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於是,在一個冬夜,一架噴氣客機載著這個自幼失去父母,從最低層黑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飛向遙遠的陌生國度。
開著一輛很舊的桑塔納,滑膛按照片上的地址去踩點。他首先去的是春花廣場,沒費多少勁就找到了照片上的人,那個流浪漢正在垃圾桶中翻找著,然後提著一個鼓鼓的垃圾袋走到一個長椅處。他的收穫頗豐,一盒幾乎沒怎麼動的盒飯,還是菜飯分放的那種大盒;一根只咬了一口的火腿腸,幾塊基本完好的麵包,還有大半瓶可樂。滑膛本以為流浪漢會用手抓著盒飯吃,但看到他從這初夏仍穿著的髒大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個小鋁勺。他慢慢地吃完晚餐,把剩下的東西又扔回垃圾桶中。滑膛四下看看,廣場四周的城市華燈初上,他很熟悉這裡,但現在覺得有些異樣。很快,他弄明白了這個流浪漢輕易填飽肚子的原因。這裡原是城市流浪者聚集的地方,但現在他們都不見了,只剩下他的這個目標。他們去哪裡了?都被委託「加工」了嗎?滑膛接著找到了第二張照片上的地址。在城市邊緣一座交通橋的橋孔下,有一個用廢瓦楞和紙箱搭起來的窩棚,裡面透出昏黃的燈光。滑膛將窩棚的破門小心地推開一道fèng,探進頭去,出乎意料,他竟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原來窩棚里掛滿了大小不一的油畫,形成了另一層牆壁。順著一團煙霧,滑膛看到了那個流浪畫家,他像一頭冬眠的熊一般躺在一個破畫架下,頭髮很長,穿著一件塗滿油彩像長袍般肥大的破T恤衫,抽著五毛一盒的玉蝶煙。他的眼睛在自己的作品間游移,目光充滿了驚奇和迷惘,仿佛他才是第一次到這裡來的人,他的大部分時光大概都是在這種對自己作品的自戀中度過的。這種窮困潦倒的畫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過很多,但現在不多見了。
「沒關係,進來吧。」畫家說,眼睛仍掃視著那些畫,沒朝門口看一眼,聽他的口氣,就像這裡是一座帝王宮殿似的。在滑膛走進來之後,他又問:「喜歡我的畫嗎?」
滑膛四下看了看,發現大部分的畫只是一堆零亂的色彩,就是隨意將油彩潑到畫布上都比它們顯得有理性。但有幾幅畫面卻很寫實,滑膛的目光很快被其中的一幅吸引了:占滿整幅畫面的是一片乾裂的黃土地,從裂fèng間伸出幾枝幹枯的植物,仿佛已經枯死了幾個世紀,而在這個世界上,水也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在這乾旱的土地上,放著一個骷髏頭,它也幹得發白,表面布滿裂紋,但從它的口洞和一個眼窩中,居然長出了兩株活生生的綠色植物,它們青翠欲滴,與周圍的酷早和死亡形成鮮明對比,其中一株植物的頂部,還開著一朵嬌艷的小花。這個骷髏頭的另一個眼窩中,有一隻活著的眼睛,清澈的眸子瞪著天空,目光就像畫家的眼睛一樣,充滿驚奇和迷惘。
「我喜歡這幅。」滑膛指指那幅畫說。
「這是《貧瘠》系列之二,你買嗎?」
「多少錢?」
「看著給吧。」
滑膛掏出皮夾,將裡面所有的百元鈔票都取了出來,遞給畫家,但後者只從中抽了兩張。
「只值這麼多,畫是你的了。」
