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這情形看上去並不可怕,似乎不會對直升機產生什麼災難性後果,但我錯了。就在電弧熄滅的那一瞬間,我看到機尾的小螺旋槳處有一團火光閃現,這火光很快熄滅了,那位置上出現了一股白煙,緊接著直升機機體旋轉起來,轉速越來越快。後來知道,閃電擊毀了尾部螺旋槳的控制線路,造成螺旋槳停轉。而直升機的尾漿是用於平衡主螺旋槳產生的扭力矩,它一旦失去動力,直升機的機體自身就會朝主螺旋槳旋轉的反方向轉動。我在望遠鏡中看到,隨著機身自轉的加速,它漸漸失去升力,開始搖晃著墜落。
「跳傘!!」許大校在無線電中大喊。
但幾秒鐘後,似乎飛行員重新啟動了尾漿,機體的轉動慢了下來,墜落速度也慢了下來,直到機體重新懸停在空中,但這懸停只持續了一瞬間,機體又像上了發條的玩具似的自轉起來,墜落又開始了。
「快跳傘!!」許大校再次喊道。
下落了一段後,直升機機體又停止自轉,減慢下墜速度直到懸停,一瞬間後再次開始下墜……這周期反覆重複著。這時直升機已經低於跳傘的安全高度,只能祈禱它到達地面時正好處於周期的懸停點附近。當它在東面的遠方著地時,我看到它的下墜速度有所減慢,但比正常降落要快得多。我驚恐地看著那個方向,呆呆地等了一會,還好,沒有煙霧從那片樹叢後面升起。
當我們驅車趕到墜落點時,另一架試驗直升機早就在附近降落了。墜落點在一個果園正中,那架直升機的機體傾斜,下面有幾棵被壓倒的樹,周圍有幾棵碗口粗的果樹被螺旋槳的漿葉齊齊削斷,直升機駕駛艙的玻璃碎了,但除此之外機體好象沒有大的損傷。那位中尉飛行員靠著一棵果樹,捂著一隻流血的胳膊,正不耐煩地讓醫護人員和抬擔架的人走開,見到林雲後他用那隻沒受傷的手朝她豎起大拇指。
「少校,你的雷電武器總算打下一架飛機!」
「你為什麼不跳傘?!」隨後趕來的許大校氣急敗壞地問。
「大校,什麼時候跳傘,我們陸航飛行員有自己的準則。」
在回基地的汽車上,有一個問題我終於在心裡憋不住了,就問林云:「這次試驗中,你是指定的地面指揮員,跳傘命令卻是許大校下的。」
「飛行員有很大可能救下那架直升機。」林雲的聲音很平靜。
「當時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如果救不下呢?」
「那試驗就要停相當長的時間,甚至項目被取消。」
我的胃裡又有什麼東西翻騰起來,:「如果你指揮一次進攻,路線上有雷區,你會命令士兵們螳過去的,是嗎?」
「按照新的軍事條例,女性軍官不能擔任前線戰地指揮。」像每次一樣,她輕輕地繞開了我的問題。
「軍隊有自己的行為準則,與老百姓可能稍有不同。」林雲又說,可能是覺得剛才表現太冷酷,有些過意不去似的。
「許大校不屬於軍隊?」
「當然,也屬於。」林雲淡淡地說,能聽出語氣中那隱隱的輕視,對於試驗基地的領導層,她都抱有這種輕視。
當天下午,這架經過緊急維修的直升機就從墜落點飛回了基地。
「在想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安全之前,試驗必須停止!」在當天晚上基地的會議上,許大校堅決地說。
「再飛兩次,也許我們就能找到電弧波動的規律,這樣就能找到一種飛行方式避免它打到機身上。」上午受傷的飛行員揮動著一隻裹著繃帶的手說,從他的動作和表情,看得出那隻傷手很疼,但為了表示他還能用它操縱直升機,他沒有把那隻手臂吊起來,還故意用它做很多動作。
「這樣的事故不能再發生了,是應該有一個可靠的安全保證。」林雲說。
另一位飛行員說:「我請各位把大前提搞對:我們並不是為你們這個項目冒險,而是為我們自己冒險,現在,陸軍航空兵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新武器!」
林雲對他說:「你誤解了我們停止試驗的原因,我們停止試驗完全是為了項目著想,如果再出現王松林上尉那樣的惡性墜機事故,這個項目就完了。」
