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所以不是恐怖的原因了荻野說道。
“雖然不知道事故發生的具體概率,應該跟走在路上被鋼材砸到的概率差不多吧。說起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還要大一些呢。這麼說來走在路上還要恐怖一些呢。但沒人這麼覺得吧。和安不安全沒有太大關係。人一般不會輕裝上陣到那麼高的地方。上去了也不會那麼快的速度下來。中途也不會旋轉。這種非常識的狀況,是會被預感到的……”
“預感嗎?”
“記住了,害怕的不是死,受傷了只會痛而已。害怕的是在這之前啊……”
好像是這樣。
突然刀子朝你刺來,根本沒時間去考慮恐怖。突然被人毆打,感到恐怖的也只是想到接下來可能還會被揍。預想之外的突發事情是不會讓人感到恐怖的吧。發生之後的再發,結束之後的反覆,也許會死亡的之後預測才是恐怖之源。
“恐怖是想像。不是道理。如果是處於容易激發想像的環境裡,沒有道理的恐怖也是當然的了……”
即使明白是安全的也一樣荻野說道。
“而想像啊慎吾。不是頭腦裡面進行的。要說起來,重要的是這裡啊……”
友人拍打著胸膛。
“什麼意思?”
“心。感情。不,是更原始的東西……”
“感情——嗎?”
不由想起了死去的女兒。
“這種東西,是能衝破理性湧上來的……”
“衝破理性啊……”
也許是這樣。
不管是他殺還是遭遇事故,女兒都是突然死去的。沒有發現外傷,也許就沒有感到恐懼。
如果是溺死的。那水充盈肺部的之前,應該是痛苦的吧。
但那種痛苦是否和死直接相關無法確定。痛苦不用說當然令人厭惡,但幼小的女兒是否在那時預測到了自己的死呢。
不太可能。
沒有已死亡者來現身說法。所以死亡總是有一種疏遠感。看到周圍有人死去,只能去想像。那麼尚不知死亡諸事的幼子,一定,連想像都做不到吧。
這麼說。
就沒有恐懼吧。
“恐懼不是來自理性。而理性是抑制恐懼的,唯一良藥。像是每天從早到晚做過山車的人,不會覺得害怕吧。事故發生的概率明明是一樣的……”
“習慣了而已吧……”
“所謂的習慣就是學習吧。雖然常常說是身體熟稔了,實際上熟稔的是這裡只是沒有被意識到而已……”
荻野指著自己的頭。
“即使不是書面文化道理就是道理。雖說沒有測速計,高度計人就沒法精確測量數值,但是大概多少時間,多少程度,什麼時候大概怎樣落下來,乘坐多次後就能大致判斷出來。也就是說能幾乎正確的預估到之後的狀況,做出預測,預測和實際吻合。所以不會恐怖。恐怖的是去預感無法預測的事情。預感預感,預先的感知。這和基於理性的事先預測是不一樣的……”
這是感覺哦荻野說道。
“即使明白安全,處於和平時不一樣的環境裡就會覺得恐怖……”
“原來如此……”
“我那個時候可是一帆風順。錢就是滾滾而來。大家都說信用不是金錢能買來的,確實買不來,但金錢超過一定程度後和信用是同義的。信用會生出更多金錢,地位和名譽也隨之而來。只是用金錢買到的信用和名譽,會在金錢沒了之後一併消失。總之那個時候的我,是名副其實的如日中天。所以了……”
會覺得恐怖荻野說道。
“真的想要逃的話,其實那個時候就可以的。只是無視心底湧上的恐怖,安慰自己說沒關係沒關係。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滿以為自己已經看到前面的情況,其實只是一種逃避吧……”
“預測落空了嗎?”
哪有什麼預測啊荻野自嘲的說。
“裝出來的樣子而已。那個時候,我也是第一次做過山車啊……”
怎麼會知道之後怎麼樣。
“沒有學習也沒有經驗。也就沒有能夠制服它的知識。所以不說危機管理更遑論安全管理了。砰的一下重重摔在地上。預測雖然完全落空——預感卻是吻合了……”
“這次不會這樣嗎……”
我這麼說。
我不是想潑冷水。只是本身就沒有所謂樂觀的精神。悲觀樂觀,於我身上都不存在。
這次不會的荻野說。
“為什麼?”
