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頁
這一刻,李建成的心漸漸變冷了、變硬了,他捏緊了拳頭。
「殿下,武參軍求見。」一名侍衛在門口小聲稟報。
李建成點點頭,「帶他來見我!」
片刻,幾名侍衛將武士逸帶了上來,武士逸單膝跪下,「參見太子殿下!」
李建成回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問道:「齊王哪裡有什麼消息?」
李建成之所以知道齊王準備兵變奪位,消息便是從武士逸這裡秘密得到,武士逸雖然是李元吉的五人組之一,但他畢竟是武士彠之兄。
雖一時糊塗答應為李元吉策劃,但很快便醒悟過來,李元吉就算成功登基,也會落下千古罵名,他不願背負這樣的罵名,便將李元吉準備兵變的消息秘密報告了李建成。
「回稟太子殿下,李元吉已經放棄兵變,改為宮廷政變。」
李建成心中一驚,他並不擔心李元吉發動兵變,他知道四萬軍隊雖然聽李元吉的軍令,但這是因為父皇的命令,軍權實際上是掌握在父皇手中,發動兵變,長孫順德第一個就會跳出來反對,段德操也不會答應。
但發動宮廷政變卻是另外一回事,只需用李元吉招募的死士驍勇便可以辦到,一旦父皇被他挾持,他用父皇的名義下達旨意,很多事情就糟糕了,這讓李建成的心中緊張起來。
「他準備什麼時候動手?」
「齊王準備先挾持聖上,然後矯詔把秦王召回來處死,最後才對付太子殿下,具體動手時間卑職不知。」
李建成背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走了幾步,又問道:「齊王招募的那些死士驍勇,你能指揮嗎?」
武士逸搖了搖頭,「卑職雖然參與招募,但指揮權在李德仁手中,而且也只有齊王能調動,卑職指揮不了。」
這有點難辦了,李建成凝視著屋頂,現在的問題是他手中沒有兵權,東宮只有五百侍衛,而軍隊他指揮不動,軍隊只聽父皇的命令,偏偏父皇又不肯相信自己的話。
怎麼辦?李建成一籌莫展,他走了幾步,忽然停住腳步,心中湧起一個念頭,『自己為什麼不能利用秦王府侍衛和唐風來對付齊王?』……
秦王府內此時只有三百名侍衛,專門負責保衛秦王家眷,另外還有數百名唐風成員,他們並不是軍隊,分布在京城各地,由張公謹出任唐風總管,此時在唐風樓內,張公謹正在讀一封李世民剛剛送來的緊急信件,他神色嚴肅,信件中給他交代了一個重要的任務。
就在這時,有士兵在門外稟報:「張總管,太子殿下派人來,說有重大事情和總管商量。」
張公謹放下李世民的信,儘管信中的要求很急,但秦王也吩咐過他,要密切關注東宮和齊王的動靜,這也是大事,張公謹一陣頭痛,各種重大事情一起壓在了他的肩頭,讓他有些吃不消了。
不過這麼晚了,太子殿下派人來,必然是有大事,張公謹立刻吩咐道:「讓他去會客室稍候!」
張公謹放下李世民的信,又用一本書將信壓住,這才起身向會客室而去。
會客室內,東宮詹事王圭正背著手凝視著牆上的一幅畫,東宮詹事是東宮最高屬官,一般是由太子的心腹擔任,王圭是兩個月前才被提升為東宮詹事,他目前是太子的第一心腹。
這時,門口腳步聲響起,張公謹快步走進了會客室。
「原來是王詹事,失禮了!」張公謹連忙拱手道歉。
王圭回一禮,憂心忡忡道:「事情緊急,所以不請自來,還望張總管多多包涵。」
「請坐吧!」
兩人分賓主落座,一名侍衛送來了香茶,王圭卻沒有心思喝茶,低聲問道:「請問張總管,秦王殿下知道齊王的事情嗎?」
「齊王有什麼事?」張公謹當然知道什麼事,他故意裝糊塗問道。
王圭凝視他片刻,壓低聲音道:「齊王要發動宮廷政變了,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秦王。」
「有這種事情嗎?我怎麼不知道?」張公謹似笑非笑,他猜到了王圭的來意,心中有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太子想和秦王合作,鬥了這麼多年,現在居然要攜手對付第三方。
王圭嘆了口氣,「我也知道此事很難讓人相信,但此事絕密,肯定是真。」
「好吧!就算它是真,你想讓我怎麼辦?」
王圭一咬牙道:「太子殿下的意思,先下手為強,我們兩家聯手,一起剷除齊王。」……
王圭走了,張公謹依然坐在會客室里,他需要理清楚眼前的亂局,如果真的和太子聯手剷除齊王,那秦王的利益怎麼保證?張公謹嘆息一聲,連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在秦王殿下沒有指示之前,他什麼都不可能答應。
張公謹背著手慢慢走回了房間,隨手從桌上取過一本書,一下子看見了書下面還壓著秦王殿下的信,他先是一怔,忽然猛地給自己一耳光,這麼重要的事情,他竟然忘記了。
一個時辰後,一輛馬車迅速從秦王府側門駛出,藉著夜幕的掩護,向都會市方向疾駛而去,不多時,馬車在都會市旁的漕河前停下,漕河碼頭上停著一艘五百石大船,船上站著二十幾名帶刀侍衛。
張公謹翻身下馬,上前將馬車門打開,兩名侍女先下馬車,又小心地將一名年輕少婦扶下來,她懷中抱著一名年幼的孩子,少婦看了一眼大船,回頭問道:「張總管,我們為何不能坐馬車離去?」