滑膛發動了車子,然後拿起第三張照片看上面的地址,旋即將車熄了火,因為這個地方就在橋旁邊,是這座城市最大的一個垃圾場。滑膛取出望遠鏡,透過擋風玻璃從垃圾場上那一群拾荒者中尋找著目標。
這座大都市中靠垃圾為生的拾荒者有三十萬人,已形成了一個階層,而他們內部也有分明的等級。最高等級的拾荒者能夠進入高尚別墅區,在那裡如藝術雕塑般精緻的垃圾桶中,每天都能拾到只穿用過一次的新襯衣、襪子和床單,這些東西在這裡是一次性用品;垃圾桶中還常常出現只有輕微損壞的高檔皮鞋和腰帶,以及只抽了三分之一的哈瓦納雪茄和只吃了一角的高級巧克力……但進入這裡揀垃圾要重金賄賂社區保安,所以能來的只是少數人,他們是拾荒者中的貴族。拾荒者的中間階層都集中在城市中眾多的垃圾中轉站里,那是緘市垃圾的第一次集中地,在那裡,垃圾中最值錢的部分:廢舊電器、金屬、完整的紙製品、廢棄的醫療器械、被丟棄的過期藥品等,都被揀拾得差不多了。那裡也不是隨便就能進來的,每個垃圾中轉站都是某個垃圾把頭控制的地盤,其他拾荒者擅自進入,輕者被暴打一頓趕走,重者可能丟了命。
經過中轉站被送往城市外面的大型堆放和填埋場的垃圾已經沒有多少「營養」了,但靠它生存的人數量最多,他們是拾荒者中的最底層,就是滑膛現在看到的這些人。留給這些最底層拾荒者的,都是不值錢又回收困難的碎塑料、碎紙等,再就是垃圾中的腐爛食品,可以以每公斤一分的價格買給附近農民當豬飼料。在不遠處,大都市如一塊璀璨的巨大寶石閃爍著,它的光芒傳到這裡,給惡臭的垃圾山鍍上了—「層變幻的光暈。其實,就是從拾到的東西中,拾荒者們也能體會到那不遠處大都市的奢華:在他們收集到的腐爛食品中,常常能依稀認出只吃了四腿的烤辱豬、只動了一筷子的石斑魚、完整的雞……最近整隻烏骨雞多了起來,這源自一道剛時興的名叫烏雞白玉的菜,這道菜是把豆腐放進烏骨雞的肚子裡燉出來的,真正的菜就是那幾片豆腐,雞雖然美味但只是包裝,如果不知道吃了,就如同吃粽子連蘆葦葉一起吃樣,會成為有品位的食客的笑柄……
這時,當天最後一趟運垃圾的環衛車來了,當自卸車廂傾斜著升起時,一群拾荒者迎著山崩似的垃圾衝上來,很快在飛揚塵土中與垃圾山融為一體。這些人似乎完成了新的進化,垃圾山的惡臭、毒菌和灰塵似乎對他們都不產生影響,當然,這是只看到他們如何生存而沒見到他們如何死亡的普通人產生的印象,正像普通人平時見不到蟲子和老鼠的屍體,因而也不關心它們如何死去一樣。事實上,這個大垃圾場多次發現拾荒者的屍體,他們靜悄悄地死在這裡,然後被新的垃圾掩埋了。
在場邊一盞泛光燈昏暗的燈光中,拾荒者們只是一群灰塵中模糊的影子,但滑膛還是很快在他們中發現了自己尋找的目標。這麼快找到她,滑膛除了藉助自己銳利的目光外,還有一個原因:與春花廣場上的流浪者一樣,今天垃圾場上的拾荒者人數明顯減少了,這是為什麼?滑膛在望遠鏡中觀察著目標,她初看上去與其他的拾荒者沒有太大區別,腰間束著一根繩子,手裡拿著大編織袋和頂端裝著耙勺的長杆,只是她看上去比別人瘦弱,擠不到前面去,只能在其他拾荒者的圈外揀拾著,她翻找的,已經是垃圾的垃圾了。
滑膛放下望遠鏡,沉思片刻,輕輕搖搖頭。世界上最離奇的事正在他的眼前發生:一個城市流浪者,一個窮得居無定所的畫家,加上一個靠拾垃圾為生的女孩子,這三個世界上最貧窮最弱勢的人,有可能在什麼地方威脅到那些處於世界財富之巔的超級財閥們呢,這種威脅甚至於迫使他們雇用殺手置之於死地?!
