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就在此時,危險已經悄悄降臨,一支三萬人的騎兵已經從四面八方向雍州的軍隊靠近,他們潛伏在森林深處,等待著殺出的信號。

  在還沒有入森林處,大約距離官道不到八十步之外便是廣通渠,此時渠水已凍結成冰,十幾艘大木船被凍在冰河中,這是關中一帶極為常見的平底拖船,在冬天被凍結在河中也是極為正常的現象,沒有人會注意它們的異常。

  而此時,十幾艘木船上卻出現了一門門黑洞洞的敞口火炮,瞄準了八十步外的雍軍騎兵,這種火炮並是不射擊單顆炮彈,而是射擊密集的鐵丸,一炮便有數百顆鐵丸射出,是對付騎兵最犀利武器。

  楚軍的運銀隊便是用這種火炮在草原給予蒙兀人沉重的打擊,而今天它是用於內戰的第一次,火炮不多,只有十二門,楚軍很顯然並不想用這種火炮造成大規模的死傷,它更大的作用是一種驚駭。

  兩萬雍軍鐵騎已經有大半進入山林官道了,還有最後數千人,月光下,最後數千人也在加快速度進入山林,就在這時,船頭上的校尉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十幾團火光在黑暗中同時點亮,點燃了引線,隨即一連串震天炮擊聲響起,黑暗十幾股白煙騰空,數千顆鐵丸噴射而出,如暴風疾雨般向八十步外的雍京騎兵射去。

  其實當火光在船上亮起時,便有雍軍騎兵發現了異常,但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密集的鐵丸便已呼嘯而至,霎時間,數百騎兵人仰馬翻,慘叫聲響成一片。

  炮擊聲傳到了前方的隊伍中,使隊伍一陣騷亂,人人都停住腳步,驚懼地向後方望去,陳健也勒住戰馬,他心中忽然意識到,自己中埋伏了,楚軍這麼快就到了嗎?

  他急向四周望去,火炮就是出擊信號,森林四周爆發出喊殺聲,密集的楚軍騎兵從四面八方衝出,殺向官道中央的雍軍,雍州軍頓時一片大亂,陳健抽出戰刀,急得大喊:「不要亂,穩住陣腳!」

  這時,後方的爆炸聲再一連串的響起,後軍首先崩潰了,死傷累累,戰馬驚懼,向四面八方而逃。

  後方的混亂使整個雍軍騎兵軍心大亂,除了少部分聽令和楚軍搏鬥外,其他士兵皆亂作一團,他們的隊伍被楚軍衝擊得七零八落,首尾難顧,越來越多的士兵開始逃離戰場。

  楚軍騎兵人人頭戴白盔,在黑夜中異常顯眼,他們來勢兇猛,三萬楚軍騎兵將雍軍騎兵撕裂成四塊,雖然從森林中殺出,沒有陣型,戰術卻有章法,三萬騎兵各分兵五千擊首尾,其餘兩萬騎兵將敵軍主將所在的中軍包圍,在狹窄的官道上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箭矢如雨,矛尖如雪,喊殺聲震天。

  漸漸地,雍軍死傷越來越慘重,終於支持不住了,在楚軍最後一次猛烈衝擊下,中軍轟然崩潰了,潰敗的雍軍騎兵向西面八方奔逃,但向西的歸途被楚軍堵死,敗軍只得紛紛向東、向北奔逃,投降者不計其數。

  主將陳健見大勢已去,便帶著數百親兵向東奔逃,卻被數千楚軍團團圍住,千箭齊發,數百親兵死傷大半,主將陳健也被數支箭射中,慘死翻身落馬。

  這一戰,楚軍夜襲雍州軍,兩萬雍軍騎兵死傷四千人,俘虜近萬人,其餘軍隊四散而逃,楚軍收拾戰場後隨即返回新豐倉,對即將到來的雍州大軍嚴陣以待。

  ————————

  次日中午,申濟的大軍還沒有到來,但皇甫無晉的十五萬主力卻抵達了新豐倉。

  此時新豐倉內一片忙碌,士兵們在加固圍牆,挖掘壕溝,儘管申濟大軍進攻新豐倉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楚軍依舊一絲不苟地進行準備。

  這時,蔣子通將兄長蔣孝通領上前來,「殿下,這就是我兄長孝通。」

  蔣孝通上前單膝跪下,向皇甫無晉抱拳行禮,「新豐倉守將蔣孝通參見殿下!」

  蔣子通今年只有三十餘歲,皇甫無晉以為他兄長的年紀也差不多,不料眼前這個蔣孝通竟有五十歲上下了,讓他頗為吃驚。

  「將軍請起!」

  皇甫無晉扶起他笑道:「將軍能識大局、迷途知返,足見將軍英雄本色,能為我拿下新豐倉,這就是為大寧王朝立下大功,將來我絕不會吝嗇封賞。」

  蔣孝通是十五歲時才有蔣子通這個弟弟,他今年已經五十歲,遠比兄弟老於世故,他兄弟是兵敗投降,而他是臨戰起義,首先動機就有所不同了,更重要是他已看出申濟必敗無疑,天下大局已定,兄弟蔣子通還多少有一點效忠申濟的想法,死守潼關,直到最後迫不得已才投降,而他就完全不同,當他聽說潼關已失,他便立即決定臨戰起義,還不等兄弟勸他,他已經在新豐倉改旗易幟,插上了楚軍的戰旗。

  蔣孝通深知他眼前的皇甫無晉就是將來的皇帝陛下,這個機會他不會放過。

  他連忙道:「殿下,微臣對攻打申濟之軍有一個建議。」

  皇甫無晉倒有點興趣,便點點笑道:「將軍請說!」

  「殿下,申濟在新豐縣屠盡皇族,是用他的親兵所為,軍隊中的絕大多數將士都不知真相,而且申濟已和雍京決裂,這個大家也不知道,如果殿下能將這些消息傳遍申濟軍中,很多將領都不會再願為其效命,必然會嚴重動搖軍心,甚至會出現逃兵,微臣建議殿下攻心為上。」

  皇甫無晉沉思片刻,又問他,「可是我怎樣才能把這些消息傳到申濟軍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