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只見其腳下鋪石地面上,貼滿了沾滿泥巴的陀羅尼符。
“家老大人,此處是……?”
“藩主殿下怎會在裡頭?”
看來這群武士們對土牢的存在亦是一無所知。
“此處僅有極少數人知情。”
樫村再度趴到了地上,將紙符逐一撕下,並於鋪石上四處摸索,最後使勁按下了其中一塊。
喀,只見鋪石應聲沉了下去。
樫村將手伸進凹陷的窟窿內,握住某個東西使勁一拉,噢,武士們隨即發出一陣驚嘆。隨著宛如石臼轉動般的低沉聲響,幾塊鋪石升了起來,一個恰可容一人進入的洞口就這麼在眾人面前出現。
“此處是個土牢。由於結構牢固,幾乎是堅不可摧。值此驚人程度之天變地動——反而就屬此處最為安全。”
“藩主殿下——果真藏身其中?”
“沒錯。”
大人曾親眼確認過?又市問道。
“當然確認過。雖末親眼看見藩主殿下,但在下開啟此門朝裡頭呼喊時,曾聽見有人回應,從嗓音聽來,也的確是藩主殿下無誤。在下依修行者大人吩咐,堵此入口並封以紙符後,便於此處坐鎮至今。此牢之出入口僅此一處,在下確定藩主殿下絕對還在裡頭。”
“藩、藩主殿下可曾說了些什麼?”
“倒是藩主殿下為何會在這種地方?”
藩主殿下、藩主殿下——樫村並未回答這群家臣所提出的任何問題,只是一逕將頭探進洞內連聲呼喊。
只聽見陣陣回音。
沒傳來任何應答。
樫村抬起頭來,沾滿泥巴的臉上滿是惶恐。
“修行者大人……”
“昨夜之災厄來勢兇猛。一如小的所言,藩主殿下確已承擔了最多隨此災厄而來之劫難。難不成……”
藩主殿下——樫村短促地喊了一聲,隨即鑽進了洞穴中。
家老大人,武士們異口同聲呼喊道,個個緊跟在樫村後頭。
又市朝百介瞄了一眼。
百介隨即恍然大悟,也隨眾人踏入洞內。
雖然洞內頗為冰涼,但教人難以呼吸,還瀰漫著一股腐臭。
一行人沿狹窄的石階走了約有十尺,便來到一個稍稍寬敞些的石室。先前至少還有點光亮,但從這兒起就成了一片漆黑,同時也不見任何燈火。
誰能點個燈火——武士們喊道。
又市這才帶著兩支蠟燭步下了石階。
石室內有座通往下方的木梯。
看來,此處其實是個利用天然洞窟修建而成的地底密室。
再往下走個十尺,一行人便來到一個寬敞的空間。
“這——”
只見岩石裂縫上,嵌有幾支粗大的牢檻。
牢檻後頭似乎有個人。
樫村解開牢拴打開了門,快步跑進了牢檻內,將此人給抱了起來。
武士們旋即以燭光照亮他的臉孔。
此人——竟是東雲右近。
“右,右近大爺。”
百介也踏進了牢檻中,並發現右近身旁還躺著一個百姓姑娘,想必就是加奈罷。
醒醒呀,武士們喊了幾聲,右近旋即恢復了神智。
“右近大爺。”
“噢,是山岡大人。樫、樫村大人也來了?”
“東雲大人、東雲大人。藩、藩主殿下上哪兒去了?原本不也在此處麼?”
“藩主殿下他——不對。”
右近不住地搖著頭回答道:
“噢,事實上……”
“事實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
“有位扮相高貴的女子突然現身。”
“女子?”
家老大人!武士們驚呼道:
“難道果真是……?”
“不,絕無這可能,出入口全教在下以紙符給封印了——豈可能發生這種事?”
“藩主殿下一見到該女子的容貌,旋即發出一陣慘叫。”
“慘叫?”
死神也能被嚇出慘叫?
“緊接著——”
右近指向石室後方說道:
“便狂亂揮刀,鑽進了後方那道裂縫裡。”
“後方有裂縫?”
“難道就是傳說中那密道的入口?”
