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5頁
而這一次漢曹大戰,卻又給洛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徐晃率兩萬曹軍死守洛陽,而十萬漢軍在外圍城,洛陽附近的許、潁、陳、弘等地都已被漢軍占領,使洛陽成為了一座孤城。
近半年的圍困,洛陽城和所有被圍困的城池一樣,也面臨了最嚴峻的糧食危機,曹軍在洛陽的存糧並不多,只有三萬石,這是徐晃準備作戰兩個月的糧食,卻沒有想到,這一困就是半年。
儘管徐晃想盡一切辦法,動員軍民在城內空地上種植易生長的黑豆為糧,並且在城內實行嚴格的糧食配給制,普通民眾每天口糧降低為不到一合,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儘管用盡一切辦法,進入十二月中旬後,曹軍還是慢慢陷入糧食盡絕的境地,普通曹軍士兵每天只有半合糧食,戰馬和牲畜早已殺光,連徐晃的愛馬也殺給了士兵。
而普通民眾更是沒有了配給,只能剝樹皮,抓老鼠,老人和孩子面臨死亡的威脅。
但徐晃所苦苦盼望的援軍卻始終沒有半點音信,甚至連鴿信也沒有,連徐晃也開始絕望了。
這天上午,徐晃正坐在大帳內沉思不語,忽然,帳外傳來『轟!』的一聲悶響,徐晃驚訝地抬起頭,緊接著又傳來幾聲悶響,徐晃忽然意識到,這難道是漢軍開始攻城了嗎?
他站起身,快步向帳外走去,一下子愣住,只見天空到處是飄飄揚揚的紙片,幾乎每個士兵都搶到一張紙片,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徐晃的眼前也飄過一張紙片,他一伸手抓住了紙片,紙片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寫了兩行字,『鄴都已圍,曹魏將滅,洛陽投降,糧食進城。』
徐晃呆呆地望著這張紙片,他得到的最後一個消息是曹丕身故,曹植為丞相,但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天,他再沒有了任何消息,難道鄴都真被漢軍攻破了嗎?
不可能!如果鄴都被攻破,為什麼不押送曹植來叫城投降,徐晃再細看,才注意到是鄴都被圍困,曹魏將滅亡,意思是還沒有滅亡,這讓他稍稍鬆了口氣,徐晃當即令道:「所有紙片全部收繳,不准任何保存,違者斬首!」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躬身施禮道:「啟稟將軍,漢軍派來一名使者!」
徐晃沉吟片刻,便點了點,「帶他到我大帳來。」
不多時,曹軍士兵將一名文士領到徐晃大帳,文士施禮道:「在下張新,趙都督帳下參軍。」
「張參軍可是來勸我投降?」徐晃冷冷道。
……
第1124章 生死由天
張新搖了搖頭,「我並非勸將軍投降,而是奉趙都督之令給將軍帶一句話,趙都督不忍人民餓死,願意送糧食入城,或者漢軍退兵十里,放曹軍離去,漢軍要接管洛陽。」
徐晃半晌沒有說話,這兩個條件都有點匪夷所思,第二個條件還算靠譜,讓自己撤離洛陽,漢軍占據洛陽,但第一個條件,徐晃覺得根本不可能,漢軍必然有詐。
徐晃沉吟片刻問道:「漢軍能讓我們撤到何處?」
「趙將軍只能保證曹軍在渡黃河之前的安全,在渡黃河之前漢軍不會攔截,但過了黃河,漢軍就不會做任何保證,能不能逃過漢軍的阻截,就看將軍的統帥能力了。」
徐晃低頭沉思不語,片刻才緩緩道:「讓我考慮一下,張參軍請別帳稍候。」
