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腹疼得厲害!」鳳舞疼得話都快說不出來了。

  虞海瀾連忙問:「是什麼樣的疼痛。」

  「一陣又……一陣!」

  所有人都明白了,鳳舞要臨盆了,蘇菡急道:「快!快去把產婆叫來。」

  兩名產婆就在後面一輛車上,阿巧跳下馬車向奔去,「王阿婆、李阿婆,你們快來!」

  京娘動作迅速,她連忙把夜明珠燈掛上,車廂內頓時亮堂起來,大家紛紛下了車,等在宮門口的幾名宦官聽說二娘娘要生了,嚇得連忙派人去端熱水。

  半個時辰後,就在端門旁的一間城樓內響起了一聲嬰兒的啼哭。

  產婆大聲報喜道:「恭喜王妃,是一個千金!」

  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談判(大結局)

  漢中南鄭城下,三十萬楚軍和十萬蜀軍已經對峙了近半個月,雙方都異常謹慎,仿佛雙方在打一場持久戰。

  十萬蜀軍的主將是邵景文,這是申國舅手下的心腹愛將,也是百戰將軍,楚軍大營距離南鄭城五里之外,自始自終,皇甫無晉都沒有下達攻擊的命令,儘管大將們請戰聲不斷,但皇甫無晉不為所動。

  大營中甚至傳出一些說法,是因為攝政王殿下念舊情,想逼迫邵景文投降,儘管皇甫無晉和邵景文的私交很好,但這一次卻和私交無關,他在等,等申國舅的動靜,他知道邵景文其實也在等,等申國舅的消息。

  皇甫無晉接到了南海郡傳來的消息,新龍商行已經被查抄,申祁武被抓捕,他相信申國舅應該也同樣接到了消息,他一定會來找自己。

  「殿下,譚先生來了,在帳中等候。」

  皇甫無晉點了點頭,譚舉從蜀中趕來,他也正好想找他,他轉身便騎馬返回了主帳。

  大帳內,譚舉正在喝茶,他剛才蜀州趕回來,一路風塵僕僕,帶來了很多重要情報,二十天前,雍京投降後,譚舉作為皇甫無晉特使趕赴蜀州,他並不是去探查情報,而是拜訪幾個重要的郡縣官員,了解民意。

  「譚先生一路辛苦了!」皇甫無晉笑著走進大帳。

  譚舉連忙躬身施禮,「卑職參見殿下!」

  「譚先生不必多禮,請坐下說話。」

  譚舉坐了下來,也不等皇甫無晉開口問他,他便笑道:「殿下以勢取雍京,換得申太后的投降,足見英明。」

  「你是說申太后的旨意在蜀州有效果了?」皇甫無晉微微一笑問道。

  「正是如此!」

  譚舉興奮道:「卑職拜訪了蜀郡、眉山郡、資陽郡和新城郡,郡縣官員們都表示接受太后旨意,承認洛京為大寧朝廷。」

  「你能肯定他們是真心支持?」皇甫無晉又笑問。

  「屬下能肯定!」

  譚舉言辭鑿鑿道:「屬下也擔心郡縣高官們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便又去悄悄問了他們的幕僚下屬,他們確實都不再支持申國舅,據卑職在民間調查,申國舅並沒有自立之心,而且人心思定,誰都不願內戰,在成都府的茶館內,偶然有人說申國舅想自立為帝,便立刻遭到其他茶客群起駁斥,大有怒起聲討之意,可見民眾並不支持他自立。」

  皇甫無晉點點頭,儘管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譚舉能證實他的推斷,還是讓他十分欣慰,此時他深深體會到了正統的重要性,申濟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倒行逆施,最後被天下人唾棄,軍心潰敗,他本人也被自己手下所殺。

  儘管他最後對申太后做出了足夠的讓步,但他卻換來了申太后的承認和對雍京王朝的自我解散,這對收復蜀州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殿下,還有一事,好像申國舅已經不在成都府了。」

  皇甫無晉微微一怔,就在這時,遠處傳來隱隱鼓聲,一名親兵奔進大帳稟報:「殿下,蜀州有大軍來了。」

  皇甫無晉快步走出大帳,迅速登上高台,向遠方眺望,果然,他看見了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正向南鄭城方向開來,相距約十里。

  「殿下,營門外有一人來下書,說是申國舅所派。」

  「帶他進來!」

  片刻,親兵帶一人走了過來,是一名中年男子,皇甫無晉一眼便認出來了,是申國舅的堂弟申淵。

  申淵是第一批從雍京逃走的大臣,逃到了蜀州投靠申國舅,他頗得申國舅的重用,是專程前來下書。

  他上前深施一禮,不卑不亢道:「申淵參見攝政王殿下!」

  皇甫無晉不露聲色問:「申大人有何事來見我?」

  「申相國想和殿下面談,商量解決蜀州之道,不知殿下可否有這個誠意?」

  皇甫無晉倒有幾分興趣了,申國舅居然要和他面談?

  「不知在哪裡談?以什麼形式?」

  申淵躬身道:「申相國說,為表示我們的誠意,人數、地點和方式都由殿下來決定。」

  皇甫無晉點點頭,他沉思片刻便道:「這樣吧!雙方各出三人,隨從不超過二十人,地點就在褒水之上,時間在明天午時正。」

  ————————

  雙方約定好了時間地點,皇甫無晉隨即下令撤軍十里,在沉重的鼓聲中,三十萬楚軍緩緩後撤了。

  次日中午,皇甫無晉帶著譚舉和周延保二人,另外還有二十名親兵跟隨,他們乘坐一條五百石的座船,按照約定,又有一條扁舟跟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