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國皇族劇變,怎能錯過,你們仗劍宗不也來了人嗎,就連梅山劍主也派人前來,想必是極為重視。」中年含笑說道,雖然他已有百歲,但看起來卻神采奕奕,如同四十餘歲的人般。

  「師尊她老人家的確派遣了幾位長老前來,只是我卻有些不解,還望二爺爺解惑?」李寒幽繼續道。

  「你真以為葉國齊王敢獨自叛變,哪一個古國在爭奪人皇之位時不是屍骨累累,一將功成萬骨枯,唯有踩踏著諸位同族天才的屍骨上去,才能震懾諸王,一統古國,葉國人皇葉青雲當年何等風姿,開始並不被人看好的他一朝崛起,光芒萬丈,葉國皇城千里之外的葬天峽,當年葉國皇族絕代天驕葉天翔率諸皇族子弟截殺,此一役葉青雲殺出血路,葬送葉國皇族十幾名同輩天才,提著葉天翔的頭顱踏入了皇宮,自此上一代人皇為不讓皇族繼續殘殺,封他為繼承人,之後,無論是天資出眾的齊王還是驕傲狂妄的肅王,從未再撼動過他的太子寶座,直到他登基為皇。」

  中年緩緩開口,語氣中卻是帶著幾分敬意,一代人皇,又豈會簡單,只見李寒幽聽完之後雙拳緊握,那雙美眸之中綻放逼人神采,想必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份,如今她雖然耀眼,但李族當中,何嘗不是有幾位同樣耀眼的存在。

  「齊王被人皇葉青雲壓制了多年,兩人的實力當然差距不小,若只是憑藉葉國諸王,他們斷然不敢生出叛逆之心,葉青雲的鐵血手段當年他們可都是經歷過的,提著身為葉國絕代天驕的兄弟頭顱踏入皇宮,誰人敢如此輕狂,想必當初齊王目睹這一幕也是終生難忘吧。」

  中年冷笑連連:「但是,人皇葉青雲自身狂傲無雙,但他的子嗣卻並未繼承他的風采,或許正如傳聞的那樣,當年葉青雲必然是有奇遇才會突然間崛起於葉國皇族,所以他本來天賦平平,因此子嗣也就一般,但齊王之子葉空凡卻是天資不錯,被紫雷宗看重,給了齊王一個契機。」

  「二爺爺是說,這場葉國皇族大變是紫雷宗在背後控制著?」李寒幽心中微有些心驚,他們這些後輩子弟只管修行,卻很少接觸那些隱秘之事。

  「當然,否則人皇怎會到如今這等地步,況且現在你仗劍宗不也涉足此事當中了嗎,你難道天真的以為仗劍宗命人護葉凌霜入葉國,僅僅是保護葉凌霜那麼簡單麼,如若我所料不差的話,這次葉國皇族劇變,可是會牽動很多大勢力。」

  中年眼眸中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看到李寒幽還想再問,他打斷道:「寒幽,這些你都無需太過在意,你只需知道,自身強,任何的陰謀手段都是虛妄,人皇能夠統御葉國多年,不是因為他擅長治國,而是他實力無雙。」

  「寒幽明白。」李寒幽躬身點頭。

  「你身在仗劍宗,可認識那秦問天,傳聞此人以天罡四重境界挑戰葉空凡,倒是夠大膽。」中年突然問道。

  李寒幽想到那拒絕梅山劍主的身影,眉頭一皺,隨即道:「沒有太多交集,只見過一面,乃是狂妄之輩,此戰怕是凶多吉少,將死於葉空凡手中。」

  「恩。」李姓中年隨意點頭,沒有繼續多言,他的目光眺望葉國皇宮方向,眼瞳仿佛穿透了空間。

  不僅是李氏一族到了諸多強者,在葉國皇宮,還有其它強橫勢力,甚至包括除葉國之外的古國皇族人物親臨,至於他們所為何來,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尋常人以及那些後生晚輩,不怎麼清楚而已。

  秦問天自然不會知道那些秘辛,出關之後,他和莫傾城一起去看望人皇。

  人皇和以前一樣,依舊躺在床榻之上,但秦問天和莫傾城心知肚明,人皇,傷勢應該已經好的差不多,之所以依舊躺在那,無疑是引蛇出洞,就如當日讓葉凌霜帶人闖齊王府般,他料定了齊王不會決戰。

  終於,一月期限到達。

  朝陽升入高空,映照於古老的皇宮大殿之上,使得整座皇宮光彩熠熠,從滿了朝氣蓬勃之意。

  人皇寢宮外,階梯之上,諸人抬頭,望向虛空的朝陽,目睹著陽光漸漸熾熱,不斷往正空移動,他們知道,風雨,就要來了。

  「戰國,大武王,攜戰國皇子,前來拜見葉國人皇。」此刻,一道聲音震顫於葉國皇宮上空之地,浩瀚皇宮,好似有一聲驚雷,無數人抬頭,內心猛然間一顫。

  戰國,和葉國一樣,同為萬年古國,實力強橫,大武王,乃是戰國戰力最強的王侯。

  「靈鸞國,天鸞公主,前來拜見葉國人皇。」接著,又有聲音震盪於空。

  「李族,前來拜會葉國人皇。」

  「蠻族,前來拜會葉國人皇。」

  一道道震撼聲音不斷響起,葉國皇宮上空,聲音不絕,每一道聲音響起,都令人心跳不止!

  第544章 勝者為王

  烈日當空,映照在葉國皇宮,古老的宮殿,灑遍金色光輝。

  一股股可怕的威嚴從遠處瀰漫而來,人皇躺在床榻之上,睜開眼眸,有光芒閃耀而過,隨即開口大喝一聲:「設宴。」

  此言落下,頓時皇宮之外,一尊尊身影邁步向前,步入皇宮之中,再無人阻攔。

  這些身影浩浩蕩蕩,所過之處皆有窒息的壓力。

  同時,人皇寢宮之外,階梯之上,白龍玉石古路,不斷有侍從降臨,他們將擺放好桌椅,珍貴的果實佳釀不斷敬上,在短短的一炷香時間中,竟擺放好數百席位,列於白龍玉石古路兩側,中間之地宛若一條長廊,不斷有人由遠及近,站在長廊之上,目光卻眺望前方階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