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如今能讓崔淑妃動氣的,不過就是兩件事。一,皇上不上她這來,倒是經常寵著月影宮裡那一位。二,她的兒子蕭真蕭九郎,還沒得到聖命,好返回東京都。
“奴婢打聽到了。”金雲宮內,她的心腹嬤嬤在她耳邊低聲道,“正是月影宮那一位在皇上面前進的讒言,說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則皇上寬仁,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就推翻自己的旨意。倒不如先放放,等有機會時也好名正言順。”
“這賤婢!”崔淑妃氣得一拍坑幾,指甲崩斷了,手指流了血也不顧,“她倒生得好一張巧嘴,就知道皇上這輩子最看中‘名正言順’四個字,偏偏用這個來擋本宮的路!”
那嬤嬤慌得找東西來給崔淑妃包紮,崔淑妃卻煩躁的揮開她道,“她不過是想把九郎的路堵死,等她自己生出個不知什麼玩意兒,好在皇上跟前晃,討好賣乖。皇上春秋正盛,等得了她兒子長大。可她也不想想,這麼些日子都沒動靜,擺明是生不出來的!”
“這皇母的命,不是人人都有的。”那嬤嬤趕緊捧著說。
崔淑妃稍順了點氣兒,皺起了淡淡的長眉道,“但本宮也不能這麼由著那賤人,勢必要在皇上面前說道說道才是。皇上此人,慣會多心,若任由著不管,指不定最後變成什麼樣。”她是個急脾氣的,說著就要出宮。
那嬤嬤連忙攔道,“娘娘手上還傷著,不好這時候去,萬一驚了聖駕呢?到時皇上看了心疼,奴婢們就倒霉了,娘娘只當疼疼我們吧。再者說,您也說皇上的思慮多,很多事您要自己去說,可比不得從旁人嘴裡聽著更有用。”
崔淑妃本來在火頭上,這會兒靜下來想想也對。她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回到身邊,可如果提得太頻繁,在皇上那兒只怕會起反作用。這種時候,她不能討了皇上的厭,九郎也不能惹了皇上的疑。可是不提吧,哪天他若忘記了這事可怎麼辦?那樣,她娘家做的那些小動作也就都沒有意義了。只是她入宮那麼多年,被皇上寵了那麼多年,自己也橫了這麼多年,這時候是沒人會伸出援手的,不落井下石都算厚道的。況且,就算想伸手,有那個心也得有那份力才行。
“你說的這個旁人,可有特指?”想了想,她問。
“除了娘娘外,自小就陪著皇上,最是知近的人還能有誰啊?”那嬤嬤丟了個眼色。
崔淑妃立即會意,嘴裡念出三個字,“洪長志。”隨即又發起愁來,“可是那老東西滑不溜手,多少王公大臣、後宮佳麗想巴結他,好藉機揣摩皇上的心思。可他呢?愣是油鹽不進,誰也拉攏不了。若不是為這,皇上也不會這麼寵信他。頭幾年,咱們也是下過一番功夫的,可結果呢?還不就那樣。看著恭敬,其實半分面子也不給的。”
“此一時,彼一時。”那嬤嬤道,“越是這樣的人說出的話,皇上才越放在心裡。就說月影宮那內,最近可勁兒的討好。聽說還親手fèng了熊皮的護膝,送了去。洪公公不是早年為在大冬天的背皇上過河,傷過腿嗎?”
“她不僅有巧一張巧嘴,還會討個巧宗。”崔淑妃冷笑,“放眼滿宮裡,除了皇上那裡,誰能得了她的侍候。可就算皇上知道這事,也只會說她心細善良。”頓了頓,“洪長志收了?”
