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頁
帛夫人嚇了一跳:「啥?」
「兒子。他有個兒子。」謝孜濯神情依舊古怪:「蘇杭給他生的,現在南理燕子坪。」
要說起來,來自南理的兩封信算是『取長補短』了,豐隆皇帝不確定小小酥就是宋陽的兒子,對此只是一帶而過,信中著重強調的是天書的結果;而左丞相的信恰恰相反,對天書之事並無定論只是略略提了下,但對於小小酥的身份、模樣可都做了細緻說明。
突然有了個兒子,還有蘇杭仍在人間、如今平安歸來,又難怪宋陽要戒殺三天,他是在慶祝吧!
不過這三天只是不殺人,並非不做事,宋陽試探過鄭轉,但蟬夜叉的主將對東海小島的事情全不知情,更毋論那個『柒伍叄』的結果。
宋陽有個兒子?瓷娃娃想笑,不過覺得自己不該跟著高興;至於彆扭鬱郁,也真的談不上。有關一品擂的所有過程,她早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謝孜濯知道蘇杭,那個當千萬燕人面前、伸手指了指宋陽、然後對城頭景泰笑道『我喜歡他』的女子呵。
曾經,她挺羨慕蘇杭的,羨慕她能有這樣一個藐視萬人、只看宋陽的機會。
如今這個女子帶著他的兒子回來了。謝孜濯想了想,然後抻了個懶腰,終於還是笑了。
這個時候有小狗通報,又有新的軍情傳到,是南理的狀況。
可以說,現在的南火和南理沒太多關係了,面對共同的敵人,但是大家各自為戰,兩處戰場沒什麼關聯,更談不到協同作戰,有關南理的軍情對南火併不重要。那方的軍報,對謝孜濯而言只是用來判斷大局的一個『條件項』而已。
不過這一次謝孜濯看過軍報後,迅速就皺起了眉頭……軍報記載的,是鎮西王在南方集結殘兵和周邊青壯,準備做殊死反抗的事情。
放下軍報,謝孜濯又重新拿起了豐隆和左丞相的書信。除了天書和兒子,兩封信上還都提到了另一個人、另一件事:琥珀出山、生番躁動。
跟著垂下頭開始久久思索……
好半晌過去,瓷娃娃重新抬頭問帛夫人:「我們和傅程還有聯繫麼?」
帛夫人面露迷惘:「傅程?」
謝孜濯點頭、提醒:「燕國的一個將軍,是一個兵馬大營的主將,駐紮在紅瑤城附近,我記得那隻大營叫做『鎮慶』,後來他領兵造反作亂紅瑤,想綁架南理使團去換他義父。」
經她提醒帛夫人才回憶起來,鎮慶造反後,謝門走狗也給他們幫過些忙,不過這支隊伍規模有限,難以掀起什麼風浪,再就是鎮慶利用當時國師與皇帝的假矛盾,打出了『景泰屠殺佛徒天怒人怨、鎮慶全力支持國師』的造反旗號,後來國師『叛國』事發,鎮慶也跟著一起丟了『人氣』,又吃了個敗仗,就此偃旗息鼓,與謝門走狗也不再聯繫。
帛夫人的記性也不差,很快回想起了大概經過,報於謝孜濯。現在雙方已經沒有聯繫了,鎮慶是不是還在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謝孜濯點了點頭:「找找看吧,死了就算了,如果還活著、還有人的話……可能會有用。」
帛夫人又問了怪話:「什麼味道的?」
謝門走狗身上的擔子不輕,做事的時候自然得分個輕重緩急,門內以『酸甜苦辣』來標誌事情的重要程度,酸為最輕可以暫放,辣則最重,十萬火急刻不容緩。
「甜得發苦。」瓷娃娃應了句,聲音平靜。
第一四五章 王爺
帛夫人奉命傳令,具體怎麼做事小狗們自有辦法,不用她再操心什麼,很快就轉了回來。