后座上放著那幅《貧瘠》系列之二,骷髏頭上的那隻眼睛在黑暗中凝視著滑膛,令他如芒刺在背。
垃圾場那邊發出了一陣驚叫聲,滑膛看到,車外的世界籠罩在一片藍光中,藍光來自東方地平線,那裡,一輪藍太陽正在快速升起,那是運行到南半球的哥哥飛船。飛船一般是不發光的,晚上,自身反she的陽光使它看上去像一輪小月亮,但有時它也會突然發出照亮整個世界的藍光,這總是令人們陷入莫名的恐懼之中。這一次飛船發出的光比以往都亮,可能是軌道更低的緣故。藍太陽從城市後面升起,使高樓群的影子一直拖到這裡,像一群巨人的手臂,但隨著飛船的快速上升,影子漸漸縮回去了。
在哥哥飛船的光芒中,垃圾場上那個拾荒女孩能看得更清楚了,滑膛再次舉起望遠鏡,證實了自己剛才的觀察,就是她,她蹲在那裡,編織袋放在膝頭,仰望的眼睛有一絲驚恐,但更多的還是他在照片上看到的平靜。滑膛的心又動了一下,但像上次一樣這觸動轉瞬即逝,他知道這漣漪來自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為再次失去它而懊悔。
飛船很快划過長空,在西方地平線落下,在西天留下了一片詭異的藍色晚霞,然後,一切又沒入昏暗的夜色中,遠方的城市之光又燦爛起來。滑膛的思想又回到那個謎上來;世界最富有的十三個人要殺死最窮的三個人,這不是一般的荒唐,這真是對他的想像力最大的挑戰。但思路沒走多遠就猛地剎住,滑膛自責地拍了一下方向盤,他突然想到自己已經違反了這個行業的最高精神準則,校長的那句話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這是行業的座右銘:瞄準誰,與槍無關。
到現在,滑膛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個國家留學的,更不知道那所學校的確切位置。他只知道飛機降落的第一站是莫斯科,那裡有人接他,那人的英語沒有一點兒俄國口音,他被要求戴上一副不透明的墨鏡,偽裝成一個盲人,以後的旅程都是在黑暗中度過了。又坐了三個多小時的飛機,再坐一天的汽車,才到達學校,這時是否還在俄羅斯境內,滑膛真的說不準了。
學校地處深山,圍在高牆中,學生在畢業之前絕對不準外出。被允許摘下眼鏡後,滑膛發現學校的建築明顯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灰色的,外形毫無特點;另一類的色彩和形狀都很奇特。他很快知道,後一類建築實際上是一堆巨型積木,可以組合成各種形狀,以模擬變化萬千的she擊環境。整所學校,基本上就是一個設施精良的大靶場。
開學典禮是全體學生惟一的一次集合,他們的人數剛過四百。校長一頭銀髮,一副令人肅然起敬的古典學者風度,他講了如下一番話:「同學們,在以後的四年中,你們將學習一個我們永遠不會講出其名稱的行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同樣會有光輝的未來。從小處講,它能夠為做出最後選擇的客戶解決只有我們才能解決的問題,從大處講,它能夠改變歷史。
「曾有不同的政治組織出高價委託我們訓練游擊隊員,我們拒絕了,我們只培養獨立的專業人員,是的,獨立,除錢以外獨立於一切。從今以後,你們要把自己當成一枝槍,你們的責任,就是實現槍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展現槍的美感,至於瞄準誰,與槍無關。A持槍she擊B,B又奪過同一枝槍she擊A,槍應該對這每一次she擊一視同仁,都以最高的質量完成操作,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在開學典禮上,滑膛還學會了幾個最常用的術語:該行業的基本操作叫加工,操作的對象叫工件,死亡叫冷卻。