“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哪好就拒絕了呢?奴婢從旁處打聽,洪公公貌似還很歡喜。所以娘娘說得對,那一位就是會用‘巧’字。您想,旁人送禮都往重里送,只怕薄了,讓人看不上。可那樣,就透著要有求於人的意思。洪公公忠於皇上,為人又謹慎,自然不能開了例,短了手,還給人留下把柄。於是那位就送這些看似低賤的東西,讓人收起來不擔心有後招,還透著那麼一股子真正關心的意思,洪公公心裡能不高興嗎?他再怎麼受寵,也是個閹人,誰還真拿著當回事不成?”
崔淑妃挑眉,覺得正是這麼個理兒,“那咱們要送些什麼?”只怕再送些貼身又不值錢的東西,好比膏藥什麼的,讓別人搶了先機,就感覺不出好來了。
“娘娘別急,讓奴婢再打聽打聽。奴婢就不信了,洪公公就真箇兒的無欲無求?”
☆、第六十四章打糙,為的就是驚蛇
“他那,還真不好下嘴。”崔淑妃苦笑,“皇上對他大方,錢財上他不缺,如今又誰都捧著他,不缺權勢。而且,他還是個自小沒了家的,連個根都沒有,哪裡有弱點呢?”
“他就不擔心身後事嗎?”那嬤嬤想了想道,“活著,有皇上愛護。死了呢,缺了香火的話,在那邊也不安生啊。”
“倒沒聽說過這個。”崔淑妃眼睛一亮,“這麼多年,他在宮裡從不結交旁的太監,也不曾收徒,難道在外面會有嗎?不過等閒人出不了宮,你既然能出入,乾脆去查查!”
“是。”那嬤嬤道。
……
洪長志最近心事重重,雖然表面上看來,他還和平時沒有任何區別。
臨山王夫婦對皇上有動作,想讓他幫手,可他早說了,頂多傳傳消息,卻在大事上兩不相幫。縱然皇上對他也很寡情,畢竟還是有點情分。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毀了。他是個閹人不假,可到底是還是個人,總得有個為人的根本。
不過,他也有著異於常人的嗅覺,他聞到了大廈傾倒之前,地基腐爛的味道。蕭氏的大趙江山看起來還算安穩,近年來出的那一檔子一檔子的事看似是孤立的,他卻知道其中暗藏的關聯。這就像下棋,黑子無聲無息的漸漸合圍,很快就能剿了白棋的整條大龍。那時白棋再想收拾山河……都破碎了,又怎麼再攏得起來?何況,本來根基就不穩。
想到這兒,他腦海里就出現了一個少年的形象,不禁心尖子上都暖了起來。好在他還有個小孫子,而且是站對了位置的小孫子。臨山王一諾千金。說過不以狗兒脅迫他,說過將來會留他一命,讓他安享晚年。就都會做到。他只要侍候著皇上到最後,全了君臣主僕的情份。往後就和孫子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去。
“洪公公?”正低頭走著,前面有人喊他。
抬頭望去,不由心頭一凜,因為來者是認識的,是崔淑妃身邊的得用嬤嬤。這宮裡人人要巴結他,可崔淑妃卻是例外。大約早看透他是收買不了的,所以絕了心思,平日裡冷淡高傲得很。沒事的時候找他,很是古怪。
心裡這麼想,行動上卻不敢半點怠慢,連忙擺起笑臉迎上去,“這不是淑妃娘娘身邊的嬤嬤嗎?難道是淑妃娘娘找老奴有事?”
“正是叫奴婢來請公公。”那嬤嬤笑道,“您現在可有空嗎?”
