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
儘管李臻的府宅內率先發生了變故,但皇宮依舊一片寂靜,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依舊在圓壁城羽林軍駐地,武延基和楊元琰率領一千五百士兵悄悄包圍了武崇訓的官房,他們在耐心等待官房內發生變故。
武延基是武承嗣的長子,在這次激烈的權力鬥爭中,他們成了各派拉攏的焦點,儘管武芙蓉代表他們家族和太平公主達成了協議,似乎已經投向了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卻不知道多年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就是李臻曾經救過武承嗣一命。
「楊將軍,你確實能肯定廬陵王殿下在千騎營大營?」武延基沉聲問道。
楊元琰微微一笑,「將軍可以不相信我,但你應該相信李大將軍,是他給你的承諾。」
武延基默默點頭,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但他銘記父親的遺言,『如果將來發生朝廷政變,他們要選擇跟隨李臻』,這不僅是父親臨終前對李臻的感激,同時也是父親臨終前的明悟,作為長子,他要擔負起整個家族的命運。
第407章 三思之死
官房內,武崇訓正焦急不安地來回踱步,今晚一更時分,父親就要發動對太初宮的進攻,而他必須在此之前占領圓壁南門,截斷羽林軍和西苑千騎營騎兵進入宮城的關鍵通道。
現在時間不到,羽林軍會在亥時換班,他也會在那個時候接管圓壁南門,而更南面的玄武門則掌握在監門衛的手中。
還有半個時辰,武崇訓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這時,他茶童端著一杯熱茶進來,將茶放在他身邊,慢慢低頭退下去,茶童的雙腿在不停顫抖,但武崇訓心事忡忡,卻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
他端起茶慢慢喝了一口,心中稍微平靜一下,他又連喝了幾口茶,讓自己緊張的心儘量恢復平靜,就在這時,茶童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懼,大叫一聲,掉頭便跑,武崇訓一怔,快步向門口走去,但他只走了兩步,忽然猛地捏住心口,慢慢蹲了下來,他想大喊,卻喊不出來,伸手要抓牆上的劍,但最後倒在地上,身體蜷縮成一團。
但茶童的叫喊奔跑卻引來了武崇訓的親兵,兩名士兵衝進房間,見武崇拜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已奄奄一息,親兵們頓時嚇得大喊起來,「來人!來人!將軍出事了。」
埋伏在外圍的武延基和楊元琰聽見了叫喊,武延基一躍而起,喝令手下道:「包圍官房,殺掉所有親兵!」
楊元琰則率一千士兵將武崇訓的官房和大營分隔開,防止大營發生混亂,這時武延基率五百名士兵從四面八方殺來,瞬間便包圍了武崇訓的官房,數十名親兵逃跑不及,被全部亂軍殺死。
武延基執刀衝進了房間,見武崇訓倒在地上,嘴角流著黑血,他上前摸了摸武崇訓的鼻息,已經沒氣了。
武延基冷笑一聲,「你也有今天麼?」
他手起刀落,斬下了武崇訓的人頭,只聽外面傳來楊元琰大喝聲,「三軍聽著,武三思企圖造反弒君,羽林軍當拱衛皇宮,聽從聖上之令,不准騷亂,作亂者斬!」
武崇訓被殺畢竟只是在小範圍內引起騷動,在楊元琰軟硬兼施的安撫下,又漸漸平靜下來。
很快,通往西苑的龍光門開啟,李臻率領一萬騎兵浩浩蕩蕩進入了圓壁城內,廬陵王李顯也出現在隊伍之中。
這時,武延基連忙上前拜見李顯,「卑職武延基參見殿下!」
李顯笑著安撫他道:「武將軍能認清形勢,選擇支持大唐,孤深感欣慰,希望武將軍能勸說其他武氏族人懸崖勒馬,孤會給武氏家族一條生路。」
這是李顯的正式承諾,武延基大喜,連忙道:「微臣願勸說武家,全力支持殿下登基。」
李顯點點頭,目光轉向李臻,今晚李臻才是全局的指揮者,李臻又問道:「玄武門的情況如何?」
武延基連忙道:「啟稟大將軍,玄武門距離圓壁南門約兩百步,也沒有圓壁南門高大,玄武門守軍不會發現圓壁城內的情況。」
「請武將軍守住圓壁南門,保持城內安靜,不可被宮城內發現我們的動靜。」
「卑職遵令!」武延基行一禮,退下去了。
這時,李顯笑問道:「李將軍,現在我們需要做什麼?」
李臻笑了笑道:「殿下,現在我們只需要等待。」
……
時間漸漸到了一更時分,武三思父子率領三千武士抵達了皇城外的左掖門,三千武士也是武三思養在城外莊園內的死士,用十天時間分頭從城外入城,進入了武三思的梁王府內。
左掖門也是武懿宗控制的城門,此時城門緩緩開啟,武三思大喜,一揮手,三千武士迅速湧進了城門,在武崇烈和武繼植的率領下向東宮重光門奔去,這時,曹文心中開始莫名地擔憂起來,低聲武三思道:「我們是不是應該再穩一點?」
武三思此時已經被登基的欲望沖昏了頭腦,哪裡還聽得見任何勸告,他見曹文眼中露出懼色,不由怒道:「關鍵時候你就頂不住了,成不了大事的混帳!」
武三思調轉馬頭向東宮方向奔去,無奈,曹文只得硬著頭皮催馬跟隨。
從皇城進入宮城有兩條路,一是走應天門,這是中樞城門,有重兵鎮守,第二條路便是走東宮,東宮明德門和宮城相連,這是一座小門,平時不大開啟,但今天晚上將成為武三思殺入宮城的關鍵。
