有嚴令,蕭九郎要看管起來,不讓他出西南一步,卻絕不能傷害半分。
商量完正事,恰好有小兵來報,說軍營有情況,以王風為首的西南軍首領們,就都匆匆走了,自始自終,沒有人發現淨房內有人偷聽。畢竟,院外有守衛。可守衛覺得大小姐出入是常事,也沒有報告。於是兩下里誤會,就出了岔子。
王琳琅要與蕭九私奔,雖說臨山王要保九郎的命,叔父也很欣賞九郎,並不是殘暴好殺之人,可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局勢有什麼不好的變化,九郎還是隨時處於危險的境地。但蕭九卻冷靜的表示,要好好想想。
若思一夜,王琳琅偷偷找到蕭九時,蕭九卻給王琳琅跪下了。
“蕭九此生註定欠你,已經償還不了。即如此,索性多欠些,只求你再幫個忙。如果有來生,我願為牛為馬,供你鞭打驅策。”說著,一個頭重重磕在地上。
看著心裡那麼喜歡的男人跪在自己面前,王琳琅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但她明白,他是要永遠離開她了,不禁淚流滿面。
“你讓我幫你什麼呢?”無論什麼,她都會幫的,就算全了這一世兩人的情義。
蕭九也哭了,“求你給我偷一張西南軍信使的文書,蓋上大印。軍服和軍馬,我會自己想辦法。之後我會裝病在床,求你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別讓人知道我從流放地逃了。”
這時候,王琳琅倒猶豫了。她是喜歡蕭九,掏心掏肺的喜歡,可是她也不能對不起他們王家。她是從小受到世家教育的貴女,不是凡事不懂的花痴。從偷聽到事實中分析,如今王家已經和臨山王綁到了一起,若謀反事敗,他們王家也將萬劫不復。她對蕭九再有情有義,也不能拋棄自己的娘家不管。
蕭九看出她的糾結,賭咒發誓說,“我此去,不為了扭轉乾坤。這麼說吧,放眼整個大趙國,大約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蕭十一。世人只道他紈絝、花心、貪財好色,就是個混世魔王,只有我知道他有多智慧和隱忍。我只是沒想到,他謀的是天下,而並非自由自在的活著。”他不明白,蕭十一正是為了要徹底的自由,才要站在最高的位置。
“他既然決定出手,那已然就有十全的把握,任是大羅金仙也沒辦法挽回。所以,我不是去破壞他們的大計,那樣自然傷害不到全局,我區區一個庶民,也沒本事左右不了政避,更傷害不到王家。我只是想……至少把我的母親偷偷接出來,別讓她狂傲了一輩子,結果卻死在爛泥里。”一個男人,卻哭得失聲,“所以琳琅我才求你,只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我向你發誓,絕對不會傷害王家的任何一個人!事成之後,我會回西南來給你、給王將軍一個交待。那時要殺要剮,我沒半字怨言。”
字字誅心,聲聲泣血,王琳琅從沒有見過那麼絕望的蕭九郎,心驀然就軟了。她猶豫掙扎了好久,終於點頭答應了。
她順利的拿到了蕭九所要的東西,還給他包了一大包的吃食和銀子,只告訴他,“我不要你來生償還我,只要你今生好好活著。此一去,你不用再回來了,只心裡能記得我就好。”說完還大膽的撲上去,使勁親了蕭九一回,就此永別。
蕭九隻覺得心被撕成兩半似的,一邊是心上人,一邊是生身之母,一邊是愛意,一邊是恩情,他痛苦萬分,雖然最終還是趁夜悄悄離開西南,心中的痛卻化為了對蕭十一的恨意。
曾經是兄弟,為什麼搶了他的女人,還要殺了他的父母?
從那天偷聽的隻字片語中,他還推測出一個事實:琉璃是霍紅蓮的妹妹,她是為了復仇而來。她對他,從來沒有過喜歡,只是利用。現在她嫁給蕭十一,漕幫與反賊之力聯手,所以父皇的江山才會塌倒。那麼琉璃,也是他的敵人!
蕭九懷著這樣激烈的情緒遠去,而在西南,王風忙於軍務政務,蕭九消失的消息,真的讓王琳琅瞞得密不透風。
第六十九章眾叛親離(上)
人的預感,是非常神奇的。很多根本還沒有發生的事,你就已經感到了不對勁。
最近蕭左就是這樣,明明他仍然威嚴地端坐在宣政殿議政,明明下頭的朝臣也都恭恭敬敬的,雖然那諸多謠言並沒有壓下去,可明明也沒有動搖國本。但是,為什麼他就感覺氣氛都不對了呢?臣子們的眼神遊離不定,一件政事扔出來,連平時最喜歡爭執的大臣也似乎沒什麼興趣。似乎四面有看不見、摸不到的牆,冷冰冰的壓了過來,讓他透不過氣。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是不是大臣們陽奉陰違,心底到底覺得他得位不正?那麼,他就應該根本不理,以行動讓群臣、讓百姓、讓天下人明白,他仍然是大趙天子!