娘娘召喚,沒空也得有空。何況對方明顯是掐著點兒來的,早打聽好他剛下了差,他哪有理由和膽子拒絕,當下就笑嘻嘻地道。“娘娘有事差遣,當不得請字,老奴隨時聽候吩咐。還請頭前帶路。咱們這就過去。”
那嬤嬤笑盈盈的應了,兩人一前一後來到金雲宮,見崔淑妃正坐在廊下的搖椅上,手裡擺弄著一隻九連環,玩得還挺得興頭似的。
那嬤嬤上前回話,洪長志行了禮,崔淑妃就叫人拿出個錦盒道,“夏日天長,本宮閒來無事。就給皇上做了雙靴子。可是皇上最近一直沒過來,就麻煩洪公公給送一趟吧。倒不是說皇上沒鞋穿。最主要本宮多年沒有拎針錢了,聽說人年紀長了。腳也會長,不知道還合不合皇上的腳。”
洪長志恭恭敬敬接過錦盒,自然不能越禮,立即就打開看,只小心翼翼地捧著,嘴裡滿口應下差事,心中卻以為崔淑妃這是怪皇上太久沒來,以此來點醒皇上呢。後宮之中,這種小心機多得是,不然提什麼年紀長不長的話呢?對此事,他也不用放在心上,選個時機把靴子呈上就是。可沒想到接下來的話,卻嚇得他差點跪了,冷汗也順著脊背fèng里冒出來。
“這個也賞你了。”崔淑妃把手上的九連環遞給身邊侍候的宮女道,“也不是金銀玉器的寶貝,不過是紫銅的,勝在精巧好玩,倒有些不同,怕別人家還沒有呢。”
這話點明了:一,不貴重,可收。二,心意難得。三,是新鮮東西。
洪長志推辭道,“雖不敢辭了娘娘的賞,但看娘娘還喜歡,不敢奪娘娘所愛。”
“什麼好東西,小孩子愛玩的罷了,本宮也是一時興起。”崔淑妃藉機點正題,“皇上對臨山王夫婦恩寵,總是有賞賜下去,每回還都派了你去,以示隆重。本宮聽說,他們府里有個小孩子,好像叫狗兒,很是得你的眼。既然喜歡,不如這小玩意兒也給了那孩子吧。說起來你也有了年紀,若真喜歡,不如本宮給你做主,收了進來當個小徒孫,倒也是緣分。”
洪長志心裡如遭重捶,臉都白了,再好的涵養,再深的城府,在事關比自己身家性命還要了不得的事和人時,也會把持不住。到底是人啊,又不是泥胎。
他額頭見汗,也不敢去擦,只做出很熱的樣子,深吸了好幾口氣才道,“還是娘娘心疼老奴。這人哪,一老了就喜歡看見小孩子。民間不都說嗎?人老惜子,貓老吃子。但也不過瞧個熱鬧,可沒動其他的心思,多謝謝娘娘關愛,就不勞您費心了。老奴這都多久沒去過臨山王府了,娘娘一說,老奴都有些忘記了那小子長得什麼模樣了。”
自從出言試探的那刻起,崔淑妃就緊緊盯著洪長志的面色,自然把他的微異神情也收入了眼底,心下瞭然。不過她是表達善意,給洪長志一個人情,不好說得太深入。若洪長志有那個意思,她就順便開個口,收那個孩子進宮裡來,總比洪長志要方便得多。如此在這老傢伙面前買了好,過些日子再提九郎的事,就不信他不在皇上面前敲敲邊鼓。
“那也賞你了。”崔淑妃示意宮女,把九連環交到洪長志手上,“那個叫狗兒的不喜歡,萬一你今後看上別的孩子呢?拿著吧,就算本宮給的見面禮了,你可別嫌禮輕。”
“老奴謝娘娘關愛。”洪長志膝蓋一軟,跪在地上。看著是感謝,其實是嚇的。
崔淑妃自以為是,覺得準備了人情,隨時可以送出去,卻不知在洪長志心中掀起的驚濤駭浪。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抱著東西出的金雲宮,一路上心裡沒有別的,就只剩下一串話:後怕!後怕!後怕!