要是帛先生忽然領回來個兒子,帛夫人覺得自己多半不會太痛快,將心比心,她怕小姐心裡不舒服,特意來陪陪謝孜濯,說些閒話開解,至於話題倒是現成的,好端端地為什麼要去找那個傅程……叛軍鎮慶早就沒了消息,就算還有些人,多半是藏在某個山頭上落草,做起了山大王,於眼前的戰事根本幫不上太多忙。
謝孜濯的回答,卻從『鎮慶』扯到了『兒子』:「宋陽的兒子回來了,這種事情……他或許不會刻意隱瞞,但也真犯不著主動來和我說的,人之常情吧。何況就算他想對我說,直接告訴我便是了,用不著給我看那信。除非信上還有其他重要消息是他希望我了解的,以口轉述怎麼也不會比著原信上說得更清楚。」
「信上一共三件事,兒子、生番、柒伍叄,第一樁不用提了,最後一樁現在還是無頭案,何況有關洪太祖留下的部署一向都是由宋陽去查的,和我關係不大,那便是另外一件事了:十萬洪荒生番躁動。」
瓷娃娃平平靜靜,給出了結論:「宋陽對這件事情很關注,他怕是有些想法了。本來我先前也沒太注意,但看過南理剛剛傳來的軍情,得了些啟發……至於聯絡鎮慶傅程,只是提前做個準備,具體會不會用到他現在還說不好,一切都要等宋陽拿定主意、大家詳談過後再說,總之有備無患吧。」
謝孜濯的話說得不清不楚,不過她不去進一步解釋,帛夫人也不會去追問什麼,論起江湖經驗,她是中土拔尖的好角色,但這些日子她隨著小姐轉戰四方,早就已經看得清清楚楚,謝孜濯的長處她望塵莫及,有關部隊調度、兵家行止、友軍合作這些事情,帛夫人只要聽令就好了,實在沒有深究的必要。
說了會子話,謝孜濯不再閒聊,留守營盤的南火士兵盡起、開拔,在敵境裡打游擊,再隱秘的老巢也不如沒有老巢更安全,每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搬家,宋陽帶人出去打仗,搬家的事情就落在謝孜濯和留守南理將官身上。
「兒子。他有個兒子。」謝孜濯神情依舊古怪:「蘇杭給他生的,現在南理燕子坪。」
要說起來,來自南理的兩封信算是『取長補短』了,豐隆皇帝不確定小小酥就是宋陽的兒子,對此只是一帶而過,信中著重強調的是天書的結果;而左丞相的信恰恰相反,對天書之事並無定論只是略略提了下,但對於小小酥的身份、模樣可都做了細緻說明。
突然有了個兒子,還有蘇杭仍在人間、如今平安歸來,又難怪宋陽要戒殺三天,他是在慶祝吧!
不過這三天只是不殺人,並非不做事,宋陽試探過鄭轉,但蟬夜叉的主將對東海小島的事情全不知情,更毋論那個『柒伍叄』的結果。
宋陽有個兒子?瓷娃娃想笑,不過覺得自己不該跟著高興;至於彆扭鬱郁,也真的談不上。有關一品擂的所有過程,她早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謝孜濯知道蘇杭,那個當千萬燕人面前、伸手指了指宋陽、然後對城頭景泰笑道『我喜歡他』的女子呵。
曾經,她挺羨慕蘇杭的,羨慕她能有這樣一個藐視萬人、只看宋陽的機會。
如今這個女子帶著他的兒子回來了。謝孜濯想了想,然後抻了個懶腰,終於還是笑了。
這個時候有小狗通報,又有新的軍情傳到,是南理的狀況。
可以說,現在的南火和南理沒太多關係了,面對共同的敵人,但是大家各自為戰,兩處戰場沒什麼關聯,更談不到協同作戰,有關南理的軍情對南火併不重要。那方的軍報,對謝孜濯而言只是用來判斷大局的一個『條件項』而已。
不過這一次謝孜濯看過軍報後,迅速就皺起了眉頭……軍報記載的,是鎮西王在南方集結殘兵和周邊青壯,準備做殊死反抗的事情。
放下軍報,謝孜濯又重新拿起了豐隆和左丞相的書信。除了天書和兒子,兩封信上還都提到了另一個人、另一件事:琥珀出山、生番躁動。
