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深夜,一個年輕人穿過天安門廣場向紀念堂走去.在二十二世紀編年史中,計算機把他的代號定為M102.這時的天安門廣場已變為糙坪,所以年輕人儘管背著一個大旅行包,仍然聽不見他的腳步聲.月光中紀念堂隱隱顯示出它那巨大而嚴整的輪廓, 有父親般的威嚴 ,這個時代的建築師這樣讚嘆這座二百五十年前的建築物.守衛這座建築物的士兵在50年就消失了,目前只有一個守門的老人,他在編年史中的代號為M103.他在紀念堂前那間和紀念堂的歷史一樣老的小屋中剛剛睡熟,就被M102的敲門聲驚醒了.M102向他提出進入紀念堂的要求,他拒絕了.M102拿出了一個白瓷瓶,它在月光下閃著對M103來說十分誘人的光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茅台酒,老大爺,這花去了我一個月的工資.

  你一開始就應該把它拿來,傻孩子! 看門老人——M103擰開瓶蓋,呷了一小口後滿意地點點頭, 你可以進去了.

  M102向高大的紀念堂走去,走了很遠後他回過頭來.

  老頭兒,對我去幹什麼你不感興趣?

  記住,傻孩子,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值得為之獻出生命,但沒有東西值得為之不睡覺.

  M103說完,回到小屋去了.

  M102快步走上寬大的台階,使了很大的勁將那兩扇大門推開,門沒鎖.他沿著走廊向前走,這裡很黑,更使他感覺到這座宮殿的高大和寂靜,他後悔沒讓看門人陪他一起來.他在朦朧中看到一座高大的白色塑像從身邊移過.終於眼前亮了起來,一束淡紅色的柔光從上方照下來,那位上上個世紀的偉人的遺體靜靜地躺在光圈中央,水晶棺下鋪著深紅色的地毯.

  M102抑制住心臟的狂跳,從旅行包中取出兩台類似於攝像機的儀器,又取出一個卷著的超薄型屏幕,展開來放到地毯上.那個屏幕很快發出藍幽幽的光來,M102又開始調試儀器,他專心地幹著,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已過去.

  一個人影出現在M102身後,是M103——看門老人.

  天啊,嚇死我了!你怎麼不打聲招呼?看來我的事還是值得你犧牲睡眠的.

  我每天的這時都要來走一趟,他總要有個人做伴的.

  這時,兩台儀器已對準了遺體的頭部,地毯上的屏幕顯示出一個藍色的頭顱輪廓.紅色亮線劃出的位置坐標在這個輪廓上緩緩移動著.

  放心,我不會損壞遺體的.

  我放心.只要水晶棺上有仍任超限擾動,傳感器就會報警.

  這麼說您是多餘的?

  誰都得選擇一種方式渡過老年,我覺得守墓人對老者來說是個最迷人的職業.

  住嘴!你把這兒叫

  別害怕,孩子,墓地是最不可怕的地方,它能使人對死亡產生一種豁達的感情.

  既然你如此豁達,那我問你,你估計自己還能活多久?

  32年零4個月吧,我想.

  怎麼算出來的?

  在退休的時候,我買了600瓶汾酒存起來,這東西因為酒精含量超過標準,那時是最後一批生產.到昨天,我還剩下584瓶,我的習慣是每兩天喝一杯,每瓶酒有10杯,算下來可喝11760天,你給我的這瓶茅台又可喝10天,這算下來就是上面我說的那個時間了.

  從如此清楚的思維來看,我想您活的會更長的.

  謝謝,如果那樣我就繼續活下去.但我常常這樣計算壽命,這是為了使未來有一個穩定感和歸宿感.你們這些孩子們缺少這兩樣寶貴的東西,你們漂浮在空中,現實和未來對你們都是變幻的雲朵,到處都是希望到處都是恐懼;你們又太自信,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你們關心本年度的國家預算糙案,關心雅魯藏布江的開發,長江泥沙每增多千分之一就使你們驚恐萬狀,月球領土協議的簽訂又使你們欣喜若狂,還有世界核彈當量,南非分裂後的非洲局勢等等.你們操心的事太多,活得太累,可在他的時代, M103指了指遺體,後者沐浴在淡紅色的柔光中,如在安睡 他的時代,人們過得超脫極了,他們不會為世界上比他們個體大得多的事操心,因為他們知道,世界有他這樣的強有力的偉人在運行.在那個時代的普通人心中,這樣的偉人有神一般的力量,他們對他絕對信任,世界和國家是屬於他的,他們只要管好自己那一小塊生活就是了.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那個時代的人民只是在被動地創造歷史罷了.至於偉人,人民創造了歷史,歷史再創造偉人,所以偉人和人民相比只是孫子輩的.