百介說道:
“家老大人,看來此處即為傳說中曾囚禁三谷彈正之土牢。倘若如此,那麼傳說中曾讓三谷彈正脫逃的密道——似乎也真的存在哩。”
“密道?意即此處尚有另一個出入口?這下可糟了。”
樫村驚訝地睜大雙眼,轉頭望向又市。
又市只是默默不語地搖著頭。
“修、修行者大人——”
“遺憾之至。若有其他入口未加封印,必無法組成結界。”
待一名武士為自己鬆綁後,右近便坐起身子朝樫村說道:
“看來,後方似乎有座與此石室銜接之坑道。”
“什麼?坑、坑道?”
“在下原本以為家老大人亦知情,這下看來並非如此。”
“在下什麼也不知道。”
樫村接連搖了好幾回頭說道:
“哎——這土牢在囚禁阿楓夫人前,一直都被封著。原本雖然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但值此太平盛世,如本藩這等偏僻山國,哪用得上什麼土牢。因此在下原先不僅從未進入過此處,就連所在位置也不知道。”
“阿楓夫人也曾被囚禁此處?"
右近一臉辛酸地環視牢內,想必曾在此吃過不少苦頭。
“阿楓夫人即使遭誣指意圖謀反,但畢竟還是前任藩主之正室,原本應被軟禁於北林家菩提寺,但藩主殿下指稱——傳言阿楓夫人心智錯亂,恐有逃亡之虞,故宜將之囚於牢內。但藩主殿下亦表示,畢竟不宜將夫人與平民百姓一同囚禁,必得找個適合之處——故覓得此土牢。開啟此牢者……”
即為藩主殿下,樫村說道。
原來如此,右近解釋道:
“此城看似利用天然地形建造而成。面向城下一側看似有道石牆,牆後便是岩山。想必是築城時發現此洞窟,因此才將之改建為地底土牢。再者,折口岳約七合高處——亦即楚伐羅塞岩下方亦掘了不少坑道,或許就是在偶然間挖到了此處,銜接出一條密道的。”
“是如何銜接成的?”
“或許是挖坑道時接上的,也可能起初便有坑道與此處相通。”
“挖坑道——此處難道是座礦山?”
看來似乎曾是座礦山,右近回答。
這……怎麼可能——樫村驚訝地幾乎要站了起來。
“礦山?這種地方怎麼可能有礦山?亦不可能有什麼坑道。本藩從未採過任何礦。再者,此處位處主城之中心,豈可能自城內進入任何礦坑?且倘若真有礦坑,采的又是什麼?”
“家老大人,此處是……?”
“藩主殿下怎會在裡頭?”
看來這群武士們對土牢的存在亦是一無所知。
“此處僅有極少數人知情。”
樫村再度趴到了地上,將紙符逐一撕下,並於鋪石上四處摸索,最後使勁按下了其中一塊。
喀,只見鋪石應聲沉了下去。
樫村將手伸進凹陷的窟窿內,握住某個東西使勁一拉,噢,武士們隨即發出一陣驚嘆。隨著宛如石臼轉動般的低沉聲響,幾塊鋪石升了起來,一個恰可容一人進入的洞口就這麼在眾人面前出現。
“此處是個土牢。由於結構牢固,幾乎是堅不可摧。值此驚人程度之天變地動——反而就屬此處最為安全。”
“藩主殿下——果真藏身其中?”
“沒錯。”
大人曾親眼確認過?又市問道。
“當然確認過。雖末親眼看見藩主殿下,但在下開啟此門朝裡頭呼喊時,曾聽見有人回應,從嗓音聽來,也的確是藩主殿下無誤。在下依修行者大人吩咐,堵此入口並封以紙符後,便於此處坐鎮至今。此牢之出入口僅此一處,在下確定藩主殿下絕對還在裡頭。”
“藩、藩主殿下可曾說了些什麼?”
“倒是藩主殿下為何會在這種地方?”