可是,儘管不斷鼓勵自己做出強硬的姿態以及對謠言毫不理會的樣子,心中卻仍然是忐忑不安的。一連好多天,他終於坐不住了,跑到金雲宮去。他可能喜愛各色美人,但心裡真正裝著的,卻仍然是崔淑妃。也唯有對她,才能說說心理話。
沒想到崔淑妃卻給他甩了臉子,眼淚汪汪地道,“哼,皇上這麼狠心,就是不肯讓九郎回來。既然如此,臣妾就是要再恃寵而嬌一點,乾脆讓皇上厭棄了臣妾,也把臣妾趕出宮去。那時,自有新美人在皇上身邊侍候,臣妾自己去找我那苦命的九郎。”
蕭左正煩惱,聽這撒嬌賭氣的話,心中的火氣就升了起來,可是看到崔淑妃那用脂粉也遮蓋不住的老態,忽然想起她十五、六歲的時候。他愛的,不就是她即潑辣又不懂事。卻又真性真情的樣子嗎?現如今他有一種奇異的感覺,似乎身處水波的中心,在靜時。歲月安穩。若動了,他身邊的一切就如漣漪。漸漸盪開,然後就都消失不見了。
鏡花水月,不外如此。
“你可聽過一句話嗎?”他緩緩地坐在窗邊的短塌上,與崔淑妃隔著炕幾相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朕沒讓九郎回來,雖是對他還不信任,卻說不定能保他一命。”
崔淑妃怔了怔,見蕭左的眉目不穩。似有些心慌意亂,不禁吃了一驚。這個男人多疑又好大喜功,卻從登位的那天就格外自信。現在看樣子,似乎有什麼事是不確定的。她到底是真愛蕭左的,當下收斂了情緒,問道,“皇上何出此言?可是朝堂上有什麼事?”
“就是太平靜了才奇怪。”蕭左皺眉,“朕登位這麼久,哪天沒點大事小情?不吵得朕頭疼是不罷休的。可是這幾日,倒是少有的祥和啊。”就像暴風雨前。天空上鋪滿美麗又靜謐的雲層。就像波濤洶湧前,那疏鬆而輕搖的安寧海面。
“可是因為前些日子,正大光明匾掉下來的事?”這話。在皇宮裡成了禁忌,也只有崔淑妃敢這麼肆無忌憚。之前好一陣宮中徹查,不知死了多少人,結果卻沒查出什麼來,也難怪皇上會不安心。
蕭左的雙手無意識的鬆開攥緊,攥緊又鬆開,顯示他內心的不平靜,“說不上是具體什麼事,朕就是覺得有反賊暗中盯著朕。可他狡猾得很,朕就是抓不到他。現在。他已經慢慢潛伏到朕的身邊,拿刀子架在朕的喉嚨上。可朕卻還沒有發覺。”
“怎麼會?皇上是真龍天子,邪祟不侵的。”崔淑妃真的對蕭左盲目信任,倒不是假意吹捧,“是不是在政務或者軍務上,有什麼異樣啊。”
“什麼都沒有!”蕭左突然煩躁地站起來,“所以別再提讓九郎回來的事,至少暫時別打主意。萬一朕有什麼,這宮裡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好下場。好歹九郎在外,還能留朕一線血脈。”
崔淑妃只覺得眼皮子猛跳了下,心下突然有些害怕起來,“皇上您別這樣說,真的嚇到臣妾了。皇上最近一定是太累了,又被那些討厭的謠言鬧得心情不好,這才想得多了。都是臣妾的不好,不體諒皇上治國辛苦,還要跟皇上鬧彆扭。不然,臣妾給皇上踩踩背吧?”說著就下了塌,拉住蕭左的手。
蕭左沒什麼興致,反拿著崔淑妃的手,按住自己的胸口,“也不知怎麼,這幾日總是有些心驚肉跳的。難道,國生妖孽?”
崔淑妃見蕭左如此,有些心疼,不禁恨恨地道,“哼,什麼妖孽?要臣妾說,有的人命格奇差,克夫克父克子的,想必是天生的晦氣,什麼都克。誰沾上了,就全沒什麼好事。就說那個水琉璃,不是臣妾埋怨皇上,您遇到水家兄妹時,正遭了水匪,指不定就是被她衰的。自從把她訂給九郎為妻,九郎就沒遇到過好事。最後,生生被貶為庶民。她認了寧安侯為義父,如今連整個寧安侯府都敗了。她那兄長,娶個老婆卻死得那樣慘。她嫁了小十一,結果呢,小十一的礦山經營權獻給了朝廷,前些日子因為溫凝之一案,他好心幫著修侯府,卻還被皇上懷疑是他做的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