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最先想到的是收集能夠燒熔各種導線的宏電子,這是使敵方高技術武器癱瘓的有效方法。但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嚴重問題:能夠燒熔導線的球狀閃電同樣也會在大塊金屬上釋放能量,而燒熔大體積金屬的過程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以這類球狀閃電所釋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消耗在大塊金屬上,作用於導線上的能量只是一小部分,效率很低,對武器著被的摧毀能力十分有限。
下一步很自然地想到了電子晶片,這是球狀閃電武器能夠攻擊的最絕妙的目標。首先,晶片的材質十分特殊,一般不會像導線那樣,存在與它相近但無關緊要的物體來分散球狀閃電的能量。同時,晶片體積很小,不大的能量釋放就可以破壞大量的晶片。電子晶片被燒毀,對現代高技術武器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但以晶片為能量釋放目標的宏電子(我們叫做「吃」晶片的宏電子)十分罕見,被我們視為球狀閃電中皇冠上的明珠。要想收集到足夠數量的這類宏電子,就需要捕捉巨量宏電子並在其中進行頻譜識別,這又需要巨額經費,而上級已經停止了對這個項目的進一步資金投入。
為了贏得上級的重視,爭取研究經費,許大校決定用已經收集到的「吃」晶片宏電子進行一次攻擊演習。
演習在2005型坦克的測試基地進行,為了了解「探杆防禦系統」,我和林雲曾來過這裡,現在,這裡完全安靜下來,野糙從縱橫的車轍印中長出。現在這裡只能看到兩輛2005型主戰坦克,是昨天剛剛調來當試she靶子用的。
來觀看試she的原定只有總裝備部的有關人員,但在兩小時前接到同志,觀看的人數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他們大部分來自總參,其中還有一名少將和一名中將。
我們首先帶他們參觀靶區。試she的靶子除了這兩輛坦克外,還有幾輛裝甲車,內部都裝載著軍用電子設備,其中一輛裝著一套調頻通訊設備,另一輛裝著一套雷達主機,還有一輛放著幾台加固型軍用電腦,這些電腦都啟動著,屏幕上跳動著屏保程序的各種圖形;用做靶子的還有一枚已淘汰的舊式地對空飛彈,所有這些車輛和裝備擺成一排。
在觀看這些作為靶子的裝備時,我們特意打開了裝備的電子控制部分,讓他們看那些完好無損的電路板上的集成塊。
「年輕人,你是說,你們的那個新武器能把這些集成塊全破壞掉?」那位中將問我。
「是的,將軍,而別的部分幾乎完好無損。」我回答。
「是不是這樣的:這些集成塊是被那種閃電產生的電磁感應破壞的?」少將為,他很年輕,顯然也是一位技術型將領。
我搖搖頭:「不是的,那種一般閃電產生的電磁感應,會因坦克和車輛的金屬外殼的法拉第籠效應而大大減弱。球狀閃電能穿透裝甲,把這些集成塊燒成灰。」
兩位將軍對視了一下,都笑著搖了搖頭,顯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林雲和許大校接著帶所有人回到500米外的she擊點,讓他們看雷球機關槍。它安裝在一輛卡車上。這卡車原來是用於運載火箭炮的。
中將說:「我對武器有一種第六感,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不管其外形是什麼樣,總是透出一種無形的鋒芒,可在這個東西上,我看不到這種鋒芒。「
許大校說:「首長,第一顆原子彈看上去只是個大鐵筒,您從中同樣看不到任何鋒芒,您的第六感只適用於傳統武器。」
將軍說:「但願如此吧。」
試she就要開始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用沙袋為觀察者修建了一道簡易的掩體,參觀者陸續走到掩體後面。
