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階哈哈大笑,拍拍他肩膀道:「不會讓你在旁邊看,屆時四路大軍齊發,我們川軍也是其中之一。」

  這時,軍隊已簡單休整完畢,正等余階的下一步命令,余階看了看天色,淡淡笑道:「傳我的命令,從此時開始,全軍百天睡覺晚上行軍,現在就地紮營。」

  ※※※

  潼關,戰火已經燃了一個月,每天唐軍的炮火狂轟濫炸,將潼關轟得千創百孔,漸漸地,蒙軍已經適應了敵軍的只轟不攻,偶然也可以從城垛上探頭向下觀戰,望著敵軍肆無忌憚地轟炸,火爆的蒙軍個個恨得咬牙切齒,只盼大帥一聲令下,便可以衝出城去,將那些鐵管子砸得稀爛,但無論蒙軍將領怎樣請願,史天澤只是一句話:擅自出城者,斬!

  雖是下了死令,但史天澤卻是憂心忡忡,他已經漸漸看出了敵軍的企圖,越來越明顯,已經一個月了,敵軍還從來沒有組織過一次象樣的進攻,難道他們真指望用火炮將潼關轟塌嗎?不可能,再過一個月也無濟於事,更不可能這樣無限期的消耗下去,二十萬大軍的物資消耗,就算山東再富,也承受不起,何況他們還要取齊國。這樣,也只能有一個解釋,敵人在佯攻潼關,真實目的就是自己最初所擔憂的那樣,從四川進攻。

  史天澤躺在床上,狠狠地捶著自己的腿,他心急如焚,十天來已經送了二十份快報給漢中,要撒吉思不花務必注意,對手余階最喜用奇兵,必須所有的路口都布防,他最擔心的就是撒吉思不花撤掉自己駐防在饒風嶺的一千軍隊,那裡現在雖無路可走,但正是有這樣的想法,才最容易被余階所趁,可到現在,漢中一個消息也沒有。

  「不行!我要親自去漢中。」

  史天澤剛剛下定決心,突然,外間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軍士幾乎是連滾帶爬跑進來。

  「將軍!大事不好,敵人突然從子午谷殺出,京兆無防,已經丟了!」

  第十二章 擦槍走火(一)

  『轟!』地一聲,史天澤眼前一黑,幾欲暈倒,他千驚萬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余階終於還是出奇兵,走子午道,取了京兆,完了!關中完了。

  一顆炮彈在他的院子的猛烈爆炸,激起的泥土衝進窗戶,砸翻了茶碗桌椅,親兵們一陣手忙腳亂,史天澤此時卻異常平靜。

  「你們都出去!讓我靜一靜。」

  親兵擔憂地退下,又怕他想不開,將他的佩劍也順帶拿走,史天澤慘笑一聲,從枕頭下摸出一個小紙袋,撕開,裡面是藍汪汪的粉末,他長長的哀嘆一聲:「大汗,臣辜負你了!」

  言罷,猛地一口將紙袋全部吞下,片刻之後,口眼汩汩地冒出血來,手腳慢慢冰涼,可嘆一代名將之花終於就此凋謝。

  京兆失守,主將史天澤自殺,五萬蒙軍不戰而潰,整個關中平原上到處是蒙古殘軍,燒殺劫掠,再無任何顧忌,冷千鐸大軍趁機大舉進攻,只一天便拿下潼關,二十萬唐軍浩浩蕩蕩殺入關中,在南線,撒吉思不花聞潼關兵敗,遂棄漢中西逃,卻在鳳翔卻被追來的晁雄和埋伏的余階軍夾擊,蒙軍無心應戰,一擊即潰,撒吉思不花死於亂軍之中,最後五萬留守關中的蒙古軍,生還者不足千人,自此關中順利拿下。

  李思業得報關中大捷,命完顏阿虎守京兆,全軍再西進,冷千鐸遂一鼓作氣,親率十萬軍橫掃隴西,拿下臨兆府,屯十五萬大軍於平涼,與此同時,李思業調中都留守梁秀軍西進太原府,命汾州團練使王恩茂進駐延安府,形成南中北三路對中興府的夾攻之勢。

  為徹底消滅忽必烈軍,李思業又派鹽鐵監少令蕭百越為正使,出使大翰耳朵,與阿不里哥相約夾攻忽必烈,事後雙方以旺古部一線為界,各自相安,為配合阿不里哥作戰,李思業又命遼東總督耶律信率十萬遼東騎兵西征,由趙邦永任遼陽安撫使,代理遼東軍政。

  就在李思業調兵遣將,準備一舉殲滅忽必烈時,突然傳來消息,齊國泉州發生了異變,琉求軍與齊軍擦槍走火。

  孤帆點點,一望無垠的海面上波浪輕涌,在泉州外海,數百艘北來的貨船正準備進內海,這是由五個山東大商號組成的商船隊,他們從山東萊州開來,先在小流求群島做了中轉補給,到泉州外海後,護送的兵船便和他們分手,掉頭去了琉求。最前面的一艘商船是一艘約五千料的福船,船首標識,是一個龍飛鳳舞的王字,巨大的白帆吱吱嘎嘎轉動,桅杆上的瞭望手突然大聲叫喊:「東主,有船向我們靠近。」他又凝望片刻,追加大喊道:「是軍隊的稽查船!」

  這艘船的東主便是賣日本刀的王泉和張三思,數年來,他們和山東經濟一起騰飛,和所有的商家一樣,自身也一天天壯大起來,由日本刀起家,所販賣的日本刀已裝備了振威軍的所有騎兵部隊,只是日本對制刀技術控制極為嚴格,他們至今也未能學到制刀技術,也是遺憾,從刀起家,二人的生意逐漸做大,絲綢、茶葉、香料,只五六年功夫,他們的商號已進入了山東商號的前十名,擁有大小船隻五十多艘,這一次,王泉親自押隊,從山東販運五萬石糧食來齊國,今年齊國大災,糧價暴漲,丁大全緊急向唐國求救,為集中全力取關中,李思業決定安撫齊國,部分放開了糧食禁運令,著令由萊州海外貿易商會負責此次的糧食貿易,一共五十萬石的額度,按商會內的份額大小分配,其中蒲家就拿走二十萬石,王泉分得五萬石的額度,唐齊兩國糧價差異巨大,但李思業在山東時候起就將糧食和火器一樣定為戰略物資,嚴禁出口到宋國,有膽敢走私者一律殺無赦,這些年來也不知殺掉多少走私販子,無一手軟,故而再無一人敢鋌而走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