許大校說:「大家開動腦筋,必須想出一個可行的安全措施來!」
一位工程師說:「能否考慮用遙控飛行器來完成試驗?」
一位飛行員說:「目前能夠完成空中懸停和低速飛行,並有這麼大載重量的遙控飛行器,只有北航研製的一種氦氣飛艇,但它的操縱精確性能不能保證放電瞄準還不清楚。」
林雲說:「其實就算能行,它也只是避免了人員傷亡,對試驗於事無補,它同樣會被閃電擊毀的。」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說:「我以前的碩士導師,研製過一種防雷塗料,是用在高壓線上的,我也只是聽別人說的,並不知道詳細情況。」
「你的導師是張彬?」許大校問我。
我點點頭,「您認識他?」
「我也曾是他的學生,那時他還是個講師,還沒有調到你的母校。」許大校頓時黯然神傷,「我前幾天還給他去過電話,想去看他,總是抽不出身來,他恐怕也沒有多少日子了,他的病你知道吧?」
我又點點頭。
許大校說:「在學術上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勤勤懇懇一輩子……」
「我們還是談談那種塗料吧!」林雲迫不及待地說。
「我知道這項發明,當時我參加過鑑定會,它的防雷效果是很出色的。」許大校說。
「關鍵是,如果這種塗料需要接地才能起作用,那還是沒有意義。」林雲說,她對技術的靈性我一直很佩服,這個問題非專業人士一般想不到,大部分防雷塗料確實需要接地。
許大校摸著腦袋想了想:「這……時間長了,我也記不清,具體還得問發明者本人。」
林雲拿起電話話筒遞給我:「馬上打電話問他,要是行,就讓他到北京來,我們一定要儘快配製出一批這種塗料!」
「他是一個癌症病人。」我很為難地看著她。
許大校說:「先問一下吧,沒有關係的。」
我把話筒從林雲手中接過來:「不知道他是在家還是住院……」我邊說邊翻通訊錄,在第一頁上找到他家的電話號碼,撥通電話後,話筒里傳來了一個很虛弱的聲音:「誰呀?」
我說出自己的名字後,那來自遠方的聲音突然變得興奮和強健起來:「啊,你好你好!你現在在哪裡,在幹什麼?」
「張教授,我在搞一個國防項目,您身體現在怎麼樣了?」
「這麼說,你有進展了?」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徑直就問。
「在電話里不好說,您身體怎麼樣?」
「一天不如一天了,趙雨來看過我,他可能告訴過你了。」
「是的,您那裡的醫療條件怎麼樣?」在我說話的時候,林雲在旁邊著急地低聲催促:「問呀!」我捂住話筒厲聲說:「走開!」當我把話筒又放到耳邊時,聽到張彬說:「……我又收集到一些那方面的研究資料,正準備給你寄過去。」
「張教授,我想問您另一件事,是關於您研製的那種高壓線防雷塗料。」
「哦,那東西在經濟上沒有實用價值,早被束之高閣了,你想知道什麼呢?」
「它需要接地嗎?」
「不,不需要,全憑它自身的屏蔽作用。」
「我們想把它用於飛機上。」
「恐怕不行吧,這種塗料產生的塗層表面很粗糙,肯定不符合飛機表面所要求的空氣動力指標;另外,飛機的機身蒙皮與高壓線不是同一種材料,不知道塗上去後長期會不會對蒙皮產生腐蝕作用。」
「您說的這些都無所謂,我只想知道它能不能對飛機產生防雷效果?」
「這是肯定的,只要塗層達到一定的厚度,飛機甚至可以穿過雷雨雲。其實,這種塗料在這方面有過實際應用,但不是在飛機上。那年學校大氣實驗室有個項目,用探空氣球探測雷雨雲的結構,可是連著好激磁,氣球和吊在下面的儀器艙入雲不久就被雲中閃電擊毀了。後來他們找到我,把儀器艙和氣球上塗了一層防雷塗料,結果入雲和回收幾十次都沒遭到雷擊,那可能是這種塗料惟一的一次實際應用了。」
「這太好了!我想問問,現在還剩有那種塗料的成品嗎?」
「還有,放在大氣電學實驗室的倉庫里,應該還能用,塗一架小型飛機應該差不多夠的。管理員嫌那些密封桶占地方,好幾次要把它們扔了,我沒讓,要真有用,你就都拿去吧。我這裡還有全套的資料,重新配製不會太困難的。我想問問……如果不方便的話你當然可以不回答,這同球狀閃電的研究有關嗎?」