十分鐘後,試she開始了。對雷球機槍的操縱很像傳統的機關槍,它也有一個類似於扳機的擊發裝置,瞄準裝置也幾乎與機槍一樣。在最初的設計中,she擊是在電腦的控制下進行的,用滑鼠移動電腦上的十字光標,使其套住目標,雷球機關槍的發she架就自動瞄準,但這就需要一套很複雜的電子和機械系統。而雷球武器是不需要很精確瞄準的,即使有一定的誤差,球狀閃電也能摧毀目標。所以我們決定用最原始的方式來操縱這件最先進的武器,這一方面是由於時間緊張,另一方面也會使武器變得簡潔可靠。現在操縱它的那名上士,就是部隊上一名出色的機槍she手。
我們首先聽到了一串震耳的噼啪聲,這聲音是發she架上用於激發的人工閃電發出的,緊接著,3個球狀閃電,發著橘紅色的光芒,以約5米的間隔排成一條直線,在氣力的呼嘯聲中向坦克飛去,球狀閃電擊中目標後消失了,仿佛融化在坦克中,隨即從坦克內部傳出了3聲爆炸聲,這爆炸聲很清脆,好象炸點不是在坦克內部,而是在每個人的耳邊。接著she擊其餘的目標,向每個目標發she的球狀閃電,數量從2個到5個不等。激發電弧的噼啪聲、球狀閃電的呼嘯聲和它們擊中目標時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在500米外的目標區,漂浮著兩個脫靶或穿過靶體未爆炸的球狀閃電……
在最後一顆雷球擊中那枚地對空飛彈後,一切都平靜下來。兩個脫靶的球狀閃電在目標區上方漂浮了一會,先後無聲地消失了。有一輛裝甲車中冒出了一縷黑煙,但其他的目標仍靜靜地放在那裡,好象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你們的那幾信號彈都做了些什麼?」一位大校問林雲。
「您會看到的!」林雲滿懷信心地說。
所有人都走出掩體,向500米外的靶區走去。雖然對將看到的結果有信心,但看到周圍有這麼多將決定這個項目命運的高級軍官,我心裡還是不免有些緊張前方,那輛裝甲車已不再冒煙,空氣中有一種清新的味道,隨著我們向靶區走近,這種味道越來越濃,一位將軍問這是什麼味。林雲說:「是臭氧,球狀閃電能量爆發時發出的,首長,它可能就是未來戰場上的硝煙味了。」
我和林雲首先把所有人帶到一輛裝甲車前,參觀者們圍著車體仔細看,顯然是想從上面找出焦痕什麼的,但什麼也沒找到,車體完好如新。當我們打開後車門時,又有幾個人探進頭去看,除了更濃烈的臭氧味外,也絲毫看不出損傷的痕跡,四台軍用電腦整齊地擺放在車內,但他們應該能發現,與上次離開時不同,所有電腦的屏幕都黑了。我們從中搬出一台電腦放在地上,林雲打開了它那墨綠色的外殼,我把電腦搬起來並把它傾斜,從機箱裡倒出了一股白色的灰末,灰末中還夾雜著一些黑色的小碎塊。我把機箱高高舉起,讓所有人看到其內部,我聽到人群中發出了一陣驚嘆聲。
在機箱的主板上,有三分之二的晶片消失了。
接下來驚嘆聲不斷,參觀者們看到,在2005型主戰坦克內,在那台通訊設備里,在那套雷達主機里,都有一般以上的晶片變成了灰或被燒焦。當最後旋開那枚地對空飛彈的頭部時,這種驚嘆達到了高xdxcháo,我們看到飛彈的制導部分變成了一個晶片的骨灰盒。那兩個負責拆卸彈頭的飛彈連士官抬起頭來驚恐地看著我和林雲,又透過人群的fèng隙看了看遠處的雷球機槍,露出見了鬼似的神情。
中將大聲說:「這真是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參觀者們熱烈地鼓掌,如果要為球狀閃電武器想一條GG詞,沒有比這句更貼切的了。
回到基地後,我發現了自己的損失:曾帶到演示場去的筆記本電腦無法啟動了。我把電腦拆開,發現裡面布滿了細細的白灰,我吹了一下,白灰飛出來,嗆得我直咳嗽。再看電腦的主板,發現CPU和2條256MB內存條都不見了,被燒成剛才飛散的灰燼。在she擊演示時,為了觀察和記錄,我所處的位置與球狀閃電彈著點的距離只有別人的一半,但仍遠遠大於習慣上規定的50米安全距離。
其實我早就應該想到這點,晶片的體積很小,每個只能吸收少量的球狀閃電釋放的能量,那剩餘的能量就會作用到更遠的距離上。對於像晶片這樣細小的目標,球狀閃電的威力圈擴大了許多。 這天夜裡,月亮很好,我、林雲和丁儀在基地內安靜的小路上散步,討論球狀閃電武器如何克服磁場防禦問題。
「現在已經可以肯定,只要使用帶電荷的宏電子,這個問題就不可能解決。」林雲說。