  你們這一代輕視一切

  好了老頭兒,我們不談歷史和哲學了.我告訴你我在幹什麼.

  沒興趣.

  這台儀器發she出兩束雷射,在遺體的大腦中的一點匯聚,另一台儀器接收這兩束光的干涉條紋.

  類似於全息攝影.

  看來您不是什麼也不懂.這實質上是一種全息攝影,但是它的精密度達到分子級.同時這兩台儀器還對所攝物體進行Xshe線衍she分析,以記錄其分子結構.這一套系統合起來叫三維記錄儀,在分子級精度上,它可記錄所攝對象的全部信息,包括了對象在每一點上的分子結構.這台儀器是我從朋友那兒借來的,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下面這件事:我所在的研究院最近搞出了一個全息仿真軟體,這個軟體可對三維記錄儀記錄的信息進行分子級仿真.比如用三維記錄拍攝一瓶牛奶吧,把攝到的信息輸入計算機,電腦就可在分子級別上摸擬牛奶的變化.三天後,從屏幕上看看那瓶以電脈衝形式存在計算機中的牛奶,你會發現,它變酸了.

  無聊.

  牛奶是無聊,但人的大腦呢?如果把人腦的三維記錄信息輸入計算機,會出現什麼?老頭兒,如果現在你還無興趣,你就是個木頭人了.

  會出現什麼?

  不知道,所以我來試試.

  為什麼不用你的腦子試?

  要能當然好,但活的生物體的分子時時刻都在變化,活著的大腦中的分子變化更是頻繁.前不久必須將被攝物放置於液氦中,用低溫抑制其分子的熱振動才能進行拍攝,現在發展到能對常溫物體拍攝,但對處於高溫和劇列化學反應中的物體,還有生命體,都無法進行分子級三維全息記錄.

  可以去醫院太平房.

  去過三次,還去過兩次火葬場,已對五個死去的大腦進行了分子三維記錄,加這個是第六個了.

  你這事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完?

  你看,屏幕上的紅色區域是已被記錄完畢的,照這樣下去需要三個小時.但這一段時間儀器和水晶棺不能受到頻率大於20赫茲,振幅大於2.5微米振動,否則會破壞已建立的分子坐標系,掃描必須重新開始.昨天我的同事對一塊白堊紀三葉蟲化石進行拍攝,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卻前功盡棄,振動來自蘇聯阿爾拜疆共和國一個廢金礦中的地下核試驗.但願以後三個小時中他們別再試了,世界和平萬歲!

  這時是凌晨0點30分,新月正把它柔和的銀光撒在天安門廣場上.廣場上一片寧靜,一隻失眠的螢火蟲在廣闊的糙坪上一閃一閃地飛著,空中一隻已熄了燈的GG飛艇一動不動地懸著,在月光中像一隻浮在夜空的橄欖;廣場周圍過去時代的建築在靜靜地沉睡,再往遠處,林立著本世紀初出現的摩天大樓群.出於保護北京古老的文化環境這樣一種願望,這些高層建築大部分是按二十世紀出現的光亮派建築的風格設計的,摩天大樓的表面是一層鉛合金鏡面,以通過反she與環境協調.現在,大樓的鏡面反she著月光,如同夜色中一根根晶瑩的巨大水晶柱,使這座古老的城市在月光下蒙上了一層夢幻色彩.

  這是公元二千一百八十五年六月十日凌晨.

  這時,地球仍是天上的一顆星.

  這時,北京仍是地上的一座城. 一輛辱白色流線形的 東方 轎車行駛在長安街上.