「是的。」
「這麼說你真的有進展了?」
「張教授,現在不止是我,還有很多人在幹這件事。至於進展,很可能會有的。」
「那好,我馬上去你那,至少在塗料這事上,你們還是需要我的。」
我還沒說話,林雲就捂住了話筒,她已經從中聽到了張彬的聲音,顯然怕我不讓他來,低聲對我說:「他來後可以住進301醫院,醫療條件總比那邊好吧?再說,如果資料齊全的話,他也不會費太多神的。」
我看看許大校,他接過話筒,他們顯然常聯繫,所以沒有太多的寒暄,大校問:「您那些塗料總共大概有多少?兩噸?好的,您就在家等著,我們會去接您的。」
第二天下午,我和林雲到南苑機場去接張彬。我們在停機坪上等飛機,時值盛夏,但一場暴雨剛過,把多日的悶熱一掃而光,空氣清新而涼慡。經過多日的緊張忙碌,這時有一種難得的閒適的感覺。
「你在工作中對我越來越反感了,是嗎」林雲問我。
「知道你像什麼嗎?」
「說說看。」
「你就像一艘在夜海上向著遠方燈塔行駛的船,整個世界只有那個善良的燈塔對你是有意義的,其他部分都看不到。」
「真有詩意,可你不覺得這也是在描述自己嗎?」
我知道她說的是對的,有時候,人最不能容忍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時,我回憶起了大一時的那個圖書館中的深夜,那個漂亮女孩問我在找什麼,她的目光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那是一種看異類的目光,我相信也一定有南海子用那種目光看過林雲……我們都是游離於時代之外的人,同時也游離於對方之外,我們永遠不能相互融合。
一架小型軍用運輸機降落了,張彬和接他的兩名基地軍官一起從機尾門走出來。張彬的狀態看上去比我想像中的好多了,甚至比一年前在學院分別時還好,不像是絕症在身。當我對他說出這點時,他說:「我兩天前還不是這樣的,接到你的電話,我的病就好了一半。」他指指正在從機艙里卸下的四個鐵桶說,「這是你們要的塗料。」
許大校說:「我們估計了一下,一桶半就夠塗一架直升機,這些肯定夠兩架用的!」
「跳傘!!」許大校在無線電中大喊。
但幾秒鐘後,似乎飛行員重新啟動了尾漿,機體的轉動慢了下來,墜落速度也慢了下來,直到機體重新懸停在空中,但這懸停只持續了一瞬間,機體又像上了發條的玩具似的自轉起來,墜落又開始了。
「快跳傘!!」許大校再次喊道。
下落了一段後,直升機機體又停止自轉,減慢下墜速度直到懸停,一瞬間後再次開始下墜……這周期反覆重複著。這時直升機已經低於跳傘的安全高度,只能祈禱它到達地面時正好處於周期的懸停點附近。當它在東面的遠方著地時,我看到它的下墜速度有所減慢,但比正常降落要快得多。我驚恐地看著那個方向,呆呆地等了一會,還好,沒有煙霧從那片樹叢後面升起。
當我們驅車趕到墜落點時,另一架試驗直升機早就在附近降落了。墜落點在一個果園正中,那架直升機的機體傾斜,下面有幾棵被壓倒的樹,周圍有幾棵碗口粗的果樹被螺旋槳的漿葉齊齊削斷,直升機駕駛艙的玻璃碎了,但除此之外機體好象沒有大的損傷。那位中尉飛行員靠著一棵果樹,捂著一隻流血的胳膊,正不耐煩地讓醫護人員和抬擔架的人走開,見到林雲後他用那隻沒受傷的手朝她豎起大拇指。
「少校,你的雷電武器總算打下一架飛機!」
「你為什麼不跳傘?!」隨後趕來的許大校氣急敗壞地問。
「大校,什麼時候跳傘,我們陸航飛行員有自己的準則。」
在回基地的汽車上,有一個問題我終於在心裡憋不住了,就問林云:「這次試驗中,你是指定的地面指揮員,跳傘命令卻是許大校下的。」
「飛行員有很大可能救下那架直升機。」林雲的聲音很平靜。
「當時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如果救不下呢?」
「那試驗就要停相當長的時間,甚至項目被取消。」