「我也是這樣想。」丁儀說,「我最近正在試圖通過宏電子的運動狀態定位它所歸屬的原子核,這在理論上是極其艱深和困難的,有些障礙幾乎不可能克服,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我懷疑人類在本世紀內都不可能取得這個突破。」
我抬頭看看在月圓之夜變得很稀疏的星空,極力想像著那些直徑為500至1000公里的原子是什麼樣子。
丁儀繼續說:「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能找到宏原子核,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不帶電的宏中子,它肯定能穿透電磁屏障。」
「宏中子無法像宏電子那樣被激發,也就不存在能量釋放,如何能夠作為武器呢?」林雲問出了我也正想問的問題。
丁儀正要回到,只見林雲將一根手指放到嘴上:「噓——聽!」
我們這時正走到球狀閃電激發實驗室旁邊,在頻譜識別法出現之前,為了選出武器級宏電子,曾在這裡進行了大量的動物試驗,幾百隻試驗動物被球狀閃電化為灰燼。這個建築就是林雲第一次帶我來基地時,向我演示閃電武器的地方,它由一座大型倉庫改造而成,現在在月光下呈現出一個沒有任何細節的巨大黑影。隨著林雲的示意我們停下來,當腳步聲消失後,我聽到實驗室里傳出了一個聲音。
那是羊叫聲。
但實驗室里這時已經不可能有羊了,動物試驗已停止了近兩個月,在這段時間裡,這個實驗室一直處於關閉狀態。
我又聽到了那聲音,確切無疑是羊叫,時隱時現,聽起來帶著一絲淒涼。很奇怪,這聲音竟使我想起了球狀閃電的爆炸聲,兩者有一個共同之處:雖然聽者能夠分辨出聲音的來源方向,但同時又感到它充滿了整個空間,有時甚至像是源於自己身體的內部。
林雲向實驗室的大門走去,丁儀也跟了過去,但我的兩腳像灌了鉛似的,站著沒動,又是那種感覺,我渾身發冷,像一隻被冰冷的巨掌攥在其中,我知道他們看不到羊。
林雲推開實驗室的大門,高大的鐵門沿軌道滑開時發出很大的轟轟聲,淹沒了隱隱約約的羊叫聲,待這開門的聲音平息後,羊叫聲也消失了。林雲打開燈,透過大門我看到了寬闊的建築內部的一部分那裡有一個用兩米多高的鐵柵欄圍起來的正方形場地,那就是在激發試驗中放置目標的地方,就在那裡,幾百隻實驗動物被球狀閃電毀滅,現在,這塊場地空蕩蕩的。林雲在寬大的實驗室內來回尋找,如我預料,她什麼也沒有找到。丁儀站在門口沒有動,燈光將他那瘦長的影子長長地投到外面。
「我明明聽到羊叫的!」林雲大聲說,她的聲音在高大的建築內部發出回音。
下一步很自然地想到了電子晶片,這是球狀閃電武器能夠攻擊的最絕妙的目標。首先,晶片的材質十分特殊,一般不會像導線那樣,存在與它相近但無關緊要的物體來分散球狀閃電的能量。同時,晶片體積很小,不大的能量釋放就可以破壞大量的晶片。電子晶片被燒毀,對現代高技術武器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但以晶片為能量釋放目標的宏電子(我們叫做「吃」晶片的宏電子)十分罕見,被我們視為球狀閃電中皇冠上的明珠。要想收集到足夠數量的這類宏電子,就需要捕捉巨量宏電子並在其中進行頻譜識別,這又需要巨額經費,而上級已經停止了對這個項目的進一步資金投入。
為了贏得上級的重視,爭取研究經費,許大校決定用已經收集到的「吃」晶片宏電子進行一次攻擊演習。
演習在2005型坦克的測試基地進行,為了了解「探杆防禦系統」,我和林雲曾來過這裡,現在,這裡完全安靜下來,野糙從縱橫的車轍印中長出。現在這裡只能看到兩輛2005型主戰坦克,是昨天剛剛調來當試she靶子用的。
來觀看試she的原定只有總裝備部的有關人員,但在兩小時前接到同志,觀看的人數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他們大部分來自總參,其中還有一名少將和一名中將。
我們首先帶他們參觀靶區。試she的靶子除了這兩輛坦克外,還有幾輛裝甲車,內部都裝載著軍用電子設備,其中一輛裝著一套調頻通訊設備,另一輛裝著一套雷達主機,還有一輛放著幾台加固型軍用電腦,這些電腦都啟動著,屏幕上跳動著屏保程序的各種圖形;用做靶子的還有一枚已淘汰的舊式地對空飛彈,所有這些車輛和裝備擺成一排。