「殿下,武參軍求見。」一名侍衛在門口小聲稟報。
李建成點點頭,「帶他來見我!」
片刻,幾名侍衛將武士逸帶了上來,武士逸單膝跪下,「參見太子殿下!」
李建成回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問道:「齊王哪裡有什麼消息?」
李建成之所以知道齊王準備兵變奪位,消息便是從武士逸這裡秘密得到,武士逸雖然是李元吉的五人組之一,但他畢竟是武士彠之兄。
雖一時糊塗答應為李元吉策劃,但很快便醒悟過來,李元吉就算成功登基,也會落下千古罵名,他不願背負這樣的罵名,便將李元吉準備兵變的消息秘密報告了李建成。
「回稟太子殿下,李元吉已經放棄兵變,改為宮廷政變。」
李建成心中一驚,他並不擔心李元吉發動兵變,他知道四萬軍隊雖然聽李元吉的軍令,但這是因為父皇的命令,軍權實際上是掌握在父皇手中,發動兵變,長孫順德第一個就會跳出來反對,段德操也不會答應。
但發動宮廷政變卻是另外一回事,只需用李元吉招募的死士驍勇便可以辦到,一旦父皇被他挾持,他用父皇的名義下達旨意,很多事情就糟糕了,這讓李建成的心中緊張起來。
「他準備什麼時候動手?」
「齊王準備先挾持聖上,然後矯詔把秦王召回來處死,最後才對付太子殿下,具體動手時間卑職不知。」
李建成背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走了幾步,又問道:「齊王招募的那些死士驍勇,你能指揮嗎?」
武士逸搖了搖頭,「卑職雖然參與招募,但指揮權在李德仁手中,而且也只有齊王能調動,卑職指揮不了。」
這有點難辦了,李建成凝視著屋頂,現在的問題是他手中沒有兵權,東宮只有五百侍衛,而軍隊他指揮不動,軍隊只聽父皇的命令,偏偏父皇又不肯相信自己的話。
怎麼辦?李建成一籌莫展,他走了幾步,忽然停住腳步,心中湧起一個念頭,『自己為什麼不能利用秦王府侍衛和唐風來對付齊王?』……
秦王府內此時只有三百名侍衛,專門負責保衛秦王家眷,另外還有數百名唐風成員,他們並不是軍隊,分布在京城各地,由張公謹出任唐風總管,此時在唐風樓內,張公謹正在讀一封李世民剛剛送來的緊急信件,他神色嚴肅,信件中給他交代了一個重要的任務。
就在這時,有士兵在門外稟報:「張總管,太子殿下派人來,說有重大事情和總管商量。」
張公謹放下李世民的信,儘管信中的要求很急,但秦王也吩咐過他,要密切關注東宮和齊王的動靜,這也是大事,張公謹一陣頭痛,各種重大事情一起壓在了他的肩頭,讓他有些吃不消了。
不過這麼晚了,太子殿下派人來,必然是有大事,張公謹立刻吩咐道:「讓他去會客室稍候!」
張公謹放下李世民的信,又用一本書將信壓住,這才起身向會客室而去。
會客室內,東宮詹事王圭正背著手凝視著牆上的一幅畫,東宮詹事是東宮最高屬官,一般是由太子的心腹擔任,王圭是兩個月前才被提升為東宮詹事,他目前是太子的第一心腹。
這時,門口腳步聲響起,張公謹快步走進了會客室。
「原來是王詹事,失禮了!」張公謹連忙拱手道歉。
王圭回一禮,憂心忡忡道:「事情緊急,所以不請自來,還望張總管多多包涵。」
「請坐吧!」
兩人分賓主落座,一名侍衛送來了香茶,王圭卻沒有心思喝茶,低聲問道:「請問張總管,秦王殿下知道齊王的事情嗎?」
「齊王有什麼事?」張公謹當然知道什麼事,他故意裝糊塗問道。
王圭凝視他片刻,壓低聲音道:「齊王要發動宮廷政變了,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秦王。」
「有這種事情嗎?我怎麼不知道?」張公謹似笑非笑,他猜到了王圭的來意,心中有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太子想和秦王合作,鬥了這麼多年,現在居然要攜手對付第三方。
王圭嘆了口氣,「我也知道此事很難讓人相信,但此事絕密,肯定是真。」
「好吧!就算它是真,你想讓我怎麼辦?」
王圭一咬牙道:「太子殿下的意思,先下手為強,我們兩家聯手,一起剷除齊王。」……
王圭走了,張公謹依然坐在會客室里,他需要理清楚眼前的亂局,如果真的和太子聯手剷除齊王,那秦王的利益怎麼保證?張公謹嘆息一聲,連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不過有一點很清楚,在秦王殿下沒有指示之前,他什麼都不可能答應。
張公謹背著手慢慢走回了房間,隨手從桌上取過一本書,一下子看見了書下面還壓著秦王殿下的信,他先是一怔,忽然猛地給自己一耳光,這麼重要的事情,他竟然忘記了。
一個時辰後,一輛馬車迅速從秦王府側門駛出,藉著夜幕的掩護,向都會市方向疾駛而去,不多時,馬車在都會市旁的漕河前停下,漕河碼頭上停著一艘五百石大船,船上站著二十幾名帶刀侍衛。
張公謹翻身下馬,上前將馬車門打開,兩名侍女先下馬車,又小心地將一名年輕少婦扶下來,她懷中抱著一名年幼的孩子,少婦看了一眼大船,回頭問道:「張總管,我們為何不能坐馬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