“有你啊……”
“跟我有什麼關係……”
“你在這就是關係。只是你自己不覺得而已,慎吾。剛才也說了,我有勝算。所謂的勝算不是不是對勝利的估計。而是輸的時候怎麼去對應。想定會輸的情況,對每種情況可以對應到什麼程度作出預判……”
“輸的原因太多了……”
“總是有一定模式的……”
“但也總有你想不到的吧……”
“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啊,所以之前我預感到了卻沒預測到。這次要進行預測,這是消解恐怖最有效的手段……”
“你藥用太多了吧……”
大概。
歸根結底還是心情的問題吧。
你終於開竅一點了啊荻野高興的說道。
然後呢我這樣問道所以了友人湊到我臉前。
說道。
“你,是非人吧……”
“恩,怎麼了……”
“就是感情壞死的意思不是嗎?”
“這”
不對。
我一直就在懷疑自己最初就沒有這種東西,後來這種懷疑也得到了證實,我。
“不,還沒有意識到嗎慎吾,根本就沒有感情這種東西啊……”
“沒有?”
“只是覺得有而已。所謂的心是沒有的。你感覺到的,恐怖,安心等等等等大致都是沒有的。最多也就只有積極和消極的情感。這兩種情感融合各種理由才形成了各種情感……”
“是這樣嗎?”
“沒錯,而這麼做的正是社會。和戀人分別就說是好難過好悲傷是吧。但是不管分不分別,根本就沒兩樣嘛。物理上的遠近沒有區別。心本來就是分離的。所謂心和家族的羈絆,不過就是語言遊戲罷了。沒有生物學和物理學上的意義,只是在社會中通行的約定俗成一樣的東西……”
“社會嗎?”
“也可以說是世間。自己和自己以外的狀況,就是所謂的社會或者世間。為了圓滑四方而將積極和消極的情感巧立名目,將其裝扮成很複雜很了不起一樣的東西——這就是感情的來歷啊……”
“雖然不知道事故發生的具體概率,應該跟走在路上被鋼材砸到的概率差不多吧。說起來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還要大一些呢。這麼說來走在路上還要恐怖一些呢。但沒人這麼覺得吧。和安不安全沒有太大關係。人一般不會輕裝上陣到那麼高的地方。上去了也不會那麼快的速度下來。中途也不會旋轉。這種非常識的狀況,是會被預感到的……”
“預感嗎?”
“記住了,害怕的不是死,受傷了只會痛而已。害怕的是在這之前啊……”
好像是這樣。
突然刀子朝你刺來,根本沒時間去考慮恐怖。突然被人毆打,感到恐怖的也只是想到接下來可能還會被揍。預想之外的突發事情是不會讓人感到恐怖的吧。發生之後的再發,結束之後的反覆,也許會死亡的之後預測才是恐怖之源。
“恐怖是想像。不是道理。如果是處於容易激發想像的環境裡,沒有道理的恐怖也是當然的了……”
即使明白是安全的也一樣荻野說道。
“而想像啊慎吾。不是頭腦裡面進行的。要說起來,重要的是這裡啊……”
友人拍打著胸膛。
“什麼意思?”
“心。感情。不,是更原始的東西……”
“感情——嗎?”