學校分L、M和S三個專業,分別代表長、中、短種距離。
L專業是最神秘的,學費高昂,學生人數很少,且基本不和其他專業的人交往,滑膛的教官也勸他們離L專業的人遠些:「他們是行業中的貴族,是最有可能改變歷史的人。」L專業的知識博大精深,他們的學生使用的狙擊步槍價值幾十萬美元,裝配起來有兩米多長。專業的加工距離均超過一千米,據說最長可達到三千米!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加工操作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其中的前期工作之一就是沿she程按一定間距放置一系列的「風鈴」,這是一種精巧的微型測風儀,它可將監測值以無線發回,顯示在she手的眼鏡顯示器上,以便他(她)掌握she程不同階段的風速和風向。
開著一輛很舊的桑塔納,滑膛按照片上的地址去踩點。他首先去的是春花廣場,沒費多少勁就找到了照片上的人,那個流浪漢正在垃圾桶中翻找著,然後提著一個鼓鼓的垃圾袋走到一個長椅處。他的收穫頗豐,一盒幾乎沒怎麼動的盒飯,還是菜飯分放的那種大盒;一根只咬了一口的火腿腸,幾塊基本完好的麵包,還有大半瓶可樂。滑膛本以為流浪漢會用手抓著盒飯吃,但看到他從這初夏仍穿著的髒大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個小鋁勺。他慢慢地吃完晚餐,把剩下的東西又扔回垃圾桶中。滑膛四下看看,廣場四周的城市華燈初上,他很熟悉這裡,但現在覺得有些異樣。很快,他弄明白了這個流浪漢輕易填飽肚子的原因。這裡原是城市流浪者聚集的地方,但現在他們都不見了,只剩下他的這個目標。他們去哪裡了?都被委託「加工」了嗎?滑膛接著找到了第二張照片上的地址。在城市邊緣一座交通橋的橋孔下,有一個用廢瓦楞和紙箱搭起來的窩棚,裡面透出昏黃的燈光。滑膛將窩棚的破門小心地推開一道fèng,探進頭去,出乎意料,他竟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原來窩棚里掛滿了大小不一的油畫,形成了另一層牆壁。順著一團煙霧,滑膛看到了那個流浪畫家,他像一頭冬眠的熊一般躺在一個破畫架下,頭髮很長,穿著一件塗滿油彩像長袍般肥大的破T恤衫,抽著五毛一盒的玉蝶煙。他的眼睛在自己的作品間游移,目光充滿了驚奇和迷惘,仿佛他才是第一次到這裡來的人,他的大部分時光大概都是在這種對自己作品的自戀中度過的。這種窮困潦倒的畫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過很多,但現在不多見了。
「沒關係,進來吧。」畫家說,眼睛仍掃視著那些畫,沒朝門口看一眼,聽他的口氣,就像這裡是一座帝王宮殿似的。在滑膛走進來之後,他又問:「喜歡我的畫嗎?」
滑膛四下看了看,發現大部分的畫只是一堆零亂的色彩,就是隨意將油彩潑到畫布上都比它們顯得有理性。但有幾幅畫面卻很寫實,滑膛的目光很快被其中的一幅吸引了:占滿整幅畫面的是一片乾裂的黃土地,從裂fèng間伸出幾枝幹枯的植物,仿佛已經枯死了幾個世紀,而在這個世界上,水也似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在這乾旱的土地上,放著一個骷髏頭,它也幹得發白,表面布滿裂紋,但從它的口洞和一個眼窩中,居然長出了兩株活生生的綠色植物,它們青翠欲滴,與周圍的酷早和死亡形成鮮明對比,其中一株植物的頂部,還開著一朵嬌艷的小花。這個骷髏頭的另一個眼窩中,有一隻活著的眼睛,清澈的眸子瞪著天空,目光就像畫家的眼睛一樣,充滿驚奇和迷惘。