他都已經很小心了,放著親孫子就在眼前,他也不敢上前相認,為什麼還是被人看出了端倪?他自是知道皇上在臨山王府安插了不少連他都不知道的暗線,難道崔淑妃是從那些暗線那裡得到了密報?他從來知道這個女人的手伸得非常長,卻不知長到這個地步。
“奴婢打聽到了。”金雲宮內,她的心腹嬤嬤在她耳邊低聲道,“正是月影宮那一位在皇上面前進的讒言,說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則皇上寬仁,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就推翻自己的旨意。倒不如先放放,等有機會時也好名正言順。”
“這賤婢!”崔淑妃氣得一拍坑幾,指甲崩斷了,手指流了血也不顧,“她倒生得好一張巧嘴,就知道皇上這輩子最看中‘名正言順’四個字,偏偏用這個來擋本宮的路!”
那嬤嬤慌得找東西來給崔淑妃包紮,崔淑妃卻煩躁的揮開她道,“她不過是想把九郎的路堵死,等她自己生出個不知什麼玩意兒,好在皇上跟前晃,討好賣乖。皇上春秋正盛,等得了她兒子長大。可她也不想想,這麼些日子都沒動靜,擺明是生不出來的!”
“這皇母的命,不是人人都有的。”那嬤嬤趕緊捧著說。
崔淑妃稍順了點氣兒,皺起了淡淡的長眉道,“但本宮也不能這麼由著那賤人,勢必要在皇上面前說道說道才是。皇上此人,慣會多心,若任由著不管,指不定最後變成什麼樣。”她是個急脾氣的,說著就要出宮。
那嬤嬤連忙攔道,“娘娘手上還傷著,不好這時候去,萬一驚了聖駕呢?到時皇上看了心疼,奴婢們就倒霉了,娘娘只當疼疼我們吧。再者說,您也說皇上的思慮多,很多事您要自己去說,可比不得從旁人嘴裡聽著更有用。”
崔淑妃本來在火頭上,這會兒靜下來想想也對。她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回到身邊,可如果提得太頻繁,在皇上那兒只怕會起反作用。這種時候,她不能討了皇上的厭,九郎也不能惹了皇上的疑。可是不提吧,哪天他若忘記了這事可怎麼辦?那樣,她娘家做的那些小動作也就都沒有意義了。只是她入宮那麼多年,被皇上寵了那麼多年,自己也橫了這麼多年,這時候是沒人會伸出援手的,不落井下石都算厚道的。況且,就算想伸手,有那個心也得有那份力才行。
“你說的這個旁人,可有特指?”想了想,她問。
“除了娘娘外,自小就陪著皇上,最是知近的人還能有誰啊?”那嬤嬤丟了個眼色。
崔淑妃立即會意,嘴裡念出三個字,“洪長志。”隨即又發起愁來,“可是那老東西滑不溜手,多少王公大臣、後宮佳麗想巴結他,好藉機揣摩皇上的心思。可他呢?愣是油鹽不進,誰也拉攏不了。若不是為這,皇上也不會這麼寵信他。頭幾年,咱們也是下過一番功夫的,可結果呢?還不就那樣。看著恭敬,其實半分面子也不給的。”
“此一時,彼一時。”那嬤嬤道,“越是這樣的人說出的話,皇上才越放在心裡。就說月影宮那內,最近可勁兒的討好。聽說還親手fèng了熊皮的護膝,送了去。洪公公不是早年為在大冬天的背皇上過河,傷過腿嗎?”
“她不僅有巧一張巧嘴,還會討個巧宗。”崔淑妃冷笑,“放眼滿宮裡,除了皇上那裡,誰能得了她的侍候。可就算皇上知道這事,也只會說她心細善良。”頓了頓,“洪長志收了?”
“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哪好就拒絕了呢?奴婢從旁處打聽,洪公公貌似還很歡喜。所以娘娘說得對,那一位就是會用‘巧’字。您想,旁人送禮都往重里送,只怕薄了,讓人看不上。可那樣,就透著要有求於人的意思。洪公公忠於皇上,為人又謹慎,自然不能開了例,短了手,還給人留下把柄。於是那位就送這些看似低賤的東西,讓人收起來不擔心有後招,還透著那麼一股子真正關心的意思,洪公公心裡能不高興嗎?他再怎麼受寵,也是個閹人,誰還真拿著當回事不成?”
