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貨物和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更加興盛了江南的經濟,甚至江南的財主都不會像其他地方的有錢人那樣把錢兌成銀子藏在地窖里,而是存進錢莊吃利息,經濟就在於流動性,有了滾滾而來的銀子,何愁江南不富。

  江南產的瓷器茶葉,遠銷海外,除了向西供應西域諸國之外,還乘海船行銷南洋西洋,甚至遠在半年行程之外的歐羅巴諸國,都在江南訂購瓷器,還將家徽式樣千里遙遠送來,看樣訂貨,江南的鐵工廠也很發達,工人技術精湛,冶煉水平高超,還能運用水力煉鋼,他們出產的仿造版本的西洋式盔甲,比義大利的同等產品便宜一半,質量卻還要高出一截。

  元封得了江南,實力突飛猛進,何止增加十倍,他減免稅賦,善待百姓,一連發布了十幾道政令,經過兩三年的戰亂,改朝換代的大變革,土地過於集中的畸形現象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戰爭平息,流亡百姓陸續回鄉,還有解甲歸田的漢軍將士,都分到了能免交五年田賦的莊稼地,老百姓開始休養生息,國力慢慢恢復。

  ……

  蘇州,黃土墊道,大街小巷粉飾一新,這是因為漢王要駕臨此地,老百姓都自發的走出家門,走上街頭迎接聖君,大小香爐擺了滿地。

  城門口迎接隊伍中,夏南風和沐英兩人相視無語,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他倆還在陰謀行刺元封,現在卻站在這裡以臣子的身份迎接漢王。

  「怎麼也想不通,咱們怎麼就失敗了呢?」沐英感慨道。

  「不是你不明白,而是這天下變化太快。」夏南風頭也不轉,說出一句聽起來頗有哲理的話。

  漢王駕臨蘇州,不是為了欣賞水鄉美景,也不是為了尋訪江南佳麗,而是為了找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南漢朝廷的始作俑者,夏沁心的母親夏南雨,同時她也是先皇未過門的遺孀,論起輩分來,元封也得稱呼一聲母妃呢。

  根據軍統司搜集的資料顯示,夏南雨是個極有心計和毅力的奇女子,而且確實和武帝有過一段緋聞,這段歷史當年傳的沸沸揚揚,當事人都沒有否認,應該不是假的。

  倘若武帝不是喪身兵變的話,恐怕早已將夏南雨迎娶進宮,而夏沁心則是正兒八經的公主了,她們和元封是貨真價實的親戚。

  姑蘇城外,田園茅舍,小橋流水,夏南雨便隱居在這裡,江南大勢已定,她也沒有必要東躲西藏,早將地址告訴了身在京師的女兒,等著她來探望自己。

  夏沁心是來了,而且還帶來另外一個客人,就是當今天下之主,漢王劉元封。

  如今雅致的田園景色,令人不忍破壞,元封將衛隊留在外圍,自己和夏沁心走進田園,只見一個布衣農婦正拿著鋤頭在地里耕作,看背影窈窕纖細,倒想是個少女一般。

  夏沁心撒腿撲了過去,一邊跑一邊喊:「娘!」

  婦人一轉頭,眼中全是愛憐:「心兒,你回來了。」

  元封站在原地不動,仔細打量這位沒有名分的民間太妃,相貌清麗婉約,身材姣好,看起來不像是夏沁心的母親倒像是姐姐,而且這對姐妹的差距還比較大,二十出頭的夏沁心反倒不如四十多歲的母親。

  「娘,漢王……他來了。」夏沁心道。

  「哦」夏南雨扭頭朝元封這邊望過來,只一眼,便呆住了。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一轉眼已經這麼多年,但是那個人竟然還像第一次見到那樣年輕。

  夏南雨一時間恍惚了,不由自主的向前走了兩步。呢喃道:「是你麼?你回來了麼?」

  意識到母親的失態,夏沁心趕緊拉住她,低聲道:「娘,這是漢王!」

  夏南雨淡然的笑了笑:「果然是闊闊真姐姐的兒子,仔細看來,眉眼間有些像呢。」

  連元封生母的名字都知道,果然是父皇的老相好,對這一點元封不再懷疑,當即長輯道:「見過……」

  該如何稱呼,倒是犯了難。雖然夏南雨幫父親生了一個女兒,而且背負了那麼多的苦難,一直傾力於為父親復仇,但畢竟沒有名分。

  彷佛猜到元封的猶豫,夏南雨又是淡然一笑,如同水仙花開。

  「叫我南姨就行了。」

  時值中午,一家人正好湊在一起吃個團圓飯,茅棚內,木板條桌子上,擺著幾道農家小菜,雖然簡陋,但是卻極其的素雅美味。

  元封坐在小板凳上,有些尷尬,大風大浪都經過了,可是這種家一般溫暖的環境,卻是第一次。

  一個紅泥小火爐特意放在他身邊,夏沁心用陶碗幫他盛了一碗飯,擺在面前,笑眯眯的望著他:「吃吧。」

  雖然千言萬語在心間,但元封還是先端起了飯碗:「南姨,沁心,吃飯。」

  ……

  飯後,一家人圍著小火爐,捧著茶瓜子,開始追憶以前的故事。

  時光倒轉三十年,還是大元朝統制時期,雖然南人地位低下,屬於五等人,但到了大元末期,已經沒有明顯的界限,有錢的南人照樣威風八面,沒錢的蒙古人也是吃不開。

  姑蘇夏家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擁有桑田百頃,織機上千,綢緞莊的生意遍布江南,甚至作為貢品敬獻大都,在當地勢力相當可觀。

  夏家有女初長成,雖然只有十四歲,但已經出落得如花似玉,琴棋書畫女紅更是樣樣精通,多少江南才子名士趨之若鶩,媒婆能把夏家門檻踩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