「我喜歡這幅。」滑膛指指那幅畫說。
「這是《貧瘠》系列之二,你買嗎?」
「多少錢?」
「看著給吧。」
滑膛掏出皮夾,將裡面所有的百元鈔票都取了出來,遞給畫家,但後者只從中抽了兩張。
「只值這麼多,畫是你的了。」
滑膛發動了車子,然後拿起第三張照片看上面的地址,旋即將車熄了火,因為這個地方就在橋旁邊,是這座城市最大的一個垃圾場。滑膛取出望遠鏡,透過擋風玻璃從垃圾場上那一群拾荒者中尋找著目標。
這座大都市中靠垃圾為生的拾荒者有三十萬人,已形成了一個階層,而他們內部也有分明的等級。最高等級的拾荒者能夠進入高尚別墅區,在那裡如藝術雕塑般精緻的垃圾桶中,每天都能拾到只穿用過一次的新襯衣、襪子和床單,這些東西在這裡是一次性用品;垃圾桶中還常常出現只有輕微損壞的高檔皮鞋和腰帶,以及只抽了三分之一的哈瓦納雪茄和只吃了一角的高級巧克力……但進入這裡揀垃圾要重金賄賂社區保安,所以能來的只是少數人,他們是拾荒者中的貴族。拾荒者的中間階層都集中在城市中眾多的垃圾中轉站里,那是緘市垃圾的第一次集中地,在那裡,垃圾中最值錢的部分:廢舊電器、金屬、完整的紙製品、廢棄的醫療器械、被丟棄的過期藥品等,都被揀拾得差不多了。那裡也不是隨便就能進來的,每個垃圾中轉站都是某個垃圾把頭控制的地盤,其他拾荒者擅自進入,輕者被暴打一頓趕走,重者可能丟了命。
經過中轉站被送往城市外面的大型堆放和填埋場的垃圾已經沒有多少「營養」了,但靠它生存的人數量最多,他們是拾荒者中的最底層,就是滑膛現在看到的這些人。留給這些最底層拾荒者的,都是不值錢又回收困難的碎塑料、碎紙等,再就是垃圾中的腐爛食品,可以以每公斤一分的價格買給附近農民當豬飼料。在不遠處,大都市如一塊璀璨的巨大寶石閃爍著,它的光芒傳到這裡,給惡臭的垃圾山鍍上了—「層變幻的光暈。其實,就是從拾到的東西中,拾荒者們也能體會到那不遠處大都市的奢華:在他們收集到的腐爛食品中,常常能依稀認出只吃了四腿的烤辱豬、只動了一筷子的石斑魚、完整的雞……最近整隻烏骨雞多了起來,這源自一道剛時興的名叫烏雞白玉的菜,這道菜是把豆腐放進烏骨雞的肚子裡燉出來的,真正的菜就是那幾片豆腐,雞雖然美味但只是包裝,如果不知道吃了,就如同吃粽子連蘆葦葉一起吃樣,會成為有品位的食客的笑柄……
這時,當天最後一趟運垃圾的環衛車來了,當自卸車廂傾斜著升起時,一群拾荒者迎著山崩似的垃圾衝上來,很快在飛揚塵土中與垃圾山融為一體。這些人似乎完成了新的進化,垃圾山的惡臭、毒菌和灰塵似乎對他們都不產生影響,當然,這是只看到他們如何生存而沒見到他們如何死亡的普通人產生的印象,正像普通人平時見不到蟲子和老鼠的屍體,因而也不關心它們如何死去一樣。事實上,這個大垃圾場多次發現拾荒者的屍體,他們靜悄悄地死在這裡,然後被新的垃圾掩埋了。
在場邊一盞泛光燈昏暗的燈光中,拾荒者們只是一群灰塵中模糊的影子,但滑膛還是很快在他們中發現了自己尋找的目標。這麼快找到她,滑膛除了藉助自己銳利的目光外,還有一個原因:與春花廣場上的流浪者一樣,今天垃圾場上的拾荒者人數明顯減少了,這是為什麼?滑膛在望遠鏡中觀察著目標,她初看上去與其他的拾荒者沒有太大區別,腰間束著一根繩子,手裡拿著大編織袋和頂端裝著耙勺的長杆,只是她看上去比別人瘦弱,擠不到前面去,只能在其他拾荒者的圈外揀拾著,她翻找的,已經是垃圾的垃圾了。
滑膛放下望遠鏡,沉思片刻,輕輕搖搖頭。世界上最離奇的事正在他的眼前發生:一個城市流浪者,一個窮得居無定所的畫家,加上一個靠拾垃圾為生的女孩子,這三個世界上最貧窮最弱勢的人,有可能在什麼地方威脅到那些處於世界財富之巔的超級財閥們呢,這種威脅甚至於迫使他們雇用殺手置之於死地?!