崔淑妃挑眉,覺得正是這麼個理兒,“那咱們要送些什麼?”只怕再送些貼身又不值錢的東西,好比膏藥什麼的,讓別人搶了先機,就感覺不出好來了。
“娘娘別急,讓奴婢再打聽打聽。奴婢就不信了,洪公公就真箇兒的無欲無求?”
☆、第六十四章打糙,為的就是驚蛇
“他那,還真不好下嘴。”崔淑妃苦笑,“皇上對他大方,錢財上他不缺,如今又誰都捧著他,不缺權勢。而且,他還是個自小沒了家的,連個根都沒有,哪裡有弱點呢?”
“他就不擔心身後事嗎?”那嬤嬤想了想道,“活著,有皇上愛護。死了呢,缺了香火的話,在那邊也不安生啊。”
“倒沒聽說過這個。”崔淑妃眼睛一亮,“這麼多年,他在宮裡從不結交旁的太監,也不曾收徒,難道在外面會有嗎?不過等閒人出不了宮,你既然能出入,乾脆去查查!”
“是。”那嬤嬤道。
……
洪長志最近心事重重,雖然表面上看來,他還和平時沒有任何區別。
臨山王夫婦對皇上有動作,想讓他幫手,可他早說了,頂多傳傳消息,卻在大事上兩不相幫。縱然皇上對他也很寡情,畢竟還是有點情分。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毀了。他是個閹人不假,可到底是還是個人,總得有個為人的根本。
不過,他也有著異於常人的嗅覺,他聞到了大廈傾倒之前,地基腐爛的味道。蕭氏的大趙江山看起來還算安穩,近年來出的那一檔子一檔子的事看似是孤立的,他卻知道其中暗藏的關聯。這就像下棋,黑子無聲無息的漸漸合圍,很快就能剿了白棋的整條大龍。那時白棋再想收拾山河……都破碎了,又怎麼再攏得起來?何況,本來根基就不穩。
想到這兒,他腦海里就出現了一個少年的形象,不禁心尖子上都暖了起來。好在他還有個小孫子,而且是站對了位置的小孫子。臨山王一諾千金。說過不以狗兒脅迫他,說過將來會留他一命,讓他安享晚年。就都會做到。他只要侍候著皇上到最後,全了君臣主僕的情份。往後就和孫子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去。
“洪公公?”正低頭走著,前面有人喊他。
抬頭望去,不由心頭一凜,因為來者是認識的,是崔淑妃身邊的得用嬤嬤。這宮裡人人要巴結他,可崔淑妃卻是例外。大約早看透他是收買不了的,所以絕了心思,平日裡冷淡高傲得很。沒事的時候找他,很是古怪。
心裡這麼想,行動上卻不敢半點怠慢,連忙擺起笑臉迎上去,“這不是淑妃娘娘身邊的嬤嬤嗎?難道是淑妃娘娘找老奴有事?”
“正是叫奴婢來請公公。”那嬤嬤笑道,“您現在可有空嗎?”