我的胃裡又有什麼東西翻騰起來,:「如果你指揮一次進攻,路線上有雷區,你會命令士兵們螳過去的,是嗎?」
「按照新的軍事條例,女性軍官不能擔任前線戰地指揮。」像每次一樣,她輕輕地繞開了我的問題。
「軍隊有自己的行為準則,與老百姓可能稍有不同。」林雲又說,可能是覺得剛才表現太冷酷,有些過意不去似的。
「許大校不屬於軍隊?」
「當然,也屬於。」林雲淡淡地說,能聽出語氣中那隱隱的輕視,對於試驗基地的領導層,她都抱有這種輕視。
當天下午,這架經過緊急維修的直升機就從墜落點飛回了基地。
「在想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安全之前,試驗必須停止!」在當天晚上基地的會議上,許大校堅決地說。
「再飛兩次,也許我們就能找到電弧波動的規律,這樣就能找到一種飛行方式避免它打到機身上。」上午受傷的飛行員揮動著一隻裹著繃帶的手說,從他的動作和表情,看得出那隻傷手很疼,但為了表示他還能用它操縱直升機,他沒有把那隻手臂吊起來,還故意用它做很多動作。
「這樣的事故不能再發生了,是應該有一個可靠的安全保證。」林雲說。
另一位飛行員說:「我請各位把大前提搞對:我們並不是為你們這個項目冒險,而是為我們自己冒險,現在,陸軍航空兵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新武器!」
林雲對他說:「你誤解了我們停止試驗的原因,我們停止試驗完全是為了項目著想,如果再出現王松林上尉那樣的惡性墜機事故,這個項目就完了。」
許大校說:「大家開動腦筋,必須想出一個可行的安全措施來!」
一位工程師說:「能否考慮用遙控飛行器來完成試驗?」
一位飛行員說:「目前能夠完成空中懸停和低速飛行,並有這麼大載重量的遙控飛行器,只有北航研製的一種氦氣飛艇,但它的操縱精確性能不能保證放電瞄準還不清楚。」
林雲說:「其實就算能行,它也只是避免了人員傷亡,對試驗於事無補,它同樣會被閃電擊毀的。」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說:「我以前的碩士導師,研製過一種防雷塗料,是用在高壓線上的,我也只是聽別人說的,並不知道詳細情況。」
「你的導師是張彬?」許大校問我。
我點點頭,「您認識他?」
「我也曾是他的學生,那時他還是個講師,還沒有調到你的母校。」許大校頓時黯然神傷,「我前幾天還給他去過電話,想去看他,總是抽不出身來,他恐怕也沒有多少日子了,他的病你知道吧?」
我又點點頭。
許大校說:「在學術上他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勤勤懇懇一輩子……」
「我們還是談談那種塗料吧!」林雲迫不及待地說。
「我知道這項發明,當時我參加過鑑定會,它的防雷效果是很出色的。」許大校說。
「關鍵是,如果這種塗料需要接地才能起作用,那還是沒有意義。」林雲說,她對技術的靈性我一直很佩服,這個問題非專業人士一般想不到,大部分防雷塗料確實需要接地。
許大校摸著腦袋想了想:「這……時間長了,我也記不清,具體還得問發明者本人。」
林雲拿起電話話筒遞給我:「馬上打電話問他,要是行,就讓他到北京來,我們一定要儘快配製出一批這種塗料!」
「他是一個癌症病人。」我很為難地看著她。
許大校說:「先問一下吧,沒有關係的。」
我把話筒從林雲手中接過來:「不知道他是在家還是住院……」我邊說邊翻通訊錄,在第一頁上找到他家的電話號碼,撥通電話後,話筒里傳來了一個很虛弱的聲音:「誰呀?」
我說出自己的名字後,那來自遠方的聲音突然變得興奮和強健起來:「啊,你好你好!你現在在哪裡,在幹什麼?」
「張教授,我在搞一個國防項目,您身體現在怎麼樣了?」
「這麼說,你有進展了?」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徑直就問。