張新退了下去,徐晃立刻令人將幾名部將找來,對他們說了趙雲的方案,一名將領道:「第一個方案就算是真也不能採用,一旦糧食入城,士兵將被瓦解,城池就守不住了。」
徐晃點點頭,他也是這樣考慮,「那第二個方案呢?」徐晃又問眾人道。
偏將韓義說道:「徐將軍,卑職倒覺得第二個方案或許可以考慮,曹軍不是在黃河北岸有一萬駐軍嗎?如果漢軍沒有進攻北岸,那這一萬軍隊正好可以接應我們。」
「你怎麼能信漢軍的承諾?」另一名偏將怒道。
「趙雲是守信之人,他既然這樣承諾,必不會有詐!」
「如果黃河北岸的曹軍已經沒有了呢?」
「總比在洛陽城內餓死好!」
眾人爭得面紅耳赤,徐晃忍無可忍,怒喝一聲,「統統閉嘴!」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這時徐晃沉聲道:「不用再爭了,韓將軍說得對,與其在洛陽城內餓死,不如拼一次,今天漢軍已在打攻心戰,我們沒有時間再拖下去,就這麼決定了,我們今晚就撤離洛陽,返回鄴都,生死由天!」
……
黃河在十一月下旬便已完全封凍,連續幾場大雪使厚厚的冰層上也鋪上了皚皚白雪,站在山頂上望去,儼如一條白玉腰帶陳鋪在中原大地之上。
儘管黃河冰凍後不再需要渡船過河,但河底巨大冰層帶來的寒氣卻極容易傷害到冰面上的行人,因此就算步行過黃河也需要重重防護。
這天中午,東郡的延津渡口,一支近兩萬餘人的曹軍正迅速在冰面上行軍,這支軍隊正是從洛陽撤回來的徐晃之軍,儘管趙雲表示,願意給曹軍糧食,以維持城內居民的性命,但徐晃還是決定接受第二個方案,放棄洛陽,撤回鄴都。
這不僅僅是徐晃信不過漢軍,懷疑他們會趁送糧之機攻入洛陽城,更重要是,徐晃知道鄴都兵力不足,難以應對數十萬漢軍圍攻,如果自己的三萬軍隊回歸鄴都,無疑將增強鄴都的曹軍力量。
近半年的圍困,洛陽城和所有被圍困的城池一樣,也面臨了最嚴峻的糧食危機,曹軍在洛陽的存糧並不多,只有三萬石,這是徐晃準備作戰兩個月的糧食,卻沒有想到,這一困就是半年。
儘管徐晃想盡一切辦法,動員軍民在城內空地上種植易生長的黑豆為糧,並且在城內實行嚴格的糧食配給制,普通民眾每天口糧降低為不到一合,只能勉強維持生存。
儘管用盡一切辦法,進入十二月中旬後,曹軍還是慢慢陷入糧食盡絕的境地,普通曹軍士兵每天只有半合糧食,戰馬和牲畜早已殺光,連徐晃的愛馬也殺給了士兵。
而普通民眾更是沒有了配給,只能剝樹皮,抓老鼠,老人和孩子面臨死亡的威脅。
但徐晃所苦苦盼望的援軍卻始終沒有半點音信,甚至連鴿信也沒有,連徐晃也開始絕望了。
這天上午,徐晃正坐在大帳內沉思不語,忽然,帳外傳來『轟!』的一聲悶響,徐晃驚訝地抬起頭,緊接著又傳來幾聲悶響,徐晃忽然意識到,這難道是漢軍開始攻城了嗎?
他站起身,快步向帳外走去,一下子愣住,只見天空到處是飄飄揚揚的紙片,幾乎每個士兵都搶到一張紙片,正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徐晃的眼前也飄過一張紙片,他一伸手抓住了紙片,紙片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寫了兩行字,『鄴都已圍,曹魏將滅,洛陽投降,糧食進城。』
徐晃呆呆地望著這張紙片,他得到的最後一個消息是曹丕身故,曹植為丞相,但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天,他再沒有了任何消息,難道鄴都真被漢軍攻破了嗎?