  儘管地鐵的遂洞幾乎把北京的地下掏空了幾層,磁力運輸管道也在四五米高的半空中織成了一片錯綜複雜的網絡,市內的地面交通仍接近於飽和狀態,以至於北京的交通堵塞在本年的旅遊指南中成為這座城市可供觀賞的一大奇景.每天在北京的上空都有十幾架機艙全透明的直升機轉來轉去,載著來自大洋彼岸的汽車發明者的子孫們欣賞一陣.對這種有損於首都名聲的行徑市政廳和市民們多次向中國國際旅遊公司提抗議,但無濟於事.

  可是這輛 東方 車所到之處竟處處綠燈.為了這些綠燈,至少有十多名交通警因違反規定,用手動代替公正的計算機而被解僱,但其它的交通警仍前仆後繼,把能給這輛有著優曲線的辱白色小車開一次綠燈當作掛一次勳章.

  這是一輛全中國都熟悉的小汽車.

  開車是一位全世界都熟悉的美麗的女性.

  她生於2166年的春天,今年29歲.

  第一次看見她的人都認為她很文靜,而且很孩子氣.

  第一次看見她的人都會呆呆地看著她的眼睛,這雙有著東方人黑色瞳仁的大眼睛不但會說話,而且還時時飄出聽不見的鋼琴曲,這曲子是柔和的,如之類.但不是為了愛情;這雙眼睛飄出的鋼琴曲是無目的的,鋼琴曲是隨著這雙黑眼睛一起出生,就象銀光隨著星星一起出生一樣.

  她是女性中的女性,仿佛,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幾千年的女性的柔美沉澱下來,由一個水晶漏斗集中起後結晶成了她;她是女性中的女性,如果有一個測量女性氣質大小的儀器,這儀器一靠近她就會因為讀數太高而燒毀.去年,在剛剛落成的聯接亞洲和美洲大陸的白令海峽大橋上,她輕輕地撫摸那根高出海平面500米,寬為30米的巨型鋼柱,這鋼柱支撐著兩根直徑為3米的鋼索以吊起上百公里長的跨海大橋.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在旁邊看看她,又順著她的手看看被她接觸的高入雲端的青色鋼柱,驚叫道: 上帝啊,這根鋼柱要變成柔性的了! 當時歐洲的一位電視評論員在大橋上這樣向全世界報導: 白令海峽大橋現在仍在堅強地抵禦著北冰洋的寒風,北極的流冰仍在它那強壯的橋墩上轟隆隆地撞碎,但在她登上大橋並撫摸它時,它變成女性的了,以後人們欣賞大橋的柔美將遠多於她的雄偉.

  她擁有的東方女性的氣質似乎並不只屬於自己,這氣質在她周圍形成了一個磁場,能夠磁化進入其中的一切,使堅硬的變柔軟,使粗糙的變光潤.這時,她輕輕地扶著 東方 車的方向盤,仿佛那個黑色高強度塑料圓盤連同它下面的鉻合金連杆都變麵條般柔軟,她的雙手稍不當心就會使其變形.

  但正是這雙戴著雪白的長手套的手,捏著世界天平上三顆大砝碼中的一顆——它們掌握著這個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人口有20億的東方古國的最高權力.

  東方 車駛過了天安門,它的目標是西長安街上的新聞大廈.很快,共和國的最高執政官看到了那座本世紀三十年代的巨型建築.它由兩個互相傾斜頭部碰在一起的部分組成,看上去是一個巨大的A字,現在,它那晶瑩的表面正反she著落日桔紅色的柔光.

  五年前,在這座大廈中,她作為新當選的最高執政官同全國20億人民見面.她的前任同她握手後,對她微笑了一下轉身走了,她至今也未能猜出那微笑的含義.

  新聞發布大廳的設計很有現代色彩,其妙處就在於它在視覺上根本不是一個大廳,而是沒邊界的.除了建造這座大廈的工程師,誰也不知大廳的牆壁是什麼形狀,它的地板是全透明的,地板的下部有和上部對稱的另一部分,這座大廳中的每一個人都似乎懸浮在無限的空間中,上下左右無任何參照物.這空間可依需要成為黑色或藍色的,也可出現幾顆星星或一幅全國地圖.據設計者稱,這可使這個大廳中的人置身於一種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境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