后座上放著那幅《貧瘠》系列之二,骷髏頭上的那隻眼睛在黑暗中凝視著滑膛,令他如芒刺在背。
垃圾場那邊發出了一陣驚叫聲,滑膛看到,車外的世界籠罩在一片藍光中,藍光來自東方地平線,那裡,一輪藍太陽正在快速升起,那是運行到南半球的哥哥飛船。飛船一般是不發光的,晚上,自身反she的陽光使它看上去像一輪小月亮,但有時它也會突然發出照亮整個世界的藍光,這總是令人們陷入莫名的恐懼之中。這一次飛船發出的光比以往都亮,可能是軌道更低的緣故。藍太陽從城市後面升起,使高樓群的影子一直拖到這裡,像一群巨人的手臂,但隨著飛船的快速上升,影子漸漸縮回去了。
在哥哥飛船的光芒中,垃圾場上那個拾荒女孩能看得更清楚了,滑膛再次舉起望遠鏡,證實了自己剛才的觀察,就是她,她蹲在那裡,編織袋放在膝頭,仰望的眼睛有一絲驚恐,但更多的還是他在照片上看到的平靜。滑膛的心又動了一下,但像上次一樣這觸動轉瞬即逝,他知道這漣漪來自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為再次失去它而懊悔。
飛船很快划過長空,在西方地平線落下,在西天留下了一片詭異的藍色晚霞,然後,一切又沒入昏暗的夜色中,遠方的城市之光又燦爛起來。滑膛的思想又回到那個謎上來;世界最富有的十三個人要殺死最窮的三個人,這不是一般的荒唐,這真是對他的想像力最大的挑戰。但思路沒走多遠就猛地剎住,滑膛自責地拍了一下方向盤,他突然想到自己已經違反了這個行業的最高精神準則,校長的那句話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這是行業的座右銘:瞄準誰,與槍無關。
到現在,滑膛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個國家留學的,更不知道那所學校的確切位置。他只知道飛機降落的第一站是莫斯科,那裡有人接他,那人的英語沒有一點兒俄國口音,他被要求戴上一副不透明的墨鏡,偽裝成一個盲人,以後的旅程都是在黑暗中度過了。又坐了三個多小時的飛機,再坐一天的汽車,才到達學校,這時是否還在俄羅斯境內,滑膛真的說不準了。
學校地處深山,圍在高牆中,學生在畢業之前絕對不準外出。被允許摘下眼鏡後,滑膛發現學校的建築明顯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灰色的,外形毫無特點;另一類的色彩和形狀都很奇特。他很快知道,後一類建築實際上是一堆巨型積木,可以組合成各種形狀,以模擬變化萬千的she擊環境。整所學校,基本上就是一個設施精良的大靶場。
開學典禮是全體學生惟一的一次集合,他們的人數剛過四百。校長一頭銀髮,一副令人肅然起敬的古典學者風度,他講了如下一番話:「同學們,在以後的四年中,你們將學習一個我們永遠不會講出其名稱的行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同樣會有光輝的未來。從小處講,它能夠為做出最後選擇的客戶解決只有我們才能解決的問題,從大處講,它能夠改變歷史。
「曾有不同的政治組織出高價委託我們訓練游擊隊員,我們拒絕了,我們只培養獨立的專業人員,是的,獨立,除錢以外獨立於一切。從今以後,你們要把自己當成一枝槍,你們的責任,就是實現槍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展現槍的美感,至於瞄準誰,與槍無關。A持槍she擊B,B又奪過同一枝槍she擊A,槍應該對這每一次she擊一視同仁,都以最高的質量完成操作,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在開學典禮上,滑膛還學會了幾個最常用的術語:該行業的基本操作叫加工,操作的對象叫工件,死亡叫冷卻。
學校分L、M和S三個專業,分別代表長、中、短種距離。
L專業是最神秘的,學費高昂,學生人數很少,且基本不和其他專業的人交往,滑膛的教官也勸他們離L專業的人遠些:「他們是行業中的貴族,是最有可能改變歷史的人。」L專業的知識博大精深,他們的學生使用的狙擊步槍價值幾十萬美元,裝配起來有兩米多長。專業的加工距離均超過一千米,據說最長可達到三千米!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加工操作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其中的前期工作之一就是沿she程按一定間距放置一系列的「風鈴」,這是一種精巧的微型測風儀,它可將監測值以無線發回,顯示在she手的眼鏡顯示器上,以便他(她)掌握she程不同階段的風速和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