不可能!如果鄴都被攻破,為什麼不押送曹植來叫城投降,徐晃再細看,才注意到是鄴都被圍困,曹魏將滅亡,意思是還沒有滅亡,這讓他稍稍鬆了口氣,徐晃當即令道:「所有紙片全部收繳,不准任何保存,違者斬首!」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躬身施禮道:「啟稟將軍,漢軍派來一名使者!」
徐晃沉吟片刻,便點了點,「帶他到我大帳來。」
不多時,曹軍士兵將一名文士領到徐晃大帳,文士施禮道:「在下張新,趙都督帳下參軍。」
「張參軍可是來勸我投降?」徐晃冷冷道。
……
第1124章 生死由天
張新搖了搖頭,「我並非勸將軍投降,而是奉趙都督之令給將軍帶一句話,趙都督不忍人民餓死,願意送糧食入城,或者漢軍退兵十里,放曹軍離去,漢軍要接管洛陽。」
徐晃半晌沒有說話,這兩個條件都有點匪夷所思,第二個條件還算靠譜,讓自己撤離洛陽,漢軍占據洛陽,但第一個條件,徐晃覺得根本不可能,漢軍必然有詐。
徐晃沉吟片刻問道:「漢軍能讓我們撤到何處?」
「趙將軍只能保證曹軍在渡黃河之前的安全,在渡黃河之前漢軍不會攔截,但過了黃河,漢軍就不會做任何保證,能不能逃過漢軍的阻截,就看將軍的統帥能力了。」
徐晃低頭沉思不語,片刻才緩緩道:「讓我考慮一下,張參軍請別帳稍候。」
張新退了下去,徐晃立刻令人將幾名部將找來,對他們說了趙雲的方案,一名將領道:「第一個方案就算是真也不能採用,一旦糧食入城,士兵將被瓦解,城池就守不住了。」
徐晃點點頭,他也是這樣考慮,「那第二個方案呢?」徐晃又問眾人道。
偏將韓義說道:「徐將軍,卑職倒覺得第二個方案或許可以考慮,曹軍不是在黃河北岸有一萬駐軍嗎?如果漢軍沒有進攻北岸,那這一萬軍隊正好可以接應我們。」
「你怎麼能信漢軍的承諾?」另一名偏將怒道。
「趙雲是守信之人,他既然這樣承諾,必不會有詐!」
「如果黃河北岸的曹軍已經沒有了呢?」
「總比在洛陽城內餓死好!」
眾人爭得面紅耳赤,徐晃忍無可忍,怒喝一聲,「統統閉嘴!」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這時徐晃沉聲道:「不用再爭了,韓將軍說得對,與其在洛陽城內餓死,不如拼一次,今天漢軍已在打攻心戰,我們沒有時間再拖下去,就這麼決定了,我們今晚就撤離洛陽,返回鄴都,生死由天!」
……
黃河在十一月下旬便已完全封凍,連續幾場大雪使厚厚的冰層上也鋪上了皚皚白雪,站在山頂上望去,儼如一條白玉腰帶陳鋪在中原大地之上。
儘管黃河冰凍後不再需要渡船過河,但河底巨大冰層帶來的寒氣卻極容易傷害到冰面上的行人,因此就算步行過黃河也需要重重防護。
這天中午,東郡的延津渡口,一支近兩萬餘人的曹軍正迅速在冰面上行軍,這支軍隊正是從洛陽撤回來的徐晃之軍,儘管趙雲表示,願意給曹軍糧食,以維持城內居民的性命,但徐晃還是決定接受第二個方案,放棄洛陽,撤回鄴都。
這不僅僅是徐晃信不過漢軍,懷疑他們會趁送糧之機攻入洛陽城,更重要是,徐晃知道鄴都兵力不足,難以應對數十萬漢軍圍攻,如果自己的三萬軍隊回歸鄴都,無疑將增強鄴都的曹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