藩主殿下、藩主殿下——樫村並未回答這群家臣所提出的任何問題,只是一逕將頭探進洞內連聲呼喊。
只聽見陣陣回音。
沒傳來任何應答。
樫村抬起頭來,沾滿泥巴的臉上滿是惶恐。
“修行者大人……”
“昨夜之災厄來勢兇猛。一如小的所言,藩主殿下確已承擔了最多隨此災厄而來之劫難。難不成……”
藩主殿下——樫村短促地喊了一聲,隨即鑽進了洞穴中。
家老大人,武士們異口同聲呼喊道,個個緊跟在樫村後頭。
又市朝百介瞄了一眼。
百介隨即恍然大悟,也隨眾人踏入洞內。
雖然洞內頗為冰涼,但教人難以呼吸,還瀰漫著一股腐臭。
一行人沿狹窄的石階走了約有十尺,便來到一個稍稍寬敞些的石室。先前至少還有點光亮,但從這兒起就成了一片漆黑,同時也不見任何燈火。
誰能點個燈火——武士們喊道。
又市這才帶著兩支蠟燭步下了石階。
石室內有座通往下方的木梯。
看來,此處其實是個利用天然洞窟修建而成的地底密室。
再往下走個十尺,一行人便來到一個寬敞的空間。
“這——”
只見岩石裂縫上,嵌有幾支粗大的牢檻。
牢檻後頭似乎有個人。
樫村解開牢拴打開了門,快步跑進了牢檻內,將此人給抱了起來。
武士們旋即以燭光照亮他的臉孔。
此人——竟是東雲右近。
“右,右近大爺。”
百介也踏進了牢檻中,並發現右近身旁還躺著一個百姓姑娘,想必就是加奈罷。
醒醒呀,武士們喊了幾聲,右近旋即恢復了神智。
“右近大爺。”
“噢,是山岡大人。樫、樫村大人也來了?”
“東雲大人、東雲大人。藩、藩主殿下上哪兒去了?原本不也在此處麼?”
“藩主殿下他——不對。”
右近不住地搖著頭回答道:
“噢,事實上……”
“事實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
“有位扮相高貴的女子突然現身。”
“女子?”
家老大人!武士們驚呼道:
“難道果真是……?”
“不,絕無這可能,出入口全教在下以紙符給封印了——豈可能發生這種事?”
“藩主殿下一見到該女子的容貌,旋即發出一陣慘叫。”
“慘叫?”
死神也能被嚇出慘叫?
“緊接著——”
右近指向石室後方說道:
“便狂亂揮刀,鑽進了後方那道裂縫裡。”
“後方有裂縫?”
“難道就是傳說中那密道的入口?”
百介說道:
“家老大人,看來此處即為傳說中曾囚禁三谷彈正之土牢。倘若如此,那麼傳說中曾讓三谷彈正脫逃的密道——似乎也真的存在哩。”
“密道?意即此處尚有另一個出入口?這下可糟了。”
樫村驚訝地睜大雙眼,轉頭望向又市。
又市只是默默不語地搖著頭。
“修、修行者大人——”
“遺憾之至。若有其他入口未加封印,必無法組成結界。”
待一名武士為自己鬆綁後,右近便坐起身子朝樫村說道:
“看來,後方似乎有座與此石室銜接之坑道。”
“什麼?坑、坑道?”
“在下原本以為家老大人亦知情,這下看來並非如此。”
“在下什麼也不知道。”
樫村接連搖了好幾回頭說道:
“哎——這土牢在囚禁阿楓夫人前,一直都被封著。原本雖然知道有這麼個地方,但值此太平盛世,如本藩這等偏僻山國,哪用得上什麼土牢。因此在下原先不僅從未進入過此處,就連所在位置也不知道。”
“阿楓夫人也曾被囚禁此處?"
右近一臉辛酸地環視牢內,想必曾在此吃過不少苦頭。
“阿楓夫人即使遭誣指意圖謀反,但畢竟還是前任藩主之正室,原本應被軟禁於北林家菩提寺,但藩主殿下指稱——傳言阿楓夫人心智錯亂,恐有逃亡之虞,故宜將之囚於牢內。但藩主殿下亦表示,畢竟不宜將夫人與平民百姓一同囚禁,必得找個適合之處——故覓得此土牢。開啟此牢者……”
即為藩主殿下,樫村說道。
原來如此,右近解釋道:
“此城看似利用天然地形建造而成。面向城下一側看似有道石牆,牆後便是岩山。想必是築城時發現此洞窟,因此才將之改建為地底土牢。再者,折口岳約七合高處——亦即楚伐羅塞岩下方亦掘了不少坑道,或許就是在偶然間挖到了此處,銜接出一條密道的。”
“是如何銜接成的?”
“或許是挖坑道時接上的,也可能起初便有坑道與此處相通。”
“挖坑道——此處難道是座礦山?”
看來似乎曾是座礦山,右近回答。
這……怎麼可能——樫村驚訝地幾乎要站了起來。
“礦山?這種地方怎麼可能有礦山?亦不可能有什麼坑道。本藩從未採過任何礦。再者,此處位處主城之中心,豈可能自城內進入任何礦坑?且倘若真有礦坑,采的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