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頁
來護兒冷冷笑了一聲,「後輩小兒,跟老夫斗,還差得遠呢!」
……
如果說來護兒殲滅偷襲糧道的唐軍騎兵只是一種防禦,保護隋軍糧道的正常通行,在戰略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程咬金的銅官道之行,卻比東線的隋軍更早一步地衝擊整個大局,尤其對淺水原的李世民的淺水原主力軍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程咬金鐵下了一條心要先進入了關中,當他率一萬軍抵達同官縣時,卻意外地得到一個情報,一支同樣是一萬人的唐軍正向同官縣開來,離同官縣只有三十里。
這個突來的消息嚇得程咬金心驚膽戰,他立刻下令隋軍進入同官縣,依靠城池來迎戰唐軍。
同官縣是一座小縣,周長不過十里,城高只有一丈八尺,也沒有護城河,這樣的城牆並沒有什麼防禦意義,程咬金站在城頭上,遠遠注視唐軍援軍到來,他已經看見了一支唐軍正向縣城奔來,離縣城大約還有十里。
不過讓他有點奇怪的是,這支唐軍速度很慢,難道他們已經知道同官已被占領而特地放慢速度嗎?
就在這時,蕭延年帶領幾名斥候騎馬飛奔而至,在城下大喊:「程將軍!」
看在蕭延年奪回蜈蚣嶺,而不跟他程咬金爭功的份上,程咬金對蕭延年的態度好了一點,不再那麼凶言惡語了,偶然也會露一點笑容,他探頭問道:「發現了什麼?」
「啟稟程將軍,這支唐軍都是新兵,隊伍不齊,軍容不整,體力也跟不上,大多已經累得精疲力盡,卑職建議不要給他們休息的機會,立刻迎頭痛擊。」
程咬金眨了眨小眼睛,這樣行嗎?要知道他的性格是先躲為上,從來沒有什麼迎頭痛擊的想法,他有些猶豫。
蕭延年看出了程咬金的猶豫,更明白他的心思,又大喊道:「程將軍,這是立大功的機會,擊潰這支軍隊,我們便可以率先殺入關中,程將軍之威名將震動天下,這是封爵國公的機會,請將軍務必抓住!」
『封爵國公』四個字將程咬金打動了,是啊!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他如果不抓住,那就真的只能做一個縣公了。
「他娘的,是死是活,賭上一把!」
程咬金下定了決心,回頭喝令道:「整軍出城,跟我迎頭痛擊敵軍!」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八十一章 隋唐大戰(十一)
唐軍一萬援軍便是幾天前才招募之兵,李世民的原意是讓這些新招募之兵去守城,把有訓練的士兵換出來支援銅官道和東線,不料李元吉說服了父親,把四萬守城軍奪走。
萬般無奈之下,李建成只得派新兵支援兩地,儘管他也知道,新兵支援沒有任何意義,但多少讓他心理上有點安慰。
一萬新兵從長安一路奔跑而來,早已累得筋疲力盡,眼看到同官縣,大多數人都已跑不動了,不少人甚至趴在地上再也不肯起來。
這支新兵的行軍速度很慢,走了兩天才到銅官道,正好和撤下的殷開山部擦肩而過。
率領這支萬人軍的唐軍主將是永安王李孝基,他在巴蜀大敗,扮作商人逃回了長安,被李淵一頓大罵,革去他永安王之爵,降職為左驍衛將軍。
李孝基的心情不好,脾氣也極為暴躁,一路上吼罵這些新兵,命士兵用鞭子抽打驅趕。
「你們這些沒用的廢物,你們是去打仗,不是去賞花,起來!」
李孝基一邊大罵,一邊用鞭子狠抽幾名趴在地上不肯起來的士兵,這時,他的一名親兵騎馬飛馳而至,「王爺!」
親兵有些驚恐道:「我們發現同官縣好像有隋軍。」
「什麼?」
李孝基大吃一驚,他打手簾向數里外的同官縣望去,沒有看出什麼異常。
就在這時,只聽四周戰鼓驟然響起,鼓聲如雷,突然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旗幟,四面八方喊殺聲震天。
李孝基驚得鞭子落地,這聲勢至少是數萬人的兵力,只見前方塵土飛揚,一支數千人的騎兵向這邊席捲殺來。
唐軍士兵驚恐萬分,紛紛後退,李孝基揮刀大喊:「穩住,迎戰上去!」
隋軍五千騎兵勢如奔雷,像一把鋒利的戰刀向唐軍士兵迎頭劈來,沙場上塵土瀰漫,不少唐軍士兵還沒有反應過來,要戰還是要逃,但隋軍騎兵已經殺進了唐軍士兵群中。
霎時間慘叫聲驟起,這些筋疲力盡的新兵被嚇破了膽,他們很多人幾天前還是農民,拿著鋤頭耕地,或者是小商人,走街串巷賣貨,剛到長安便發了一身沉重的盔甲,很多人連盔甲的綁帶都不會系,更談不上什麼訓練。
當戰場上的慘烈殺戮突然而至,這些唐軍新兵瞬間崩潰了,一萬唐軍調頭便逃,儘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但在生命遭遇威脅之時,激發了他們身體中的潛能,他們拼死奔逃,爭先恐後,互相踐踏,慘叫聲、哭喊聲響徹原野。
「穩住陣腳,不要慌亂!」
李孝基大聲叫喊,但已經沒有人再理會他,他的聲音被淹沒在驚恐的叫喊聲中。
「王爺,軍隊已經完了,快撤吧!」幾名親兵焦急萬分地勸說李孝基。
李孝基見兵敗如山倒,不由長嘆一聲,他就說新兵不能上陣,太子偏偏不聽……
李孝基調轉馬頭便逃,百餘親兵簇擁著他,沒命地向南方奔去。
……
如果說來護兒殲滅偷襲糧道的唐軍騎兵只是一種防禦,保護隋軍糧道的正常通行,在戰略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程咬金的銅官道之行,卻比東線的隋軍更早一步地衝擊整個大局,尤其對淺水原的李世民的淺水原主力軍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程咬金鐵下了一條心要先進入了關中,當他率一萬軍抵達同官縣時,卻意外地得到一個情報,一支同樣是一萬人的唐軍正向同官縣開來,離同官縣只有三十里。
這個突來的消息嚇得程咬金心驚膽戰,他立刻下令隋軍進入同官縣,依靠城池來迎戰唐軍。
同官縣是一座小縣,周長不過十里,城高只有一丈八尺,也沒有護城河,這樣的城牆並沒有什麼防禦意義,程咬金站在城頭上,遠遠注視唐軍援軍到來,他已經看見了一支唐軍正向縣城奔來,離縣城大約還有十里。
不過讓他有點奇怪的是,這支唐軍速度很慢,難道他們已經知道同官已被占領而特地放慢速度嗎?