不由想起了死去的女兒。
“這種東西,是能衝破理性湧上來的……”
“衝破理性啊……”
也許是這樣。
不管是他殺還是遭遇事故,女兒都是突然死去的。沒有發現外傷,也許就沒有感到恐懼。
如果是溺死的。那水充盈肺部的之前,應該是痛苦的吧。
但那種痛苦是否和死直接相關無法確定。痛苦不用說當然令人厭惡,但幼小的女兒是否在那時預測到了自己的死呢。
不太可能。
沒有已死亡者來現身說法。所以死亡總是有一種疏遠感。看到周圍有人死去,只能去想像。那麼尚不知死亡諸事的幼子,一定,連想像都做不到吧。
這麼說。
就沒有恐懼吧。
“恐懼不是來自理性。而理性是抑制恐懼的,唯一良藥。像是每天從早到晚做過山車的人,不會覺得害怕吧。事故發生的概率明明是一樣的……”
“習慣了而已吧……”
“所謂的習慣就是學習吧。雖然常常說是身體熟稔了,實際上熟稔的是這裡只是沒有被意識到而已……”
荻野指著自己的頭。
“即使不是書面文化道理就是道理。雖說沒有測速計,高度計人就沒法精確測量數值,但是大概多少時間,多少程度,什麼時候大概怎樣落下來,乘坐多次後就能大致判斷出來。也就是說能幾乎正確的預估到之後的狀況,做出預測,預測和實際吻合。所以不會恐怖。恐怖的是去預感無法預測的事情。預感預感,預先的感知。這和基於理性的事先預測是不一樣的……”
這是感覺哦荻野說道。
“即使明白安全,處於和平時不一樣的環境裡就會覺得恐怖……”
“原來如此……”
“我那個時候可是一帆風順。錢就是滾滾而來。大家都說信用不是金錢能買來的,確實買不來,但金錢超過一定程度後和信用是同義的。信用會生出更多金錢,地位和名譽也隨之而來。只是用金錢買到的信用和名譽,會在金錢沒了之後一併消失。總之那個時候的我,是名副其實的如日中天。所以了……”
會覺得恐怖荻野說道。
“真的想要逃的話,其實那個時候就可以的。只是無視心底湧上的恐怖,安慰自己說沒關係沒關係。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滿以為自己已經看到前面的情況,其實只是一種逃避吧……”
“預測落空了嗎?”
哪有什麼預測啊荻野自嘲的說。
“裝出來的樣子而已。那個時候,我也是第一次做過山車啊……”
怎麼會知道之後怎麼樣。
“沒有學習也沒有經驗。也就沒有能夠制服它的知識。所以不說危機管理更遑論安全管理了。砰的一下重重摔在地上。預測雖然完全落空——預感卻是吻合了……”
“這次不會這樣嗎……”
我這麼說。
我不是想潑冷水。只是本身就沒有所謂樂觀的精神。悲觀樂觀,於我身上都不存在。
這次不會的荻野說。
“為什麼?”
“有你啊……”
“跟我有什麼關係……”
“你在這就是關係。只是你自己不覺得而已,慎吾。剛才也說了,我有勝算。所謂的勝算不是不是對勝利的估計。而是輸的時候怎麼去對應。想定會輸的情況,對每種情況可以對應到什麼程度作出預判……”
“輸的原因太多了……”
“總是有一定模式的……”
“但也總有你想不到的吧……”
“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啊,所以之前我預感到了卻沒預測到。這次要進行預測,這是消解恐怖最有效的手段……”
“你藥用太多了吧……”
大概。
歸根結底還是心情的問題吧。
你終於開竅一點了啊荻野高興的說道。
然後呢我這樣問道所以了友人湊到我臉前。
說道。
“你,是非人吧……”
“恩,怎麼了……”
“就是感情壞死的意思不是嗎?”
“這”
不對。
我一直就在懷疑自己最初就沒有這種東西,後來這種懷疑也得到了證實,我。
“不,還沒有意識到嗎慎吾,根本就沒有感情這種東西啊……”
“沒有?”
“只是覺得有而已。所謂的心是沒有的。你感覺到的,恐怖,安心等等等等大致都是沒有的。最多也就只有積極和消極的情感。這兩種情感融合各種理由才形成了各種情感……”
“是這樣嗎?”
“沒錯,而這麼做的正是社會。和戀人分別就說是好難過好悲傷是吧。但是不管分不分別,根本就沒兩樣嘛。物理上的遠近沒有區別。心本來就是分離的。所謂心和家族的羈絆,不過就是語言遊戲罷了。沒有生物學和物理學上的意義,只是在社會中通行的約定俗成一樣的東西……”
“社會嗎?”
“也可以說是世間。自己和自己以外的狀況,就是所謂的社會或者世間。為了圓滑四方而將積極和消極的情感巧立名目,將其裝扮成很複雜很了不起一樣的東西——這就是感情的來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