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什麼會設這一條,外人無從得知。復興黨內部則普遍認為,大明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內部環境,而是領導人需要一個面向世界的眼界。一個對世界了解不足,沒有跟外國人打過交道的領導人,是很難帶著政黨乃至整個國家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正式離職的這一日,陳燮出現在國會,發表講話。該講話縱論國際國內形式,指出大明的未來在於大海,在於海外殖民地,在於教育,在於科技(格物)。陳燮從三寶太監鄭和開始說起,談到了大明當初錯過的機會。正是因為當時的政治人物缺乏遠見,為了一己之利,打著為國家的高尚旗號,斷送了大明走向世界,由此富強的道路。因為這個決策的錯誤,大明放棄了大海,放棄了海量的財富,差點斷送了二百年的國祚。最後,陳燮抑揚頓挫的對滿座議員和官員道:“我們已經打開了掌握這個世界的大門,將來如果有人以治內的藉口,提出閉關鎖國的政策,這裡我要強調一句,此國賊也,人人得而誅之!”

  之後,議會以立法的形式,兩院上下全體通過了一條法案,凡有提議閉關鎖國者。以叛國罪論處,不許保釋。這一條,直接寫進了憲法。

  陳燮離任之後,大明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一個政治上沒有陳燮的時代。離任的陳燮不是鎖在西山修養,而是帶著一幫人離開了京師。乘火車到天津之後,轉到遼東,途徑平壤、漢城,抵達仁川。由此渡海前往江戶。陳燮此行所到之處,百姓自發沿途迎接。抵達瀋陽之時,沿途三十里,百姓設香案焚香,一日不散。遼東之百姓的心目中,陳燮就是萬家生佛。當年的移民,救了無數人的性命。遼東民間有陳公祠上千座,都是百姓自發建造。

  抵達江戶之日,城內萬人空巷,碼頭上人山人海。幾十萬人整齊的跪地,迎接“東瀛王”。至今的東瀛人,還是以陳燮為王。在江戶停留一周之後,陳燮轉道長崎,乘新式戰艦往北美。民間乃至整個大明對於這個路徑,似乎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陳相要回家了。這一次,陳相真的要離開大明了,離開大家了。

  報紙上公布了陳燮的行程之後,民間無數百姓痛哭流涕。陳相自北美海外而回。民間的主流觀點其實早就斷定,陳相非凡人也,假託北美而回,如今將駕鶴而回也。

  反正各種說法都有。民間無數的版本,最終都歸於一個地方,那就是神仙。

  紫禁城依舊暮氣沉沉,手裡捏著一封信,已經不年輕的朱慈烺,望著落日中的紫禁城。久久難做決定。這封信,要不要打開呢?這是陳燮臨行之前,讓人送到皇帝的手裡。陳燮走了,但是朱慈烺並不高興,甚至有一些害怕。陳燮在總理的位置上,他的小命和生活都是有保證的。陳燮離開了,繼任者是不會對他有半點縱容的。利益太大了,大到誰都不會心慈手軟。可以說,自打議會誕生之日,國家就不可能回到過去,更不可能出現所謂乾綱獨斷的皇帝。大明的皇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間,已經泯然眾人矣。民間或許有凡夫俗子會認為他們高人一等,但是朝廷的大臣們和社會上的有識之士,是絕對不會對皇室有半點放鬆的。

  朱慈烺最終還是打開了信封,顫抖的手拿著信,默默的讀了起來。

  “我走了,什麼也不會帶走。你我之間最大的分歧在於,你認為天下是一家之天下,我認為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如果你想有一個善終,那就宣布搬出紫禁城吧,把這個過去象徵皇權至高無上的地方交給內閣,對外開放,讓普通百姓也能進來走走看看。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大明至高無上的象徵將始終姓朱。臨別的肺腑之言,接受不接受,在你。”

  這個建議,朱慈烺到底有沒有接受,陳燮完全不知道。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在大海上,看著無盡的太平洋,吹著海風,向東,再向東。護航的戰艦有五艘,都是最新式的巡洋艦。按照陳燮的意思,根本不需要護航,但是海軍一再堅持,陳燮最終作罷。都到了這個程度了,再做兒女姿態就沒意思了。

  抵達夏威夷的時候,陳燮特意停留了幾天,登上山頭,居高臨下的看著珍珠港。以前只是在電影裡看過,這次親臨現場,自然是要看看的。不過現在的珍珠港,與電影裡的差距可不小。建築不多,沒有機場,更沒有航母和雷達站。

  海灣內的只有碼頭和兵營,山上有炮台,架設的是最新式的要塞炮,口徑150和105。大明現在的度量衡還是有點亂,舊的尺碼民間還在用。但是學校和工廠,因為工業的需要,全都改了。官府用的也是公制,陳燮相信,再過三十年,舊的東西都將消失。

  海風拂面,看著眼前的景致,陳燮沒有壯懷激烈,更沒有賦詩一首的心情。反倒是非常的平靜,大明之旅,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一直以來,陳燮根本就不在乎別人說什麼,只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或者說是根據實際情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很多人認為陳燮沒有稱帝是一個奇蹟,實際上陳燮壓根就沒有想過要當皇帝。只要有陳燮在,皇帝最終是要變成一個象徵意義的東西,何必禍害子孫後代,讓他們來做這個眾人矚目,又沒有任何樂趣的皇帝呢?民主這個東西,不管是一黨指正還是多黨輪流執政,最終都是要走上這條路的。卻別在於黨內民主和黨外民主,好壞很難分清楚,至少陳燮覺得自己看不出來。大明的未來會走向何處,還是順其自然吧。




章節目錄