在觀看這些作為靶子的裝備時,我們特意打開了裝備的電子控制部分,讓他們看那些完好無損的電路板上的集成塊。
「年輕人,你是說,你們的那個新武器能把這些集成塊全破壞掉?」那位中將問我。
「是的,將軍,而別的部分幾乎完好無損。」我回答。
「是不是這樣的:這些集成塊是被那種閃電產生的電磁感應破壞的?」少將為,他很年輕,顯然也是一位技術型將領。
我搖搖頭:「不是的,那種一般閃電產生的電磁感應,會因坦克和車輛的金屬外殼的法拉第籠效應而大大減弱。球狀閃電能穿透裝甲,把這些集成塊燒成灰。」
兩位將軍對視了一下,都笑著搖了搖頭,顯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林雲和許大校接著帶所有人回到500米外的she擊點,讓他們看雷球機關槍。它安裝在一輛卡車上。這卡車原來是用於運載火箭炮的。
中將說:「我對武器有一種第六感,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不管其外形是什麼樣,總是透出一種無形的鋒芒,可在這個東西上,我看不到這種鋒芒。「
許大校說:「首長,第一顆原子彈看上去只是個大鐵筒,您從中同樣看不到任何鋒芒,您的第六感只適用於傳統武器。」
將軍說:「但願如此吧。」
試she就要開始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用沙袋為觀察者修建了一道簡易的掩體,參觀者陸續走到掩體後面。
十分鐘後,試she開始了。對雷球機槍的操縱很像傳統的機關槍,它也有一個類似於扳機的擊發裝置,瞄準裝置也幾乎與機槍一樣。在最初的設計中,she擊是在電腦的控制下進行的,用滑鼠移動電腦上的十字光標,使其套住目標,雷球機關槍的發she架就自動瞄準,但這就需要一套很複雜的電子和機械系統。而雷球武器是不需要很精確瞄準的,即使有一定的誤差,球狀閃電也能摧毀目標。所以我們決定用最原始的方式來操縱這件最先進的武器,這一方面是由於時間緊張,另一方面也會使武器變得簡潔可靠。現在操縱它的那名上士,就是部隊上一名出色的機槍she手。
我們首先聽到了一串震耳的噼啪聲,這聲音是發she架上用於激發的人工閃電發出的,緊接著,3個球狀閃電,發著橘紅色的光芒,以約5米的間隔排成一條直線,在氣力的呼嘯聲中向坦克飛去,球狀閃電擊中目標後消失了,仿佛融化在坦克中,隨即從坦克內部傳出了3聲爆炸聲,這爆炸聲很清脆,好象炸點不是在坦克內部,而是在每個人的耳邊。接著she擊其餘的目標,向每個目標發she的球狀閃電,數量從2個到5個不等。激發電弧的噼啪聲、球狀閃電的呼嘯聲和它們擊中目標時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在500米外的目標區,漂浮著兩個脫靶或穿過靶體未爆炸的球狀閃電……
在最後一顆雷球擊中那枚地對空飛彈後,一切都平靜下來。兩個脫靶的球狀閃電在目標區上方漂浮了一會,先後無聲地消失了。有一輛裝甲車中冒出了一縷黑煙,但其他的目標仍靜靜地放在那裡,好象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你們的那幾信號彈都做了些什麼?」一位大校問林雲。
「您會看到的!」林雲滿懷信心地說。
所有人都走出掩體,向500米外的靶區走去。雖然對將看到的結果有信心,但看到周圍有這麼多將決定這個項目命運的高級軍官,我心裡還是不免有些緊張前方,那輛裝甲車已不再冒煙,空氣中有一種清新的味道,隨著我們向靶區走近,這種味道越來越濃,一位將軍問這是什麼味。林雲說:「是臭氧,球狀閃電能量爆發時發出的,首長,它可能就是未來戰場上的硝煙味了。」
我和林雲首先把所有人帶到一輛裝甲車前,參觀者們圍著車體仔細看,顯然是想從上面找出焦痕什麼的,但什麼也沒找到,車體完好如新。當我們打開後車門時,又有幾個人探進頭去看,除了更濃烈的臭氧味外,也絲毫看不出損傷的痕跡,四台軍用電腦整齊地擺放在車內,但他們應該能發現,與上次離開時不同,所有電腦的屏幕都黑了。我們從中搬出一台電腦放在地上,林雲打開了它那墨綠色的外殼,我把電腦搬起來並把它傾斜,從機箱裡倒出了一股白色的灰末,灰末中還夾雜著一些黑色的小碎塊。我把機箱高高舉起,讓所有人看到其內部,我聽到人群中發出了一陣驚嘆聲。