跟著垂下頭開始久久思索……
好半晌過去,瓷娃娃重新抬頭問帛夫人:「我們和傅程還有聯繫麼?」
帛夫人面露迷惘:「傅程?」
謝孜濯點頭、提醒:「燕國的一個將軍,是一個兵馬大營的主將,駐紮在紅瑤城附近,我記得那隻大營叫做『鎮慶』,後來他領兵造反作亂紅瑤,想綁架南理使團去換他義父。」
經她提醒帛夫人才回憶起來,鎮慶造反後,謝門走狗也給他們幫過些忙,不過這支隊伍規模有限,難以掀起什麼風浪,再就是鎮慶利用當時國師與皇帝的假矛盾,打出了『景泰屠殺佛徒天怒人怨、鎮慶全力支持國師』的造反旗號,後來國師『叛國』事發,鎮慶也跟著一起丟了『人氣』,又吃了個敗仗,就此偃旗息鼓,與謝門走狗也不再聯繫。
帛夫人的記性也不差,很快回想起了大概經過,報於謝孜濯。現在雙方已經沒有聯繫了,鎮慶是不是還在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謝孜濯點了點頭:「找找看吧,死了就算了,如果還活著、還有人的話……可能會有用。」
帛夫人又問了怪話:「什麼味道的?」
謝門走狗身上的擔子不輕,做事的時候自然得分個輕重緩急,門內以『酸甜苦辣』來標誌事情的重要程度,酸為最輕可以暫放,辣則最重,十萬火急刻不容緩。
「甜得發苦。」瓷娃娃應了句,聲音平靜。
第一四五章 王爺
帛夫人奉命傳令,具體怎麼做事小狗們自有辦法,不用她再操心什麼,很快就轉了回來。
要是帛先生忽然領回來個兒子,帛夫人覺得自己多半不會太痛快,將心比心,她怕小姐心裡不舒服,特意來陪陪謝孜濯,說些閒話開解,至於話題倒是現成的,好端端地為什麼要去找那個傅程……叛軍鎮慶早就沒了消息,就算還有些人,多半是藏在某個山頭上落草,做起了山大王,於眼前的戰事根本幫不上太多忙。
謝孜濯的回答,卻從『鎮慶』扯到了『兒子』:「宋陽的兒子回來了,這種事情……他或許不會刻意隱瞞,但也真犯不著主動來和我說的,人之常情吧。何況就算他想對我說,直接告訴我便是了,用不著給我看那信。除非信上還有其他重要消息是他希望我了解的,以口轉述怎麼也不會比著原信上說得更清楚。」
「信上一共三件事,兒子、生番、柒伍叄,第一樁不用提了,最後一樁現在還是無頭案,何況有關洪太祖留下的部署一向都是由宋陽去查的,和我關係不大,那便是另外一件事了:十萬洪荒生番躁動。」
瓷娃娃平平靜靜,給出了結論:「宋陽對這件事情很關注,他怕是有些想法了。本來我先前也沒太注意,但看過南理剛剛傳來的軍情,得了些啟發……至於聯絡鎮慶傅程,只是提前做個準備,具體會不會用到他現在還說不好,一切都要等宋陽拿定主意、大家詳談過後再說,總之有備無患吧。」
謝孜濯的話說得不清不楚,不過她不去進一步解釋,帛夫人也不會去追問什麼,論起江湖經驗,她是中土拔尖的好角色,但這些日子她隨著小姐轉戰四方,早就已經看得清清楚楚,謝孜濯的長處她望塵莫及,有關部隊調度、兵家行止、友軍合作這些事情,帛夫人只要聽令就好了,實在沒有深究的必要。
說了會子話,謝孜濯不再閒聊,留守營盤的南火士兵盡起、開拔,在敵境裡打游擊,再隱秘的老巢也不如沒有老巢更安全,每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搬家,宋陽帶人出去打仗,搬家的事情就落在謝孜濯和留守南理將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