娘娘召喚,沒空也得有空。何況對方明顯是掐著點兒來的,早打聽好他剛下了差,他哪有理由和膽子拒絕,當下就笑嘻嘻地道。“娘娘有事差遣,當不得請字,老奴隨時聽候吩咐。還請頭前帶路。咱們這就過去。”
那嬤嬤笑盈盈的應了,兩人一前一後來到金雲宮,見崔淑妃正坐在廊下的搖椅上,手裡擺弄著一隻九連環,玩得還挺得興頭似的。
那嬤嬤上前回話,洪長志行了禮,崔淑妃就叫人拿出個錦盒道,“夏日天長,本宮閒來無事。就給皇上做了雙靴子。可是皇上最近一直沒過來,就麻煩洪公公給送一趟吧。倒不是說皇上沒鞋穿。最主要本宮多年沒有拎針錢了,聽說人年紀長了。腳也會長,不知道還合不合皇上的腳。”
洪長志恭恭敬敬接過錦盒,自然不能越禮,立即就打開看,只小心翼翼地捧著,嘴裡滿口應下差事,心中卻以為崔淑妃這是怪皇上太久沒來,以此來點醒皇上呢。後宮之中,這種小心機多得是,不然提什麼年紀長不長的話呢?對此事,他也不用放在心上,選個時機把靴子呈上就是。可沒想到接下來的話,卻嚇得他差點跪了,冷汗也順著脊背fèng里冒出來。
“這個也賞你了。”崔淑妃把手上的九連環遞給身邊侍候的宮女道,“也不是金銀玉器的寶貝,不過是紫銅的,勝在精巧好玩,倒有些不同,怕別人家還沒有呢。”
這話點明了:一,不貴重,可收。二,心意難得。三,是新鮮東西。
洪長志推辭道,“雖不敢辭了娘娘的賞,但看娘娘還喜歡,不敢奪娘娘所愛。”
“什麼好東西,小孩子愛玩的罷了,本宮也是一時興起。”崔淑妃藉機點正題,“皇上對臨山王夫婦恩寵,總是有賞賜下去,每回還都派了你去,以示隆重。本宮聽說,他們府里有個小孩子,好像叫狗兒,很是得你的眼。既然喜歡,不如這小玩意兒也給了那孩子吧。說起來你也有了年紀,若真喜歡,不如本宮給你做主,收了進來當個小徒孫,倒也是緣分。”
洪長志心裡如遭重捶,臉都白了,再好的涵養,再深的城府,在事關比自己身家性命還要了不得的事和人時,也會把持不住。到底是人啊,又不是泥胎。
他額頭見汗,也不敢去擦,只做出很熱的樣子,深吸了好幾口氣才道,“還是娘娘心疼老奴。這人哪,一老了就喜歡看見小孩子。民間不都說嗎?人老惜子,貓老吃子。但也不過瞧個熱鬧,可沒動其他的心思,多謝謝娘娘關愛,就不勞您費心了。老奴這都多久沒去過臨山王府了,娘娘一說,老奴都有些忘記了那小子長得什麼模樣了。”
自從出言試探的那刻起,崔淑妃就緊緊盯著洪長志的面色,自然把他的微異神情也收入了眼底,心下瞭然。不過她是表達善意,給洪長志一個人情,不好說得太深入。若洪長志有那個意思,她就順便開個口,收那個孩子進宮裡來,總比洪長志要方便得多。如此在這老傢伙面前買了好,過些日子再提九郎的事,就不信他不在皇上面前敲敲邊鼓。
“那也賞你了。”崔淑妃示意宮女,把九連環交到洪長志手上,“那個叫狗兒的不喜歡,萬一你今後看上別的孩子呢?拿著吧,就算本宮給的見面禮了,你可別嫌禮輕。”
“老奴謝娘娘關愛。”洪長志膝蓋一軟,跪在地上。看著是感謝,其實是嚇的。
崔淑妃自以為是,覺得準備了人情,隨時可以送出去,卻不知在洪長志心中掀起的驚濤駭浪。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抱著東西出的金雲宮,一路上心裡沒有別的,就只剩下一串話:後怕!後怕!後怕!
他都已經很小心了,放著親孫子就在眼前,他也不敢上前相認,為什麼還是被人看出了端倪?他自是知道皇上在臨山王府安插了不少連他都不知道的暗線,難道崔淑妃是從那些暗線那裡得到了密報?他從來知道這個女人的手伸得非常長,卻不知長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