「在電話里不好說,您身體怎麼樣?」
「一天不如一天了,趙雨來看過我,他可能告訴過你了。」
「是的,您那裡的醫療條件怎麼樣?」在我說話的時候,林雲在旁邊著急地低聲催促:「問呀!」我捂住話筒厲聲說:「走開!」當我把話筒又放到耳邊時,聽到張彬說:「……我又收集到一些那方面的研究資料,正準備給你寄過去。」
「張教授,我想問您另一件事,是關於您研製的那種高壓線防雷塗料。」
「哦,那東西在經濟上沒有實用價值,早被束之高閣了,你想知道什麼呢?」
「它需要接地嗎?」
「不,不需要,全憑它自身的屏蔽作用。」
「我們想把它用於飛機上。」
「恐怕不行吧,這種塗料產生的塗層表面很粗糙,肯定不符合飛機表面所要求的空氣動力指標;另外,飛機的機身蒙皮與高壓線不是同一種材料,不知道塗上去後長期會不會對蒙皮產生腐蝕作用。」
「您說的這些都無所謂,我只想知道它能不能對飛機產生防雷效果?」
「這是肯定的,只要塗層達到一定的厚度,飛機甚至可以穿過雷雨雲。其實,這種塗料在這方面有過實際應用,但不是在飛機上。那年學校大氣實驗室有個項目,用探空氣球探測雷雨雲的結構,可是連著好激磁,氣球和吊在下面的儀器艙入雲不久就被雲中閃電擊毀了。後來他們找到我,把儀器艙和氣球上塗了一層防雷塗料,結果入雲和回收幾十次都沒遭到雷擊,那可能是這種塗料惟一的一次實際應用了。」
「這太好了!我想問問,現在還剩有那種塗料的成品嗎?」
「還有,放在大氣電學實驗室的倉庫里,應該還能用,塗一架小型飛機應該差不多夠的。管理員嫌那些密封桶占地方,好幾次要把它們扔了,我沒讓,要真有用,你就都拿去吧。我這裡還有全套的資料,重新配製不會太困難的。我想問問……如果不方便的話你當然可以不回答,這同球狀閃電的研究有關嗎?」
「是的。」
「這麼說你真的有進展了?」
「張教授,現在不止是我,還有很多人在幹這件事。至於進展,很可能會有的。」
「那好,我馬上去你那,至少在塗料這事上,你們還是需要我的。」
我還沒說話,林雲就捂住了話筒,她已經從中聽到了張彬的聲音,顯然怕我不讓他來,低聲對我說:「他來後可以住進301醫院,醫療條件總比那邊好吧?再說,如果資料齊全的話,他也不會費太多神的。」
我看看許大校,他接過話筒,他們顯然常聯繫,所以沒有太多的寒暄,大校問:「您那些塗料總共大概有多少?兩噸?好的,您就在家等著,我們會去接您的。」
第二天下午,我和林雲到南苑機場去接張彬。我們在停機坪上等飛機,時值盛夏,但一場暴雨剛過,把多日的悶熱一掃而光,空氣清新而涼慡。經過多日的緊張忙碌,這時有一種難得的閒適的感覺。
「你在工作中對我越來越反感了,是嗎」林雲問我。
「知道你像什麼嗎?」
「說說看。」
「你就像一艘在夜海上向著遠方燈塔行駛的船,整個世界只有那個善良的燈塔對你是有意義的,其他部分都看不到。」
「真有詩意,可你不覺得這也是在描述自己嗎?」
我知道她說的是對的,有時候,人最不能容忍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時,我回憶起了大一時的那個圖書館中的深夜,那個漂亮女孩問我在找什麼,她的目光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那是一種看異類的目光,我相信也一定有南海子用那種目光看過林雲……我們都是游離於時代之外的人,同時也游離於對方之外,我們永遠不能相互融合。
一架小型軍用運輸機降落了,張彬和接他的兩名基地軍官一起從機尾門走出來。張彬的狀態看上去比我想像中的好多了,甚至比一年前在學院分別時還好,不像是絕症在身。當我對他說出這點時,他說:「我兩天前還不是這樣的,接到你的電話,我的病就好了一半。」他指指正在從機艙里卸下的四個鐵桶說,「這是你們要的塗料。」
許大校說:「我們估計了一下,一桶半就夠塗一架直升機,這些肯定夠兩架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