儘管李臻的府宅內率先發生了變故,但皇宮依舊一片寂靜,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依舊在圓壁城羽林軍駐地,武延基和楊元琰率領一千五百士兵悄悄包圍了武崇訓的官房,他們在耐心等待官房內發生變故。
武延基是武承嗣的長子,在這次激烈的權力鬥爭中,他們成了各派拉攏的焦點,儘管武芙蓉代表他們家族和太平公主達成了協議,似乎已經投向了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卻不知道多年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就是李臻曾經救過武承嗣一命。
「楊將軍,你確實能肯定廬陵王殿下在千騎營大營?」武延基沉聲問道。
楊元琰微微一笑,「將軍可以不相信我,但你應該相信李大將軍,是他給你的承諾。」
武延基默默點頭,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但他銘記父親的遺言,『如果將來發生朝廷政變,他們要選擇跟隨李臻』,這不僅是父親臨終前對李臻的感激,同時也是父親臨終前的明悟,作為長子,他要擔負起整個家族的命運。
第407章 三思之死
官房內,武崇訓正焦急不安地來回踱步,今晚一更時分,父親就要發動對太初宮的進攻,而他必須在此之前占領圓壁南門,截斷羽林軍和西苑千騎營騎兵進入宮城的關鍵通道。
現在時間不到,羽林軍會在亥時換班,他也會在那個時候接管圓壁南門,而更南面的玄武門則掌握在監門衛的手中。
還有半個時辰,武崇訓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這時,他茶童端著一杯熱茶進來,將茶放在他身邊,慢慢低頭退下去,茶童的雙腿在不停顫抖,但武崇訓心事忡忡,卻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
他端起茶慢慢喝了一口,心中稍微平靜一下,他又連喝了幾口茶,讓自己緊張的心儘量恢復平靜,就在這時,茶童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懼,大叫一聲,掉頭便跑,武崇訓一怔,快步向門口走去,但他只走了兩步,忽然猛地捏住心口,慢慢蹲了下來,他想大喊,卻喊不出來,伸手要抓牆上的劍,但最後倒在地上,身體蜷縮成一團。
但茶童的叫喊奔跑卻引來了武崇訓的親兵,兩名士兵衝進房間,見武崇拜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已奄奄一息,親兵們頓時嚇得大喊起來,「來人!來人!將軍出事了。」
埋伏在外圍的武延基和楊元琰聽見了叫喊,武延基一躍而起,喝令手下道:「包圍官房,殺掉所有親兵!」
楊元琰則率一千士兵將武崇訓的官房和大營分隔開,防止大營發生混亂,這時武延基率五百名士兵從四面八方殺來,瞬間便包圍了武崇訓的官房,數十名親兵逃跑不及,被全部亂軍殺死。
武延基執刀衝進了房間,見武崇訓倒在地上,嘴角流著黑血,他上前摸了摸武崇訓的鼻息,已經沒氣了。
武延基冷笑一聲,「你也有今天麼?」
他手起刀落,斬下了武崇訓的人頭,只聽外面傳來楊元琰大喝聲,「三軍聽著,武三思企圖造反弒君,羽林軍當拱衛皇宮,聽從聖上之令,不准騷亂,作亂者斬!」
武崇訓被殺畢竟只是在小範圍內引起騷動,在楊元琰軟硬兼施的安撫下,又漸漸平靜下來。
很快,通往西苑的龍光門開啟,李臻率領一萬騎兵浩浩蕩蕩進入了圓壁城內,廬陵王李顯也出現在隊伍之中。
這時,武延基連忙上前拜見李顯,「卑職武延基參見殿下!」
李顯笑著安撫他道:「武將軍能認清形勢,選擇支持大唐,孤深感欣慰,希望武將軍能勸說其他武氏族人懸崖勒馬,孤會給武氏家族一條生路。」
這是李顯的正式承諾,武延基大喜,連忙道:「微臣願勸說武家,全力支持殿下登基。」
李顯點點頭,目光轉向李臻,今晚李臻才是全局的指揮者,李臻又問道:「玄武門的情況如何?」
武延基連忙道:「啟稟大將軍,玄武門距離圓壁南門約兩百步,也沒有圓壁南門高大,玄武門守軍不會發現圓壁城內的情況。」
「請武將軍守住圓壁南門,保持城內安靜,不可被宮城內發現我們的動靜。」
「卑職遵令!」武延基行一禮,退下去了。
這時,李顯笑問道:「李將軍,現在我們需要做什麼?」
李臻笑了笑道:「殿下,現在我們只需要等待。」
……
時間漸漸到了一更時分,武三思父子率領三千武士抵達了皇城外的左掖門,三千武士也是武三思養在城外莊園內的死士,用十天時間分頭從城外入城,進入了武三思的梁王府內。
左掖門也是武懿宗控制的城門,此時城門緩緩開啟,武三思大喜,一揮手,三千武士迅速湧進了城門,在武崇烈和武繼植的率領下向東宮重光門奔去,這時,曹文心中開始莫名地擔憂起來,低聲武三思道:「我們是不是應該再穩一點?」
武三思此時已經被登基的欲望沖昏了頭腦,哪裡還聽得見任何勸告,他見曹文眼中露出懼色,不由怒道:「關鍵時候你就頂不住了,成不了大事的混帳!」
武三思調轉馬頭向東宮方向奔去,無奈,曹文只得硬著頭皮催馬跟隨。
從皇城進入宮城有兩條路,一是走應天門,這是中樞城門,有重兵鎮守,第二條路便是走東宮,東宮明德門和宮城相連,這是一座小門,平時不大開啟,但今天晚上將成為武三思殺入宮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