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城頭上一片寂靜,近萬雙眼睛注視著李建成,在他們記憶中。似乎從未見過皇帝親自來鼓舞士氣。

  李建成又振作精神高聲喊道:「朕要告訴大家。我們庫房內有充足的糧食,足夠支持一年,而隋軍糧食卻不足,他們支持不了多久就會撤軍。我們的巴蜀也沒有失去,唐軍還在和隋軍作戰,我們也取得了勝利。大家要有信心,最困難的時刻一定會過去!」

  城頭上還是一片寂靜,沒有人歡呼,這是陳叔達忽然鼓掌起來,他暗示一下侍衛們,侍衛也紛紛跟著鼓掌。終於帶動了城頭的士兵們。城頭上頓時響起一片掌聲,有人振臂高呼。「大唐陛下萬歲!」

  「萬歲!」

  城頭上歡呼聲響成一片,李建成臉上有點漲紅,士兵們的歡呼讓他感到興奮。

  他又視察一圈城頭,鼓勵士兵們振作起來,在他的鼓舞之下,原本低迷的士兵終於有了一點起色,城頭開始忙碌地進行防禦戰備。

  李建成下了城頭,卻見蕭瑀匆匆趕來,「陛下!」蕭瑀喊了一聲,神情顯得有些緊張。

  「出什麼事了?」李建成心中有點不安地問道。

  蕭瑀走上前低聲道:「今天臣親自去清點庫存糧食,發現只有十五萬石糧食。」

  「什麼!」

  李建成大吃一驚,急問道:「可太府寺的帳冊上明明有四十萬石存糧,還有二十五萬石哪裡去了?」

  「微臣也追問了太府寺梁頌,他也不是很清楚,又追問下面的人,才知道這四十萬石糧食是包括了廣通倉的二十五石萬糧食,他們沒有分帳,實際上長安的庫存里只有十五萬石。」

  李建成頓時急了,「那朕下旨調十萬石糧食平定糧價,已經扣除了嗎?」

  蕭瑀搖搖頭,「還沒有動,如果再調十萬石糧食平抑糧價,我們太倉里就只剩下五萬石糧食了。」

  李建成沉默了,五萬石糧食分給四萬軍隊,每人只有一石多一點,連同他們家人,也就夠吃一個多月,更何況城內還有五六十萬民眾。

  他嘆了口氣,轉身向車駕而去,蕭瑀又跟了上來,壓低聲音道:「陛下,其實城內有些大戶家裡還有不少存糧,臣估計,這些大戶存糧加起來,至少有二十萬石。」

  李建成停住了腳步,遲疑一下道:「你是說關隴貴族?」

  蕭瑀點了點頭,「獨孤家、竇家控制了長安的糧食和鹽,還有長孫家,他們府中都有巨倉,屯錢糧何止千萬,如果能……」

  不等他說完,李建成擺了擺手,「不要再提此事!」

  李建成心裡很清楚,一旦動了關隴貴族的利益,長安城立刻就守不住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打他們的主意。

  「那十萬石糧食還下撥平抑米價嗎?」蕭瑀又問道。

  李建成嘆了口氣,「那就先下撥三萬石!留十二萬石待急用。」

  他上了馬車,在侍衛們的護衛下向東宮去了,蕭瑀無奈地搖搖頭,只得趕去太倉放糧……

  務本坊獨孤府大門前,一輛馬車緩緩停下,車窗已開,竇軌探出頭,有些驚訝地望著獨孤府門前的變化,原本排列在台階下的兩排列戟已經撤掉了,十六名站在府門前的侍衛也不見了蹤影。

  竇軌忽然醒悟過來,這是獨孤府開始擺姿態了,他心中暗暗思索,這樣的話,自己府上也該撤去列戟了,跟獨孤府好好學一學。

  馬車緩緩停下,早等候在府門前的獨孤惟明快步下來,獨孤惟明是獨孤懷恩之子,是宮中千牛侍衛,昨晚李建成關閉內宮後,獨孤惟明便被遣散回家,聽說竇軌來訪,獨孤懷恩便命兒子替他在門口迎接。

  獨孤惟明上前施禮,「竇家主在上,晚輩惟明有禮了。」

  竇軌下了馬車,笑著點點頭問:「你父親在嗎?」

  「父親在,在書房等候竇家主,請家主跟我來。」

  獨孤惟明領著竇軌在府內走去,竇軌其實是想來找獨孤震,聽說獨孤震生病了,使他心中有些失望,而獨孤良奉旨去了巴蜀,他只能來找獨孤懷恩了。

  「你們家主身體可好點了嗎?」竇軌不露聲色問道。

  「家主病得很重,主要年事已高,請王御醫看過,王御醫讓我們準備考慮後事了,哎!」獨孤惟明長長嘆了口氣。

  竇軌默然無語,不多時,獨孤惟明便將他領到了書房前,他敲了敲門,「父親,竇相國來了。」

  「請進!」

  屋裡傳來獨孤懷恩的聲音,竇軌走進了書房,只見獨孤懷恩正坐在桌上寫著什麼,見他進來,獨孤懷恩連忙起身施禮笑道:「禮數不周,怠慢竇相國了。」

  獨孤懷恩是獨孤陀之子,是李淵表弟,也是竇軌同輩,不過他比較年輕,只是四十歲出頭,原任工部尚書,年初禮部尚書楊恭仁調去荊襄後,他便改任禮部尚書,雖然不是相國,但也是位高權重之臣。

  昨天晚上,他和重臣們一起擁戴李建成登基後,今天便在家休息,不料竇軌卻來訪。

  竇軌客氣了幾句,兩人分賓主落座,一名侍女進屋給他們上了茶,竇軌卻沒有心思喝茶,嘆了口氣道:「剛剛得到消息,隋軍西路的十萬大軍已經殺到陳倉縣,估計明天就抵達長安了。」

  竇軌曾任扶風郡刺史,在扶風郡那邊有一點人脈,消息很廣,朝廷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他便先得到了,獨孤懷恩半晌才道:「這樣一來,明天就會有二十五萬隋軍圍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