就在這時,蕭延年帶領幾名斥候騎馬飛奔而至,在城下大喊:「程將軍!」
看在蕭延年奪回蜈蚣嶺,而不跟他程咬金爭功的份上,程咬金對蕭延年的態度好了一點,不再那麼凶言惡語了,偶然也會露一點笑容,他探頭問道:「發現了什麼?」
「啟稟程將軍,這支唐軍都是新兵,隊伍不齊,軍容不整,體力也跟不上,大多已經累得精疲力盡,卑職建議不要給他們休息的機會,立刻迎頭痛擊。」
程咬金眨了眨小眼睛,這樣行嗎?要知道他的性格是先躲為上,從來沒有什麼迎頭痛擊的想法,他有些猶豫。
蕭延年看出了程咬金的猶豫,更明白他的心思,又大喊道:「程將軍,這是立大功的機會,擊潰這支軍隊,我們便可以率先殺入關中,程將軍之威名將震動天下,這是封爵國公的機會,請將軍務必抓住!」
『封爵國公』四個字將程咬金打動了,是啊!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他如果不抓住,那就真的只能做一個縣公了。
「他娘的,是死是活,賭上一把!」
程咬金下定了決心,回頭喝令道:「整軍出城,跟我迎頭痛擊敵軍!」
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八十一章 隋唐大戰(十一)
唐軍一萬援軍便是幾天前才招募之兵,李世民的原意是讓這些新招募之兵去守城,把有訓練的士兵換出來支援銅官道和東線,不料李元吉說服了父親,把四萬守城軍奪走。
萬般無奈之下,李建成只得派新兵支援兩地,儘管他也知道,新兵支援沒有任何意義,但多少讓他心理上有點安慰。
一萬新兵從長安一路奔跑而來,早已累得筋疲力盡,眼看到同官縣,大多數人都已跑不動了,不少人甚至趴在地上再也不肯起來。
這支新兵的行軍速度很慢,走了兩天才到銅官道,正好和撤下的殷開山部擦肩而過。
率領這支萬人軍的唐軍主將是永安王李孝基,他在巴蜀大敗,扮作商人逃回了長安,被李淵一頓大罵,革去他永安王之爵,降職為左驍衛將軍。
李孝基的心情不好,脾氣也極為暴躁,一路上吼罵這些新兵,命士兵用鞭子抽打驅趕。
「你們這些沒用的廢物,你們是去打仗,不是去賞花,起來!」
李孝基一邊大罵,一邊用鞭子狠抽幾名趴在地上不肯起來的士兵,這時,他的一名親兵騎馬飛馳而至,「王爺!」
親兵有些驚恐道:「我們發現同官縣好像有隋軍。」
「什麼?」
李孝基大吃一驚,他打手簾向數里外的同官縣望去,沒有看出什麼異常。
就在這時,只聽四周戰鼓驟然響起,鼓聲如雷,突然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旗幟,四面八方喊殺聲震天。
李孝基驚得鞭子落地,這聲勢至少是數萬人的兵力,只見前方塵土飛揚,一支數千人的騎兵向這邊席捲殺來。
唐軍士兵驚恐萬分,紛紛後退,李孝基揮刀大喊:「穩住,迎戰上去!」
隋軍五千騎兵勢如奔雷,像一把鋒利的戰刀向唐軍士兵迎頭劈來,沙場上塵土瀰漫,不少唐軍士兵還沒有反應過來,要戰還是要逃,但隋軍騎兵已經殺進了唐軍士兵群中。
霎時間慘叫聲驟起,這些筋疲力盡的新兵被嚇破了膽,他們很多人幾天前還是農民,拿著鋤頭耕地,或者是小商人,走街串巷賣貨,剛到長安便發了一身沉重的盔甲,很多人連盔甲的綁帶都不會系,更談不上什麼訓練。
當戰場上的慘烈殺戮突然而至,這些唐軍新兵瞬間崩潰了,一萬唐軍調頭便逃,儘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但在生命遭遇威脅之時,激發了他們身體中的潛能,他們拼死奔逃,爭先恐後,互相踐踏,慘叫聲、哭喊聲響徹原野。
「穩住陣腳,不要慌亂!」
李孝基大聲叫喊,但已經沒有人再理會他,他的聲音被淹沒在驚恐的叫喊聲中。
「王爺,軍隊已經完了,快撤吧!」幾名親兵焦急萬分地勸說李孝基。
李孝基見兵敗如山倒,不由長嘆一聲,他就說新兵不能上陣,太子偏偏不聽……
李孝基調轉馬頭便逃,百餘親兵簇擁著他,沒命地向南方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