在機箱的主板上,有三分之二的晶片消失了。
接下來驚嘆聲不斷,參觀者們看到,在2005型主戰坦克內,在那台通訊設備里,在那套雷達主機里,都有一般以上的晶片變成了灰或被燒焦。當最後旋開那枚地對空飛彈的頭部時,這種驚嘆達到了高xdxcháo,我們看到飛彈的制導部分變成了一個晶片的骨灰盒。那兩個負責拆卸彈頭的飛彈連士官抬起頭來驚恐地看著我和林雲,又透過人群的fèng隙看了看遠處的雷球機槍,露出見了鬼似的神情。
中將大聲說:「這真是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參觀者們熱烈地鼓掌,如果要為球狀閃電武器想一條GG詞,沒有比這句更貼切的了。
回到基地後,我發現了自己的損失:曾帶到演示場去的筆記本電腦無法啟動了。我把電腦拆開,發現裡面布滿了細細的白灰,我吹了一下,白灰飛出來,嗆得我直咳嗽。再看電腦的主板,發現CPU和2條256MB內存條都不見了,被燒成剛才飛散的灰燼。在she擊演示時,為了觀察和記錄,我所處的位置與球狀閃電彈著點的距離只有別人的一半,但仍遠遠大於習慣上規定的50米安全距離。
其實我早就應該想到這點,晶片的體積很小,每個只能吸收少量的球狀閃電釋放的能量,那剩餘的能量就會作用到更遠的距離上。對於像晶片這樣細小的目標,球狀閃電的威力圈擴大了許多。 這天夜裡,月亮很好,我、林雲和丁儀在基地內安靜的小路上散步,討論球狀閃電武器如何克服磁場防禦問題。
「現在已經可以肯定,只要使用帶電荷的宏電子,這個問題就不可能解決。」林雲說。
「我也是這樣想。」丁儀說,「我最近正在試圖通過宏電子的運動狀態定位它所歸屬的原子核,這在理論上是極其艱深和困難的,有些障礙幾乎不可能克服,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我懷疑人類在本世紀內都不可能取得這個突破。」
我抬頭看看在月圓之夜變得很稀疏的星空,極力想像著那些直徑為500至1000公里的原子是什麼樣子。
丁儀繼續說:「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能找到宏原子核,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不帶電的宏中子,它肯定能穿透電磁屏障。」
「宏中子無法像宏電子那樣被激發,也就不存在能量釋放,如何能夠作為武器呢?」林雲問出了我也正想問的問題。
丁儀正要回到,只見林雲將一根手指放到嘴上:「噓——聽!」
我們這時正走到球狀閃電激發實驗室旁邊,在頻譜識別法出現之前,為了選出武器級宏電子,曾在這裡進行了大量的動物試驗,幾百隻試驗動物被球狀閃電化為灰燼。這個建築就是林雲第一次帶我來基地時,向我演示閃電武器的地方,它由一座大型倉庫改造而成,現在在月光下呈現出一個沒有任何細節的巨大黑影。隨著林雲的示意我們停下來,當腳步聲消失後,我聽到實驗室里傳出了一個聲音。
那是羊叫聲。
但實驗室里這時已經不可能有羊了,動物試驗已停止了近兩個月,在這段時間裡,這個實驗室一直處於關閉狀態。
我又聽到了那聲音,確切無疑是羊叫,時隱時現,聽起來帶著一絲淒涼。很奇怪,這聲音竟使我想起了球狀閃電的爆炸聲,兩者有一個共同之處:雖然聽者能夠分辨出聲音的來源方向,但同時又感到它充滿了整個空間,有時甚至像是源於自己身體的內部。
林雲向實驗室的大門走去,丁儀也跟了過去,但我的兩腳像灌了鉛似的,站著沒動,又是那種感覺,我渾身發冷,像一隻被冰冷的巨掌攥在其中,我知道他們看不到羊。
林雲推開實驗室的大門,高大的鐵門沿軌道滑開時發出很大的轟轟聲,淹沒了隱隱約約的羊叫聲,待這開門的聲音平息後,羊叫聲也消失了。林雲打開燈,透過大門我看到了寬闊的建築內部的一部分那裡有一個用兩米多高的鐵柵欄圍起來的正方形場地,那就是在激發試驗中放置目標的地方,就在那裡,幾百隻實驗動物被球狀閃電毀滅,現在,這塊場地空蕩蕩的。林雲在寬大的實驗室內來回尋找,如我預料,她什麼也沒有找到。丁儀站在門口沒有動,燈光將他那瘦長的影子長長地投到外面。
「我明明聽到羊叫的!」林雲大聲說,她的聲音在高大的建築內部發出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